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屋 作者:李佩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独根像是没听见似的,仍是笑眯眯地围着坑塘边转悠,还一蹦一蹦呢!他在前边
走,独根娘蹑手蹑脚地在后边赶,转了一圈又一圈,却怎么也赶不上……
    奇呀,太奇了!这娃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是当年淹死他小姐姐小哥哥的地方啊。
一村人都远远地站着,谁也不敢上前,生怕有闪失。人们大张着嘴,一个个像傻了似的,
连大气都不敢出,就呆呆地看着独根娘追孩子,一步又一步,步步都像是踩在心上,邪
呀,她怎么就赶不上一个四岁的孩子呢?
    独根娘的心都快要碎了!独根是她最后的希望,是杨家的一条根哪。她跑不敢跑,
喊不敢喊,就那么提心吊胆地在后边紧跟着,眼看着孩子蹒蹒跚跚的在坑塘边边儿上晃,
一歪一歪的,时刻都会滑进去……她老错那么几步,快了,孩子也仿佛是走快了;慢了,
孩子也似乎慢了,就这么眼睁睁地跟着,却赶不上……独根娘的心都快要憋炸了,最后,
她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独根呀!”随着这声泣血的呼唤,她终于扑上去抱住了他,
呜呜地哭起来了……真玄哪!
    事后,独根娘一次又一次地追问他:
    “孩子,你给娘说,你咋就跑到坑塘上去了?你咋就去那儿了?”
    小独根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你想想,你咋想起跑到那儿了?”
    “不知道。”
    “孩子,你看见啥了?”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小独根不说,咋问都不说。村里人听说了这稀奇事,也都安慰独根娘说:
    “不赖不赖,万幸!总还是带了一截绳子,要不是那绳子,人怕就没命了。”
    “绑好吧,可不敢再叫他出去了。”
    “邪呀!看严实点吧。”
    自此,独根娘再也不敢出门了。小独根身上的绳也拴得更结实了。娘哄着他一天天
在墙上划道儿,划一道就说:“熬吧,娃儿,又过了一天了。”
    可是,独根娘还是放不下心来。她老犯疑惑:这娃子怎么一跑就跑到那坑塘边上去
了?是那俩小死鬼小冤家还阴魂不散?是这娃子脱生时没喝“迷魂汤”?不然,他怎么
几朝几代以前老八百年的事都知道呢?连瘸爷都不知道,他就知道。一到快出什么事的
时候,他夜里就忽腾一下坐起来了,坐起来就喊:“杨万仓回来了!”
    独根娘害怕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想想掉掉泪,想想掉掉泪,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不落实。她还怕那淹死的俩小冤家阴魂不散,来缠这孩子,又专门去坑塘边烧了些纸钱,
愿吁了一番。
    又过了几天,独根娘托人进城给独根买了一盒可以垒“大高楼”的积木玩具。当她
把那盒五颜六色的积木玩具交给独根时,独根又蹦又跳的,高兴坏了。这会儿,独根娘
突然多了个心眼,她抓住那盒积木不松手,问:
    “独根,你给娘说,那天你咋就跑到坑塘边去了?”
    小独根望望娘,又看了看那积木,不吭声。娘非让他说,娘抓住积木就是不松手。
他太想要那积木玩具了,迟疑了片刻,他眨眨小眼,吞吞吐吐地说:
    “我也不知道。我想……”
    “你想干啥哩?”娘紧着问。
    “我上大高楼呢。那楼好高好高,一坎台一坎台一坎台……”
    独根娘呆住了,颤声问:
    “你、你上去了?”
    “上去了,一坎台一坎台上,上得好累……”
    “上到顶了?”
    “上到顶了。我累了,就坐下歇了。”
    “你看见啥了?”
    “看见、看见……”独根歪着头想了好半天,说,“我看见水呀,花呀,树呀,人
呀,人都不穿衣服哪……”
    “还看见啥了?”
    “还看见……好长好长好长,好宽好宽好宽一条路,我正想往前走呢,不知咋的,
就听见你叫我……”
    “扑嗒”一下,积木掉在地上了,花花绿绿地撒了一地。独根娘像吓傻了似的,扑
上去抱住独根,惊惊咋咋地叫了一声:
    “我的娃呀!”

      七十九 有人说,那楼房里还藏着一个很大的“蜘蛛精”,那“蜘蛛精”也是从地底下的坟
墓里爬出来的,至少有五百年的“道行”。它是靠吸人的精血成精的,吸一个人的精血
可以增十年的“道行”。它在整座楼房里都布了网,只要粘了那网,人的精血就被吸去
了,身上只留下一个小得看不见的红点。凡是被吸了精血的,过不了多久,人就萎了……

 
    
     19     
   八十 穿西装的“小阴阳先生”突然到扁担杨村来了。
    没有人请他,是他自己来的。扁担杨村出现的一件件邪事,都使这位名气早已超过
“老阴阳先生”的年轻人不服气。于是,他不要一分钱,也不用人请,主动地自觉地投
入了这场战斗。
    他是吃“邪”饭的,吃这碗饭的人极着重名声,假如他在金屋跟前栽了,他就很难
在这块地方混下去了。他更不能忍受的是那狗儿杨如意的张狂,他得想法镇住金屋,镇
住那邪气。镇住了金屋,也就是镇住了杨如意。这位八十年代的“先知”为了镇邪,也
为了自己的名声,终于把自己跟苦难的扁担杨村人绑在了一起,同仇敌忾,共同对付金
屋。
    开初的时候,他身后总跟着一群娃子,娃儿们很好奇地看这个目光很邪的人在村子
里转来转去,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慢慢也就没人再跟他看热闹了,因为没有热闹可
看。他常常像木了似的站在一个地方不动,那目光像钉子似的邪出去,就“钉”在一个
地方不动了,而很长时间之后才挪动一下位置。后来人们发现他是随着阳光移动的,他
是借天之阳来勘查地之阴,当光亮向前推进时,他也跟着动一下;当亮光回收时,他就
往后退,他整个人都沉在思维的燃烧之中了,人们看到的只是那双很邪很亮的眼睛,只
有这双眼睛显示了他的存在,那光点如豆如炬,竟然从不眨一下,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七天里,他先后从八个方位寻找镇邪的破解之法。楼屋的每个角度他都看过了,地
形地势他也都用很精确的步子丈量了,连风向他都测定了,紧接着他在楼屋周围接连下
了十二道“符”,使出了他全身的本领和所有的驱邪之法。尔后他天天来村里转一趟,
看看“动静”,那脸上是看不出什么的。只是那双眼睛像猎犬似的四处探望,那步子也
忽东忽西的“邪”着走,嘴里念念有词,谁也不知他说了些什么。
    结果,他没有看出什么“动静”,还是失败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小阴阳先生”再没有来过扁担杨。谁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县长的小舅子专程派车来接他去看看“日子”,一连跑了三趟都没找到人。他躲起来了,
谁也不见,谢绝了所有找他算卦的人。据说,他正闭门钻《易经》呢,试图从《易经》
里找到破解之法……
    十五天之后,“小阴阳先生”又在扁担杨村出现了。他人很瘦,松松垮垮地穿着那
件破西装,目光更邪了,只是不那么亮。这次来扁担杨,他就没到楼屋跟前走,只在傻
来来跟前站了一会儿,接着叫他掌起面来端详了一番,摇摇头,笑了笑,又悠悠荡荡地
去了,嘴里哼着“来来去去,去去来来……”的逍遥歌。

      八十一 有人说,那楼屋里二十四间屋子,间间都有妖邪之处,只是阳气壮的人看不见罢了。
那整个就是一座炼狱,是炼人的地方。凡胎肉体是经不住那邪气的,除非你有金刚不坏
之身……

      八十二 腊月初五那天,省里有一位作家到扁担杨村来了。这位作家看上去很瘦,人窝窝囊
囊的像只大虾,整个瞅就那副眼镜好像还有点“学问”。他说他是来采访的,听说这村
子搞得不错(狗日的,作家也说假话)。村长杨书印很热情地接待了他,把他安排在自
己院里的西厢房住下。天冷,杨书印还特意地给他生了一盆红红的炭火让他烤。当天中
午,村长做东请作家吃酒。三杯酒下肚,这位作家就说实话了,他说直到昨天为止,他
还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名叫扁担杨的村子,他是专程来采访“农民企业家”杨如意
的。他看了报纸上登的文章,对这个人很感兴趣,于是就来了。
    杨书印三十年前当过耕读教师,那时也曾诌过几首顺口溜似的歪诗,对作家是极崇
拜的。他不知对这位姓马的作家该如何称呼,就称他为“马作家”。他说:“马作家,
你采访杨如意该到城里去找他,咋到乡下来了?”
    接着,“马作家”滔滔不绝地发表了一番宏论。他说城里他去过了。他不想吃“流
水席”想吃吃“小灶”,懂么?“小灶”。他说现在去采访杨如意的人很多,去参观学
习的人也很多,人拉拉溜儿不断。上上下下都去吃,整桌整席地吃,吃得满嘴流油,一
个劲说好好好,那没什么意思。他说他想了解一些不掺水的东西,真东西。他说他看到
一个要饭的瞎老婆婆整日里在涂料厂的门前闹,说她两个儿子都被抓起来了,是抓起来
了吧?他说他很同情这个要饭的瞎老婆婆。他想深入地了解这块土地,了解产生这么一
个“农民企业家”的环境和条件,“土壤”。他说“土壤”你懂么?
    村长杨书印显然不完全懂,但他明白他的意思了,很高兴地说:“好哇,很好。”
    此后,“马作家”就在杨书印家里住下来了。他每天掂着一个小本子到村里去采访
“第一手资料”,一家一家地串门。问到杨如意时,人们都说“那狗日的不是东西!”
他说他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些“不是东西”的东西,他让人们随便说说“那狗日的”怎么
不是东西,人们就各自说了“那狗日的不是东西”的地方,说法儿很多,说得也很玄乎,
他就一个劲地记,记了厚厚一本子。晚上回来吃饭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