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慈禧宫廷实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妻儿,以及海关官员、传教士、商人和当时正在北京的游客,再加上中国的基督教徒,都一起被困在了英国使馆和肃王府里面;我们都知道他们如何修筑防御工事;我们都知道他们连着六星期遭到拳民领袖和董福祥带领的保守派队伍的日夜攻击;但我们不知道、或者至少未听见有人谈得足够多的,是庆亲王等人所领导下的自由进步派为了挫败慈禧太后与拳民领袖、保守派和他们的军队,保护这批名气之大前所未有的使馆区囚徒,秘密策划了极为有趣的计谋。该计谋是这样的: 当庆亲王和他在北京的同事发现已无法用表决来压倒附和拳民的王公时,他们不敢对之公然反对,而是私底下决定一定不可以让列强的代表遭到屠杀,要不中国的厄运就难以挽回了。等到他们知道袁世凯和其他的大总督已决定冒着蔑视圣旨的风险以计抗拒拳民时,为了保护使馆和保存这个国家,也就决计仿效了。他们给处在围困中的人秘密运送食品,而这些人却不敢食用,担心其中投了毒。更重要的是,庆王他们在北京以卫队的形式保持着自己的军队,准备万一使馆有被攻克的危险时就用作最后的手段。事实上,庆亲王和他的同事的军队同拳民领袖和董福祥的军队之间常有激战。一旦拳民获胜,袁世凯、庆亲王和他们的同事势必头颅难保,而现在既以拳民失败告终,当然这些拳民也就难逃法场上的一刀了。 所以袁世凯处于两股火力的夹击之中。一者违背了皇上的旨意,未来北京,因而导致了他的失势,招致了他的不快;一者违抗了慈禧太后,未将他那个省内的外国人处死。如果拳民得胜,他肯定会为此掉脑袋。但拳民没有得胜,而因为他的抗旨有助于拯救这个国家,只要权还在慈禧太后手里,袁世凯就是安全的。 可是算账的一天总要来的。慈禧太后年事已高,皇上正富于春秋,按照各种可能性来说,她总会先死,而袁世凯的惟一希望就在于她活得比发誓要向所有导致自己被监禁的人复仇的皇上长久。 我在北京有个朋友,他也是一位大官的朋友。这位大官过去十余年来每天去宫里,对这段时期里这一与世隔绝的巢穴中策划的各种阴谋没有不知道的,不过他哪一件也未牵扯进去。他拥有这个国家最高的职位,一次也未遭到过贬黜。有一天,他在宫里时,皇上向他吐露了自己的肺腑之言。皇上认为自己所说的这些话决不会传到敌人的耳朵里。 “你压根儿想不到我受的这份罪。”皇上说道。 “真的?”这位大官只是说了这么一句。 “可不是,”皇上接下去道,“跟外面来的什么人都不能说话。我没权,没伴,就连内监也像是不把我当回事似的。这宫里最下等的人哪一个不比我强。”接着他又压低嗓子说道:“可总有算账的那一天。太后也不能总活着,我一旦再坐上龙椅,会让那些叫我这样的人也受受我那份罪。” 皇上的这些话传到袁世凯耳朵里并非没有可能,在中国总是隔墙有耳。一切都有耳朵,大自然的每一部分都有舌头。真是如此的话,皇上的一生这出戏里所以有那最后一个情节,袁世凯的官场生活中所以有那倒数第二个情节,原因全在里面了。 问题是如何操纵自然规律来防止慈禧太后死而皇上还活着,同时又不让外人知道那些神秘的力量已经被你玩弄过了。他必须是自然死亡,死得毫无可疑之处。他不可以比慈禧太后死得晚一天,这样会引起议论。他应该比她早一点死。死亡的导火索燃起来要比我们想象中的长久得多——有一位英国国王说过“先生们,恐怕我死的过程持续得太长久了”——有时候它又烧得比计划中的快。北京的紫禁城里有两根死亡的导火索在同一时间里点着了。慈禧太后是“病势陡重”的,她的死无疑出于自然的原因。但袁世凯的敌人告诉我们皇上有个中医,袁世凯用三万三千元收买了他。他们说慈禧太后实际上比皇上先死,虽说皇上的死讯是首先公布的,而太后的死讯第二天才公布出来。 那么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皇上是被毒死的?就算这样吧。当时日本人也这么认为。不过是谁下的毒?肯定不是一个人。人们可以为他请个中国医生,但袁世凯的医生是皇上最不可能接受的。你我生病之后会允许让我们吃尽苦头的人为我们选择医生吗?即使他的医生真是袁世凯请来的,但他的死是慢性中毒的结果,袁世凯还能让庆亲王、摄政王(他是已故皇上的弟弟)、宫内嫔妃和那数千名太监全都在他慢慢地毒死皇上之前对慈禧太后的死保持沉默?不!如果皇上真是被毒死的——世人也都相信是这样——那么涉及此事的决不会仅仅是袁世凯一个人,要不回到老家的他也不会只不过“患足疾”,早该是一具无头尸体了。 那么这件事怎么解释呢?也许是这样:整个宫廷和官场都觉得让皇上重登宝座不安全,与其乱了整个体制,还不如死一个人。他们甚至拒绝允许外国医生去看他,说他完全是自觉自愿的又喜欢让中国人看病了。所有这些都表明,那决不是任何一个人就能实行的阴谋。 那为什么袁世凯会成为宫廷和大臣们的替罪羊,在全世界面前被称作杀人犯呢?这可能又是一个阴谋。激进的改革派,那些康有为的追随者,他们在皇上和太后死后将此事大做文章,宣扬必须有人为此承担责任。他们说袁世凯背叛了改革事业,他不仅在1898年卖主求荣,而且现在害死了皇上。 为了安抚这些敌人,摄政王也许觉得暂且将袁世凯罢免一段时期是最好的办法。他说明所以要这么做的鸡毛蒜皮的理由也支持这种看法——“现患足疾”,而后面又加上“以示体恤之至意”——一句也许是严厉,也许是毫无意义的句子。等到暴风雨过后、天气再次晴朗时,袁世凯有可能也会像以前李鸿章和其他人那样又被推到第一线,倘若结局真能如此该多么好。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