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先回到东南亚,再好好地审审他吧。”
说着他掉头向后走去,再不理呆在当场的杨远明,杨远明愣愣地看着萧浪的背影,发出长长一声叹息这人优柔寡断如此,自己父子迟早有一天要毁在他的手里……
桂平山中伏,让六百汉军将士血洒疆场,随后赶上的韩振大怒杜广利已死,他命人将败将古雄捆绑起来,亲自押解到铁残阳处交由大将军处置。
铁残阳冷冷地看了满脸羞愧之色的古雄一眼:“我再三告诫你等萧浪极擅用兵,行军途中一样要小心从事,步步为营,你等偏偏不听。此次远来平叛,一路何等艰辛,再如这般行事,非让我万余汉军将士陷于万劫不复之地。陛下受我临阵斩将之权,古雄,今日不得不斩你首以号令三军,你心中可有不服?”
一脸羞愧的古雄垂首道:“小将不听大将军之言,只想着营救杜广利将军,致使中了萧浪之伏,被大将军斩首,绝无怨言,只请大将军照顾好小将的家人,小将虽死亦感念将军之恩。”说着,他向周围刀斧手看了一眼,自己大步向后走去。
“上报陛下,平叛大军中伏,折损六百汉军将士……”铁残阳略想了想,说道:“请旨夺去杜广利、古雄之职,以汉军普通士卒发与阵亡抚恤,韩振督导不利,罚俸半年铁残阳身为三军统帅,罚俸一年。”
萧浪上前说道:“魏国公,虽然败阵,但这么处罚似乎有些太过了吧。况且,杜广利和古雄已死,如此处置怕不太妥当……”
铁残阳摇了摇头:“这次出征,困难重重,萧浪狡诈多变,若不能严肃军令,我军败阵事小,牵连北伐大计事大,我虽不忍,也不得不如此对待!”
果然,随着铁残阳严厉的处置,让平叛大军心生警惕,自此行军路上再不敢大意,领军将领前行时每每多派探马,小心谨慎。萧浪在向东南亚败退过程中,又几次设下伏击,但因为汉军将领的警觉,都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当即将迈出广西,进入东南亚的时候,远在山东河北战场的皇帝陛下,也带来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皇帝陛下只给铁残阳带来了这么几句话:“处置太过,但非常时期,甚好。杜广利、古雄之家眷朕已命人妥善安置,此次平叛无论战果如何,皆由你自己处置,无须上报。”
败退到东南亚的萧浪,随后也得到了更加让他沮丧的消息在他千里奔袭泉州的时候,东南亚总督陈中建稳步前进,将叛军压缩在了数十里的防线之内,随后组织了能够动用的全部力量,对叛军发起总攻。
决战才一开始,东南亚土人首领,参与叛乱的阿饴族、尼亚族等几个部落秘密与汉军取得联系,战场倒戈,反戈一击让这场决战完全失去了悬念短短的三天功夫,十余万叛军被全数击溃,杨镇若不是见大事不妙,带着十几名亲兵掉头就跑,只怕已成为了汉军的俘虏。
而在安疵城负责阻挡巴勒班王的汉军猛将陈宇,牢牢地把守着安疵城这一座沙希军队要想和叛军会合的必经之路,让沙希军队连续半月的攻击非但毫无进展,反而损兵折将。
其后,陈宇见沙希军队疲态必露,趁夜间率一万汉军主力出城偷袭毫无防备的沙希军队在汉军的偷袭下阵营大乱,被冲入答应的汉军一阵猛砍猛杀之后,全军溃败,见败局已定的巴勒班王,哪里还想着什么染指东南亚,带着军队忙不迭地向海边撤退。
陈宇怎肯放巴勒班王逃走,尾随起后紧追不舍,终于在贡达城附近追上了巴勒班王,见逃跑无望的巴勒班王,硬着头皮返身于汉军交锋,但巴勒班王虽然想绝境求生,可他麾下远征而来的那些士兵却已经丧失了斗志。
大汉帝国兴汉五年四月初十,决战于贡达城的汉军将士,在陈宇地指挥下,一举击溃沙希军队,五万沙希士兵被杀死杀伤一万余人,又有一万多人成为了俘虏。四月十一,经过整整一天的战场搜索,屡次进犯大汉领土的巴勒班王被生擒。
兴汉五年四月十五,大汉帝国东南亚总督陈中建,拒绝了巴勒班王以黄金赎回自由的请求,派士兵将其押赴泉州,交由皇帝陛下处理。四月十六,陈中建宣布东南亚之叛已初步平定,平叛工作进入尾声叛军首领杨镇等人正在抓捕之中。
但实际上陈中建自己心里非常清楚,只要没有抓到萧浪和杨镇这两个罪魁祸首,那么平叛其实还远远没有完成,皇帝陛下的委托也将成为一纸空谈……
而在这个时候,杨镇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败退回东南亚的萧浪这两个失败的叛军首领,相对无言,原本以为必然可以获得成功的他们,终于知道了汉军的强大。
“现在应该怎么办,顺天王?”焦头烂额的杨镇,只能将全部的希望放到了萧浪身上,希望凭借着萧浪在军事上的才能,能够创造出一个奇迹。
在这一路上,萧浪对战局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连续的作战失败,使原本拥兵十万的自己,现在手里能用之兵不过六千人不到,而强大的汉军却拥有数万之众,再算上即将进入东南亚的铁残阳之军,想要硬碰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对于萧浪来说,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扩充军队,只有这样才能够绝境求生这时的他,将目光放到了占城方向在占城守卫着的,是两万东南亚军队,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和汉军远远无法相比,一旦击溃了他们,夺取了占城,那么就可以为自己赢得喘息的时机。
但占城城池颇为坚固,如果守卫占城的东南亚人坚守不出,出现第二个泉州,那么等到汉军合围上来,在里外夹击之下,自己将陷于死地。
“顺天王,占城路途遥远,我军士兵过少,这么做恐怕不太好吧。”杨镇担忧地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萧浪咬了咬牙:“现在只有强行攻下占城,凭借着城里的士兵和粮食,才能找到击破汉军的办法,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再行相劝!”
第三部 北伐中原 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
在东南亚一线,防卫占城的守将,是当年陶亮远征东南亚之时,投降汉军的安南人扎仆德,自打归顺汉人以来,他只负责镇守占城,每日里倒也清闲无事!
当东南亚叛乱发生的时候,扎仆德并不惊慌,在他看来,汉人拥有强大的兵力和火炮,平定叛乱只是早晚间的事情,自己只要负责把守好占城,就是一桩大功。而占城城高墙厚,且又拥兵二万,只要坚守不出,就算来上几万的敌人也不用害怕,在这样的情况下,扎仆德将占城城防全部交给了部下,自己每日里只醉生梦死,流连于脂粉之中。
这一日,占城城外忽然尘土飞扬,士兵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和兵刃的撞击声在上空响起。占城守军以为叛军兵临城下,大惊之下急忙请出主将扎仆德。一听说叛军打到了这里,喝得起码有五成以上醉意的扎仆德大惊失色,跌跌撞撞的带着部下来到了城头。
往下仔细看去,却看到漫天的风沙之中,数面汉军战旗若隐若现,其间夹杂着“莫走了萧浪,莫走了杨镇”的呼喊。
扎仆德大喜之下,对左右说道:“原来是汉人在捉拿萧浪和杨镇这两个反贼,倒吓了我一跳。快,点齐五千兵马,随我出城,拿住萧浪和杨镇,就是奇功一件!”
一心先要立下大功的扎仆德点齐人马,匆匆打开城门,冲了出去,才进入战场,看到数千汉军士卒,团团围困住了几十名骑在马上的将领。扎仆德仔细辨认,当先一人果然就是起兵造反,自称“顺天王,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萧浪。他和萧浪也算得上是老相识了,此时见萧浪在亲兵的护卫下,左冲右突,神色狼狈不堪,却哪里能够突得出重重重围。
而在边上指挥着围捕萧浪的,却是员年纪不大的汉军将军,扎仆德知道在汉军中执掌军权的少年将军颇多,他大声叫道:“将军,占城守将扎仆德前来助你捉拿叛贼!”
那少年将军喜道:“甚好,你且带部下将四周围住,就是奇功一件。”
扎仆德果然依言而行,将部下派了出去,这一来包围圈更是密不透风。马上萧浪见到这样的情况大怒,以马鞭指着扎仆德骂道:“扎仆德,你当年不过是我麾下一狗尔,今日焉敢如此待我,我若能!本書轉載拾陸!K!文學網!够逃了出去,必将你碎尸万段!”
原来扎仆德曾经当过萧浪部下,为当年萧浪指挥的蛮营中的一员将领,此时听到萧浪如此怒骂,扎仆德脸色微微变了变,接着就得意洋洋地说道:“不错,我当年是你的狗,但现在你这样子,却连我这条狗都不如,萧浪,你到了这个时候,难道还要逞威风吗?”
萧浪怒发冲冠,正待破口大骂,忽然一个疏忽,一个人摔下马来,那些汉军将士怎肯放过这样的机会,全都冲了上去,将萧浪牢牢捆住主将被擒,让萧浪身边亲兵都失去了斗志,过不了多少时候,也都一个个束手就擒。有个五十左右的中年人,居然就是杨镇。
“你很好,这次立了功劳,等陈中建总督到来,我必然会把你的功绩报知总督大人知道。”那青年将军策马来到扎仆德身边,说道。
扎仆德满脸带笑,骨头都轻了几两:“哪里,哪里,将军才是首功,小人只是从中出了一点力气而已,将军,此刻天色将晚,不如进入占城歇息一晚,明日再走不迟。”
青年将军抬头看了看天色,果然已是傍晚,他微微点了点头:“如此有劳你了,只是我麾下有近六千将士,进城了只怕多有打扰。”
“不会,不会。”扎仆德怎肯放过讨好汉军将领的机会,一迭声地说道:“占城颇是富裕,就算再来上万大军,要想供应顿饭还是供应得起的。”
这数千士兵在扎仆德的带领下,浩浩荡荡进入到了城里,扎仆德将他们安置好后,存心大拍马屁的他,将汉军将领引到了自己的府上,那青年将军显然不放心萧浪和杨镇二人,将他们也都一同带了过去。
一进入扎仆德家中,扎仆德兴冲冲地叫人端上酒菜,向低着头的萧浪和杨镇散了一眼,才想举杯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