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面内心的恐惧 分裂、忧郁、强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毕兹(René Spitz)以孤儿院长大的小孩做实验,一出生就与母亲长时间分离,或者很早就经历母亲离去的小孩,即使平均一位保姆照顾10个孩子的孤儿院提供最有营养的食物,无可挑剔的卫生清洁环境,在小孩成长过程中仍然有难以弥补的创伤。被冷落或被太多刺激吓坏了的孩子,或许晚熟、单向发展、表现落后于人,或许有着与年龄不成比例的早熟。因为他们的生长条件不是太过就是不足,因而萌生幼龄不该有的恐惧心理。

  不被爱或者父母不希望有却自动来报到的婴儿特别容易形成分裂人格。有的孩子长期生病住院,或者经历过母亲离去的创伤也都容易形成分裂人格。母亲不爱、不在乎小孩;母亲太年轻,个性未臻成熟;母亲没时间,把孩子交给冷漠的人照管的“金丝雀小孩”;母亲生产后很快去上班,小孩长时间独处,无法给孩子关爱的例子都一样。



过多刺激

  婴儿时期缺乏关怀与爱是形成分裂人格的一个主因,同样的,过多的刺激,譬如母亲不让婴儿安静,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则是另一个主因。这么说有些模棱两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四周环境应该很坚强稳定,让他无忧无虑,然后逐渐赢得他的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假如照顾他的人经常换面孔,环境变化频繁,感觉器官应接不暇各种刺激,他将无法一一吸收(例如收音机或电视机不断发出的噪音,光线太亮,睡眠时亦同,过多累人的旅行等)。这样的母亲以及这类的骚动,都会侵犯到婴儿对安静以及独处的需要。做母亲的不停地和孩子玩,抱着到处走,不给小孩有建立自己规律的机会,也会让婴儿搞不清楚状况,吓得缩回去。

  另一种情形是孩子的器官尚未发育完整,就苛求他达到某些目标,也会形成分裂人格。还没学会处理自己问题的小孩,不得不周旋于难搞定或个性不成熟的大人之间,他于是很早就学会了嗅出硝烟,察言观色,以便备战,或者避免让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没错,他们因为里里外外都没有依靠,只好把父母的责任揽过来,扮演自己的父母亲。对小孩而言,这个负担当然无可言喻的沉重。他还来不及发展自我,父母的角色就强加到他身上,他必须了解成人的世界。他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却得处处设想周到、斡旋其间、理解并且权衡局势。他为别人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活。如此一来,不仅他的童年被窃取了,他的本质也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属于生命基础的安全感因此残缺不全。

  我们活在世上,尽量不让自己受到伤害,一如齐格菲(Siegfried)在龙血中沐浴①,为的是不让世人识破他的弱点,然而人的脆弱无法全部被遮掩住。怎样可以让自己不受伤呢?情感上遥不可及是其一,头戴魔帽隐姓埋名亦若是。他的脸平静冷漠,教人看不透,别人永远无法得知他是什么样的人。至于无法抛弃的情感,他培养出一种能耐,即用意识来操控、分配剂量。心有所感的当下,学着在头脑清楚的情况下,让情感注入或退回去,无论如何不让情感自由自在地流露、发生;因为他认为感情是危险的。

  附带说明一点,成人的感官印象也有极限;有些国家在审问犯人时,持续制造噪音,运用刺眼的灯光,以便耗损犯人的意志;长久的寂寞孤单以及昏天暗地也有相似的效果。当然,婴儿的极限要小得多。

  综观上述,还有一点也意义重大,那就是婴儿是吃母乳,还是喝牛奶。母亲按时到婴儿身边,一起享受喂母乳的亲密,不仅让婴儿逐渐认识这个无条件满足他需求的人,他同时也兴起为人的第一个希望之光,心中充满感激和爱。不一样的人来喂婴儿喝牛奶,每个人对待婴儿的方式不尽相同,会使得婴儿初始的发展有些困难。这样的学习过程太复杂,和吃母乳的婴儿不一样,因为他不只和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我们知道分裂人格之所以形成,缺乏联系是其中的关键,那么,这里提到的母亲与婴儿之间少了一分亲密,也是重要因素。

  所有我们描写过的创伤殊途同归,都会让婴儿从一开始就抗拒这个世界,保护自己,或者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如果他在外找不到替代的人,他就缩回去,当自己的伙伴,以至于别人都不得靠近。如果他后来依旧缺乏正面的经历,上述的鸿沟,就会造成他倾向独立、自我中心、只与自己联系。



特定环境

  在战争中长大的婴儿,与前文提及在特定环境(出生才几星期,四周骚动不安,如夜间轰炸、难民悲惨的命运、与家人分离、失去家园等)中长大的婴儿,很容易造成分裂人格:他们对家庭很反感;喜欢参加社团以及大型活动,在团队中有归属感又不必与人密切来往;与异性的关系多半不热络,也算一种。分裂人格的艺术表达震撼人心,但往往是排斥一切的。弗尔麦斯特(Fuhrmeister)和威森赫特(Wiesenhütter)合撰的书《新音乐》(Metamusik)中有此一说,只演奏前卫音乐的乐团与音乐家,练习之后往往觉得身心不舒服。

  大环境也让西方人容易产生人格分裂:不够安全;生活舒适但危机四伏;我们的情感因大量无所遁逃的刺激而脆弱不堪,担心战争一触即发把我们通通毁灭掉;无法预知科技发展带来什么危害,我们觉得饱受威胁,唯恐人格分裂。现在很多人练瑜珈、冥想,借由毒品探索内心世界,嬉皮和游手好闲人士有意识地要消减高科技,以此对抗贫瘠的心灵环境,但又无法掌控全盘局势,我们的疑问一天比一天多。要战胜自然,研发超越时空的技术,较好的生活条件,处处使我们难以放开怀。

  婴儿时期缺少应有的安全感,加上不利的环境因素,很容易造成分裂人格。至于出生前在母亲体内的环境是否有影响力,很少有人加以研究;即使有恐怕也只是揣测而已。史汀尼曼在他的书中写道,可以证明胎儿有听觉:让一位孕妇站在X光的仪器前面,然后按汽车喇叭,看得出来胎儿会缩成一团。也有可能,是母亲把自己的感受传给腹中的胎儿。如果母亲不接受怀孕的事实,孕育新生命时满心不情愿、敌视、拒绝,甚至对他怀着怨恨,子宫里的胎儿都会感到不安。



他们恐惧什么:分裂人格的故事

  他与别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像一只不合群的黑羊,一天比一天孤独。



行为怪异的音乐家

  一位才华横溢但个性倔强,不太与人来往的音乐家,几乎三餐不继。一位朋友帮他介绍了一个待遇不错、又符合他兴趣的差事,这可以说是帮了他一个大忙。他答应接下这份工作,该到职的那天,他没有去上班也没有请假,因此丢了差事。他对自己说,那位朋友不过要向他炫耀本事罢了,以便亲眼看到他惨兮兮的模样,天知道朋友是不是同性恋呢?

  他不接受这个可以改善他生活的工作,只是害怕欠朋友一份情,变得依赖。这都是他自己的解读,强加莫名其妙的动机到朋友身上。他的行为的确费解,深藏其中的想法却是在考验朋友:如果他真心想帮我,我这么做绝对吓不倒他;如果我这德行他还是肯拉我一把的话,就表示我对他真的很重要。

  从这里我们得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挣扎而出,与别人建立全新的关系,根本不可能:谁知道该在何时信誓旦旦,好让他相信一切?谁又有这个本事,可以忍受他的怪诞?一般而言,世界上没有这种完人。

  这位音乐家的情形更复杂,因为他强烈地希望朋友无视他怪异的行为,继续帮助他,不放弃他。关于他的第一个臆测,他其实应该修正自己对人的看法,信任别人,而这正是他渴望的;至于第二个臆测,只会强化他人皆不可信的态度,继续在他英雄式的孤寂中备尝辛酸,更加蔑视别人,而这对他比较轻松容易。

  他经常有不同的女友,没多久就把人家甩了,因为他讨厌这位小姐的穿着,不喜欢另一位的腿,第三位则是教养上出了问题等等。他把保护自己、避免与人联系的心理合理化了,爱上一个人对他来说,等于危险接二连三地来。我们对他仅有的认识是,他是非婚生子女,小时候被不同的亲戚收留,一直觉得自己很累赘。


局外人(1)

  第二个造成这种人格的例子:

  一位中年男子一直以自己是局外人而苦恼万分,他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归属感,别人不是拒绝他,就是用嘲讽批判的眼光看他。这让他十分痛苦,他因此惶惶终日,职场上也屡尝败绩。因为他是同事眼中的怪胎,“麻烦得不得了”,现在他跌入恶性循环中,对人事物的反应越来越奇特。他时常师出无名地顶撞上司,说一些伤风败俗的话,没来由地嘲笑挖苦同事,穿着和生活方式都引人侧目,以至于同事对他敬而远之,不想跟他有任何瓜葛。

  他与别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一天比一天孤独,外在的环境起着变化,他的心情也千回百转,与众不同、陌生、诡异。于是他越来越像一只不合群的黑羊,他活在这种氛围中,同时制造这种氛围。没有人真正了解他,同事只觉得他怪里怪气,并不想探究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原因。不消多时,关于他的谣言就满天飞,他大概“不太正常”,可能性生活不如意,或许政治上不正确等等。简言之,他有问题,虽然谁也不清楚哪里可疑、为什么可疑。同事们不认为他们只是把未经思考的问题投射到他身上而已,没有人会对他打开天窗说亮话。他隐约觉得同事逐渐躲着他,四周都是一双双怀疑的眼睛,一看见他就彼此使眼色,他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干什么。简言之,双方都摇摆不定,就这么恶性循环下去,问题无解。

  我想多谈一谈这位男士的成长背景,看分裂人格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