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被进攻者夺去的目标。 如果存在着这样的目标,同时又不能让敌人的战略侧翼受到严重的威胁,那么防御者的主力就根本无法占领这样的阵地,或只能佯作占领,对进攻者进行试探,看他是否会认为这个阵地威胁他的战略翼侧。但在这种场合始终是有危险的,一旦这个试探失败,防御者要援救受威胁的地点就已经来不及了。要是占领筑垒阵地的只是次要的部队,那么进攻者就一定不会没有别的进攻目标了,防御者的主力就会成为进攻者的目标。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阵地的意义就仅限于对敌人的战略翼侧可能有威胁作用,而且,阵地的意义就看是否能起到这种作用。(二)
要是进攻者不敢从阵地侧旁通过,他就可能会围困这一阵地,迫使阵地上的守军因饥饿而投降。 但是,要进行
211
015战争论(中)
这种围困务必有两个先决条件:首先,阵地没有自由的后方;其次,进攻者的兵力强大得足以进行这种围困。 在存在这两种条件的情况下,这个筑垒阵地虽然让防御者在一段时间里能牵制住进攻的军队,但是,防御者为了获取这一利益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损失一定的兵力。从以上的论述中可看出,防御者要用主力占领筑垒阵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非常安全的后方(比如托里希-佛德腊希营垒)。
(2)预料敌人兵力的优势不足以围困自己的营垒。 假如敌人在优势不足的情况下仍要进行围困,那么防御者就能从阵地进行成功的出击,逐个击破敌人。(3)可以期待援军解围。1756年萨克森的军队在皮尔纳营垒就是如此。1757年布拉格会战以后的情况大致上也是这样,当时的布拉格只能看成是个营垒,如果卡尔。 亚历山大不知道摩拉维亚军团能够前来解围,他或许就不会让敌人把自己包围在这个营垒里面了。因而,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之一时,用主力占领筑垒阵地才是合理的。 但是还不得不承认,如果只具有后两个条件中的一个,防御者这样做还是冒极大危险的。但是,假如用来占领筑垒阵地的是一支为了整体的利益可以牺牲的次要的部队,那么,就不用考虑这三个条件了,这时需考虑的只是用这种牺牲能不能免除一种实际上存在的更大的灾祸。这种情况可能是少见的,但也不是不可设想的。皮尔纳营垒就曾阻止了腓特烈大帝在1756年对波希米亚的进
212
战争论(中)115
攻。 那个时候,奥地利军队毫无准备,波希米亚的失陷似乎是肯定无疑的了,如果它失陷了,损失的兵力或许会超过在皮尔纳营垒受降的一万七千名盟军。(三)如果进攻者不可能像(一)和(二)两项中所说的那样去行动,就是说防御者具备了我们上面所列出的条件,那么进攻者当然就像一条猎狗在发现一群野鸡时会停下来一样,会在阵地前停下来,至多靠派出一些部队尽量扩大所占领的范围,满足于取得这种没有决定意义的极小的利益,而把占领这一地区的问题留待将来解决。 这时,阵地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三、要塞附近的营垒。 就像已说过的那样,要塞附近的。。 。 。 。 。 。营垒的使命不是掩护一个地区,而是掩护一支军队免遭敌人的攻击,因而一般地说这种营垒也属于筑垒阵地,它同其他筑垒阵地不同之处,实际上只在于它与要塞是一个无法分离的整体,因而它当然具有强大得多的力量。因而,这种营垒还要具有下列一些特点:(1)这种营垒还能担负其他使命,那就是使敌人完全不可能或者难以围攻要塞。假如要塞是一个不能被封锁的港口,那么军队为了上述目的而遭受重大的牺牲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不是如此,要塞可能就会很快由于饥饿而陷落,不值得牺牲大量的兵力来保护它。(2)要塞附近的这种营垒可供一支在开阔地上没办法立足的小部队使用。 四五千人在要塞城垣的掩护下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而在开阔地上,他们即使据守世界上最坚固的营垒,也依然有被消灭的可能性。
213
215战争论(中)
(3)这种营垒可用来集中和整顿那些还不够坚强因而没有要塞城垣的掩护就不能与敌人作战的军队,如新兵、后备军、民军等。要塞附近的营垒要是不派兵驻守就会或多或少地不利于要塞,这是个严重的缺点。这种营垒假如没有这样的缺点,那可以说是在许多方面都有利的十分值得推荐的手段。但是,要使要塞常常保持足够的守备部队,可以分出一定兵力驻守营垒,这是极难做到的。因而,我们倾向于这样一种看法:只是在海岸要塞附近才适合于构筑这种营垒,在所有其他场合构筑这种营垒都是弊大于利的。最后,假如把我们的意见归纳起来,那就是:(1)国土愈小,回旋的空间愈小,愈需要坚固阵地;(2)越是有把握得到援救与解围(依靠其他军队、气候恶劣的季节、民众暴动,乃至进攻者缺乏供应等等都是相同的)
,坚固阵地可能遇到的危险就越小;(3)敌人的进攻越不坚决,坚固阵地的作用越大。
214
战争论(中)315
第十四章 侧面阵地
我们像编纂词典那样把侧面阵地单列为一章,是为了让读者便于在本书中找到这个在常用的军事术语中很突出的概念,但我们并不觉得它是什么独立的东西。凡是敌人在侧旁通过之后还在固守的阵地都是侧面阵地,因为从敌人在侧旁通过的时刻起,这一阵地除了威胁敌人的战略翼侧以外,就没任何其他作用了。 因此,所有的筑。
垒阵地必然同时是侧面阵地,因为,它们是坚固无法摧毁的,。。 。也就是说敌人只能从它们侧旁通过,在此种情况下,这种阵地的价值就在于能威胁敌人的战略翼侧。 至于筑垒阵地本来的正面的位置怎样,是象科尔贝克那样,与敌人的战略翼侧相平行,还是象崩策耳维次和德里萨那样,与敌人的战略翼侧成垂直,那完全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一个筑垒阵地的四个面务必都是正面。但是,即便我们所占领的不是坚不可摧的阵地,我们仍。。然可以在敌人从阵地侧旁通过后固守这一阵地,只要阵地的位置在保障退却线与交通线方面能够使我们占有这样的优势,那就是不仅我们能有效地攻击进攻者的战略翼侧,并且进攻者由于自己的退路可能被切断而无力量彻底切断我们的退路。假如敌人没有这种顾虑而能够彻底切断我们的退路,那么,我们就有在无退路的情况下作战的危险,因为我们的阵
215
415战争论(中)
地不是筑垒阵地,就是说,并不是坚不可摧的阵地。1806年的战例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如果配置在扎勒河右岸的普鲁士军队面向扎勒河构筑正面,并且在这阵地上等候情况的发展,那么,当拿破仑经过霍夫向北前进时,这个阵地就完全会成为侧面阵地。如果当时双方在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方面不是相差得这样大,如果指挥法军的不过是道恩这类人物,那么,普军的阵地就会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要从这个阵地侧旁通过完全是不可能的,甚至拿破仑也看出了这一点,因此他下了进攻这个阵地的决心。 至于切断这一阵地的退路,则连拿破仑都不能够完全做到,如果双方在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方面的差别。。不大,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像从阵地侧旁通过一样,是不可能的,因为普军左翼失败时带来的危险比法军左翼失败时带来的危险要小。 然而,即使双方在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方面的差别悬殊,如果统帅果敢而慎重,普军仍有很大的可能取得胜利。实际上没有什么妨碍不伦瑞克公爵在13日采取适当的部署,为了在14日天亮能以八万人对付拿破仑在耶纳与多恩堡附近渡过扎勒河的六万人。 即使这种兵力优势与法军背靠扎勒河陡峭的河谷的处境还不足以使普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我们仍然认为,这种局面本身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不利用这种有利的局面赢得决战的胜利,那么最初根本就不该考虑在这一地区进行决战,而应该继续退却,以便在退却中一面加强自己一面削弱敌人。由此可见,扎勒河畔的普军阵地虽然是能够攻破的,但对于经过霍夫而来的那条道路来说,还是可以看作是一个侧
216
战争论(中)515
面阵地,只是这个阵地同任何可以攻破的阵地一样,并不完全具有侧面阵地的特性,因为只有敌人不敢进攻这个阵地时,它才可能被看成是侧面阵地。有一些阵地在进攻者从他侧旁通过时不能固守,因而防。
御者就想在这种阵地上从侧面对进攻者发起攻击。 如果人们仅因为这一攻击是从侧面进行的,就想把这些阵地叫做侧面。。阵地,那就更不适合侧面阵地的明确概念了。 因为这样的翼。。侧攻击与阵地本身几乎没什么关系,至少采取这种攻击主要不是以侧面阵地的特性(即可以威胁进攻者的战略翼侧)为根据的。从以上所谈的可看出,关于侧面阵地的特性已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谈了。 在这里我们只需简单地谈谈侧面阵地作为一种防御手段具备什么特点。关于真正的筑垒阵地根本不必再谈,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谈得相当清楚了。强度没达到坚不可摧的程度的侧面阵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正因为它还没达到坚不可摧的程度,自然也是一种带有危险的手段。如果进攻者被侧面阵地牵制住了,那么防御者小量兵力的消耗就产生了非常大的效果,就如骑手用小指拉动大勒上反应敏锐的衔铁可以产生很大的效果一样。 但是,如果效果太小,进攻者没有被牵制住,那么,防御者一般就会失去退路,他不是这样设法迅速地绕道退却,力求在很不利的条件下寻找脱身之计,就是会陷入在没有退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