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传于全国,惩戒后人。这一坑儒事件是秦王朝对士人阶层长期仇视的恶性发展,表明了双方政治关系的最终破裂。约三年后,孔子的八世孙孔鲋怀抱礼器参加了陈胜的反秦义军,这代表和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根本的政治立场。
唐朝诗人章碣在今陕西临潼的骊山上见到秦时焚书的洞穴,心生感慨,写了《焚书坑》一诗。他认为正是秦王朝对士人的迫害削弱了王朝的社会基础,错误手段导致了不曾预料的结果。诗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秦 坑 儒 谷
嬴政的专制政体和尚刑观念终使他走上了与士人相仇敌的地步。焚书坑儒之后,士人阶层的社会尊严丧失殆尽,其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而秦王朝也因之失去了本来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专制制度使最高统治者可以把整个社会踩在脚下,士人阶层高贵地位的沦落丧失,以及与秦王朝相仇视,是嬴政权力专制的必然结果,又成为秦王朝统治基础空虚,迅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一部分:失道 秦失其鹿惟我独尊 滥施淫威
处在专制权力顶端的君主以孤寡自称,难与人平等沟通,他们也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凄惶不宁之隐情。维护自我权威和地位的本能使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人和事具有极敏感的怀疑式反应。谁在权力和地位上愈接近他们,他们对谁的疑心就越重。嬴政正是这样一位性格多疑狡诈的人物,而且,他拥有对任何一位被怀疑者严加处罚,滥施淫威的权力。
先朝重臣吕不韦权倾一国,终被嬴政逼死,其门客舍人受到大范围的株连迫害。为秦国兼并战争出谋划策的军事战略家尉缭曾经惧祸欲逃。身经百战的秦国大将王翦常常须用“告老”、“求田”等显示政治无欲的手段保身求安。这都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嬴政与高层僚属的某种紧张关系。大约前212年间,嬴政按照方士的安排秘居梁山宫(今陕西省乾县东),他从山上看见丞相出外车马甚多,很不高兴。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减少了车马,嬴政发觉后发怒道: “这一定是宫中人泄漏了我的话。”遂一一审问,但却无人承认,嬴政于是下令逮捕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全部杀掉。权力独占的欲念使嬴政把丞相看成了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因而他把丞相外出时的盛大声势视作对自己皇权的逼近和挑战,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反感和厌恶。但他既讨厌丞相的车马声势,又不愿让丞相知道自己隐秘的心理。当他判断出自己的反感之语已被人传给丞相时,立刻意识到自己身边有更亲近于丞相的人存在,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现象。由于审查不出,他干脆将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掉,虽然会冤杀许多,但却保证了身边不再有与丞相亲近的人。该事件的全过程曲折地暴露了嬴政对朝中高级官员的强烈戒备心。
前211年,有陨石坠落东郡,有人在陨石上刻字曰: “始皇帝死而地分”,这显然是不满于秦国的统一,反对郡县制的政治言论,且含有对嬴政的恶意诅咒。嬴政获悉此讯,即遣御史挨户追问调查,但没有人承认服罪,嬴政遂下令将石旁居住的人家全部诛杀。手段残忍和前一事情相似,所不同的是,这次诛杀是为了消灭政治上的反对者,他明知如此一来会错杀、冤杀一大批人,但也在所不惜,真正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
在处理一些私人交往关系上,嬴政也是大施淫威。嬴政是其父公孙异人在赵国为人质时出生的,他的母亲是邯郸的女子。嬴政为秦王后,在前229年的兼并战争期间,他随王翦之军前往邯郸,将当年与母家有仇怨的人尽皆坑杀,然后返回秦国。再如,嬴政儿时随父在赵国时,燕太子姬丹也为质于赵,两人曾非常要好。后来嬴政成为秦王,姬丹又入秦为人质,嬴政对姬丹态度大变,在姬丹请求回国时,他明确告诉说: “等乌鸦的头变白,天上落下谷子,马头上长出角,你才可以回去。”后来姬丹含恨逃归,发誓报仇,于是收买刺客荆轲,发生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嬴政曾经读韩非的政治理论著述而心慕之,接纳其来秦国,但却不能信用,最后轻信属下毫无根据的谗言,交由狱吏治罪,害死了韩非。来秦兴修水利工程的郑国也几乎被嬴政杀掉。嬴政的儿子扶苏曾就坑儒一事对他进行中肯的劝谏,嬴政闻言即怒,竟贬派这位皇长子去上郡(今陕西榆林及内蒙古乌审旗一带)蒙恬处作监军去了。嬴政在与私人交往中显露的阴狠冷酷心理,与他尚刑严罚的政治统治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嬴政在他的统治后期已基本消灭了与他公开对立的社会势力,但他仍然心怀刻毒,时时寻求着虐杀的对象。前219年,嬴政在山东巡游后渡淮水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又沿江到达湘山(又名洞庭山,在湖南岳阳县西洞庭湖中),碰上了大风,几乎不能通过。山上有湘山祠,嬴政问随行的博士: “湘君是什么神?”博士回答: “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葬在这里。”嬴政闻之大怒,指派三千个服刑役的罪犯将湘山上的树木统统砍掉,使山岭变成光秃秃的一片。然后自南郡由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丹江上)返回。嬴政是相信神的作用的,沿江前行,遇到了神的阻力,他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不快,但当他知道给他造成麻烦的神原来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时,不禁勃然大怒。在他看来,尧、舜只是“五帝”之列,而自己是德超三皇,功越五帝的“皇帝”,尧、舜的家人与自己作对,这是极端的大逆不道,于是对其进行了坚决的“惩罚”。嬴政为维护皇权的尊严,不惜向湘神施虐用暴,其淫威滥施已到了疯狂的病态程度。
第一部分:失道 秦失其鹿民怨难平 长生梦破
嬴政用专制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占有天下利益,又用严刑重罚的手段消除了一切不能俯首听命的力量,真可谓独享天下而无敌于天下。然而在他统治的后期,他却愈益感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挑战。
秦始皇陵外景
一是民众对王朝及他本人的仇视。前218年,他往东方巡游,行至阳武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南),被人用重一百二十斤(秦时一斤相当于今半斤略多)的铁锤所击,幸而未中,他大举搜索二十多天,竟无所得。相传刺客为韩国名士张良指使。此事相隔一年后,嬴政有天晚上微服化装,与四名武士同行于咸阳,在他修建的称为兰池(今陕西咸阳市东)的护城河边被刺客所困,多亏武士击杀了刺客,才摆脱了危境。事后他在关中搜索二十多天,仍无所得。看来都城咸阳也不能视作嬴政的逍遥之地了。民众的敌对情绪同时也以舆论和诅咒的形式出现。前215年,燕人卢生向嬴政抄报了据说是从海上鬼神处得到的谶语: “亡秦者胡也”,虽然看似提醒和忠告嬴政,但却是第一次公开地提出了“亡秦”的话题。前211年,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发生了在陨石上刻写“始皇帝死而地分”的事件,尚未追查出结果,秋天又发生了另一件事: 嬴政的使者从关东夜间路过华阴平舒城(在今陕西省华阴市西北渭水边上),有人手持玉璧让使者转送嬴政,璧上写着: “今年祖龙死”。这里的祖龙,比喻开始的皇帝,暗指嬴政。使者未及追问,那人已放下玉璧隐身离去。这类事件清楚地表达了人们对嬴政的仇视态度,嬴政无论作何种理解和处置,客观上都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谋刺事件和舆论制作事件表明,嬴政虽然凭借专制权力滥施淫威,鱼肉民众,但并没有消除贵族势力,普通庶民和士人阶层的敌视与反抗,社会的三大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愈到他的晚年矛盾愈益明显。
对嬴政个人统治形成严重威胁的第二个挑战来自他生命本身。前219年,40岁的嬴政大概是已经感到了来自生命的威胁,即派齐人徐市(又名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寻找长生不死之药。齐、燕一带自战国中期就传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其上有神仙和不死之药。甚至相传去的人都已经望见了神山上的金银宫阙和白色禽兽,但因风大,未能到达。嬴政对这类传说看来是相信的,继徐市之后,前215年又派出燕人卢生等多人入海求药。徐市等人花费以巨万计,终无结果。前212年,求药心急的嬴政按照卢生的意思,一度秘居梁山宫,不让人知道,自谓“真人”,不想卢生竟不辞而去。但嬴政此后并未死心,前210年,嬴政最后一次巡游至山东琅邪(今山东东部胶南县南境),数年求药的徐市回报说: “蓬莱山上的药能够得到,但因为大鲛鱼阻挡,不能到达,请派些弓箭手同去。”嬴政让人携带大型渔具入海,自己带着连弩,准备射杀大鱼。自琅邪向北直到荣成山(今山东荣成县境内),并未遇见鲛鱼。嬴政至此并未认识到徐市的欺诈,后来到达芝罘(今山东烟台市北),射杀了一条大鱼,沿海西行。在返回途中于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病重,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时年49岁。
嬴政死了,一条罪恶的生命终于结束了。他临死前讨厌谈死,大臣都不敢谈及他的死事,但他不愿意的结果终归出现了,事情本身宣告了所谓神山仙药传说的荒诞,证明了长生不死说的破灭。而且,表明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生死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且无论多么高贵的人都逃脱不了。
唐朝诗人许浑途经秦始皇陵,激愤于嬴政的残暴和奢靡,将其与附近安葬的以仁爱俭朴名世的汉文帝作比较,作《途经秦始皇墓》,诗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嬴政死了,但秦王朝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