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虎统治时期,一方面大兴土木,一方面对外作战,徭役非常繁重。他准备征辽西慕容皝,“令司、冀、青、徐、幽、并、雍兼复之家,五了取三,四丁取二,合邺城旧军满五十万,具船万艘,自河通海,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成,以备征军之调”(《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又盛兴宫室于邺,起台观四十余所,营长安、洛阳二宫,作者四十余万人。又敕河南四州具南师之备,并、朔、秦、雍严西讨之资,青、冀、幽州三五发卒,诸州造甲者五十万人。兼公侯牧宰,竞兴私利。百姓失业,十室而七。又大发百姓女二十以下、十三以上,三万余人,分为三等来分配。郡县迎合他的意思,务于美淑,夺人妻妇九千余人。百姓妻有美色,豪势因而胁之,率多自杀。当时有个和尚对石虎说:“胡运将衰,晋当复兴,宜昔役晋人,以厌其气。”于是石虎使尚书张群,发近郡男女十六万、车十万乘,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广长数十里。“张群以烛夜作,起三观四门。三门通漳水,皆为铁扉。暴风大雨,死者数万人”(《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在石虎残酷奴役下,人民起义不断发生。梁犊领导的戍卒起义,曾攻陷长安,发展到十多万人,从长安东出,大败石虎军,东进到荥阳,陈留(今河南省中部)。
  公元349 年,石虎死,诸子争夺政权,互相残杀。石虎养孙汉人冉闵利用胡汉两族的仇恨,大杀胡羯,死者二十余万。屯据四方者都承冉闵意旨,大杀羯人,高鼻子黄胡须多有滥死者。这是十六国时期,汉胡两族最残酷的一次互相残杀。
  冉闵,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幼而果锐,勇力绝人。他镇压了梁犊的起义军,因而声威大振。冉闵杀死石虎的儿子石鉴,杀石虎二十八孙,自立为皇帝,后赵亡。
  冉闵,曾企图以汉人为基础来巩固他的政权。他最盛的时候,“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他也曾企图联络东晋,遣使臣去对东晋的君巨说:“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冉闵传》)但晋军未来。永嘉之乱后,北方长斯陷入动乱中。人口死亡,土地荒芜。无论是前赵还是后赵,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基础,都争着抢夺劳动力,把人口迁到自己的都城和中心地区。人口的流动迁徙,成为这时期突出的事情。在冉闵占据邺建立魏国的时候,石赵的余部占据襄国和一些地方,与冉闵对抗,互相残杀,中原地区情况非常混乱,成为无政府状态。于是当初被迁徙的各族人民,各还本土,实际上是又一次的流亡。据《冉闵传》称:“青、雍、幽、冀州徙户及诸氏羌胡蛮数百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冉闵的魏,不过建立了两年多一点(350 年闰正月至352 年四月),史家不把它计入“十六国”之内。起于辽西的前燕,消灭了冉闵,占据了北方黄河下游地区。前秦兴起于西方,占有关中。于是中原出现前燕、前秦对峙的局面。此外,还有前凉,建国在河西走廊一带,还是由汉人建立的,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起了相当促进的作用,是在十六国中自具特点的政权组织。
  第四节前燕前秦的对立及前秦的统一北方前燕的建立前燕慕容氏,是鲜卑族的一支。曹魏初年,入居辽西。魏晋之际,迁居辽东北。晋惠帝元康四年(公元294 年),部落首长慕容皝率部徙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对部众“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晋书·慕容皝载记》),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逐渐接受汉文化。
  西晋未年,中原大乱,北方一些地方的人民多向辽西一带流亡。慕容皝乃侨立一些郡来收容他们。《晋书·慕容皝载记》称:“时二京倾复,幽冀沦陷,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冀州人为冀阳郡,豫州人为成周郡,青州人为营丘郡,并州人为唐国郡。”据当时人说,来归的流亡人口之多,十倍于旧有人口。
  投靠慕容廆的流人中,也包括一些世族大家。中原大乱时,一部分青、冀、豫等地的世族大家北徒幽州,投靠王浚。王浚败,他们又东投慕容氏。慕容廆任用他们作官,“委以庶政”。以河东裴嶷、代郡鲁昌、北平阳耽为谋主;北海逢羡、广平游邃、北平西方虔、渤海封抽、西河宋姡А⒑佣峥呻牛徊澈7廪摹⑵皆胃谩捕ɑ矢︶А⒗剂赙砚晕恼虏碰寥尉邮嘁换峄熳蟪怠⑻胶阋怼⒙彻鬃耄跃傻虑逯匾鲇选F皆踝摚逖Ц猛ǎ约谰疲涫雷影伮柿炷饺菔瞎笞遄拥苁奘芤怠
  慕容廆说,“孤思与诸君匡复帝室,翦鲸豕于二京,迎天子于吴会,廓清八表,侔勋古烈,此孤之愿也。”(《晋书·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他以此为号召,笼络汉人世族大家。这些世族子弟也说:“慕容龙骧将军(廆)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慷慨之诚、义感天地,方扫平中壤,奉迎皇舆。”(《晋书·慕容廆载记》)他们也以此来宽慰自己。两方面就这样结合起来了。公元333 年,慕容廆死,慕容皝继立。公元337 年,慕容皝即燕王位。
  公元342 年,建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称前燕。慕容皝时期(333—348),燕国与段辽战,与宇文归战,与高句丽战,拓占土地,迁掠人口。成帝咸康四年(338),慕容皝征段辽,掠五千户及畜产万计以归。后赵石虎率众数十万围棘城,慕容皝坚守不动,间出城冲击,所向披靡。石虎不得已而退。慕容皝遣将追击,斩获三万多人,石虎大败而还。慕容皝西边拓境至凡城(约在今河北青龙东河北辽宁边界一带)。公元340 年,慕容皝袭赵蓟城(今北京),略三万余家而归。石虎徙边民于三魏,以蓟城为北境。公元342 年,燕军分南北两路攻高句丽,大胜,掳男女五万余口,烧其宫室,毁其都城而还。公元344 年,燕伐宇文氏,大胜,克其都城。燕国收其畜产,徙宇文氏部众五千余落于昌黎(今辽宁义县)。
  慕容皝,南败后赵,东兼高句丽,北取宇文氏,十多年内拓地三千余里,掠徒人民十万余户。
  对于来归的汉族流人,慕容皝给以土地、耕牛,使他们从事农业。前燕原定田租是:用官牛的二八分,十分之八入官,十分之二归农民自己;用私牛的三七分,十分之七入官,十分之三归农民自己。后来慕容皝接受记室参军封裕的建议,改用魏晋屯田的租额:“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晋书·慕容皝载记》)。
  高句丽、宇文氏族人等,因为都是战败之后被强迫徒来,不像汉人“慕义而至”,多“有思归之心”,而且人数不少,有十万户之多。封裕建议,对他们采取强制性的限制。他说:“句丽、百济、宇文、段部之人,皆兵势所徒,非如中国慕义而至,咸有思归之心。今户云十万,狭凑都城,恐方将为国家深害。宜分其兄弟宗属,徙于西境诸城。抚之以恩,检之以法,使不得散在居人,知国之虚实。”(《晋书·慕容皝载记》)看来,高丽、百济、宇文各族的人,人身自由是受到一些束缚的。
  燕境内人口增加,旧有土地不能容纳,“无田者十有四焉”。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慕容皝罢诸苑囿,“以给百姓无田业者”。开垦荒地,离不开水。他大兴水利灌溉,下令:“沟洫灌溉,有益公私,主者量造,务尽水陆之势。”(《晋书·慕容皝载记》)
  慕容皝死,子 继位。经过慕容廆、慕容皝两代的经营,前燕已有强固的基础,正俟机会向外发展。恰好这时冉闵在对后赵夺权。慕容 就趁机于352 年消灭了冉闵,自称燕皇帝,初都蓟城,后定都于邺。一直到370 年,前燕为前秦所灭。
  前秦的建立和对北方的统一慕容氏所占据的,是中原的东半部。乘后赵之乱,氏族苻氏以关中长安为中心,建立起秦国,史称前秦。
  苻氏是氏族的一支,世居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前赵刘曜据有关中,部落帅苻洪归附刘曜,曜以洪为率义侯。石勒擒刘曜取长安,苻洪西保陇山。石虎攻上邦(今甘肃天水),苻洪降,石虎以洪为冠军将军。石勒徙关中豪杰及羌、氏十五万户于司、冀州,以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二万居仿头(今河南滑县西)。后赵未年大乱,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苻洪降晋,招引归众,至十余万。苻洪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公元350 年,苻洪为石虎降将麻秋毒死。子苻健杀麻秋,率众西入长安,占据关陇。公元351 年,自号天王、大单于,国号秦。次年,称帝。
  公元355 年,苻健死,子苻生立。据一些史书记载,这是个极残暴的君主,动辄诛杀宗室大臣,以致朝中人心惶惶不安。
  公元357 年,苻健弟苻雄之子苻坚杀苻生自立。苻坚是一个很能干的君主。公元370 年灭了前燕,公元376 年灭了前凉,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北方燕、秦两国,论人口,疆土,都是燕强于秦。秦能灭燕,在于其政治修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燕为秦所灭,是由于其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穷困。
  秦主苻坚得到王猛,自比为刘备得到诸葛亮。王猛协助苻坚,整饬吏治,打击豪强,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关中是个水旱不时的地区,苻坚、王猛采取引泾水,修渠道溉田,推广区田法,取得“田畴修辟,仓库充实”的效果。秦国政治社会一片朝气,据《晋书·苻坚载记》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