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六八阳气衰竭于上x 张云。阳气。亦三阳气也。甲乙无竭字。并似是。
x颁白x 马云。颁。斑同。简按孟子。颁白者。赵岐注。颁。斑也。头半白斑斑者也。
x形体皆极x 东京赋。马足未极。薛注。极。尽也。
x受五脏六腑之精x 简按此正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一脏取决于胆。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文法同。
x乃能泻x 白虎通云。肾之为言。泻也。以窍泻也。
x筋骨解堕x 马云。懈惰同。简按甲乙作懈惰。礼月令。季秋之月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
x不过尽八八x 马云。此言年老而有子者。王注以为所生之男女。其寿止于八八七七之数者。非。韩氏
医通云。男八岁至六十四。女七岁至四十九。即大衍自然之数。简按阳主进。阴主退。天道之常理。盖大衍之
数。五十有五。加九之阳数。则为六十四。乃进之极也。减六之阴数。则为四十九。乃退之极也。故男女真阴。
至于此而尽矣。亦天地之常数也。
x真人x 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匕目 八。所以乘载之。徐锴曰。真者。仙也。化也。匕者。
化也。反人为匕。从目。卤莽不能识。 。隐也。八。乘风云也。庄子云。真人。伏戏黄帝不得友。淮南子云。
真人者。性合于道。能登假于道。精神反于至真。是谓真人。
x提挈天地x 淮南子。提挈天地。而委万物。高诱注。一手曰提。挈。举也。
x至人x 庄子云。不离于真。谓之至人。又云。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文子云。天地之间。
有二十五人也。上五。有神人真人道人至人圣人。次五。有德人贤人智人善人辨人云云。
x淳德x 张云。淳。浓也。简按思玄赋。何道真之淳纯。注。不浇曰淳。
x八远之外x 淮南地形训云。九州之外。乃有八 。亦方千里。八 之外。乃有八 。亦方千里。注。
。犹远也。
x被服章x 高云。服。衣也。章。冠也。张云。五服五章。尊德之服。皋陶谟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
哉。简按孔安国注云。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高注。以章为章甫(殷冠)之义。误
也。此三字。新校正为衍文。当然耳。
x举不欲观于俗x 观。古玩切。高云。其举动也。不欲观于习俗。是也。
x以恬愉为务x 淮南子云。恬愉无矜。注。恬愉。无所好憎也。
x辨列星辰x 书尧典。历象星辰。注。辰。日月所交会之地也。左传昭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王注非是。
x逆从阴阳x 张云。阳主生。阴主死。阳主长。阴主消。阳主升。阴主降。故贤人逆从之。王注近迂。
x将从上古x 张云。将。随也。简按汉书郊祀歌。九夷宾将。
卷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属性:高删大论二字。云。君臣问答。互相发明。则曰论。无君臣之问答。则曰篇。余皆仿此。吴云。此篇。言
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简按司马迁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
以为纪纲。故四时之大顺不可失。宋姜锐着养生月录一卷。采本篇首一段文。附逐月服饵药方。尊生者宜识之。
x发陈x 发散陈敷之义。张训陈为故。然据下蕃秀容平等。则以气象而言。王注为是。
x万物以荣x 尔雅。木谓之华。草谓之荣。
x广步于庭x 志云。广。宽也。缓也。简按仓公曰。车步广志。以适骨肉血脉。巢源。作阔步于庭。
x被发x 庄子云。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史记。箕子披发阳狂。
x春气之应x 吴云。天道发生。人事应。故曰应。
x夏为寒变x 志云。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时。反变而为寒病。简按巢源。作夏变为寒。
x华英x 张云。言神气也。
x秋为 疟x 张云。心属火。王于夏。夏失所养。故伤心。心伤则暑气乘之。至秋而金气收敛。暑邪内
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 疟。简按 疟。
即疟耳。详见于疟论。
x冬至重病x 简按据前后文例。四字恐剩文。
x容平x 志云。容。盛也。万物皆盛实。而平定也。简按容。盛也。见说文。即盛受之义。非盛实之
谓。王马张并为容状之容。乃与发陈蕃秀闭藏自异旨。圣济经注云。容而不迫。平而不偏。是谓容平。此说似
是。五常政大论。以金平气为审平。说苑曰。秋者天之平。
x与鸡俱兴x 志云。鸡鸣早而出埘晏。与鸡俱兴。与春夏之早起少迟。所以养秋收之气也。
x冬为飧泄x 张云。肺伤则肾水失其所生。故当冬令。而为肾虚飧泄。简按飧。本作餐。又作 。说文。
餐。吞也。玉篇。飧。水和饭也。释名。飧。散也。投水于中自解散也。列子说符注。 。水浇饭也。盖水谷
杂下。犹水和饭。故云飧泄也。
x若伏若匪x 宋本。匪。作匿。无今详以下七字注。简按
匿得押韵。
x春为痿厥x 吴云。肾气既伤。春木为水之子。无以受气。故为痿厥。痿者。肝木主筋。筋失其养。
而手足痿弱也。厥。无阳逆冷也。
x清净光明者也x 净。马本张本作静。李云。当作静。简按天气清净以下。至未央绝灭。王注为言天
以例人。马吴张并同。特志聪云。上节论顺四时之气。而调养其神。然四时顺序。先由天气之和。如天地不和。
则四时之气。亦不正矣。故以下复论天地之气焉。今考经文。王注虽取义深奥。却似混淆不明。当以志聪说为得焉。
x云雾不精x 诗疏云。有云则无露。无云乃有露。尔雅云。天气下地气不应曰 。地气发天不应曰雾。
精。晴同。史天官书。天精而景星见。注。精。即晴。汉书京房传。阴雾不精。高云。精。犹极也。未详何义。
x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x 王吴志高并以表下为句。马张李则以命下为句。吴云。阴阳二气。贵乎交
通。若交通之气。不能表扬于外。则万物之命。无所施受。无所施受。则名木先应而多死。张云。独阳不生。
独阴不成。若上下不交。则阴阳乖。而生道息。不能表见于万物之命。故生化不施。简按吴说似是。故。固同。
x菀 x 张云。菀。郁同。马云。 。稿同。简按诗小弁。菀彼柳斯。释文。菀音郁。志云。菀。茂
木也。 。禾秆也。误。
x未央绝灭x 张云。央。中半也。阴阳既失其和。则贼风豪雨。数为残害。天地四时。不保其常。是
皆与道相违。故凡禀化生气数者。皆不得其半。而绝灭矣。简按诗小雅。夜未央。注。夜未半也。王训央为久。
未见所出。
x身无奇病x 吴云。谓无寒变 疟飧泄痿厥之类也。马云。本经。有奇病论。大奇病论。○简按自天气
者清净。至生气不竭。一百二十四字。与四气调神之义不相干。且文意不顺承。疑佗篇错简也。
x心气内洞x 马云。内洞者。空而无气也。灵五味论。有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正与内洞之义相似。
简按外台引删繁论。载本篇文。作内消。
x肺气焦满x 张云。肺热叶焦。为胀满也。简按盖谓肺胀喘满等证。王云。焦。谓上焦。误也。
x独沉x 甲乙。作浊沉。新校正云。太素。作沉浊。简按据上文焦满。甲乙为是。吴云。肾气独沉。令
人膝 重。是也。滑云。沉痼而病也。
x太阴不收少阴不藏x 简按以太阳少阳例推之。此以时令而言之。乃太阴少阴。疑是互误。灵阴阳系日
月云。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春秋繁露云。
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
x春夏养阳秋冬养阴x 高云。夫四时之太少阴阳者。乃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
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阳养阴。以从其根。简按高氏此解。贯通前章。
尤为切当。王注诸家。及朱彦修说。并似失章旨焉。千金脾劳门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本矣。肝
心为阳。脾肺肾为阴。逆其根则伐其本云云。与高意符焉。神仙传。魏武帝问养生大略。封君达对曰。圣人春
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以契造化之妙。全本此篇。
x浮沉生长之门x 马云。言生长则概收藏。滑云。浮沉。
犹出入也。
x苛疾x 礼记。疾痛苛痒。郑注。苛。疥也。管子。常之巫审于死生。能去苛病。注。烦苛之病。杨
慎云。苛。小草也。(出说文)今但知为苛刻之苛。盖苛疾。烦苛之小疾。王云。苛者。重也。张云。苛。虐
也。皆为苛罚苛政之苛。吴云。 同。尤非也。
x愚者佩之x 李冶古今 云。王注。圣人心合于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于迷。故佩服而已。冰说
非也。佩。背也。古字通用。果能佩服于道。是亦圣人之徒也。安得谓之愚哉。滑云。佩。当作悖。吴云。佩。
与悖同。古通用。简按古今 之说是。
x不治已病治未病x 灵逆顺篇。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七十七难。金匮要略首篇。甲乙经五脏变
篇。皆可参考。
x铸兵x 宋本。兵。作锥。志高亦同。并误也。
卷一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属性:x夫自古通天者x 王注六节脏象云。通天者。谓元气。即天真也。然形假地生。命惟天赋。故奉生之气。
通系于天。禀于阴阳。而为根本也。宝命全角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四气调神大
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此其义也。简按此解颇明备。
x生之本本于阴阳x 志云。凡人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者。乃所生之本。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
故生之本本乎阴阳也。简按吴以生字接上句。未稳贴。
x六合x 高诱注淮南云。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