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第14节 知己之感

    盛世钧听了沈吉其这个笑,顿觉有知己之感,也笑道:“那是那是。老太爷的学问我也是做不来的,以前还觉得丧气,听沈兄这番话,茅塞顿开。看来沈兄这条路子是走对了……”    
    沈吉其:“那是。盛老弟守着孔老先生,要想发达也是一句话的事。这个年头,做革命党我们做不了,要救国我们又没得那个干劲,要砍人家的头又没那个胆子,所以嘛……哈哈,盛老弟,我这一向跟孔老先生来通巴做生意,听到不少你的事哟。我也是个喜欢耍的人,等你把这个丁忧的日子过了,抽空到蓉城来,我们好好亲近亲近。”    
    盛世钧大喜,伸出手道:“一言为定。”    
    二人握手。    
    盛家跟沈家的交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后来我外婆嫁到沈家,盛家和沈家不但成了儿女亲家,还成了生意上的合伙人。    
    盛家大院后院的院门前有一堵小照壁,进门是一块小坡地,种着些竹梅海棠,还有十几株茶花。一条鹅卵石铺成的道路通向后院的主院。    
    盛世钧与沈吉其进了后院,来到堂屋。    
    茶几边的熏香炉里头点着檀香。几把宽松的楠木椅上坐着盛家的两代女主人:老太太吴氏,盛世钧的太太孔嘉惠;还有一位穿深蓝丝绸长衫年四十多岁的男人—那是盛世钧的岳父孔令枫。    
    见到沈吉其,孔老先生给老太太和女儿介绍了。老太太见沈吉其有三十四五,身材高大,就说:“哦哟,我见过你爹,身材怕还没得你高大嘛。”    
    主客落座后,孔令枫补充道:“沈世侄像他乃祖,隔代传。他祖上做到三品大员,他本人二十岁不到中进士,放到峨边做知县,现在官至道台,只是身不逢时,可惜了。”    
    盛世钧:“沈兄洒脱得很,倒不在意这个。”    
    沈吉其叹口气道:“眼下衙门里面呆不得了,杀革命党我这种人又下不了手,像浙江的……咳,说不定哪天就翻船了。”    
    老太太有点不相信:“真的要改朝换代了?天……只是……我们这里还清静得很嘛。”    
    孔令枫斯条慢理地道:“这里天高皇帝远,当然清静啰。你去看看县衙门州衙门,那里已经是人心惶惶,各人都在打主意。沈世侄,你这个道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不像我们无官一身轻,只怕……”    
    沈吉其叹口气:“咳,说不得,听天由命吧。”    
    孔令枫笑道:“你还听天由命?你这个能干人都听天由命,那我们这些又该咋办?”    
    “先生,”盛世钧道:“刚才沈兄跟我说,他在跟你当学徒嘛。”    
    盛世钧叫自己的泰山大人为“先生”,一则是因为他小时候在孔令枫处读书,叫先生叫惯了;二则孔令枫是川内有名的大才子兼大财主,连盛老太爷都称其为先生,盛世钧自不当说得了。    
    “呒,我们之间还不晓得哪个教哪个哟。”孔令枫道:“钧儿倒是该多向你这个沈兄请教请教。”    
    沈吉其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盛世钧记起他刚才跟沈吉其的协定—去蓉城好好耍一耍,那哪里是孔老先生的意思?本想大笑一回,猛又想起这是丁忧日子,想想刚才上午跟米秀儿的亲热,这些要是让孔老先生知道,那才真不晓得会是个什么结果?照朝廷的刑律,要是有人举报,不判流(流放)也得判枷(戴枷示众)。他虽不是官身,但也算是官家子弟……想到这里,背脊上不由得冷汗冒出。    
    孔令枫仔细打量了盛世钧一阵道,“令尊高山倾倒,你当多多节哀才是。”孔令枫瓜皮帽上的一块深绿色翡翠帽瑭衬着他一脸的沉重状。“盛家大院今后就要靠你来支撑了噢!”    
    “学生哪里当得起。”盛世钧连忙站起,也是一脸的凝重,“先父逝世,学生已是乱麻于胸,还望先生多多指教才是啊!”    
    其实孔令枫来一方面是给老友亲家办丧,一方面是给盛家送银票。盛家已经是个空架子了。只有当家的女儿才了解盛家的底子。孔令枫从小就知道女婿的毛病,指教是没用的,白费精神。好在盛世钧从小就讨他的喜欢,没办法,女儿都给他了,还有什么说的?    
    “爹,你把刚才说的事情给世钧讲一下嘛。”太太孔嘉惠一边拉盛世钧坐下,一边对父亲孔令枫说道。    
    “哦,”孔令枫缓缓说道,“是关于令尊仙体保存一事。像这个天气,停七怕有问题。令堂本想早日入土为安,又怕有失体统,想请我拿个主意。这事最后还是由你来定夺。”    
    “我看也是早日入土为上策。”盛世钧答道。“有个灵堂让亲朋好友祭奠也就是了。至于什么体统嘛,我看这到更合乎卫生,对大家都好嘛!”    
    “这到也是。”孔令枫沉吟道。“气候湿热,拘泥古训反而不美。上个月李家老太爷谢世,正当暑时,要不是我出了个方子,那真不知有好多麻烦。贤婿这主张,倒也深合吾意。想盛老先兄远离功名,不喜虚应故事,这个安排应当合乎其性。只不知老嫂子意下如何?”     
    吴氏点点头说,“就照你们的意思办吧。只是先夫去得快,阴宅虽有,还有好些东西一时备不齐备,恐怕还要停个两三天。只怕……”    
    “那就请先生开那个药方吧。”盛世钧热心地提议道。    
    孔令枫看看吴氏,“用这方子只怕要惊动盛老先兄的仙体。”    
    “咳,人死如灯灭。只要为他好,我没得啥说的。灵儿,带孔家老爷去书房。”    
    灵姨向孔令枫福了福,孔令枫起身跟她去客厅旁的书房。盛世钧和沈吉其也颇为好奇地跟了过去。    
    进得书房,灵姨拉开窗帘,秋日午后的阳光斜斜地倾泻进来。    
    灵姨磨好墨,孔令枫提笔,想了想,写下这样的一个药方:    
    丁香三斤    藿香三斤    熊胆二两    犀牛角一两    雄黄二斤    升麻二斤    七星剑二斤    卜芥一斤    八仙草一斤    蛇头天南星一斤    蟾酥一斤    吉祥草五斤    油桐子五斤    陈皮五斤    紫花鱼灯草五斤    花蕊石一斤    硫磺半斤    白酒五十斤    
    孔令枫写完了,将药方交给灵姨:“喊人先把这些东西备制妥当,等下儿我来教他们做。”    
    灵姨答应着去了。    
    


第一部分第15节 不亦乐乎

    午后,得到盛家快马通知的本县本州和邻县的亲朋友好有不少已经到达,灵堂内外的花圈、香烛、各类祭品牺牲也逐渐多了起来。从南佛山寺请来的做道场的和尚们,已经在前院灵堂唱起了梵呗念起了经,钟鼓磬钹和木鱼一齐作响。上下厨房杀猪宰鸡,忙得不亦乐乎。盛家大院外的青石大坝子上,管家盛福正在指挥戏台子搭建的最后几道小工序。麻三爷早已在高高的台子上手托水烟枪,对那些管行头的、搬道具的、扯挡子的、打下手的呵东喊西、指手画脚了。台子下坝子里,庙堂镇上只要是腾得出手的青壮们,本来就闲得百无聊赖的无事包精们,十处打锣九处都巴不得去凑热闹的男男女女们,外搭百十来个娃儿,做成了个帮闲添乱的大道场……    
    “你看这个乱,咳。”盛世钧送沈吉其出门,边走边说道:“我从来想不通,朝廷叫丁忧,按理是愁云满布的。可你看这下面,死了人要唱戏喝酒,嘻哈打闹,乱麻一团。”    
    沈吉其:“红白喜事嘛,民间风俗,朝廷咋个管得到。”    
    二人到了门口,庄丁牵来沈吉其的马,沈吉其上马对盛世钧抱拳道:“盛老弟,后会有期。记到我们的约定哟。”    
    盛世钧还礼道:“不敢忘记。沈兄好走!”    
    见沈吉其拍马远去了,盛世钧才转身进门。    
    上山下乡,在那个年代是件很光荣很痛快的事。1967~69届的初中、高中生叫“老三届”。他们上山下乡时,全国人民都到车站和码头去了。标语旗帜,红色和灰蓝草绿色的海洋。人人都是军草绿、深蓝黑的中山装,男人女人一个样,很少看见夹克。那时如果你有一件空军夹克,或者是国营大工厂工人特有的粗帆布工作服夹克,那就神气坏了。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穿一件蓝领夹克工作服很值得骄傲,特别是在巴渝这样的重工业城市。那是一个蓝领劳动人民扬眉吐气的年代。    
    1968年我十三岁,生长在巴渝钢铁厂。我妈给我改了一件蓝领夹克工作服,粗糙的纯棉质地,洗得发白。武斗开始,老爹在牛棚,附近一片楼房的孩子自然组成了一伙,满世界跑。工厂区的孩子比街道和机关的大气得多,没什么狗崽子、红孩子的区别,只要合得来,北方叫“哥们儿”,四川叫“兄弟伙儿”,就成死党了。那是真的死党,彼此可以做到为兄弟两肋插刀,真插。    
    第一次看见打死人,第一次看见近身肉搏式的战斗,是在嘉陵江大桥桥头。三米的钢管,管头上的三角刮刀,几十人一组的方阵,一色的钢盔或藤帽,崭新的蓝领夹克工作服,红旗,红袖章,口号,鼓,数百上千人嘶哑的吼叫……    
    我口干舌燥,兴奋,战栗。    
    后来半自动步枪,机关枪,坦克,三七炮,火箭筒,登陆艇全上了。    
    我那时住的那片楼房,叫建新一村。大约有二十多栋三层楼房,地处嘉陵江江北,顺着面对嘉陵江的半山坡分成几列往上排,一排,二排,三排……我家住在三排三楼。很大的山坡,从嘉陵江的江面缓缓上去三四公里才到顶。站在我们家三楼阳台上,朝西南可以看见1964年修建的嘉陵江大桥和巴渝浮图关鹅岭公园;正南,江对岸是巴渝市市中区七星岗上面的制高点枇杷山公园;东南,可以看见朝天门码头及长江嘉陵江的汇流处。    
    重大节日的夜晚,三楼的阳台上可以看见全城的焰火。武斗时,这里也是观战的最佳地点。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