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寮子正对着米家后院。院子里没有人。小三子和张老倌儿在后面库房里头选寿材。
库房里头暗暗的,椽子上几块明瓦投射进几条灰白的光柱。十几副寿材停在长长的木架子上,有的已经上完黑黑的土漆,有的刷了几层桐油,有的还是原木底子只等荫过一二个暑天才得上油刷漆。
张老倌儿其实并不老,也就三十多,只是样子显老。究竟有好大,他也不晓得。五年前,巴河发了次大水,那时米秀儿的爹米老倌儿还在,刚刚启明就起来到河坎上看寿材料遭冲走了没有。到那儿发现料堆上趴了一堆白晃晃的东西。举起风雨灯来一照,才见是个光身子的人。赶忙喊隔壁弄船的老倌儿来帮忙,横拖竖扯地把人弄上岸。米大娘灌姜汤,米秀儿烧滚水,米老倌儿喷烧酒……乱麻了半天,才把一条命从阎王老爷那里拖回来。人是醒豁了转来,但脑壳却从此不大好使了。只晓得姓张,原先是在巴河上游平安一带打鱼的,发水那晚上一家人都冲散了。米老倌儿还专门陪他十几天,上游下游走了几百里找他家人,找了一大转,没得着。
张小倌儿死了心,当着三邻五舍磕了头,喝了酒,找了中人,立了字据,拜米老倌儿为干爹。本说是卖身为奴的,但米老倌儿不干,说是自家没得那么大的命,服不住。屋里头堂客没生个带雀儿的,家传的手艺没得人传,认个干儿子算了。邻舍们又主张让干儿子改姓。米老倌儿也没答应。说是各家生的是各家的,血都流不到一处,你让他改姓还不遭天条(上天的法律)?要是他今后有那个福分,多生了一个男娃子,再跟他张家续支香火,现时而今先把这祖传的家业和手艺传下去。
那时侯,米秀儿也有十三四岁了,刚刚发身儿,乖模乖样的像她妈,是个美人儿坯子。她妈米大娘嫁给米老倌儿之前,在盛家当丫头时叫秀儿,那是盛老太爷起的。嫁给米老倌儿后,生了女儿,也起名儿叫米秀儿,那是为了怀念她在盛家的花苞儿时代。因是个赔钱的,米老倌儿也不在意,说:“米秀儿就米秀儿吧。”
第一部分第10节 踏门女婿
米大娘嫁给米老倌儿十几年来,总要带着米秀儿去盛家串串门儿,就像是回娘屋一样。平时她的姊妹伙,灵儿、清儿也常来米家。几个女人说来说去的,都是盛家的事儿。所以米秀儿从小就熟透了那个小哥哥“钧儿、钧儿”的,见过他的照片,玩过他小时候的耍伴儿,还睡过好多回他的小床。
米老倌儿招干儿子像是早有计算的。正式提出要他做倒踏门女婿时,早已是三亲六朋、左邻右舍都说好了,由不得米大娘和米秀儿寻死觅活了。那时候米秀儿十六岁。她芳心暗许的钧儿哥哥还远在天外的某个闹市不晓得在干啥呢。浑浑然喇叭吹了,浑浑然天地拜了,浑浑然进了洞房。娘在隔壁暗暗伤心落泪,爹在楼下醺醺然喝酒陪客,一群闹房的男女拉拉扯扯把她四仰八叉绑在床榻上。要不是灵儿、清儿来救驾,米秀儿当场就想拿把剪刀把自家戳死算了。吹烛关门,好半天楼下才静了。又听到男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米秀儿怕得只顾朝床里头钻,捂了几床大被子,捂得一身汗淋淋的。当那个男人喘息着爬上来时,她又蹬又踢,一阵乱扳,又不敢叫,扳了好大一阵,又是娇怯,又是羞怕,加上那个闷热,那个男人怪味儿的熏蒸,那双糙手的揉挫,她已是半昏半软,再也使不出劲儿了……迷迷糊糊的一下子怪痛,米秀儿少不更事的落红,就洒在蓝花花的细土布床单上了。
从此,米老倌儿的干儿子,就有了资格被人称作“张大倌儿”了。
米老倌儿在世的时候,张大倌儿还时不时敢进堂客的房间。米秀儿也在老爹的监督下,不敢不接待丈夫。只是一年下来,米秀儿蛋花花儿也不见一个。米老倌儿操劳一生,只带着一肚子的闷气和遗憾撒手人寰。临死前,把米大娘、张大倌儿和女儿叫到床前,说道:
“我去了,你们啷个过,我也管不得了。只是有一条,张大倌儿不能走,米家的手艺不能断。我也看开了。这个世上我有哪点儿对不起你们的,也只有下世来报了。只是不论你们在哪里去借个种,再啷个也要帮我米家把手艺传下去。要不然,我安不了心,米家的先人也放不过你们!”
说完,一口气没接上来,蹬腿儿去了。
这以后,张大倌儿就人称张老倌儿了。
张老倌儿一双锉刀般的大手摸过一副副寿材,光滑的漆面在他手下发出“喳喳”的响声,那响声直听得小三子只顾说:
“你莫摸了要不要得?杂种个灯儿,这声气听得我牙齿酸!”
张老倌儿只是咧开嘴憨憨地笑笑,隔下儿又忘了,“喳喳”地照摸不误。
末了,小三子莫法,说:“日妈难怪人家米大姐不要你娃。就凭你这手儿摸法,老母猪也遭不住,何况粉嘟嘟的乖妹仔!格老子你娃还笑?笑你妈妈长胡子!呃,格老子,我问你,你娃有好久没上米大姐的床了?看她乖兮兮的,身上的肉色好不好?” 小三子说着,掏出块冰糖在张老倌儿眼前一晃,放进自家腮帮里含着。“你娃说了,老子给你娃吃冰糖。”
“……”
“快说,米大姐乖不乖?肉色鲜不鲜?”
“她乖。那个……肉色我没看到过。”
“爬你妈的,锤子(鸡巴)哦!你当过她男人,咋个不晓得?”
“真的不晓得。每回都是吹了灯儿的。”
小三子泄了气,“我日妈的,原来是楞个回事,害得老子费半天精神!”又一瞪眼,“你杂种个灯儿啷个那个笨呢,就不晓得各人自家点(灯)哪?”
“我咋个敢点?她眼睛一鼓,我就心跳。”
“她那个细眯眯的眼睛,咋个鼓?你格老子又在打胡乱说。”
“她就平时看起是细眯眯的。只要一看到我,就鼓起了。”
小三子这才算泄完了气,“咳,说你娃有福咹,你也有福;说你娃没得福咹,你狗日的硬是没得福。算了,这块冰糖老子就个人享受了。好了好了,背时的,这些棺材板板你还没有摸够啊?过来过来,这一副要几钱儿银子?”
张老倌儿说起生意,自有一套来自米家祖传的生意经,多少年下来早已背得是滚瓜烂熟:
“这一副上下板是两寸的柏木,边板是寸半的。就是下板是镶的,上板硬是耿(整)木头哦。光桐油就去脱五六斤。其实皂漆只是好看,还没得桐油隔潮经烂……”
“好好好,麻毬鸡儿烦,老子听清楚了。快点儿说,这副算几钱儿?”
“听清楚了?”张老倌儿问得慎重。
“听清楚了—我日你妈,傻鸡巴锤锤儿,老子硬是拿你这个木脑壳莫法!”
“呃呃,你莫骂人嘛,和气生财噻!呃……紧打满算,五两三钱。”张老倌儿又回到米家祖传的套路上。
“五两三钱?”
“五两三钱。”
“没得少?”
“咳,”张老倌儿又开始背他的生意经了,“你老人家晓得,我们米家寿材里里外外没得半分儿掺假水儿的。山不亲水亲。我们米家在这搭儿十二代人了……”
“不是十二代,”小三子抱着膀子,“算上你狗日的是十三代了。你生意做得那个精,咋个连这个都不会算呢?难怪人家米大姐不要你娃上楼。你娃呀,硬是只配睡这个房旮旮!”
“那是那是。诶,我说到哪儿了?”
“十三代人做棺材—好有出息哟!老子们儿盛家二三十代出秀才,出举人,出进士,出大官儿,出名流,从前朝干到当朝,日妈也没有一天到晚吊到嘴巴上说。”
“咳呀,我们是生意人嘛,说清楚两不相亏嘛。”
这时就听见楼上米秀儿在喊:
“后面的,寿材选好了没得?”
小三子赶忙跑了出去。边跑边答,“好了好了。”
米秀儿依在楼上栏杆上,一头乌发篦得光光的,拢到后颈窝挽成了个太太髻,插了一根碧玉簪;支起一只小小翘翘的富贵花绣鞋踏在栏杆的下横杠上;细细的腰肢扭出了半边,丰腴的小肚子微凸着,看得小三子差点儿没跪下半截去。
只听见楼上脆脆的又问:
“是哪一副哟?”
“就是五两三钱的那一副。”小三子赶忙回答。
“是五两三钱么?”声气高了几度。
“是……五两三钱么?”
小三子好精的鬼,啥子天色看不出来?立马车转身去问那个憨包儿。憨包儿就是憨包儿,赶忙说:
“是。是五两三钱。”
“背时砍脑壳的,哪个在问你哟?猪嘴巴搭得长!”米秀儿跟这个张老倌儿硬是前世的冤孽,看都看不得,一看就鬼火冲,哪得半句好言辞儿?
张老倌儿心又咚咚跳了,缩了头只不敢再开腔。
一时间院坝头鸦雀无声。
“那个……米大姐,你说该好多嘛?”小三子本想让里头的盛世钧出来搭个腔,结果等了半天没得声气,只当他走了。莫法,只好自家出来做这个歹人了,心里头又舍不得,所以腔调怪怪的。
“十两,要纹银。少一钱儿都不给,碎碎儿银也不来。”
“米大姐,我实话给你说嘛,太太只给了我六两碎碎儿银。我是本想给她报个六两多点儿的。纹银十两,你喊我咋个回去回话嘛?”
“哼,我就晓得,”米秀儿边说边朝屋里头瞄了一眼。“你们那个太太呀,最是人精了。那么大户人家,抠得那么紧,把街坊邻居都算尽了,亏得她还是孔家的大小姐,有的人还心痛得很。咳,我都替她羞羞羞。今天我偏要给她下不了台。小三子,你去跟她说,就说我说的,拿十两纹银来,寿材抬去。她不干,我也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