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期个人的意愿与环境中的可以或不可以所产生的冲击,都在孩子身上浅植自由或不自由的动力,他的道德良心,受环境条件影响、心理分析上称之为“超我”的道德观,是严谨抑或温和,还是保持自由自主的程度,或者严苛的克制自己,变得拘谨非常。现在,他把周围环境对他行为的反应放在心上,像一位法官,代表外界加诸他身上的可以与不可以,身兼学生与教师双重职责。
比较晚才发展出来的强迫人格,我们发觉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了严谨的规律性。幼年时期很早就受到训练,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可以动怒,抑制冲动,如果表达自己的意志力的话,就会遭受处罚,或者必须把自己的感觉吞咽下去。他正值继续发展学习能力、行为模式定型的成长阶段,这些情绪本属平常,可以把他导向更多的独立自主。观察每一位病患——研究病患行为的结果——都可以看到幼年期,涉及展开人生新页以及踏人新阶段的初始印象与经验,影响力既深且远。因为小孩很容易从中体验到造化弄人,把各种行为分门别类。
苛刻的管教
通常问题是这样开始的,小孩所处的环境中,任何事情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进行,不遵守这些规定的话,就被视为危险或不乖。身边的人对他的“不当行为”的反应是:责备、警告、威胁、不爱他以及处罚,不难想象他今后的行为会不符合这个环境的期待。要是他太吵了,乱扔东西或弄坏了什么,妈妈不满、谴责的眼光就会射过来,或者处罚他。他再三经历这些,至少会变得小心翼翼、犹豫不决、克制自己,也许开始缺乏自信、拘谨不安。每当他想要做什么的时候,若心中的恐惧遽增,有可能导人反射的危险方向,当下紧急煞车或硬生生按捺住冲动。
谈到这里,环境与强迫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活泼、冲动、体力旺盛、会发脾气的小孩当然比安静的孩子更常挨骂、被喝止,严加管教;假若申斥无效,父母就恐吓不再爱他,要不然就是处罚一顿,这些后果的负厩影响也都颇可观。
超出年龄的苛求也表现在要一个小孩保持干净,
“端庄地”坐好吃饭,不许弄坏东西,不可以——即便有理由——表达不满。此处举一个荒唐的例子:有些家庭要小孩在用餐时腋下夹一枚硬币,这样用刀叉时两臂才不会伸得太开,学习所谓的餐桌礼仪。想当然,循规蹈矩的孩子比较讨父母欢心,周围的人也会赞美他懂事,他们的乖巧证明了家教成功,让父母觉得有面子。想一想大城市的居住空间,如果没有适当的游戏场地的话,小孩子简直就像在坐牢,根本没有地方供他发泄充沛的体力。如果他很小的时候就必须学会注意自己的举止,控制自己,不仅使他饱尝束缚之苦,害怕受罚、良心不安也将袭卷他。
对这种年龄的小孩而言,弟妹们接连出生也是一项课题。该隐杀害弟弟埃布尔的阴影笼罩他的心头,已经具有自我意志,也会恼火动怒的他,把弟妹们视为竞争对手。若是做父母的不了解他的心情,不知道要减轻他心头阴影的话,情况更糟,他对弟妹的敌意与不满转化为罪恶感,很早就形成了强迫人格。
一位独子,他经常偏头疼的母亲不喜欢被人打搅,而且十分敏感,每当他在花园里玩,或从外面回来,都得在进屋之前把鞋子脱下来,免得发出声响或弄脏房子。他在屋子里玩的时候,常有一股冲动想拿某样东西给妈妈看,但跑进房间时把地毯边的装饰踩乱了,这可不得了:妈妈叹着气轻轻责备他不小心,拿一把梳子把地毯边的装饰梳到“工整”(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的地步,忘了他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这孩子一天到晚听到的总是:“现在别来颊我;没看到我头疼吗?”“我在看书。很忙:没时间。”
我们很容易想象,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境会产生什么后果。
从一位初为人母写的日记来看,还有更早形成强迫人格的(第一次当妈妈的人常有强烈的企图心,事事求正确,还参考了不少相关书籍):日记记载了小孩第一年的情形:
你才3个月大我就教你坐便盆——你必须尽快学会卫生习惯。你是个毛躁活泼的小孩,要是不好好吃奶,我得狠狠地打你屁股,直到你学会安静吃奶为止——后来我只要瞪你几眼你就立刻变乖了。所以,我很早就晓得你不可能太倔强,就像我在书上看到的一样:要及早制止孩子倔强。也因此,每当我要离开房间,而你大哭大闹的时候,也要狠狠地打你屁股:一开始你哭得更厉害,但我不管你,直到你哭累了——这再清楚也不过,你只是想气我。然后你就变得很可爱:到后来我根本不需要和你较劲儿,大家都赞美你乖得不得了,使一下眼色你就能会意。有时候我得说服自己,这么严格对待你——但我知道这都是为了你好,而且我想以后你会明白,因为爱你,我要给你最好的,所以才这样严厉。这几年爸爸在战场上,我一个人得为你负起全部责任:等到爸爸回来时,他会有一个教养良好的儿子。
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一个太早就得学会紧急克制自己冲动、不会变得不友善、也知道不要吵别人的小孩,这些质索随着时间渐渐成为他的“第二性格”,变成一种反射动作,自动地控制自己。日后,他把心中的每一个冲动和该采取的行动推到一起,造成一条裂缝、一个断层,因为他都要先考虑清楚,这样做是否太冒险,怎么想就怎么做呢,或者,最好放弃?如此一来,断层与深思熟虑变得脆弱不堪,他没有办法贯彻自己的主张,陷入怀疑的夹缝中,到底可不可以呢?怀疑持续扩张,变成了强迫性的怀疑,每一个涌上心头的冲动都必须立刻作废。
强迫性的怀疑
根据这个我们知道,怀疑在强迫人格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怀疑可以保护他免于因自由自在而造成的危害,不会受到诱惑,事后懊悔来不及。怀疑不可或缺,变成他自身的目标,进而取代了真的自动去做些什么。可以从最原始的生活经验去追溯他的怀疑:我可以做我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还是顺从,打消所有的意念——做“好”人或“坏”人?换言之,我想做的事究竟好或不好呢?这种怀疑使得强迫人格者倾向踌躇、犹豫、不果断以及推拖,一不小心就像那头在两捆干草问饿得发昏的驴子一样,因为它无法决定先吃哪一捆。强迫人格者欠缺的是采取行动的勇气,又害怕受罚,就是下不了决心。要作决定的时候,被调教出来的恐惧和心中原始的冲动让他举步维艰。童年时期如何处理冲动与害怕受罚的程度,决定他强迫人格的严重性。
如果我们知道,强迫人格者认为一旦作出决定,这个决定必须是最终的、不容更改的、“百分之百”正确无误,否则惩罚将接踵而至,就会比较包容他们的犹豫不决。甚至在决定无关紧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有困难——心怀“一招错,满盘输”的畏惧。
强迫人格越严重,越是对有意义的活动心存怀疑。他们像上了瘾一样疑神疑鬼,变成一种反射心理,有必要为相反的论调一一作答。假如冲动与压抑的反差越来越大,不消多时就会出现以下的现象:一开始是停顿冲动与压抑的裂缝;然后,这两者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迅速绕着“是/不是/是/不是”打转,表现在身体上的可能是发抖或口吃,在想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想说什么、不可说出口之间无谓地奔波;晟后,冲动与压抑暂时告退,变成麻木、封锁以及紧张呆滞——一个人若想说话又咬紧嘴唇,欲出拳还击却又拼命克制,想当然尔就瘫痪了。情况继续恶化,他感受不到刺激与冲动,意识中这两者从此缺席了,取而代之的是拒绝和反射,心中正要产生某些意念之时,当下就勒死这些冲动。
强迫人格者在幼年时期太早就有世界上许多事都得依照一定模式进行的经验,因此认为若要求完全正确,他应该变成一位追求完美的人。完美主义在他手上变成原则,把所有的事情都依照他的看法条件化。
在混乱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也有可能发展出强迫人格,属于反作用、抵偿的性质:他在他的世界中找不到方针,没有驻足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自由令他不寒而栗。因此,他只好向内寻求停泊的港湾,同时尝试从自身发展出秩序与严格的规章,以便栖息其间,并且从中获得安全感。不见容于环境,只好靠着越来越严重的强迫人格撑下去。
他们恐惧什么:强迫人格的故事
父母把罪过推给孩子,责备孩子的不是,却不承认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差错。
不受诱惑的“模范男人”
这里要举一个具有强迫征象,但并不特别显著的强迫人格的例子:
一位年轻男子,独子,教养良好,在舞蹈班举行的毕业舞会之后,带他的舞伴去他家。他很喜欢这位小姐,走在路上时突然兴起搂着她亲吻的愿望,他被自己胆大妄为的念头吓坏了,对自己可能失态担心极了,并且担心遭到对方拒绝。于是,他开始数起街上的树木;这让他分心,搂抱亲吻什么的变得很平淡。他猛然想到每当自己心有所盼,处于害怕或罪恶感交织的情境时,就会随便找个眼前的东西来数。靠着强迫武的数数儿,他整饬自己鲁莽放纵,不必作决定,也不必当下采取行动,他一直数下去,直到那个诱惑消失为止。他没有察觉自己异常,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强迫自己,惊愕之余,他很烦恼。从这里很容易观察到强迫征象的动机、形成、不可自拔以及功能:诱人的情境是其动机,夹杂着害怕的心情:他不愿在放弃或伸手拿之间作决定,于是把自己推向一个平淡的运转之中,好让自己分心。保护自己什么也不做,直到危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