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66-仲景伤寒补亡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之。 
问曰。脉之辨寒暑何如。仲景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问曰。欲愈之脉何如。仲景曰。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者。此皆愈证也。 
问曰。病有损脉何如。雍曰。伤寒至脉多。损脉少。故仲景曰。四 
损三日死。五损一日死。六损一时死。凡四息而一至。曰四损。五息一至。曰五损。六息一至。曰六损也。 
问曰。死生之脉何如。仲景曰。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者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 
脉 
沉细者。不过一日 
死。此以前。是皆伤寒证候也。 
问曰。温病刺五十九穴。何穴也。素问三十二篇曰。病甚者为五 
十九刺是也。灵枢二十三篇曰。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 
凡十二 。五指间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亦八 。头入发一寸旁 
三分。各三 。凡六 。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 。耳前后口下(一作 
目下)各一。项中一。凡六 。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 
二。天柱二。此五十九穴也。 
右伤寒脉法针术。不止于此。此则论其叙论所载。其余各见逐经逐证之下。 

卷一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属性:问曰。华佗治伤寒法。与仲景少异何谓。千金方载华佗之言曰。 
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肤。摩膏火灸之则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 
可根据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则愈。若不解者。三日在肌。复一发 
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 
则愈。若病用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若 
未惺惺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 
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则烂胃也。然热入 
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胸中也。雍曰。元化之术。指日期为候。仲 
景虽指日。而要在察阴阳六经之证。此其所以若少异也。要之仲景 
规矩准绳明备。足为百世之师。元化自得神术。惟可自用。故外台言 
元化藜芦丸近用损人。不录。则知后人不能学也。 
问曰。仲景元化之术孰优。雍曰。未易优劣。大抵仲景之术。得 
于学识。元化之术。得于心悟。心悟则变化无常。自用多奇。而学人 
鲜能从。必欲从上圣之精微。为百世之模楷。非仲景而谁欤。故仲景 
之于医道。守其常也。元化之医道。从其变也。 
问曰。元化临终之日。焚书于狱中。曰。此书可以活人。后世谓 
所焚之书为仲景之书。是耶非耶。雍日。非也。仲景之书。出于元化 
之后也。曰。异哉。仲景汉人。元化魏人。安得书出其后。曰。仲景元 
化同为汉末人。仲景不仕魏。故世称曰汉仲景。元化仕曹氏。故世称 
曰魏佗也。考之于史。元化死于吕布陈登之际。计其时在建安之初。 
是时佗已百余岁矣。仲景叙论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 
以来。曾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 
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 
卷。则是书作于建安十年之后。故知二公声迹相接。而仲景犹为后 
进也。 
问曰。世独重仲景之书何也。雍曰。陶隐居、孙真人。可谓古之 
名医矣。陶论医方曰。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孙真人曰。伤 
寒热病。自古有之。名医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 
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以二者之言推之。宜其特重于 
世也。文孙真人曰。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 
则青龙。凡疗伤寒。不出之也。而说者谓如太阳中 。当用白虎。不 
可误服桂枝麻黄。此古人所未至。何也。雍曰。伤寒之初。惟有桂枝 
麻黄青龙三证。故不出用此三药。若言中 。则中 非伤寒。自是别 
病。当用白虎。何缘用此三药。非古人所未至。盖论者误以中 为伤 
寒也。 
问曰。元化之书有传否。雍曰。未之见也。载于千金者。亦杂以 
孙真人之言。近世蕲水庞安常论中所载。其言少异。曰。庞氏所载何 
如。曰。庞氏曰。华佗治法云。伤寒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 
争。营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邪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 
病者头疼。恶寒身热。腰脊强直。此邪气在表。随证发汗则愈。病三 
日以上。气浮上部。填塞心胸。故头痛胸中满。或多痰涎;当吐之则 
愈。病五六日以上。气结在脏腑。故腹满身重。骨节烦疼。当下则愈。 
其言与千金又异。 

卷二
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属性:雍曰。辨脉者。辨伤寒之脉也。平脉者。平众脉也。今辨脉法中。 
虽有意相槎桠者。世以仲景之法。只此二篇。垂百世之师范。虽王叔 
和撰次。一字不敢妄易。仍旧次第录之。其问答。皆仲景本文也。 
仲景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 
名阳也。脉沉、涩、弱、伏、(一作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 
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雍曰。此谓阴脉阳脉。非谓脉之阴阳也。 
又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 
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 
食。身体重。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又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 
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日。假令寸口脉微。名 
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 
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浮 
一作微)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其脉浮而 
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 
而躁烦也。 
又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又曰。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又曰。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又曰。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又曰。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又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散。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又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 
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者。名曰动也。 
又曰。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 
缓也。 
又曰。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 
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又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 
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又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 
反芤。此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 
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又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 
不战汗出而解也。雍曰。即前问不芤之证。 
又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 
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 
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又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 
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 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 
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又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 
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 
平。虽剧当愈。 
又曰。立夏得洪大脉。(洪一作浮)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 
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 然自出 
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又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 
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 
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又曰。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 
脉迟。此为在脏也。 
又曰。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 
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 
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 
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又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 
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 
又曰。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 
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营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 
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 
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 
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 
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又师曰。病患脉微而涩。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 
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覆衣。 
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 
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 
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覆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 
中烦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