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老天真。
学而不厌,安贫乐道,自强不息。这是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形象,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形象,一个圣人的形象。
三人行必有我师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读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
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当然,说是这么说。事实上,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多少有些理想化的色彩,有的还环绕着神圣的光晕,使我们恰恰难以分辨哪是他们的优点,哪是他们的缺点。
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罢
不要冒充内行
【原文】
子曰:“盖①有不知而作②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③之,知之次也。”
【注释】
①盖:大概。②作:创作。③识(zhi):记。
【译文】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能凭空创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才能。我总是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用心记下来。我是属于次一等的智力。”
【读解】
所谓次一等的智力就是“学而知之者,次也”,相对于“生而知之者,上也”(《季氏》)的天才而言。
正因为是次一等的智力,不是天才,所以要多闻多见,也就是“敏而好学”。也正因为是次一等的智力,需要“敏而好学”,所以不能“不知而作”,而是“述而不作”。
可见,这一段实际上是孔子对自己学风和做学问态度的概括性自我介绍,包括了在其他地方谈到的“述而不作”、“敏而好学”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等好几方面的内容。
同时,孔子之所以这样自我介绍,也是针对当时存在的“不知而作”现象有感而发的。孔子的意思是说:那些自己不懂却能够凭空创作的人大概是天才吧,我可没有这样的天赋才能,我的一切都是靠学习而得来的,所以,我的写作也好,我的教书也好,都是言之有据的,不敢乱来。
“不知而作”的人却恰恰相反:自己不懂而又“硬撑”,处处冒充内行。这种人做事,小则贻笑大方,大则害己害人,甚至祸刚大民。孔子正是看到了这种“不知而作”风气的严重危害,才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反对“不知而作”的行为。所以,我们也绝不可以小看了它的危害性。
闻过则喜
【原文】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③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④,君子亦党乎?君取⑤于吴,为同姓6,谓之吴孟子7。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出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①陈司败:陈,陈国;司败,即司寇,官名,主管司法。②昭公:即。鲁昭公,鲁国的国君。③司马期:孔于的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④党:这里是包庇,偏袒的意思。⑤取:同“娶”。6为同姓;鲁为周公之后,吴为太伯之后,都姓姬。7又吴孟子:当时国君大人的称号一般是由她生长那个国家的国名加她的本性,如鲁娶于吴,这位夫人就应叫吴姬,这样叫就明显地暴露出鲁昭公违反了”同姓不好”的礼法,所以改称为“吴孟子”,回避了姓姬的问题。“孟子”可能是这位夫人的字。
【译文】
陈国的司寇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孔子走了以后,陈国的司寇向巫马期作一作揖,请他走到自己的面前来,然后说道:“我听说君子不偏袒人,难道君子也偏袒人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因为是同姓,所以讳称她为吴孟子。鲁君这样做如果都算是懂得礼的话,还有谁不懂得礼呢?”巫马期把这番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算是有幸,一旦有了过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读解】
鲁昭公违背了同姓不通婚的规矩,所以被陈国的司寇认为不懂礼。
看来,古人还懂得同姓不通婚的优生学哩。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讨论优生学的问题,而是讨论孔子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高兴的问题。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跳起八丈高,横眉毛竖眼睛就不错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有幸”的感觉呢?
不过,仔细想想孔子所说的话,想想他为什么会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便感到“有幸”,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自己有了错误别人能指出来,总比自己有了错误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指出来好啊。尤其是做领导的,做师尊的如果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指出缺点错误,那你多半都已成了孤家寡人了罢。须知,“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称,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在这个早已废除了帝制的民主时代,你能够生得下去吗?
所以,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当听到别人指出你的什么过错时,一定不要恼羞成怒,暴跳如雷,而要学习学习圣人的涵养,闻过则喜,把它当作一件“幸事”接受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一个可怕的人,一个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提意见的人。
节俭总比奢侈好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①孙:同“逊”。②固:固陋,寒伧。
【译文】
孔子说:“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穿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读解】
当鲁中人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仪的问题时,孔子也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与这里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奢与俭的问题,就通常意义的理解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物质享受的问题。这个问题大而言之受时代风气影响,比如说,我们在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都是提倡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到80年代、gO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排场之风也就滋长起来,以致到了令老一辈人咋舌的程度。小而言之,这个问题则受个体生活原则和世界观的来制约,一般说来,比较传统、保守的人崇尚节俭,比较新潮、激进的人追求奢侈。当然,这是从主观方面说,从客观方面说,则还要受到经济能力的严格制约,对于一个身无分文的叫化于来说,“奢侈”一词本身就太过奢侈了,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也就只好“节俭”了罢。
回到孔子本身的态度来看,他所代表的,显然是传统的节俭的精神。这种精神也许已不合于今天的时代氛围,因而不被一些人尤其是年轻的一辈所接受。不过,有两句老话倒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这就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抱定俭的态度.偶尔奢一奢也无不可;而一旦形成了奢的习惯,要俭下来可就难上加难啊。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还真是节俭总比奢侈好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读解】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据说当年林彪很是欣赏孔子这两句名言,但他自己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一个“长戚戚”的形象,还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就我们今天来说,物质文明越发达,心理医生行业越兴盛,所谓现代病、世纪病,是否正是圣人所指出的“小人”病呢?
“算来算去算自己,
不如轻轻松松过一生。”
唱得好啊!
泰伯第八
本篇论古圣贤和记载曾子言行的内容较多,涉及到政治、德行、学问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篇原文共21章,本书选12章。
弃天下如敝屣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②,民无得③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也写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周太王)的长子。他的两个弟弟依次为仲雍和季历,季历的儿子为姬昌。传说周太土预见到姬昌有圣德,就想打破长子继承王位的惯例.把君位通过季历传给姬昌。泰伯为实现父亲的意愿,他与仲雍一起出走到荆蛮之地(今江苏一带),自号为勾吴,立为吴泰伯,成为后来吴国的始祖。周太王死后,季历继承王位,后来传给姬昌,便是周文王。②三以天下让:指;泰伯出走一间天下;太王死后不回来奔丧,以便让季历继承王位二间天下;季历死后也不回来,以便让姬昌继承王位三让天下。③无得:同“无能”无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泰伯,那可以说是具备至高无上的品德了。三次让出天下,老百姓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语言来赞美他。”
【读解】
“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在历史上并没有几个。相反,比比皆是的倒是争权夺位,为天下大权而杀人放火,争城掠地,勾心斗角骨肉相残。直到现代社会,莫说让出整个天下,就是让出一个单位的领导权来,也会要了很多人的老命,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