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针对城市家庭买房、买车的分期付款政策的推出也只是90年代中后期的事,与人们的预料相反,这一举措在不长时间内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按揭购房、车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乐于接受的一种消费方式。我们在前面的调查中也发现,中产阶层较非中产更支持超前消费,但对于其中的原因则不大明了。通过访谈,我们的理解更为具体、形象和深刻。    
    G12是属于那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感而大胆的先行致富者,十多年前研究生毕业后就南下,现在已拥有自己的不大不小的公司。他是最早接受按揭消费的那批人之一,当然这种消费不乏个人因素。“没有钱也可以按揭消费,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借别人的钱花会让人觉得怪。过去借贷只是局限在投资上,现在不一样了,按揭方便。我的房子也是按揭的,因为当时手头钱不多,就是一下子能有这些钱,那也不能全买房子,因为其他方面还要用。按说当时我是能够不用按揭就买房子了,但我还是按揭了大概有30万。这样我就可以有一些自己可以支配的资金用在其他方面上了,把钱全放在房子上不划算。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去贷款很可能就根本贷不到,而且利息比较高。所以房子按揭还是比较好的,这对我们就是比较好的。”G12的按揭行为除公司的发展以外,还有家庭消费,这种按揭是出于个人流动发展资金等原因,而不是由于经济压力。    
    与G12的情况不同,G7对于超前消费的理解可以代表目前工薪阶层中的城市中产对于超前消费的态度。他认为:“超前消费就是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按揭不就是在超前消费吗?我不一定非要等到钱攒够了才能买一个东西,只要我自己有能力,有自信,我就可能超前消费。你想想,现在买房子要几十万,如果把钱攒够再买可能就住不了多长时间。实际上,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超前消费都不是盲目的,他为什么敢超前消费,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他有能力还清按揭。” 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超前消费本身是对经济能力不够的一种补偿,但这种消费是基于自己的实际能力之上,从而是相对超前的和理性的,而且他还认为:“超前消费虽然有必要,对于我们来说是好的,但我觉得一定要适可而止。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消费选择的自由,它可以提前改善我们的生活。”这一点足以表明,城市中产阶层对于超前消费的态度本身并不盲目。    
     事实上,G12与G7的情况不尽相同,前者的情况更多反映了城市中产阶层家庭所理解的超前消费,即按揭消费,这主要是用于购买家庭商品住房、私家车。G7其实尚没有进入这种按揭消费,他所说的只是一种意愿,而且他对超前消费的理解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就是“先于别人消费”。但显然,二者的共同点更多,即他们对超前消费表示出积极的态度。这一方面与他们的消费观念有关,即他们都认为这种超前消费是提前享受生活的一种好方式。同时也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连,即他们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对未来与自己的还贷能力都比较自信,另外如G12所说,中产阶层家庭的消费内容多,因此按揭可以缓冲他们一时的经济紧张,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留有一定的资金用于个人与家庭的发展。


第二部分阶层消费的社会效应(9)

    如同前两人的理解一样,我们在访谈中感受到,城市中产阶层家庭这种对超前消费(主要是按揭消费)的态度是热情的,但行为是理性的,即他们大多是根据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决定按揭的方式、数量、还贷时间的,也就是说,他们基本是理性的。我们在调查中也普遍了解到,城市中产阶层家庭按揭消费的商品基本上局限于住房,也有少数按揭购车(大都出于资金周转的考虑)。按揭供房成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中产阶层在房价不菲的情况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尽管不同的家庭供房的情况不同,但这基本上不影响他们家庭的基本正常生活。    
    我们从按揭消费的情况可以看到中产阶层家庭对超前消费的态度及具体消费行为上的前卫,但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超前消费的理性与限度。事实上,目前城市中产阶层家庭按揭消费的项目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住房。这与消费理论家们所担心的“消费主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种对待超前消费的理性、谨慎的态度是中产阶层家庭的共同特征,同时,在这一点上,他们与缺少偿还能力的社会群体和经济宽裕不用按揭的群体都明显有别,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产阶层的消费观念更趋于现代。    
    变化与适应:节俭与奢侈观的发展    
    有关消费的道德判断问题是自古以来就颇具争议的问题,但基于传统社会的资源短缺,节俭长期以来作为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念,对消费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压抑,崇俭黜奢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价值导向。传统意义上的“节俭”主要体现在省吃俭用,甚至在有可能满足的情况下,尽量压抑自己的一些哪怕是合理的、正当的需求,以达到资源和财富的节省与积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正是这种节俭观的写照。与倡导节俭相应,奢侈总是被传统文化加以反对的。奢侈一般用于指超出生活必需之外的消费,常常与浪费相联系。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节俭与奢侈的看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产阶层本身处于这个变化的前列,他们的消费更能反映出这种变化的趋势。    
    对于消费观念中传统与现代、节俭与奢侈的问题,G10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她自称节俭,但这种节俭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节俭大为不同。“当然我们现在也不能说就不要勤俭了,我们也在享受,但我认为自己还是勤俭的,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在拼命工作,而我们在买东西时也会算计,还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根本不计较价钱,我们在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去消费,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我们是过了点,但我们自己知道,这是必需的,这是自己生活中应该有的东西。 买车、买个好一些、大一点的房子有什么不可以呢?我认为这也不是奢侈。奢侈应该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不仅与不同的时代有关,与你自己的经济能力也有关,你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去消费,这可能很低的东西就是消费品,而如果你自己的经济状况允许,那么可能就不是奢侈了。” 她认为的节俭有几层含义:第一,在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内消费;第二,不奢侈、不浪费;第三,努力工作,广开财路;第四,要算计,而不是不计价钱。事实上,G10的情况按传统的观点不能算节俭,但显然也很难说是奢侈。正如她所说,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使节俭、奢侈这两个相对性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按G10 的观点,奢侈是一个与自己的经济状况相对应的概念,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的消费即使是价格很低的东西也是奢侈,而如果自己负担得起,那么就是好一点的也不能算作奢侈。    
    G11对奢侈与节俭的看法与G10基本接近,但稍有不同。他认为:“父母辈的人就是讲究勤俭持家、省吃俭用,这个可能在当时是有必要的,因为那时你没有什么资本去消费。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如果还要求我们像以前那样生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前那样是不得已的,现在我们还那样,就是自己折磨自己,你有钱不花留下来干什么?现代的消费观念其实也是由于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产生的,它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我们现在更讲究的是要有挣钱能力,而不是说通过攒钱致富,事实上,现实如果不想办法赚钱,再节俭也没用,节俭能省下房子吗?不能。所以过分的节俭没必要,只要不奢侈、不浪费,把钱花到自己认为该花的地方就对了。”G11更强调挣钱的能力,即“开源”问题,他认为节俭所能发生的作用与以前不同了,因此过分的节俭没必要,只要不浪费、不奢侈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消费、生活应该跟自己的经济情况相适应。G10认为自己还是节俭的,不奢侈,而G11显然对于节俭已经没有太大的关注,他注重的是与自己经济相称的生活。至于叫奢侈还是节俭他倒不是很在乎。Z10的看法与G11基本相似,他认为消费应该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出发,虽然他并不认为节俭有什么不好,但认为自己的消费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没有必要一味节俭。在谈到与父亲消费观念的冲突时,他认为:“我出去跟同学吃饭,花了几百块钱,他可能就说贵了,他认为一顿饭就是三四十块钱,这是在广州呀。所以我有我自己的看法,我虽然花钱多,可能一个月就会花掉别人好几个月的钱,可是我觉得这是必须花的,这就不叫奢侈。你说我们现在在公司里,几十块钱的衣服还能穿出去吗?各人有各人的经济状况,他对奢侈的定义是从他自己的生活出发的。” 从这三个个案中,我们看到,不论是原来的节俭概念还是奢侈概念,都随着家庭生活与经济状况的发展有了相应的变化。如果说传统中的节俭是一种美德,那么在这两个个案上,他们认为节俭本身也应该变化,固守着原来的标准显然是不能适应现代消费的,同样按照这样的标准,也不能理解现代消费。这样的理解显然与传统的对于节俭与奢侈的定义相去很远,但仍然能够给我们现在的生活以反思。    
    通过对访谈得来的具体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消费符号(消费什么)、消费空间(去哪消费)、消费中的社会关系(和谁一起消费)、消费观念(为何消费)等一系列消费行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