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_西藏度亡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不及日本,即其当初,亦根本不及藏传之富乎!?
  至或不满于藏方普通鲜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而特盛行嗡嘛呢呗咪吽六字大明,则因未读大乘庄严宝王经,而不知此六字陀罗尼之要妙功能,甚不可与彼六字佛号妄为轩轾分别也。莲菩提亦渴欲生阿弥陀佛净土者之一,然于一心不乱及念佛是谁,彼彼境界及面目,自嗟业深障重,实尚未能得、未能见也。惟堪信正如我之尚未能得、尚未能见者,似亦不无极大多数。此而既尚未能得、尚未能见,是否可遂高枕而操生西之左券;或大言不惭,学舌于一千七百公案,明达者自思之,况每读定不定业之经论传著,乃至眼见耳闻于七众老小之伸腿闭目,而无人敢为之入往生传者,比比皆是。则可与我洒同情之泪者,想亦有大多数其人也。
  呜呼!人死后不能说话,婴生时只管娇啼。然则一切芸芸众类,攘攘熙熙,到了将死不死之时,真正死了以后、或其死而又生之间,究竟如何景况?如何经过?瑜伽师地论中,虽有一大篇唯识法相的中有说法,但无有如此书中所述极尽周详,为之澈底提拔之办法。且此种办法,就其理论,至极成立;就其实践,则据译传此书之达哇喇嘛,口述于其纂集之受法弟子伊博士。而博士叙入原书绪论中所云,藏方固有喇嘛成就者,以定力验得七七中阴境界,而后愈努力于本法之宏扬,则此书即名之中阴历程指南,亦无不可也。惟此中结穴处,仍不外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两句总话头。此两句总话头,何尝不举整个佛法,包摄而无余,且由作密进至于修密、再进至于瑜伽、乃至于无上瑜伽,愈深造而愈切全此两句。即如此书中所引大圆满与大手印两大无上瑜伽法者,无非讲究生死涅槃不一不异者,然决非空谈。乃亦有特别办法与把握者,岂同说说罢了,未得为得、未证为证者乎?故若并未纯习于此种特别无上之办法,且确切得有把握者,切忌口开河,说甚有相三密、无相三密,扪住眼睛哄鼻子,自宽自解,且自欺欺人、自害害人,逞利口于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一派的漂亮风头话,以为本尽的办法,原来如此,而小之、少之、浅之、易之,乃至或如上述之三大病根,深自固闭而拒之、疑之,甚至毁之、碍之。此则释尊复活,龙树再来,亦无办法者矣!
  盖本书所言于上述两法,修习有成者,可无须乎此法云。其最著重,乃在有成者之成字,成即成就之省文。成就者,即已修习功成,确得把握之也。金缨珞要门,引历代祖师上师,关于大手印之传承法语颂中,有一龙树上师(此诸历代祖上师之一,非龙树菩萨,应知)之颂曰:

未达,不可行于达者行,如鄙劣人,触犯国王位;
达者,不可行未达者行,犹如大象,陷坠淤泥中。

  依大手印立场言之,龙树上师此颂之意,为达者劝勉,著眼处在后两句;但此颂亦可以之交警达者未达者,则尤当著眼前两句。大象陷泥,尚无性命之忧;鄙人犯王,几何能保其首领?此则敢敬告读此书者也,嗟乎!彼欧西形下唯物之邦,后吾几三千年方得闻大乘佛法者,乃竟先有此醍醐妙宝,出现彼中。而吾震旦,方拥美号,为释尊教统中,三嫡支之优者,今始从彼,转输而得之,亦未免惭且愧矣!惟莲菩提自顾愚蒙,世出世学,均极下劣,显密圣教,未窥尘毫。而不自量力,冒昧从事,重译于此之似易实难,似浅实深,一部大法。区区鄙怀,亦不过以其有亟宜提供于吾国佛化界之必要耳。世之达者,倘能细心取原书,更治译之,使臻美善,曷欣盛欤!

中华民国第一乙亥丙子重译草成 张莲提金刚正时客于荆沙

 

 

获此法本于中阴救度密法有大因缘。
如要修习仍请觅求上师传授灌顶方为如法。
中阴救度密法 上卷 

藏文原名“巴多脱卓”英文译本名“西藏度亡法”, 前西藏喇嘛格西达哇桑杜英文遗译从学弟子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纂集印行于英国牛津大学,震旦观化庐三密弟子张莲菩提重译华言。

皈敬偈

皈命法界体性尊 其光无量不可思
无上圆满报化尊 莲部金刚喜怒部
我莲华生大导师 一切有情摄护主
历代上师及三宝 我今至心皈命礼

凡夫之人,报尽命终,将入已入,中阴境界。有上妙法,使之听闻,即得救度,是名中阴救度密法。法有三分:初序言,次正述,后结述。

初 序言

  密乘中有种种法,教令行人,于人世间,修菩提道,死后乃得超越中阴,直趣涅槃。行人生时,依上师教,如法修习。有上等成就者,命终自得救度;生时修习未得成就,临命终顷,但当专念于昔所修习,亦得救度;即普通曾闻密法之人,临终如此,亦易得度。惟因业力所障使,而有未能者,则于此际本来真空实相当前之时,须安祥忍耐,谛听于此从闻得度之无上妙法。

  密乘中又有观察死状自度之法:行人临命终时,先自观察其将死状况次第来前、一一毕现时,即当专心致志,如法入观,即自度矣!若此者,自无须乎此书之所云云。其有未能自度,或不免于业力牵使及障碍者,则此上妙要法,不得不请由他人读诵之,使能由闻得度。有时死者之尸,不在其处,则为读诵之人,可据坐于死者生时习惯所常用之椅座床榻等,如法读诵。须先作观,召使死者之灵识,来前谛听。斯时死者亲属人等,切忌哭泣嘈闹,徒为无益反碍作法故。

  若死者之尸,在于其处,则其呼吸将欲不继,即当请由其传法上师,或其宿昔亲近之金刚弟兄,或其亲近挚爱之眷属亲友堪任者,引唇附近死者之耳,但勿贴近之,而为此“巴多脱卓”之读诵。“巴多”意云中阴,‘脱卓’意名‘闻度’,合言之即由闻得度于中阴也。

 

次 正述

  若力能备广大供养,即当如法敬备,以供养三宝;如力未能者,可称力备办,当一 一作观,观其化为无量上妙之供。于是如下依次举诵各祈愿偈:

一 请诸佛菩萨普加被偈

二 祈求护免中阴险难偈

三 六种中阴境界警策偈

四 护免中阴恐怖总愿偈

  上之四偈,附本书之附编中。藏地度亡作法之喇嘛皆熟读能背诵,每诵七遍或三遍,依时间长促为定。念毕诸偈,即依下述种种,逐步逐日,为此巴多脱卓之念诵。

  此巴多脱卓法,总分三步:第一步于将欲命终而尚未命终之际,作法使之入实相光明观;第二步命终已后,中阴现前,作法导示提醒灵识使之趣入实相光明;第三步既已深入中阴,上胜能度脱之机会已过,妄心炽然又复求生,作法导示其灵识令醒悟补救,即生亦导示其如何避下劣而上胜,有闭胎择胎入胎等法。本书上卷详第一二两步,下卷专述第三步及结述分。

 

第一步 将欲命终入观实相

  有人于佛法唯曾听闻,而不认识信受;亦有人虽认识信受,而不甚真切。但无论何人,如属曾受密乘灌顶且曾多少受习密法者,则此巴多脱卓之妙法,一经使用,此之人等,即得当前合入根本净光,不落中阴。由径直大道,而得投入本不生之一真法界体性海中。其作法如下:最好能将传授彼密法之金刚上师请致到来,否则请其金刚弟兄到来:倘此均未能办到,则请其信行相同、而有学识之知交到来,或有学识之眷属伴侣亦可。如并此之人等亦无,则但觅一能读此法之文字者,为之照书读诵,但必字句音读,明白清朗,向彼耳际,了了读诵之。于是彼垂死之人,一经入于耳识,即为提醒,具其作观之妙增上缘。一时根本净光,豁然开曙,俱生智得以显发,而未有不得其解脱者矣!人于将欲命终,其至极最后一次出息吐呼出体,其体之灵力活素,一时散降而欲由中枢灵脉道中部之心脏处更复下趋。斯际人之灵识,虽欲证验实相法界之根本净光,往往不自支持,随其体中灵力活素向下劣之灵脉窍道而窜降(灵力活素及灵脉窍道意义均详见另由鄙译《明行道六成就法》)。故行此巴多脱卓法之念诵者,必趁其灵力活素至多不过散降过中部之心、甫欲过脐而下然尚未更下降入于左脉下端处之顷,为有效之提醒。此之时间,等于垂死人至极最后一次吸入之风息住其体中之长久,大约二三十分钟或食顷之久。此际行法之人,须极端注意,惟恐失此千钧一发之机。总须趁垂死者尚未至于此极之时,即坚切勤恳反复叮咛,为如下导示以提醒开晓此垂死之同类者曰:

  “善信某某:汝之气息,现将不继矣,入观于实相法界之净光明者,今其时矣!汝金刚上师昔曾教汝如何作观于清净光明之法,汝今将实地体验之。此时中阴境方将开始,根本清净光即当初一曙发现前之最要境地,不可错失。此中所有,惟一虚空,如一片无云之晴空。汝之赤裸无瑕自性亦空之心识真空体,与之合入无间,如入无中心无边际之一太虚空里。汝当如是了知之、观得之且入住之。”

  如上嘱告,不计遍数,反复叮咛,向死者之耳际说言。要在于其至极最后之一次出息未终之先,已得入于其灵识而生效,方能使之得度。又死者之出息将停未停即宜预移其体右侧而作狮子卧式,其喉际静脉管如有急跳乱动之状,宜以指尖轻轻微按,以安止之。如死者欲深入睡眠状态,务宜频频轻呼其名止之勿眠以谛听嘱告,一面以指轻按止其喉际静脉管之跳动,此法能令其灵力活素不致附带灵识降入下劣窍道;一经提醒,便可上趋顶门之梵穴,即能脱颖而出,于一刹那顷得睹必行始一闪放于中阴最初境之法界妙明清净光。有情得度于中阴,此为最初最要关头,故极宜注意者也。

  死者至极最后之一次入息与其至极最后一次之出息中间相距之时间,即其此生之灵力活素最后贯注于其中枢灵脉穴道之惟一最后之一次,此之时间普通泛称为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