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棵杨 寒川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若是连姓也改了,咋能对得住人家?我这俩崽子,起名时都让带个‘明’字,也是循着香竹与他的这点儿缘分!”

听进才说出心里话,香竹感动地停下擀杖,拿袖子抹泪。

吃饭时,香竹为家兴和进才各捞一大碗面条,自己和几个娃子蹲在一边喝稀汤儿。家兴看不过去,把面条拨出来,分给几个娃子,自己匆匆喝碗面汤,抹把嘴。进才早把他那一碗倒进锅里,红着眼圈儿看香竹。

除老大明全有条破裤子外,余下几个无不赤条条的。明星已经知道害羞了,在家兴看过来时,两腿把小鸡子夹起来。香竹依旧穿着多年前的蓝布衫,破损多处,东一补丁西一漏洞,几个地方依旧露着皮。家兴知道进才穷,没料到穷成这样。

“杨姐儿,”家兴扫一眼娃子们,转对香竹,“年前不是分过棉花吗,咋不织匹布,好歹也给娃子们缝件衣服!”

“他大爷,”香竹脸上涨红,“俺笨,不会纺线织布!”

香竹生在富贵人家,家务活儿自然不会做,连做饭也是后来学的,反正不讲个滋味儿,能填饱肚子就成。

“你家的棉花呢?”

“在这儿呢。”香竹走到屋角,拿出一个破布包。

家兴接过来,一股臊味儿扑鼻而来,稍一抖落,里面掉出一窝小老鼠,个个赤条条的,吱吱乱叫。香竹红着脸咒一声,将小老鼠捡起来,用力扔到门外的雨水里。几个娃子乐了,扑上去你争我夺。

“杨姐儿,”家兴轻叹一声,试着说道,“得空了,你到我家,英芝会纺花,能织布,你跟她学。针线活儿不难,保证你一学就会!”

“敢情好咧!”香竹应一声,正要说句感谢话,勾头看到左胸圆鼓鼓的乳房露出来,赶忙伸手掩住,将脸转到一边。

第五章 四棵杨(5)

家兴瞥见,脸上臊热,不无尴尬地别过进才,匆匆出门去了。

这天早上,风扬一大早就起床,与志慧一道,沿河坡地缓缓走着。

这是大雨过后的第三天,天气迅速转热,太阳虽是初升,却已火辣辣地烤人。灌饱浆的麦头颜色渐变,支撑它的麦秆儿似已完成使命,从下面开始泛黄,拒绝供养。

看来,只要老天爷不下雹子,大丰收是铁定了。

风扬一路走去,眼睛微眯,嘴角浮着笑意,踌躇满志地审视着在他治下等待收割的块块麦田。

晨风拂来,风扬敞开衣领,露出脸膛,感觉甚是惬意,不由自主地轻轻哼起来: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嗨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爱人民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为了建设新中国

呼儿嗨哟

领导我们向前进

……

志慧听一会儿,嘻嘻笑道:“风扬叔,一听这首歌,我就想起一桩可笑事儿!”

“哦,快说说!”风扬止住唱,顿住步子,扭头看志慧。

“你猜这歌打哪儿来的?”

“我咋知道?大家都是这样唱的!”

“里面有故事哩!”志慧笑道,“我讲出来,你可不许漏出去!”

“说吧,卖啥关子!”

“前年在学校时,教我们语文的李老师,在讲到《东方红》的由来时,说是他曾去过陕北,这歌是从民歌变来,原来不是这样唱的!”

“咋唱的?”

“你听着!”志慧轻轻哼道:

骑白马,挎洋枪

小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妹妹

呼儿嗨哟

要打鬼子顾不上

八路军,一身身灰

肩膀上斜着把枪来背

小哥哥当兵抖起来

呼儿嗨哟

家里留下小妹妹

……

志慧哼到这儿,戛然而止。

风扬又候一时,催道:“唱呀,正听得美哩!”

志慧挠挠头皮,笑道:“后面太长,记不住了!”

风扬仿着调儿跟唱几句,笑得唱不下去,指着志慧道:“呵呵呵,原来是这样子的!你小子不会是瞎编吧?”

“哪能瞎编哩!”志慧郑重应过,敛住笑,“风扬叔,这是反动情歌,千万别唱出去!”

风扬一怔,挠挠头皮:“咋反动了?打鬼子哩!”

“当然反动了。年前我到学校看我老师,听说李老师就为这事儿被打成右派,这阵儿正在北山接受改造呢!”

“要是这说,咱就不唱了!”风扬打个怔,“以后你也得憋住,甭对外人再讲这事儿!”见太阳升起一竿子高,迈腿朝村里走去。

走到村口,志慧拐回家吃饭。不远处就是自己的家,风扬远远望见婆娘站在门口,似在候他,心里一阵堵,毅然拐向村部。

一踏进村部的院门,风扬心里就觉一阵松快,不由得接着刚才的调子哼起来:

八路军,一身身灰

肩膀上斜着把枪来背

小哥哥当兵抖起来

呼儿嘿呦

家中留下小妹妹

……

风扬一边哼唱,一边踅进属于自己的小院。哼到最后的“小妹妹”三字时,风扬眼前油然浮出自己斜背长枪、雪梅羞红脸咬着辫梢伏在树后偷窥的幻影,脚步也慢下来,不知不觉地在院中竹子边蹲下,凝视手指般粗细的竹节。

风扬正自沉入幻觉,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走进院子,听声音不像是一个人。此时正值村人吃早饭,没人会来。风扬打个惊怔,刚要站起,三个人已经风风火火地走进来。

是白云天、韦光正和易六成!

风扬忙迎上去,由于心里缺少准备,话也说不囫囵:“领……领导早!”

“呵呵呵,风扬同志!”白云天跨前一步,一把握住风扬的手,“我与韦书记天不亮就出发,马不停蹄赶到易六成家,谁知这黑大个仍在翘着屁股搂着婆娘压堆儿,差点给我掀他被子!”

“别听老白瞎说!”易六成嘻嘻笑道,“老白睡不着,一心想来看媳妇,扰得我也睡不成!”

三个人皆是大笑。看来,白云天缠上雪梅的事儿谁都知道了。风扬心里一寒,笑不起来,又不能不笑,干起脸嘿嘿几声,伸手道:“领导屋里坐!”

几人鱼贯而入,依旧按位置坐下。风扬照例倒水,逐一摆到桌上,试探道:“看样子,还没吃饭吧?”

第五章 四棵杨(6)

“这阵儿来,还能吃啥?”易六成笑道,“赶快通知雪梅同志,让她准备早饭!你告诉她,这一回,我要吃八个荷包蛋。”

白云天嘿嘿又笑几声,掏出纸卷烟。风扬正要出门,韦光正拦道:“风扬同志,饭不打紧,我们来,是为一桩大事儿!”

听到是大事,风扬忙从门口踅回来,拉个板凳,坐在韦光正对面。

“是这样,风扬同志!”韦光正话入主题,“前些时咱村报的日天炮,白书记和我正式汇报给刘书记。刘书记正在喝茶,一听这话,当场就把茶杯摔地上了!”

“咋哩?”风扬惊问。

“高兴呀!”韦光正呵呵笑道,“刘书记当即握着白书记的手说,‘哎呀,老领导算是走到前头去了,也算是给老部下长脸了!’听刘书记说,咱村的日天炮不但在伏牛县放得高,在行署也是数一数二的。不久前信阳署放出一颗卫星,到处张扬,细审下来,小麦单产也只三千多。咱村这一回算是盖帽了。刘书记留下我俩吃饭,同时让秘书整出材料,报往行署。昨晚县委紧急通知,说行署贾书记闻讯大喜,决定亲来咱乡视察高产田,同时召开农业大跃进现场观摩大会,展示大跃进成果,树立先进典型!”

风扬大惊失色:“这……”

“这啥哩?”白云天卷好烟,伸手,“火呢?”

风扬依旧怔在那儿,动也不动。易六成从袋里掏出一盒洋火,擦一根点上,笑道:“我说老白,你抽烟不备火,只能评个三等烟匠!”

白云天没睬他,顾自吸一口,目光斜在风扬身上。

风扬似也回过神来,问道:“是咋个上报哩?”

韦书记摸出本子,看一眼:“就是志慧最后记的那个数,一万三千斤。汇报时,我细分一下,将小麦亩产报作五千,秋粮报作八千。秋粮还早哩,贾书记来,只看小麦高产田。刘书记特别叮嘱,一定要整好,不能整砸了。白书记觉得事儿大,跟我商量大半夜,天一亮就起来了。”

“一亩地打十石,这这这……叫我咋个整哩?”风扬看一会儿白云天,又看一会儿韦光正和易六成,一脸苦相。

“风扬同志,”韦光正眯眯笑着,依旧不紧不慢,“我仨来,就是跟你商量咋个整哩。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办法终归是有的!”

“风扬同志,”白云天吸完一支,捏灭烟头,扔到地上,“我虽说有十几年没种过庄稼了,可一亩地打多少粮食,还能不知道?一亩地打五千斤,谁都知道是放屁。可上级竟然要求这么做,竟然相信是真的,我起初也不明白,也纳闷儿,反复琢磨上级意图。这阵儿明白了。这叫啥哩?这叫思想政治工作,说英明,也就英明在这里。譬如说打仗,有时候,明明知道打不赢,守不住,但对战士们不能这么说,只能告诉他们能打赢,能守住!这不叫吹大气,不叫说瞎话,这叫鼓士气。只要士气鼓起来,不定真能打赢,真能守住哩!依我看,眼下这阵势,就跟打仗差不多。大家的生产劲头只要挑起来,没准能打五千斤哩!”

“风扬同志,麦子行将成熟,时间紧迫,我们得马上行动起来!”韦光正再次回到主题。

“叫我咋个整,领导说吧!”风扬思忖一会儿,知道躲不过了。

“我想了一夜,”韦光正凝眉说道,“赶天亮时总算整出个简单方案,还没来得及对白书记说,这阵儿正好议议!”见大家目光皆看过来,咳嗽一声,“是这样,选一亩高产田,挖走泥土,再将十亩麦子连根移栽进来,越密越好,不过,看上去得跟真的长出来一样。我问过小刘同志,他说,看今年四棵杨的小麦长势,河坡地至少能打五百斤,十亩地正好五千斤!”

韦光正这个主意既大胆,又绝妙,几个人起初没有反应过来,皆是怔了。有顷,白云天一拍大腿:“中,这法儿中!”

易六成也反应过来,笑道:“在戏文里这叫欺君之罪,要诛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