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废墟掩盖的古文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再下到热水池中浸泡。热水池中有引来的温泉水,为保持水的温度,在引水管下面还生着火炉。在这里,人们不管熟识与否,都彼此大声谈笑,穿梭不息的小贩叫卖着食品和饮料。贵族和富商来这里洗浴时,由随身的奴隶帮他们刮垢、搓背,然后给他们按摩,整个浴室的场面非常热闹。 
    
  浴场给古罗马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里出现了腐化和堕落。尼禄皇帝在位时,下令男女可以混浴,许多心存不轨的人趁机在这里从事不法勾当,许多流氓、妓女、无业游民在这里从事性交易活动,一些上流社会的贵族也把这里当作寻欢作乐的场所,经常带领一些风骚女人在这里淫乱,古罗马的大浴场一下变得乌烟瘴气,充满了下流和淫秽的气息。这种局持续了五六十年之久,直到哈德良皇帝掌权后才下令禁止,但这时浴场那种健康热闹的公众气氛已经不复存在了。 
    
  罗马帝国灭亡后,随着战争的频繁和宗教斗争的激烈,当初修建的许多大浴场都遭到严重破坏,有的直接被摧毁,有的被推倒改建成教堂,有的被则被改建成庙宇,只有戴克里先等少数浴场幸存下来。16世纪时,戴克里先浴场高大的温水厅被改为天主教堂,借着宗教盛地的名义被保存至今,它西面的两个浴室也被改造成教堂,而东侧的几个厅堂则在后来被改建为博物馆。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大浴场的原貌,但通过这些留存下来的遗迹,我们依然可以想见当年千人沐浴的震撼。 
          
第54节:不朽踪迹:虔诚的追忆(1)         
  第三章:不朽踪迹:虔诚的追忆   
  1、 耶稣〃裹尸布〃之谜 
在意大利城市都灵的杜奥莫教堂内,保存着一块珍贵的亚麻布,上面血迹斑斑,还有一个模糊的人形的印迹,据说这块麻布就是耶稣受难时的裹尸布,因此被教堂和教徒们视为无价之宝,每25年才开封一次供世人参观,1978年,为纪念殓布运到都灵400周年,杜奥莫教堂特别开放了40多天,来此观瞻者达到数百万人之多。那以这块亚麻布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 
    
  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创立了犹太教,而犹太教是后来基督教的前身,他们信奉耶和华是唯一的上帝,他开辟了天地,创造了世间万物。公元1世纪,在巴勒斯坦北部小镇拿撒勒,居住着一对夫妇,丈夫叫约瑟,妻子叫玛丽亚,他们生了一儿子后来成为基督教的创立者,这就是耶稣。 
    
  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不断壮大,他们终于在公元1世纪中叶侵入了巴勒斯坦地区,征服了犹太人的统治。罗马统治者对这一地区实行严格的管制,他们控制了犹太人的上层统治者和教会,对普通犹太人实行高压政策,征收重税、奴役驱使,犹太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犹太教内各种教派分化的非常厉害,每一个流派都坚持自己的正统的犹太教,不肯与其它教派妥协,因此内耗严重。控制正统教会的是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他们被罗马统治者收买,成为罗马军队的傀儡和帮凶,与罗马统治者一起欺压普通犹太大众,引起了犹太人民的强烈不满。 
    
  耶稣经常出入巴勒斯坦地区,对犹太人面临的形势有着清楚的了解,为犹太人内部的争斗深感痛心,他非常憎恨罗马统治者及其同伙撒都该派,因而不断揭发正统教会的虚伪欺骗和为虎作伥,斥责犹太上层社会的不负责任,鄙视有财有势的人。同时耶稣主张仁爱,号召大家爱上帝、爱邻人、爱自己,停止不同教派之间的争斗,共同对付罗马统治者及其帮凶,推翻他们的残酷统治,重建犹太人的天国希伯来王国。他的言行很快传遍了巴勒斯坦地区,大量身处社会地层的犹太人来追随他,信奉他的教义,按照他的言论做事,他们把耶稣当作是犹太人的救世主和先知,围绕在他身边为自由而奋斗。 
    
  耶稣的言行引起了罗马统治者和法利赛教派的恐慌,他们担心耶稣的宣教行为将威胁他们的统治,因此决定除掉耶稣。于是高级神甫们以耶稣要分裂教会另立王国的为理由对他下了通牒令,同时勾结巴勒斯坦的罗马总督彼拉多对耶稣进行迫害。公元33年3月,耶稣的门徒犹大出卖耶稣,耶稣被捕了。面对统治者的审问,耶稣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丝毫不肯动摇自己的信念,并怒斥统治者和教会的腐朽虚伪,最后敌人拿他没办法,就下令将他处死,他们把耶稣与两个小偷一道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处死之前,他们还对耶稣进行了嘲弄,给他戴上了用荆条编织的〃王冠〃。耶稣被处死后,他的门徒和亲人强忍着悲痛将他从十字架上卸下,用一块长布盖起来抬出了刑场。据说耶稣在3天后又复活了,他的门徒们看见他升天而去,并宣布将复临人间。 
    
  此后,那块包裹耶稣尸体的麻布就下落不明。据说公元316年,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在耶路撒冷得到了许多耶稣遇难时的圣物,如耶稣受审时走过的台阶、十字架的碎木块以及蒙盖圣体的殓布等;公元1578年,米兰主教圣卡洛将他保存一块据说是耶稣受难时的殓布交到杜奥莫教堂,此后这块麻布就被当作国宝被珍藏起来。那么这块麻布是否就是耶稣遇难时的裹尸布呢? 
          
第55节:不朽踪迹:虔诚的追忆(2)         
  基督徒们对此坚信不疑,他们相信这件圣物是被虔诚的信徒们辗转保存下来的。中世纪的学者们认为这块麻布最初出现在中东,后来才流转到意大利,应该就是耶稣受难的裹尸布,从此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把它当作圣物,寻找机会前来瞻仰,杜奥莫教堂也花费大量精力来保护它,每25年才开封一次供世人参观和朝拜。 
    
  19世纪末开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学者尝试着用科学方法鉴别这块亚麻布的真伪,20世纪70年代这种研究工作达到高潮。罗马著名画家、雕刻家费利教授专门花了20多年时间来鉴定这块麻布的真伪,他通过对麻布印迹的化验和考证,对亚麻布布料的时代进行鉴定,并与《马可福音》、《路迦福音》等章节上面的记载相对照,认为这块麻布上的人形印迹与耶稣当年受刑流血之处比较吻合,从而支持了这块裹尸布的真实性。 
    
  但是梵蒂冈教廷从来没有宣布这块麻布就是耶稣受难的裹尸布,因为不断有人指出,这块布料上的痕迹很可能是后人用染料或油溱混合而成,同时他们也怀疑这块布料根本没有1 
900多年的历史,因而不可能是耶稣的裹尸布。     
  此后,许多宗教学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文化学家都对这块亚麻布的真实性进行了仔细研究和讨论,但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虽然如此,世界各地的人们尤其是基督教徒仍然把它当成基督教的一件圣物,对它产生了虔诚的崇拜,视它为心中神圣的指导,仿佛看到了它,就看到真实的耶稣基督。 
  
  2、 寻找失踪的罗马战俘     
  公元前53年,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率领数十万大军远征安息(今伊朗),在获取了大量领土和财富后,却意外的在卡尔莱(今叙利亚的帕提亚)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罗马军队几乎被全部歼灭,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领的第一军团约6 
000余人拼死突围出去,得以逃脱,但是他们没有回到罗马。公元前20年,经历了数次战争和讲和之后,罗马与安息签订和约,双方开始交换战俘,罗马要求遣返33年前在卡尔莱被俘的6 
000名战俘,安息国却说从没有此事,告知罗马当时有一支部队突破包围逃跑了。这让罗马非常吃惊,普布利乌斯所率领的6 000名罗马士兵竟然离奇的失踪了! 
这段历史成为古罗马历史上的一段悬案,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东西方历史学家,当年那支6 
000人的罗马残部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在史籍和传说中都没有一丝线索呢?然而澳大利亚专家戴维·哈里斯的一项研究竟然揭示这批罗马部队可能在中国,这为寻找罗马战俘的下落揭开了一缕曙光。 
    
  1989年2月,戴维·哈里斯发表文章,称卡尔莱之战中突围的普布利乌斯部队辗转流转在伊朗高原,历尽艰辛、饱受磨难,最后被中国匈奴的郅支单于部收编,成为雇佣军并保持了自己的编制,他们在郅至单于的统帅下参与了对西汉的战争,但被陈汤和甘延寿所率领的西汉部队打败,做了俘虏,汉元帝把他们安置在祁连山下的一个区域,并设立了骊靬县作为他们活动的城镇,后来他们便一直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下来,直到今天,而骊靬城的旧址就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境内。 
          
第56节:不朽踪迹:虔诚的追忆(3)         
  哈里斯这一结论的根据是中国的《汉书》,据《汉书·陈汤传》记载:汉元帝建昭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6年,匈奴郅支单于部攻战乌孙、大宛等,奴役康居人民,威胁西域。元帝下令都护副校尉陈汤和都护甘延寿前来征讨,双方交战战数月,陈汤部队终于消灭了郅支单于。然而在汉军与匈奴的战斗中,陈场发现有一支善〃摆鱼鳞陈,讲习用兵〃、〃土城外修木城〃奇怪部队。汉军降服这支部队后,将他们收编,并按汉元帝的命令安置在祁连山下。 
  
  这一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世界史学界的轰动。中国、德国、澳大利亚、苏联等国的许多专家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研究。甘肃省文化局的部分专家和西北民族学院的关意权教授参与了这项研究。专家首先要做出突破的就是确定骊靬古城的确切地址,然而这并不容易,查遍《汉书》等历史古籍,对这一历史都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无法找到切实的根据。只是大略地知道这一古城在汉元帝时设置,北魏以后叫做力乾,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