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81-赵绍琴临证验桉精选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说,并引申为肾无泻法,但其说不过是从肾主生殖发育这一角度去认识的。古人认为,肾藏真阴真阳,为人身先天之本,发育之根,从这个角度认识肾的功能,说肾无实证,只能补不能泻,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把这一理论套用到治疗一切肾病。尤其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等属于泌尿系统的疾病,其与生殖生长发育等毫无关系。其发病往往与反复感染有关,按照中医的病因与发病的观点,其属于外邪内侵,久留而不去,深入血分,形成血分伏邪,即邪气郁久化热,灼伤络脉,故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血热妄行之症,或为湿热阻滞经络,作肾虚补之则犯了实实之戒澈凡治肾病者不可不知此慢性肾病非虚之论也。
腰痛2(慢性肾小球肾炎)
赵某某,男,47岁
初诊
腰痛时作时止,已有数月,未曾在意。近日单位体检,查出尿蛋白阳性。后复查多次均为+++,经某医院肾穿,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给予强的松治疗,未服。自觉腰痛加剧,并伴明显疲乏无力。患者形体魁伟,较胖,体重90公斤,舌红苔黄厚腻,脉象弦滑有力。唇紫且干,大便干结,小溲黄赤。湿热积滞蕴郁胃肠,三焦传导不畅,先用清化湿热,疏利三焦方法,严格忌食高蛋白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其增重郁热。
藿香10克(后下),佩兰10克(后下),荆芥6克,苏叶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3克(后下),七付
二诊
药后大便较畅,舌苔渐化,夜寐较安,仍觉腰痛,尿常规蛋白减为+,脉仍弦滑,热郁未清,仍用清化方法,饮食寒暖,诸宜小心,坚持走步锻炼,不可松懈。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3克,七付
三诊
腰痛渐减,精神体力均有所好转,治疗以来坚持素食,并行锻炼之法,体重已减轻3公斤,心中不免忐忑。消去多余脂肪而体力有增,此正求之不得,何忧之有,心、肺、肝、肾皆将得益于此。素食与运动锻炼,为治疗本病不可或缺之手段,益将并行,不可稍怠。仍用前法进退。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赤芍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大黄3克,七付
四诊
昨日尿常规检验结果,尿蛋白转为阴性。尿沉渣镜检未见异常。腰痛明显减轻,体力续有增强,每日步行2~3小时不觉劳累。诊脉弦滑,舌红苔白根厚。郁热目久,仍未尽消,继用清化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赤芍10克,焦三仙各10
克,水红花子10克,大黄3克,七付
五诊
腰痛全止,惟活动太过则有酸意。二便如常,食眠均佳。体重下降甚速,已减至84公斤。尿常规检查阴性。脉象弦滑不数,舌红苔白。湿热积滞渐化。仍宜清化余邪。忌口与锻炼仍不可缺也。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黄3克,七付
后依上方加减治疗半年余,尿蛋白始终保持阴性。患者体重下降至70公斤,较治疗前减轻20公斤。外形看上去较为瘦削,但精神体力都非常好。停药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也逐渐回升,肾炎蛋白尿未见复发。
'按':本案着重说明了控制饮食对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重要作用。慢性肾炎的主要病理指标之一是蛋白尿。大量蛋白从尿中流失是治疗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大量蛋白流失不仅给患者带来恐慌,而且会造成血浆蛋白降低并由此而诱发水肿。目前,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对于蛋白尿都没有特效的解决办法。虽然如此,现代医学对于尿蛋白的辅助治疗措施却十分明确,即鼓励患者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以弥补蛋白的流失。这就是所谓。丢蛋白,补蛋白”的饮食原则。
多少年来,从医护人员到患者无不遵从这一原则行事。然而临床事实说明,这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的方法,不但不能弥补蛋白的流失,相反还会加重蛋白的流失。赵师从临床中发现这一问题,并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取得了成功。赵师在60年代初就在临床中发现大量进食蛋白会加重蛋白尿,而低蛋白饮食则有益于控制蛋白尿。从那时起开始临床研究低蛋白饮食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新方法。经过近10年的经验积累,到70年代初就已经形成了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完整方案,这就是以中药凉血化瘀为主,辅以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的方法。其中控制饮食的主要方法就是忌食高蛋白食物。包括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后来又将这一方法概括为慢性肾病当忌食蛋白论。忌食蛋白有助于减轻蛋白尿,有助于肾脏的修复,其机理如下:当慢性肾炎时,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的蛋白大量通过肾小球基底膜而形成蛋白尿,当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时,血浆中游离蛋白质增加,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蛋白剧增,这无疑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加重了肾小球的损害,阻碍了肾小球的自我修复。相反,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可有效的减少游离蛋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绝对数量,从而大大减轻了肾脏的负担,为肾小球的修复创造了条件,为中药治疗争取到了时机。这就好比一张鱼网破损之后,网中之鱼会从鱼网的破损处漏掉,要想使网不漏鱼,最好的办法是先补网,把漏洞堵住,才能有效地防止漏鱼。如果不去补网而是采取往网中加鱼的办法,那么无论加多少鱼也仍然会漏掉的。补蛋白就好比是添鱼,禁蛋白就是为了先补网,孰是孰非,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本案的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由于患者能够严格的遵守医嘱,恪守禁食高蛋白的规定,配合正确的中药治疗,很快就控制了尿蛋白的流失。虽然治疗期问,体重下降了20多公斤,但得到的是慢性肾炎的彻底根治。
该例患者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通情达理,虽然在治疗期间一度对体重的不断下降产生过忧虑,但经过晓之以理,就欣然接受了这个治疗方案并坚持到底,终获根治。若信心不足,或忍受不了口味之馋,忌口不严,或中途改弦更张,都不免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忌食蛋白是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的法宝之一,故申言之,以备同道指正。

尿浊(运动性蛋白尿)
臧某某,女,25岁
初诊
近3个月来,经常发现小便混浊,排尿时并无异常感觉。经尿常规化验,蛋白++。后多次验尿,发现晨尿蛋白阴性,日间常为强阳性。经某医院检查,怀疑为运动性蛋白尿,嘱其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行之月余,愈感疲乏无力,验尿蛋白仍为+++。诊脉濡滑且数,舌红苔黄且腻,夜寐梦多。热在血分,先用清化方法。并嘱其每日运动锻炼,散步为主,不可依赖卧床。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大黄1克,七付
二诊
药后验尿蛋白已减为+,夜寐转安,精神体力明显好转,每日遵医嘱早晚各散步1~2小时,散步后自觉身体舒适,信心因之大增。脉象仍属弦滑,舌红苔腻,湿热蕴郁,仍用清化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七付
三诊
昨日尿常规检验结果,蛋白+,白细胞0~2。每目早晚坚持散步2小时,自觉体力增加。脉仍弦滑,舌红苔白,继用前法进退。
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黄1克,七付
四诊
药后尿蛋白转阴。活动后也未出现阳性。脉象濡滑,舌红苔薄,仍用前法加减。饮食禁忌与运动锻炼,仍须坚持,不可半途而废。
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白芷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赤芍10克,茅芦根各10克,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后以上方加减治疗三个月,尿蛋白始终保持阴性。遂停药观察,未见复发。
'按':本案值得探讨处是运动锻炼与治疗慢性肾病的关系。按照传统的观点,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都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体力活动,病情严重时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这几乎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则,多少年来,临床医生都是这样要求患者的,至今仍然如此,从未有人对此提质疑。赵师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一味地卧床休息不但无助于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且易加剧肾病恶化的发展速度。这是因为慢性肾病的病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络脉瘀阻,在现代病理学上表现为微血管的痉挛、堵塞等,中医认为此属血瘀。在长期卧床休息的状态下,气血的瘀滞会日趋严重。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临床有上些病例绝对卧床休息反而迅速恶化。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世界是恒动的,人体也是恒动的。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健康人的养生,也同样适用于多数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对于慢性肾病尤其适合。因此,赵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求病人坚持以散步为主要形式的运动锻炼。通过坚持不懈的走步锻炼以促进周身气血的流通,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肾脏病灶的修复。实践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凡是能够坚持运动锻炼的病人都尝到了运动的甜头,感到精神振奋,体力增强,自觉症状和体征都得到改善,化验指标也髓之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