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那我们的算什么?

    你们的是

    难懂的哲学。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于1879年开设了心理学实验室。

    内观法

    怎么做、你说心理是

    怎么想,〃本质〃……

    是哲学!

    不要吵!

    冯特通过实验来研究心理学。

    这个是……

    数据

第二部分 7。心理学的历史(2)

    P20

    心理学的历史(2)

    ~从弗洛伊德到荣格、阿德勒~

    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创造的精神分析法认为,在人类行为的背后有一种叫做〃无意识〃的东西。精神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心理构成和进行心理治疗。说到佛洛伊德,在百年后的现代心理学界可谓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在当时,他的观点却是不被认可的异端思想。不过后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不仅给心理学、医学带来了巨大影响,甚至对艺术和政治思想等各种各样的领域都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对弗洛伊德理论中关于〃无意识〃的部分进行了独创性的解释。他认为〃无意识〃分两种,还创建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认为,除了普遍的无意识之外,还存在一种具有个人差异的、后天产生的叫做〃情结〃的无意识。荣格的思想与弗洛伊德截然不同。荣格的研究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涉及到了灵魂的领域。

    6、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曾与弗洛伊德一同研究心理学,但后来离开了弗洛伊德。阿德勒最初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后来他所关注的焦点从精神内部转向了人际关系中,并创造出实践性的个人心理学。其有关帮助孩子自立、发展社会性的方法、以及老年精神护理等方法,至今还得到了广泛应用。阿德勒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但他的阿德勒心理学(个人心理学)在日本的人气却非常高。

    P21

    心理学的历史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

    公元前428年左右~347年左右

    心理与肉体是分离的,人死之后,心理依然存在。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322年

    信息存储于心脏中,并构成了心理的形态。

    17~18世纪笛卡尔1596~1650年

    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将自我的存在与意识联系了起来。

    1879年冯特1832~1920年

    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变化。形态心理学

    将精神现象作为一个统一形态来研究。

    1900年弗洛伊德1856~1939年

    精神分析论将重点放在〃无意识〃上进行分析研究。想与性联系在一起,但受到学生的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

    通过客观地观察人的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

    荣格1875~1961年

    分析心理学。

    进一步研究无意识。阿德勒1870~1937年

    创建个人心理学。

    至今仍得到广泛应用。

    临床心理学深层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等各种心理学不断涌现。实际上,历史上还有更多的心理学家,心理学的门类及其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本图表只是一个简单的概括,仅供参考。

第二部分 8。心理学的种类

    P22

    心理学的种类

    ~心理学种类繁多~

    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不过仍可以说它是一门新的学问。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十分广泛,短时间之内就派生出很多种类,从而适应各种各样领域的需要。于是,如何给心理学分类就成为一个麻烦的问题。

    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解释也各不相同。一种心理效应往往与多个种类的心理学相关,因而,究竟该将其归类到哪个种类的心理学就非常困难。不过,将其归类并不重要,而且这也不是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在这里,我只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分类,供大家参考。

    █基础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觉和记忆的心理学。〃错视〃等都属于这种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成长过程的心理、心智发展的过程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或群体在群体和社会中的行为等。

    感情心理学研究感情给身体带来的影响以及感情产生的原理等。

    ※此外,还有异常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

    █应用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研究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用于临床治疗的心理学。

    性格心理学研究性格形成的因素,对性格进行分类的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第一线,达到是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犯罪心理学不仅研究罪犯的心理,还研究预防犯罪的方法。

    色彩心理学研究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效应。也有人将其归入认知心理学的范畴。

    ※此外,还有产业心理学/灾害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交通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空间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

    P23

    人生会变得丰富多彩。

    心理学

    太棒了!

    心理学涉及领域广泛、种类繁多。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深层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不过,只顾研究学问的心理学家……

    我?嗯?

    每天都有新的心理学种类诞生。

    电子邮件心理学音乐心理学

    心理学

    却没能猜透妻子的心。

    为什么忘记

    送我生日礼物?

    唉!看来心理学真是太深奥了……如能很好地掌握心理学知识……

第三部分 1。梦,让您发现真实的自我(1)

    P25

    第一章

    不曾了解的真实自我

    (深层心理学与性格心理学篇)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从多种角度来探讨人的深层心理,分析人的性格和感情。通过反复地检讨、分析自己,您将发现一个自己从未了解的真实自我。自己的真实状态和心理活动是非常有趣的。

    P26

    梦,让您发现真实的自我

    ~做梦的日子与不做梦的日子~

    有时早上醒来,您会伸个懒腰说:〃啊,昨晚又做梦了。〃有时,您也会说:〃昨晚一个梦也没做。〃如果做梦了,梦里的内容肯定是丰富多彩的。有时,梦中的情节会有个完整的结局,有时却会梦到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形象或事情。有时,多年不见的朋友会突然出现在梦中。当我们醒来时,有些梦我们记得很清楚,甚至连细节都能回忆起来,而有的梦只剩下支离破碎的片断,甚至完全模糊不清了。

    人在睡眠时,有两种状态交替出现,一种是脑和身体都休息的状态(即REM睡眠),另外一种是脑清醒但身体休息的状态(即NONE…REM睡眠)。人主要在脑清醒的睡眠状态下做梦(但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在脑休息的状态下,人也会做梦)。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会把愿望埋藏在内心深处。处于清醒状态时,意识会抑制愿望。而当人入睡后,意识的控制就放松了,内心深处的愿望会影像化,于是便形成了梦。人进入睡眠状态后,虽然意识的控制放松了,但并非完全失去控制。当梦中的内容过度刺激意识时,这些内容会被埋藏进内心深处。这就是我们醒来后回忆不起来的梦。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做梦。说是没有做梦,其实是想不起来了。一个人平均每天要做4~5个梦,照这么计算每年大约要做1300个梦,而一辈子大约要做10万个梦。

    人是非常贪图安逸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我们会主动忘记。这叫做自我保护。也就是说,从不做梦的人,也可以说他们天天都在做噩梦,只是醒来后都不记得罢了。

    P27

    所以,你把和客户约定

    的会面时间忘记了,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咯?

    是的。

    不是没有做梦,

    而是想不起来了。

    人每天要做4~5个梦。

    你被开除了!

    哎?

    人一辈子总共要做10万个梦,但其中有9万5千个都会忘记。

第三部分 2。梦,让您发现真实的自我(2)

    P28

    梦,让您发现真实的自我

    ~人为什么会做梦?~

    那么,人的愿望为什么会被影像化、以梦的形式呈现出来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人做梦的真正原因。关于梦的成因,各个学派的说法不一,争论异常激烈。总之,关于梦的原理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关于梦的成因众说纷纭,其中不乏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比如,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会在梦中得偿所愿,使人产生一种实现愿望的满足感,从而缓解欲求不满的现状。如果愿望一直被压抑在内心深处,会给人造成紧张的情绪。因此,可以说做梦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实际上,如果做梦时受到打扰,人容易形成攻击性性格,或者出现不稳定情绪。此外,还有的学者认为,梦可以将人在清醒时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区分出〃必要的信息〃和〃不必要的信息〃,然后按照需要将其存储在大脑中。

    人所做的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平时烦恼的事情。在梦中,问题经常都会得到解决。据说,有位数学家曾被为一道难题所困,但某一天在睡梦之中就将它解开了。此外,梦还能为体内的危险发出警报。据报道,曾经有一位心脏病患者,在他出现自觉症状前的某天夜里,他做了一个胸口绞痛的梦。从上述事例中,我们至少能总结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做梦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不仅人类会做梦,研究结果表明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