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屋 作者:李佩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李佩甫       

        古有“金屋藏娇”之说,今有“金屋惑众”之谜。君不见,中原大地上一幢小小的金屋倾倒了多少男男女女!进去的,少有生还;迷恋的,概无善终;仇恨的,无济于事……宁静安谧的古朴乡村,皆因这幢熠熠生光的金屋搅得人仰马翻,欲海横流。 
    是神话,还是现实?本书熔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冶写实和象征、隐喻、荒诞为一炉,切近而又具体地展示了在商品经济洗礼下中国民众躁动不安的心态,写出了他们因理性的困惑而汹涌宣泄的情欲。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因暴富而渴望复仇的大款,有偷窥女人洗澡后而性变态的青年,有渴望着男人强奸的少女,有铤而走险向暴富者“下帖”的赌徒,有当众撒尿的村支书,有被人阉割后充满罪感的族长……人性和兽性、文明和愚昧、现实与历史、金钱和权力,在其间相生相克、冲突激荡。我们相信,一卷在手,不仅能使你把握当今中国社会跃动的心律,而且会使你在艺术上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无罪的大地    小引              
  第01节    第02节    第03节    第04节    
  第05节    第06节    第07节    第08节    
  第09节    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    
  第13节    第14节    第15节    第16节    
  第17节    第18节    第19节    第20节



         无罪的大地(代序)     
  占春 《创世纪》里有一个神话说:那时,天下人的语言都是一样。他们迁移时遇到一片
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名……
耶和华看到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就变乱了他们的语言,那城和塔都不得不停工了。人
们就分散在大地的各处。那城名叫巴别。意思就是变乱。(《旧约》创世纪第十一章。)
    从那以后,人们总还在一再地重建巴别之塔,为了显示意志,为了显示荣耀,为了
传扬名。自然,那幸福的天堂并不能够建成,因为它同时就带来了“变乱”。
    《金屋》讲了一个现在到处都在发生的故事,这正是野心勃勃的人们建造新的巴别
之塔的故事。一个暴发户回来了,盖起了一幢金碧辉煌的小楼。这是从小被人唾弃的
“狗儿”杨如意的复仇方式。这座“金屋”就盖在村民们的脊梁上。为了炫耀,为了仇
恨。这座金屋似乎聚集了扁担杨所有的阳光和目光。这座藏娇的金屋使所有恬然自足的
农家瓦舍一夜之间变成了黯淡的地狱,扁担杨所有的男人在女人眼里都变成了废物。所
有到过金屋的人,在精神上都崩溃了,所有迷恋于金屋的辉煌的人,在心理上都陷入了
黑暗的深渊。麦玲子守不住她的小小代销点了,终于神不守舍而失踪;来来变成了徒有
欲望的性变态者;河娃林娃兄弟也往鸡屁股里打水而铤而走险;春堂子更因无法忍受靠
他家里那头种猪配种挣下的几个钱娶媳妇而自杀了……这自然是一群易受诱惑的年轻人。
然而即使那位老奸巨猾功高德彰的老村长杨书印,也终于被打败了,当他到过金屋之后,
竟鬼使神差地当众撒尿了,而老族长瘸爷也终于“自挂”金屋门了。
    “金屋”带来了变乱和灾难。或许可以说这是老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在“新的生活”
面前不知怎样作出反应的惊慌失措,一种传统、一种古老悠久的传统文明在面临唯金钱
物质至上的“唯物”时代到来之时彻底的溃败。如果是这样,那么人们将用唯物主义的
嘴宣告,根本就没有什么心灵、精神,没有什么道德,因此也无所谓有什么犯罪和罪孽。
只有饥饿的人口,只有欲壑难填的肚腹。人们因此将摧毁一切神圣的东西,在精神的废
墟上建起金屋,造起巴别之塔,虽然这高塔也不会建成,和从前的那座一样。
    在不义的、唯物或唯利是图的人类眼里,还有什么比手中的贪钱更为真实可信么?
如果人类抛弃了虚幻的唯心的心灵或精神,就是说,我们不再以神性存在为媒介建立我
们人类之间的普遍联系,不再以神性存在为根基建立人与大地宇宙的联系,而仅仅以金
钱建立我们的存在和人们之间的联系,那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失去了对一切神性存
在的“信”、“望”、“爱”,而唯信唯望唯爱金钱,那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在如
此真实可信的金钱之上建立我们人类的通天塔,又会怎么样呢?
    人们已在受到这更真实的“理想”的诱惑。在李佩甫所展示给我们的扁担杨这个小
小的世界中,人们对此充满向往、恐惧与仇恨,然而却没有对“新生活”的爱。人们只
有一种占有欲的向往,一种不能占有的仇恨,和一种不曾占有的恐惧。麦玲和来来都徒
然地只有向往,只有欲望。林娃兄弟却充满了不能占有的仇恨,以至要拼刀子赌博和以
杀人绑票要挟。村长杨书印也充满了不能占有的仇恨,不过他是笑里藏刀,企图以权杀
人或借权杀人。而扁担杨的一老一少,瘸爷和小独根,则是不曾占有的恐惧之象征。这
一老一少也许代表了更为普遍的心理倾向。金屋是一种重负,压在扁担杨的心头。物质
财富的诱惑,使人们发生了严重的心理错乱。对不曾拥有过的压倒一切的金钱的恐惧,
以精神病的形式出现了。三岁的婴孩小独根在梦中无端地突兀地说出,“杨万仓回来
了!”人们对此神经质的呓语惊恐万状。小独根的呓语正是村民们内心恐惧之象征。瘸
爷出之于对本族命运的担忧查阅族谱,在远祖的“脉线卷”上查到了“杨万仓”,然而
在这个名字之下没有任何记载,只有一个无法理喻的因而更生恐怖的符号“◎”。瘸爷
和他的一族人就被这不可理解的未知的命运之恐怖所抓住了。
    “金屋”不仅令人们向往,更使他们仇恨与恐惧。他们向往它,但因为(也不仅仅
因为)不能占有而仇恨它,人们把扁担杨种种灾劫的降临归之于它的邪气,而蜂拥齐上
要仇恨地扒掉它,但是却因为恐惧,人们又不敢扒掉它。这邪气镇住了他们的手。老族
长特地不惜血本请来灭灾赐福的阴阳先生对这所阴宅施行各种法术,也仍然无济于事。
人们生活在无力的仇恨、恐惧与屈辱中。
    我们必须问一下,在扁担杨的人们眼里,一所新屋怎么就会变成了邪恶的阴宅呢?
一座旧房子由于它所包容的隐藏的世世代代的死亡、罪恶和罪恶的灵魂,可能就会“闹
鬼”,这所旧房子就会发出令人恐怖的声音,显示可怖的异象。而这所新屋之“闹鬼”
也是因为它有什么罪恶、不义和邪恶之包藏么?佩甫着意描绘了这座金屋的辉煌的恐惧,
作家使这座金屋在不同的时辰、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色调中反复呈现其各种异象,描绘
了一种由无限的开门、错综的回廊、班驳陆离的色调所造成的无底的空旷的空间之恐惧。
是的,这种恐怖感是从扁担杨人的眼光里才能看到的。如果这座金屋建在城市里,在林
立的建筑群里就像是一片怡人的田园风光了。然而在一片乡村大地上,它就像一个不协
调的怪物了。那么金屋所生的恐怖是否是眼界未开的乡野之人的愚见呢?
    如果我们作这种肯定的解答就未免是所谓文明人所持有的据傲与愚见了。是我们对
于人类筑居和栖居这一活动的本质意义的无知。
    人,这个大地上的流浪者,在他获得了一个栖居之所时,他就获得了一个根。栖居
的房屋或住宅就是这个扎到土地里去的根。通过这个扎到大地里的根,他就建立了自身
存在与大地万物的永恒联系。在建筑了住宅的同时和地方,人就同时建立了庙宇。这差
一点就是建立“宇宙”了。在佩甫的家乡有一个古老的地方是“神垕”,“垕”就是中
国神话和古老宗教中的女神后土。这儿也就是奉大地母亲为神的寺庙。(今日闻名于世
的神垕钧瓷,也许就是最初人类敬奉的后土女神或大地母亲之化身。)住宅和寺庙在本
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它们是人的庇护或守护。是人与天地神建立的一种共在。本质地说,
每一座房屋都是一个宗教的大穹窿。只有在这里,人才开始祭天祀地,埋葬并祭典祖宗。
    筑居和栖居这一活动于人具有真正的神圣的性质。房屋对于人的意义,是一种天地
人神共同存在的安宁的栖息之象征。人借此扎根于大地之中,并成为大地的守护者,成
为宇宙这座宙宇的朝圣者和守护者。就像植物一样,房屋和大地万物是协调一体的风景。
奠定基石,筑起庙宇,树起社林而有了与大地相适应的文化社会。作为动物的人类在栖
居中就获得一种神圣的植物天性。他有了一个根柢,一个家,有了一个家,他就可以在
无尽的灵魂漂泊中进入返回,向大地的返回。房屋住宅本如植物一般,它的发展是植根
于大地之上的文化形态的开展。但是物质文明时代的城市,则剥除了文化精神与大地的
根柢,剥除了住宅与天地神的联系,栖居的寺庙性质或宇宙性质荡然无存。物质把人和
神性存在却挤到了边缘地带和乌有之乡。城市定居所以不再植根于大地中,城市傲慢地
鄙晚地遗忘了它立于其上的根基。
    城市那种以砖石钢铁混凝土而砌成的非自然的暴力形式已与市民本身的心性结为一
体。市民的心性如城市的景貌一般,表现了倨傲、实用、冷漠、隔绝。在砖石钢铁的牢
狱里,人变成了漠然的囚徒,失去了与大地的联系,人的心灵就像空中阁楼里的花一样
苍白而萎缩下去。具有文明末日气象的钢铁动物城市,否定了它根植其上的大地,就像
城市一样,人的历史命运和存在已被连根拔起。这种被连根拔起的命运难道还不令人恐
惧吗?连想一下这种命运难道不足以令人颤栗吗?具有城市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