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有探测到他们的信号是因为那时我的反应标准决定我不对其作出反应。
我是我自己的知觉过程的无辜受害者。
遵循组织原则
知觉系统并不是一个随意杂乱、没有任何规则的过程。
多年来,心理学家和其他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规则,这些规则为知觉系统组织我们感觉系统接收到的信息提供指导:
知觉的选择性:信息被自动分成对象和背景。
知觉对象凸显出来,而其他事物则成为背景。
以著名的“花瓶-人脸”图像为例,既可以把这幅图像知觉为黑色背景上的白花瓶,又可以知觉为白色背景上的两个黑色侧面人像。
如果你盯着白色的部分看,把它作为知觉对象,那你看到的是一个花瓶的形象。
如果你把黑色部分作为知觉对象,那你就会看到两张对视的脸。
知觉的整体性:包含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决定知觉到的刺激是否与已有的刺激相似。
● ;接近律:空间上接近的刺激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 ;共同命运律:在同一方向、以同一速度运动的刺激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 ;连续律:形式保持不变的刺激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 ;相似律:相似的刺激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封闭性:知觉会填补缺失的信息,使刺激具有一定的意义。
今天的很多心理学家都属于建构主义阵营。
(见本章“成品前最后一步:知觉”。
)他们认为,知觉是个体从零散的信息碎片中把我们知觉到的现实的事物进行建构的过程。
我们生来就知道组织信息的规则,但是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知觉的方式。
我们已有的经验会对我们的知觉产生很大影响,由此产生了知觉定势的概念,即我们在知觉事物前会有一个预期。
'36'第36节:第二部分 解读大脑(22)
我们会利用情境和经验来帮助我们理解所看到的事。
比如,我开车时看到一个穿警察制服的人站在一个车窗边,我想他是在告诉司机要停车。
可能我实际上看到的也许是一个穿警察制服的人在问路,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他不是在问路。
错觉和魔术
错觉也是我们知觉系统组织信息的结果。
我们可能看到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或者事物静止时我们却觉得它们在动。
错觉专家,比如魔术师,就是使用这个原理来蒙蔽我们。
他们非常了解人的知觉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这些知识来实施他们的戏法。
另一个影响我们知觉的重要因素是我们所处的文化。
文化影响知觉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按照几张图片编个故事。
假如我有五张图片,每一张图片都有不同的意思,把这些图片按顺序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故事。
我讲的故事可能和另一种文化中的人讲的不一样。
比如,有这样一些图片:一个女士挎着一个包;她正大叫;一个男人靠近她;她的包没了。
发生了什么事?我的故事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女士包掉了,很着急,一位男士过来帮她。
也可能是一个男人偷了一个女士的包,后者正大声呼喊。
文化或者亚文化的不同都能使我们的知觉不同,更不用说经验的影响了。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37'第37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1)
第三部分思维与情感
第五次浪潮里奇·坦南特作“莫娜,我不知道——有时候我觉得你害怕靠近我。”
本部分提要第6章
了解自己的思维
本章提要
思考你的思想
打开你大脑的计算机
处理信息
分析信息
在我要讨论一个心理学领域里的复杂问题——思维——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
想象这样一个背景:你睡了一个好觉,现在刚醒来,正在床上躺着。
你伸出手关掉恼人的闹铃,把毯子掀到一边,下床,走向卫生间。
下面是我们的实验部分。
你进了卫生间,却忘了你要干什么。
答案很明显,你当然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为你是下床后径直走到这里的。
但是假设你忘了。
你环顾四周想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儿。
没有一样熟悉的东西,你被完全陌生的世界包围——声音、灯光,里面的陈设全都是陌生的。
你看到镜子里反射出你身后的东西,但是你不知道那是什么。
你糊涂了,分不清方向,完全迷失了。
你的脑子一片空白,你甚至想不起来喊什么来求助。
你被困在这里。
怎么办??此处指的是一个人非常蠢笨,或者非常无能,缺少逻辑分析能力,不能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译者注可能这个例子有点怪,或者有点复杂,但是它很能说明问题。
在这种非常陌生的情境中,如果你连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了,那是种什么感觉?卫生间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这种感觉。
你不能辨认物体。
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你不能交流。
你遇到大麻烦了。
你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走出这个卫生间。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你没法从湿的纸袋子里出来?”那么你现在就是想不出办法从湿的纸袋子或者卫生间里出来。
?我们很少注意到我们的思想。
思想就像背景音乐,一直存在着却从不明显地表现出来。
人思想的过程是那么自动化、那么毫不费力。
我曾经对“思想”很不以为然,也极少注意它。
唯一一次,我熬夜、注意到心理活动的时候是在度假的时候。
我猜是因为知道失去了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曾经拥有的东西。
但是因为我只有一个大脑,所以当我没有了思想,我又怎么才能知道我没有了它?这个问题最好是留给在咖啡屋里的深夜哲学讨论会来解决吧。
本章就是讲思维的,所以,先假设我们都有头脑,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思考的能力。
第6章了解自己的思维第三部分思维与情感你在想什么?思维到底是什么?在本章后面我会让大家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许有助于你了解思考的内容。
心理学中的思维和思维过程也叫认知或者认知过程,包括记忆、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化和想象。
研究思维是非常困难的。
为什么?因为你根本看不见它!如果你打开头盖骨朝里面看,能看见思维吗?看不见,只看见一团褶皱的、灰色和粉色相间的东西(那是大脑)。
在心理学刚开始对思维进行研究的时候,心理学家让接受研究的人进行一个称为内省的思维过程。
内省即观察、报告一个人自己的内心体验。
心理学家让他们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解题的同时大声说出他们的计算过程。
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要捕捉具体的思考步骤。
试试!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算算下面的数学题。
写下你计算过程的每一步,一步一步地写:47876 ;23989你得出的答案应该是71865。
如果不是也没关系;至少我们知道我们的弱点了。
实际上,如果你算错了,内省可以帮你找到错误的地方。
花一点时间再看看刚才解题的步骤。
你刚才已经参加了一个心理学的实验,没受到什么伤害吧?通过内省,可以捕捉与相对简单的问题解决任务有关的思维过程。
'38'第38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2)
现在,想象一下利用内省技术分析你所有思想的难度。
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一定非常难。
心理学家不再使用内省技术,部分原因是它太简单,不能捕捉复杂的思想过程。
最近,心理学家使用计算机模拟和其他复杂的方法来研究思维过程。
内省不受青睐的另一个原因是思维最重要的一些方面——那些我们倾向于认为肯定是正确的方面——还无法评估。
无论我们对思维的研究有多深,我们都无法发现它的成分;我们只可以体验到它的成品。
把大脑与电脑连接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相关的调查人员开始关注被称作计算的电脑运行程序。
他们认为,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可能与人类思维相似。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使用计算机作为人类思维的模式叫做人脑的计算模型。
这个比喻复杂又简单:人脑所有复杂的过程,包括感觉、思维、问题解决以及所有其他的过程,都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一个计算的过程。
大脑就是一个信息处理机器。
处理信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要经过以下四步:1?感觉系统把刺激信息传到大脑。
(你看见迈克尔·杰克逊第一次在月球行走。
)2?分析信息的意义。
(你在想,“哇!那可是一流的舞步。
”)3?出现几种不同的反应。
(你开始思考他是怎么跳的。
)4?执行一种反应并且控制这种反应以达到想要的结果。
(你踢掉鞋,在厨房的地板上开始尝试跳那种舞。
)所以,思维过程包括了对信息的分析过程。
但什么是“信息”?首先,思维总是有关什么事或者什么物的一个过程。
我思考的时候,会想到一个事物、一辆车、一个人、一件事等。
那么计算机进行计算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拿计算器来说,它是信息处理最常用的工具。
那计算器在运行中用什么材料呢?数字?符号?思维是处理心理符号或者思维符号的过程,思维符号又是我们对世界上的事物进行的心理表征。
下一段阐述的就是这个观点。
图灵的挑战图灵测试是阿兰·图灵想出来的,是当时很流行的一个室内游戏。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