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去走近老子,走近这位中国的哲学之父,走进老子的智慧之门。
老子与我们同在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一个小女孩笑一笑说:“不,老子是一本书,我爸爸的书桌上就有!”我呵呵笑了,老子不就是和我们三个现代孩子生活在一起嘛,而且三个孩子的心目中有三个不同的老子。这是三个现代孩子心中的老子,那么我们其他的人群与老子有关系吗?有!老子真的就在我们生活中,只不过我们和老子的那种接触,有时候是零距离接触,老子的东西有的已经化到我们的血液中去了,正因为有时距离是零,所以我们反而觉察不出来了。
不过大家总还是觉得老子离我们太遥远了。但其实老子又确实就在你、我、他中间,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难道不是吗?我们思考问题、做事、说话之间,往往就不知不觉地和老子有关系了,只不过大家习焉不察罢了。
我们来举些例子。今天人人都知道一个理念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很智慧,也很辩证。老子就是最讲究“有为”与“无为”的,而且他又特别提醒大家注意那容易被忽略的“无为”的这一面。他有句名言:“无为而无不为。”(第48章)这里面有许多哲理!
又比如,你想做大事业,这句话大家一定是很熟悉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谁说的?老子!老子教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63章)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再比如,你立志高远不断进取,就不要太看重自已的小成绩,可以用一句话来鞭策自己,叫“大器晚成”。(第41章)谁说的?老子!你成功了,又熟悉一句话“功成(遂)身退”,(第9章)这也是老子说的。
生活中有人受灾难,大家去安慰,人们常说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谁说的?这就出自《老子》第58章,他教你辩证地看待一切,把握机会进行转化。
你发了财,就又常有一句提醒的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9章)谁说的?老子说的!如果你发不了财,老子也有智慧的话开导你:“知足者富。”(第33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4章)后来我们不就又有了“知足长乐”的理念了吗?
再比如,罪犯、歹徒、贪官等落网了,大家就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谁说的呀?源出于老子!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73章)
我们早上去公园晨练,看到有的人喜欢打太极拳,动作软绵绵的,但是太极高手,一推手,可以把一个大汉掀翻在地。为什么?这其中就有老子说过的道理:“柔弱胜刚强!”(第36章)这是一个杰出的智慧。
你再看,有的人喜欢下围棋,有的人喜欢练书法,书法家和围棋高手经常说一句话,叫“知白守黑”,这也是老子说的。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第28章)什么叫知白守黑?写书法,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写书法的人就要这么看字。真正懂书法的人他眼睛一看,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所以叫你守住黑要知道白,这样就达到一种高级层次,即将整幅字的布白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艺术处理了。我看下围棋的也是,要知白守黑,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立足一处,眼观全局,这是何等的境界!所以老子的智慧,融化在你我中间,融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行动当中、理念当中,大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到我们公园里打拳、下围棋都有老子的智慧存在。
你看,还有“上善若水”(第8章)、“宠辱若惊”(第13章)、“和光同尘”(第4章)、“出生入死”(第50章)、“长生久视”(第59章)、“大巧若拙”(第45章)、“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等等,这些话老子都说过,一直影响到今天。
那么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老子对现代人来说,确实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因为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比如他的名声好像不如孔子大,但是知道老子这个人的名字。另外是有点遥远又有点亲近,比如他的书不如孔子的书好读。再说又是有点隔阂又有点接触,比如大家去旅游,都知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话,但其实这句话还不全,天下名山道士占的也不少啊!我们到了道观里,就会看到老子了。
各位如果到福建清源山去玩,就会被道教老君岩一个特大耳朵的老子石刻像所吸引。这两只耳朵太“卡通”了,那么巨大,每一脸颊又都给耳朵占去了大半个江山,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位圣人!圣人为什么耳朵跟别人不一样?你看,中国汉字的圣字怎样写的?繁体字的“圣”写作“拢保且桓觥岸薄⒁桓觥翱凇薄⒁桓觥叭伞弊止钩傻模嘤幸馑肌!端滴摹匪担骸奥},通也。从耳,呈声。”这是说,拢质歉鲂紊郑褪侵付渫ㄋ常蛔值慕峁故谴佣硎疽庖逵攵溆泄兀饰值亩烈簟2还坠俏闹行吹模械氖且桓鋈松厦媸且桓龃蠖洌鞘焙蛑灰涞奶鹾谩⒑苊羧窬退闶鞘ト肆恕<坠俏挠钟性偬砩弦桓觥翱凇钡模硎静唤鎏鹾茫铱诓乓埠谩U饩陀械闶ト耸俏匏煌ǖ囊馑剂耍罄唇ソゾ鸵曛赣凶罡叩赖碌娜耍蛘呤蔷骋环矫媸虑榈娜肆恕V泄奈幕驼饷瓷睿材敲从幸馑迹怨Т笫Τ乱∷倒骸耙勒战袢昭第е曜迹步馐鸵蛔旨词亲饕徊课幕贰!敝泄颂乇鹬厥邮ト耍械兰业氖ト耍腥寮业氖ト耍形涫ァ⑹槭ァ⑵迨サ鹊龋绻颐怯行巳ぐ选笆ァ弊质崂沓隼矗痪褪且徊亢芎裰氐奈幕妨寺穑�
老子姓李,老子一生下来,他父母可能发现这个孩子怎么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啊,你看,这孩子耳朵特别大。古人又喜欢从一个孩子的特征来取名,于是这个孩子就叫做“李耳”,他就是老子了。老子又叫老聃,聃是什么意思?聃就是耳朵大的意思,也有人说是耳朵没有耳轮。有趣的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果真成了圣人,这就难怪以后的画家、雕塑家都把老子的大耳朵突出出来了。
有人肯定要问了,孔子姓“孔”才叫孔子,孟子姓“孟”才叫孟子,那么他姓“李”应该叫“李子”啊,为什么要叫“老子”?这一问,问得好。这又引出一个生动的传说,是老子文化中的又一个元素。中国的民间文化真是积淀丰厚,传说老子生下来的时候,他家里人都吓了一跳,这孩子不仅有大耳朵,而且还有白胡须、白眉毛,于是人们就称他为老子了。
中国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还有美丽的神话、动人的仙话,老子的神话、仙话就不少。《史记正义》引的有关材料,其中有一条说:“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迺割左腋而生。”老子的妈妈怀孕竟然长达八十一年,那天快要生了,这样的孩子怎么个生法?她来到一棵李树下,割开左腋,生下了老子。你看,他生出来已经有八十一年的孕育了,这就大约为什么会有白胡须,白眉毛了!人家自然也就称他为“老子”了!不过,学者还有文雅的说法,《史记正义》就另有一说:老子是个号,“老”是“考”的意思,“子”就是“孳”的意思,也就是“考教众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物,善化济物无遗也”。他是圣人,研究了许多的道理,善于育化别人,济物又没有遗留,神圣地孳生出万物,因此就叫他老子了。
不过,老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还真是个难题。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就碰到这个难题。他花了18年的心血,写下了52万6千5百多个字的《史记》,但是在为老子这位道家圣人作评传时,很可惜,只写了450多个字。这是没有办法,因为材料太少,司马迁又很严谨。他怎么写的?他一开头写了27个字: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这是介绍了老子的籍贯、姓氏、职务。老子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这个苦县厉乡的曲仁里在哪里呢?有人说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东,在那里还有许多有关老子的遗迹。不过,学者也有认为老子的故乡在安徽的涡阳地区的。
老子的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什么职务?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老子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收藏图书、保管图书的这样一个官员。不过我想,老子还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馆长,他这个地方应该不仅有图书,而且有文物和档案,以及其他的东西,这就可能兼有像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馆这样的情况。我想,老子就是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管理的这么一个馆长。这样比拟后,如果我们再往深里思考的话,就发现一个秘密,为什么他写下的五千多个字就成了中国的一大经典、世界上的一大智慧?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他的思想这么深刻?这从他的职业,从他的工作岗位,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中的秘密。
大家想想看,他做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兼做档案馆、博物馆的馆长,那么他有了特别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的源泉。第一,他看到的东西远远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他看到的图书、档案、文物,当然大大超过一般人,因为一般人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不仅看到大量的东西,而且还会看到许多秘密的东西,甚至机密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