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受菩提记品曰: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是举个例子说。这些菩萨们没有听到净土法门,不知道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随顺自己学习的法门,时间要很长,障难太多,有时候禁不起考验就退转了,或者是选其他法门,这种情形非常之多。大乘八个宗里面,有人选修,有人都想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听到他们发的愿心,我们也赞成,也不会反对。他们对佛陀的一句话疏忽了,没听懂,那是什么话?佛说“一部经通一切经通”,这句话没听懂,所以他还要学很多,样样都想学。如果真听懂了,一部经通,一切都通了,我就学一部就好了。你们想想这个人是不是上上根人?现在我们明白,真是上上根人。他就在一部经上下功夫,肯定得三昧,得了三昧之后肯定会开悟。
那我们要问,你们同学选哪部经?一生学一部经,我相信很多人学《无量寿经》。我得到这个本子,那个时候是李老师给我的,是他老人家自己的注解,他用毛笔写的。好像他讲那个经的时候应该是在大概六十八、九岁的样子,不到七十岁,应该六十八岁的时候,六十八岁讲的这个经。我看到他那个眉注非常欢喜,他把段落都勾出来了,很清楚,欢喜心就生了,想学、想讲。其实,我第一次讲这个经在美国,就是用李老师的本子,黄老这个注解没看到,那时候还不认识。所以前面好像二、三次都是用的李老师的本子。也是在美国,跟黄念祖老居士联系上,非常难得,他把这个注解送给我。他到美国就带一套,那一套是油印印的。油印我们知道,我们过去做过这些工作,那个蜡纸顶多用个一百二、三十份,就不能再印,后面字就没有法子看了。所以我相信他那个本子,大概也只有一百多本,数量很少。我看了之后,我就让同修们跟他联系,向他老人家请教,他有没有版权?有版权那就不说了,要没有版权,我说我拿到台湾翻印。他听了之后很欢喜,没有版权。所以我第一版就给他印一万册,精装本一万册。他要我给他写一篇序文,要我给他题封面,题字,我也都照办了。所以以后我讲了很多遍的时候,就参考他的注解。我记得我讲过十遍。我那个时候也想发心,《华严经》停了,讲一半不讲了,这是中本《华严》,非常契机。所以讲这部经,听众特别多,无论是在国内、国外,都比讲其他经听众多。从这个地方能感触到,缘,它能深深契合世尊末法还有九千年的缘分。
这是第十一次,为什么讲这个?看到灾难太多,讲经教学能救灾难!《华严经》太长太大,是好,我们要收近效,马上就要收到效,所以就选《华严经》的精华。《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精华,内容跟《华严》没有两样。所以,古大德称这个本子叫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部经里面所说的东西是一桩事情,究竟诸法实相。从修因上讲,清净平等觉,果德上讲,大乘无量寿庄严,修因证果。所以这个经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这次我们选讲老居士的注解,我也是报答他老人家知遇之恩。他年岁比我大,他学习的缘比我好,他亲近夏莲公。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学教是跟梅光羲老居士学的,他是梅老的学生。梅老跟夏莲居居士是同参好友,他们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学佛之后在一起,也都是做官的,做官时候也在一起,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长。所以,他的会集本成功之后,梅老给他写了一篇很长的序文,那篇序文非常有价值,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从李老师那里知道夏莲居老居士,他也曾经提到过黄念祖居士,所以我们没见面之前,名字就很熟悉。这是走同一条路的,真正的善知识,同参道友。我们跟夏老居士就有这么一个缘分。念公和我一见面,一见如故,无量的欢喜,因为那个时候讲这个会集本的人就两个人,在海外我讲,在国内他讲,就没有第三个了,我们遇到之后感慨万千。对这个法门,对于这部经典(这个会集本)真的认识,衷心的赞叹,能信、能解、依教奉行。所以,这个话我们相信,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心,退了菩提心。
“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这也是给我们很大的鼓励。菩萨,这是大菩萨,不是小菩萨,大菩萨是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他才了知,真正明了,知道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唯是只有。心量是什么?我们学了《还源观》就明白,《还源观》上显一体、起二用、示三遍,示三遍最后一句话说“含容空有”,你本来的心量是这样的。在佛门里有两句话大家常常听到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两句话就是含容空有。含是包含,包含虚空;容是包容,包容一切万物、包容万法,这是本来就是的,中国人常讲量大福大。你本来的心量是包容遍法界虚空界的,一法不漏,你的心量是这么大,这叫佛,佛是自己,你本来是这样的。所以得随顺忍,他能够恒顺一切众生,你作善他随顺你,你造恶也随顺你,这个真了不起。为什么?在他的见解里没有善恶。为什么?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哪来的善恶?不但善恶没有,染净都没有,他的心是清净的、平等的,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佛眼看众生是这么一个境界。“或入初地”,这些菩萨,菩萨得随顺忍,菩萨证得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他们晓得这个世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赶快到那里去,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很有意思。引用这些话都是佛经上说的,目的在哪里?鼓励我们,这一次的缘不容易遇到,遇到可不要轻易放过,轻易放过就可惜了,得来太不容易。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十集) 2010/5/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04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十二面倒数第二行,我们从第二句看起:“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时间到了没有能够细说,这一小段经文很重要。菩萨了知,了是明了,知是知道,这在佛法里面也算是开悟了。不过悟有解悟、有证悟,解悟能达到这个境界,所谓深入经藏,长时薰修。这里面也有两种状况都能够得利益,一种是广为涉猎,博学多闻。现代这个时代,这种状况的人很多,大乘佛教八个宗派普遍涉猎,可是要时间,也要有好老师指导。他对于诸佛如来的境界能够了知,这是属于解悟,自己不能得到像法身菩萨那样的受用。第二种方式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的人他在一部经、一个法门修学的时间很长,那肯定他能得三昧,得三昧就能伏烦恼,他就得自在,就开智慧。三昧的功夫深了,豁然之间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他是证悟,跟解悟的境界完全不相同,他确实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得真实受用。这两种都能了知,了知什么?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今天科学家讲量子力学,与这一句经文很相应。
量子是什么?极其微细的一个光点。这个光点从哪里来的?从振动来的,它不是静的,它是动态的。好像闪光一样,一闪一闪的,闪光,它的速度非常快,一个闪光就是一个量子的现相,这个东西很像大乘经里面所讲的念头,极其微细的念头。佛在《仁王经》上告诉我们,一弹指有六十刹那,这一弹指的六十分之ㄧ叫一刹那,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换句话讲,量子,所看到光点的闪光,一刹那有九百次的闪光。这个闪光里面它有精神现象、有物质现象,不迷的时候,这个精神现象是见闻觉知,迷了的时候叫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就是见闻觉知,迷悟不相同。见闻觉知里面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连起心动念都没有,它是自性本具的,它没有生灭。迷了以后,这个现象叫阿赖耶、叫妄心,有生灭,生灭的时间很短,科学家发现了。我们读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那说得更微细。弥勒菩萨说一弹指,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他没有讲刹那、没有讲生灭。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还不够多,没有弥勒菩萨讲得多。弥勒菩萨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也就是我们计算出来是三百二十兆,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这就是量子力学里面所看到的光点,每个光点都是独立的,闪光灭了再闪光。科学家想的也很有道理,前面这个光点闪光灭了之后,下面这个光点接着又来了,又闪光,当中一定有空隙,再微细当中还是有空隙,不可能没有空隙的。就像电影的胶卷一样,在放映机里面放的时候也是镜头开关,开就是生,关就是灭,每一张开关与下一张肯定当中有间隔的,不过它间隔距离太短,我们肉眼还来不及分辨,它已经消失了,肯定是有。所以统统是心现识变。
诸佛如来、一切万法,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心现识变。这个事实真相明白了,所以菩萨就得随顺忍。忍是什么?忍是定,忍是三昧,忍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一切万法,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十法界依正庄严放在面前,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而且又了了分明。像什么?像我们看电视一样,我们电视的画面是不是刹那生灭?在量子力学里头讲,就是极其微细的光点刹那生灭组成的这个现象。要用量子,我们说它科学也可以,量子科学这个眼光来看电视,那它就是一粒一粒闪光的一种连续相,连续不能叫相续,相续是前面跟后面完全相同,它这是每个光点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