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梁冬对话罗大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医生来了以后,每个医生都说不出来这病是什么名字,最后呢,是李东垣的母亲去世了。这个事儿给李东垣的打击特别大。
梁冬:他做了什么事儿呢?
罗大伦:李东垣当时就开始问,说这个……当世……就现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名的医生是谁?就到底谁是名医?我们请的医生都不行,都看不好病,那么谁是真正的名医?最后呢就有人告诉他了,说在易水,就河北的易水河边,有一位老人叫张元素,说这是举世的名医,说这位太厉害了,这位是……就当世的我们应该是排第一第二的了。结果呢,李东垣就做了一件事儿,他拿了很多的钱,文献记载是捐万金,就拿了很多,他家有钱呐。
梁冬:万金。
罗大伦:对。他拿了很多,有的说是捐金箔,反正总之呢,是拿了很多的钱。
梁冬:这起码可以买很多个四合院儿了。
罗大伦:对。到了易水河边儿,来到了张元素老师的家里边儿,进去以后呢,把这个钱往桌上一摆,然后他跟老师说呢,他说我要用这些钱,来学您全部的医术。我估计张元素当时肯定没见过这种人,你想一个少年人,然后拿了这么多钱来,就说我要学您全部医术,口气很大,然后呢,决心很大,绝对显示出他的决心很大。张元素这个人呢,其实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这个,他是后来创立了这叫易水医派,创立了一个学派。然后呢他一看李东垣呢,这人确实不简单,决心很大,就收下李东垣了。然后呢,就开始天天教李东垣,教了几年的功夫,就把他的所有的学问,全都传给李东垣了。这样李东垣就有了中医的基础了。
梁冬:这个很像那些武侠小说里面那个故事啊,但是还不够惊心动魂,你有钱你就可以学,这样子。
罗大伦:嗯,但是这样的。我觉得呢张元素一定是看出来,李东垣他有决心。
梁冬:怎么看出来的呢?
罗大伦:因为李东垣来了就说,我要学你全部的医术。一般人呐,跟老师没有敢这么说话的。
梁冬:那眼神。
罗大伦:对,没错。李东垣的这个眼神绝对是一种非常坚定的目光。然后呢,这个张元素哇,张元素这个人呢,他的学说讲究天人相应,他的学说讲究人在自然界中,是跟这个四时相应的,跟天地相参的……所以呢,他是一个非常高的人。他一看就知道李东垣是一个可造之材,因为本身他儒学的这个功底已经很厚了。
梁冬:对。
罗大伦:那么,稍加点拨,一定这人能成材。
梁冬:李东垣呢,这个经过了几年的学习之后呢,学到了这个老师的医术以后,天人相应的这个易水学派的医术之后呢,然后呢?
罗大伦:然后呢,李东垣并没有成为一个医生。
梁冬:为什么呢?
罗大伦:我就说,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是不容易的,你看我刚才讲李东垣已经很坚定了,已经把当世最好的医生的医术全都学来了。但是呢,他这个时候,他的发愿呢就是,因为他母亲有病去世了,他觉得这个事儿太忏悔了,所以我要把这个医术学来。但是呢,他只是出于一个孝心,这时候他并没有发对众生的那种慈悲的大愿。
梁冬:对,还属于罗汉级别。
罗大伦:对,没错儿,他还要经过人生的历练,所以他这时候呢,学完医术回家特别有意思。他呢,回到家里,因为他家特别有钱嘛,他父亲呢,就没让他做医生。干嘛去了,让他做了一个税务官。
梁冬:其实挺肥缺的啊。
罗大伦:李东垣到任之后呢,首先碰到了一次巨大的变动,就是瘟疫。这个瘟疫当时在其他的文献里边儿也是有记载的,李东垣自己也记载过。这个瘟疫来得特别快,然后很多人大批的人死去,当时这个人患的瘟疫特别怪,就是马上开始咽喉肿痛,然后迅速地发展为整个脑袋都肿胀,最后这个人呐,会在很快的在痛苦中死去,当时把这个病呢叫“大头瘟”,也叫“大头天行”。就是这个人最后脑袋会肿胀然后死去,当时不知道怎么治,哎呀这些大夫们翻医书啊,然后到处去拿药来试验,都没效果,大批大批的人死去。然后恰巧呢当时当地那个县长的儿子,也患了这个病了,其他医生都治不好啊。大家就求访名医,到底谁能治得好,有人就推荐了,说这李东垣呐,李东垣跟易水的张元素学过医,别看他现在是个税务官,但是他的医术很高,去把他找来吧,于是把李东垣请来了,然后呢,这个事吧李东垣难住了。其实文献记载,李东垣为了开这个方子,回去思考了很久,李东垣就想啊它在上边,我们要解上边的毒,于是李东垣就创立了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就叫“普济消毒饮子”……
梁冬:你稍微讲讲。
罗大伦:这个方子呢,现在在我们中医学院的方剂教材里都有,普济消毒饮子呢就是用黄连啊、黄芩啊,用一些解毒药清肺经之热,因为李东垣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个病邪在上、中、下三焦在哪一焦?
梁冬:在上焦。
罗大伦:在上焦,对,他清上焦之热,然后呢用一些黍粘子啊,什么这个药啊来解咽喉之毒,然后呢,他这个方子很有趣,最后还配了点桔梗,要把药性往上走,因为桔梗的药往上走的。
梁冬:诶,这个东西可以稍微跟大家讲讲。就是中医里面这个君臣佐使啊,这个有一些药呢,它的作用就是把这些药带到一个该去的地方,我以前呢就老是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吃下药吃到肚子里面,它会治头痛呢?其实原来它有这个作用,西药呢就是全身所有杀完一遍没事了,但是中药真的是有靶向。
罗大伦:您问的就是正在点儿上,是这样的,中药在之前没有这个“君臣佐使”,没有“引经报使药”这个说法。
梁冬:是吗?
罗大伦:“佐使”就是“引经报使药”,就是这个药加进去呢,它是引经的药……
梁冬:这些药力……
罗大伦:把整个药全部带到该去的地方,把整个药带到某一经去。“引经报使药”这个理论,就是李东垣的老师张元素创立的。张元素为中医做的最大的贡献,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他创立了药物的引经报使,就是应该到哪一经去。
梁冬:对。
罗大伦:然后这个方子服下去以后,这个患者很快就好了。然后呢,老百姓就开始大量的用这个方子,结果这个瘟疫,谁服了这个方子,谁的病很快就解除了。当时的老百姓呢,认为这个方子,不知道是李东垣开的方子,认为是神仙传授的,于是就把这方子刻在石头上放在路边,人们能看到的地方,刻在木碑、木头上,让人们过路看到它,大家抄,谁有病的赶快抄去,人们认为是仙授方。
梁冬: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
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刚才呢,和罗大伦老师、罗大伦博士和大家聊到这个古代的名医李东垣,李东垣呢本来是一个税务官,但是在一场瘟疫当中,初试小试牛刀呢,开始开方呢,结果引发了很多的震动,大家觉得效果很好。然后呢这个东西还不够刺激啊,我觉得说,这是一个年轻学子学的不错的一个正常的表现嘛。
罗大伦:对,然后呢其实李东垣的幸福生活还是没到来。李东垣我觉得他基本上生活没有什么好的事,基本上一轮打击接一轮打击地来。
梁冬:万恶的旧社会。
罗大伦:接下来的打击呢,这在中国历史上更有名,是当时的这个蒙古军开始灭……
梁冬:铁木真过来了。
罗大伦:对,铁木真的铁骑开始灭大金国了。然后呢,当时这个情形就是一旦说蒙古兵来了,所有人都跑,领着包就跑。李东垣在这之前他还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一个书生嘛,是一个税务官,还有点儿矜持,但是呢这个时候开始没有了,大家背起包全开始逃难。
梁冬:对。
罗大伦:全开始逃难。蒙古兵一来了,甭管见人就杀,所以他们就开始跑,他们都往哪儿跑呢?都往这个汴梁城跑,就是以前北宋的首都东京汴梁城,现在是大金国的首都了,往那汴梁成跑,因为认为这是大金国的首都,一定是城防坚固嘛。
梁冬:严防死守。
罗大伦:对,全都涌过去了。整个那个首都,你想啊交通状况一定特别不好,全是人。
梁冬:房价暴涨。
罗大伦:暴涨,交通拥挤。当时有一个冯叔献,是朝里的大臣。冯叔献的侄子有病了,当时他的病呢,大家一看都是热证,眼睛通红,满脸通红,发热,身上发烧啊,发热。这时候来一个医生,这医生一看,这是热症嘛,你看眼睛都红了,脸也红的……
梁冬:明显。
罗大伦:热症嘛,热症,就开这个泄下药解毒的药,泄下药给开了。
梁冬:黄连呐,银翘……
罗大伦:开了个方子大黄什么就给开了,方子给开了,开这方子呢,然后刚要还没煎这药呢,李东垣正好进来了,李东垣来了,串门的,我估计李东垣串门来了,大家说那你给看看吧,这李东垣会医术,赶快给看一看,李东垣诊脉,一诊,李东垣大呼,说刚才那药你开的什么药?是凉药?李东垣大呼,几杀赤儿!几乎要把这孩子要给杀死,他说为什么呢?这孩子是个大寒症,里边是寒的。我们这叫阴盛隔阳,把这虚阳都逼到体表来了。李东垣说:速持姜、附来。赶快把干姜和附子拿来,他当时都用了几两,很大的量,马上拿来熬汤,于是赶快把这个药喝下去,结果孩子救回来了,病好了。当时的大臣们,当时那些大金国的这些大臣们都围在城里嘛,大家就开始写诗赞美李东垣,说您太厉害了,这么一个假象您都能看出来,我们一般一看就是一个热症嘛,李东垣居然慧眼一下看出来说这个寒症,说明李东垣诊断的功夫非常高。
梁冬:对于当今社会的最大的启发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现代我们很多人老觉得自己上火,又是暗疮啊,口里生疮啊,然后呢好像很热啊,总是觉得热,其实很可能这是一个虚假的假象。
罗大伦:没错。
梁冬:就是说老去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