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诲认真来修行。这是正法,这不是迷信,这个道理要懂。弥勒当机这个意思就是说,末法时期,弥勒菩萨教我们什么法门?教我们念佛,教我们求生弥陀净土,不是弥勒净土。这个意思要懂,如果不懂这个意思,这个经后面,三十二品以后弥勒当机就没意义了。所以我们要懂得,要能体会得到佛表法的意思。不但弥勒菩萨现在教我们要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弥勒菩萨将来,也就是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他到这个世间来成佛,还是会讲这部经,还是宣扬净土,劝导大家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表法才圆满,要不然他表法有什么意思?看经像这些地方要细心,不可以粗枝大叶看过去。所以这个地方特别提醒我们。

  再看,“第四十六品,佛咐嘱弥勒大士曰: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这就是指这部经,“一切诸佛之所称赞”,在这里我们看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宣扬这个法门,劝导大众念佛求生净土,“咐嘱汝等作大守护,当令是法久住不灭”,这是释迦牟尼佛嘱咐,也就是交代弥勒菩萨,你要护持这个法门,要叫这个法门久住世间,久住不灭。“弥勒承佛咐嘱,宏持是经”,宏是宏扬,持是依教奉行,弥勒菩萨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故大士,不但当来龙华会上必说此经”,他是接受释迦牟尼佛嘱咐的,龙华三会怎么能不讲这个经?释迦牟尼佛对于这部经是多次宣说,我们就能想像得到,将来弥勒菩萨出现于世,他只有三会,不像世尊,世尊是三百多会,他只有三会。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每一会都会讲这部经,都会宣扬这个法门,才不辜负释迦牟尼佛的付托。这个法门多么重要。“直是尽未来际亦必常说不绝”,这一句是黄念祖老居士他的看法,我们同意。为什么?因为只有这个法门,能令上中下一切根性的人一生圆满成就。一生圆满成就只有这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够叫你一生成就。所以,我们遇到这个法门多幸运,多难得!开经偈上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我们遇到了。这些说话的人不容易,他要不是真正过来人,这个话他说不出来。今天我们有缘听到了,那就应当把握稀有难逢的因缘,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那真的是要依教奉行,决定要把握这个机会,不可以错过,这就对了。弥勒菩萨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介绍“贤劫”,因为经文里面讲,“及贤劫一切菩萨”。劫是佛法里面对于时间的一个名称,很长的一个时间,此地这个劫是讲的大劫,劫有三种,小劫、中劫、大劫。小劫有很多种的讲法,佛在经上通常告诉我们,有好几种说法,常说的就是人的寿命。人寿最短的时候是十岁,这是讲这个世间的居民平均年龄。大概现在这个世界平均年龄是七十岁,古人常讲“人生七十古来稀”,释迦牟尼佛出世那个时代,平均年龄是一百岁。人寿在十岁的时候,每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这到顶点了,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又减到十岁,这样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贤劫是现前这个大劫的名称,我们现在在这个大劫当中,这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中劫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一个中劫是二十个小劫,时间是这么算法的。现在是住劫,成住坏空,现在我们在住劫,“名为贤劫”。

  “在此大劫中,有千佛出世。”为什么叫贤?这一个大劫里面有一千尊佛出现在这个世间。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下面第五就是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作佛,这是第五尊佛。要晓得,释迦牟尼佛法运终了之后,还要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没有佛的时间,没有圣人教诲,众生的习性就很难自拔,那是苦不堪言。佛菩萨慈悲,在这个空档当中,地藏菩萨发愿住世,接受诸佛如来的付托,代表佛度化众生。那我们想一想,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佛出现真叫昙花一现,出现的时间太短了。慈悲到极处,地藏菩萨,地藏法会的殊胜,比无量寿殊胜、比法华会殊胜、比华严会殊胜。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讲《地藏菩萨本愿经》,什么人来参加法会?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你说这还得了吗?我们在其他经典里面看到,世尊开这个法会的时候,哪些人参加?十方菩萨来参加,声闻来参加,天人来参加,没有看到诸佛如来都来参加。为什么?地藏菩萨发心是真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无量劫来,不知道有多少诸佛如来,过去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地藏菩萨的信徒,你看他们都成佛了,地藏还在菩萨位中,还在苦难的世界里头帮助这一切众生。

  地藏代表的是孝亲尊师,我们净业三福前面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世出世间一切善的根、一切善的本,菩萨代表这个法门。所以,我们见到菩萨形像、听到菩萨的名号,就要想起孝亲尊师。如果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那其他的别谈,修得再好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他跟性德相违背。因此,在中国古代,国家选拔人才,这些人多半将来都要从政,先决的条件就是孝,这个人能够孝亲,他一定能爱民,一定能够忠于国家、爱护人民;第二个条件,廉洁,孝廉,廉就不贪污。从汉武帝制定这个制度,“举孝廉”,举是选举,哪个地方小朋友有孝子、廉洁的,地方官员就要好好照顾他。是真的,果然不错,就要把他选拔出来,国家栽培他。这个制度一直到满清政府亡国都还在实行,只有清朝亡国之后,民国成立了,这个制度就没有了。这个制度好!你看多少朝代改朝换代,这样一个制度永远保持下来,没有一个朝代不重视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朝代敢把这个制度废止。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贤劫,一千尊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悲华经五》曰”,这个五是第五卷,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此佛世界”,此佛是指释迦牟尼佛,现在住的这个世界,“当名娑婆,时有大劫,名曰贤善。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有这么一段话。说明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将来出现这个世间,这个世界都叫做娑婆,这个大劫都叫做贤劫,贤善。娑婆是世界的名称,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这个名词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界名,又作沙诃,娑诃楼陀”,这个都是梵文,音译稍微有一点不同,这个音大致上还是可以。新译为“索诃”,新跟旧是以玄奘大师作分界线,玄奘大师以前翻译的都称为旧译,前面讲的几个名称都是旧译,玄奘大师把它翻成索诃,比较跟梵音接近,这是新译。我们学经教,因为玄奘大师以前翻译的经不少,所以新旧译意思我们都要能懂得一点,不至于产生误会。娑婆什么意思?“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堪忍,你真能忍受,这个世界很苦,这个地方的居民能够忍受得了,所以称之为索诃。因此,也把它翻作忍土,土是这块土地,这块土地的众生真能够忍受许多的苦难。苦难从哪里来的?我们知道,这在《华严》里面讲得很清楚,苦难是我们迷惑了自性,随顺习性,习性不善,造作种种不善的业,所感得的果报。因果报应很现实,到处都是,随时都有发生,只要我们心里冷静细心去观察,你就知道这个事情叫丝毫不爽,善有善果,恶有恶报。

  为什么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叫做极乐世界,我们这里叫做娑婆世界?极乐跟娑婆有什么差别?说个老实话,是平等的,一丝毫差别都没有。可是,释迦牟尼佛在《往生经》里面跟我们介绍极乐世界,那一边世界真好,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不善的人,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不善的言行,也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什么灾难,水灾、风灾、地震,没听说过。什么原因?佛也慈悲为我们说明了,那个世界皆是诸上善人居住一处,我们就明白了。极乐世界是个新的世界,好像我们这个世间一个新的社区,刚刚开发的;娑婆世界是很古老的一个地区,世世代代累积的一些业障习气没断。新社区就好办了,里面有没有居民?没有,新社区没有旧的居民,都是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所谓接引十方世界的人来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它是新社区。

  到他那里去得有条件,条件是什么?条件就是十善。阿弥陀佛告诉我们,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那我们就想到,我们必须要修上品十善,才能去得了。每天念佛念得很好,一天念个十万声佛号,临终能不能去?要看你的心地善不善。十万声佛号没错,功夫是有了,如果你是修十善,上品十善,马上就批准了,可以移民到极乐世界。一天十万声佛号,心地不善,还有贪瞋痴慢、还有自私自利,这个人去不了。为什么?念佛功夫够了,及格了,打五十分,另外分数不够,去不了。所以要记住,上品十善。这个要真干,不真干不行!现在这上品十善怎么修?我们就这些年来特别提倡儒释道的三个根,那就是上品十善,所以不能疏忽。《弟子规》都没有落实,极乐世界去不了,《感应篇》不能落实,极乐世界去不了;《感应篇》跟《弟子规》这两样东西都落实了,上品十善就差不多了,我相信肯定可以做到。经上佛讲的这些话不能不注意,不能疏忽,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这一生具足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稳稳当当取极乐世界。这跟现在移民是同样的一个道理,我具备这个条件,我可以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这个世间修行非常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寿命太短,就是说我们修学时间不够,还没成功,寿命到了。来生到人道、得人身继续再干,至少中断二十年,这一个死生二十年,把前世所修的东西几乎都忘得干干净净。这一生来接着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