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远卖掉,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按日、按星期、按年卖掉的,因为不是一个主人把他卖给另一个主人,而是他自己不得不这样出卖自己,因为他不是某一个人的奴隶,而是整个有产阶级的奴隶。对于他,事情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这种表面的自由一方面虽然也一定会给他带来某些真正的自由,可是另一方面也有它的坏处,即没有人保障他的生计。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第363—364页。
在现今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只不过意味着贸易的自由,买卖的自由。可是,卖买一旦消灭,自由的买卖也就会随之消灭。 我们的资产者高谈自由买卖的论调,也如同他们其他所有一切高谈自由的大话一样,本来仅仅对于不自由的买卖来说,对于中世纪被奴役的市民来说,才是有些意义的,而对于共产主义要消灭买卖、要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消灭资产阶级本身这一点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思思恩格斯全集》第
4卷,第482页。
先生们,不要用自由这个抽象字眼来欺骗自己吧!
这是谁的自由呢?这不是每个人在对待别人的关系上的自由。 这是资本榨取工人最后脂膏的自由。
105
《中国的人权状况》301
当这种自由不过是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必然产物时,怎么还能把自由竞争奉为自由的观念呢?
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57页。
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
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而工人党却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4页。
可见,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 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为什么这个自由工人在流通领域中同货币所有者相遇,对这个问题货币所有者不感兴趣。 他把劳动市场看作是商品市场的一个特殊部门。 我们目前对这个问题也不感兴趣。 货币所有者是在实践上把握着这个事实,我们则是在理论上把握着这个事实。 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 自然界不是一方面造成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而另一方面造成只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这种关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关系,也不是一切历史时期所共有的社会关系。 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
106
401《中国的人权状况》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
192页。
另一方面,由此也产生一种荒谬的看法,把自由竞争看成是人类自由的终极发展,认为否定自由竞争就等于否定个人自由,等于否定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但这不过是在有局限性的基础上,即在资本统治的基础上的自由发展。 因此,这种个人自由同时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这样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采取物的权力的形式,而且是极其强大的物,离开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本身而独立的物。揭示什么是自由竞争,这是对于中产阶级先知们赞美自由竞争或对于社会主义者们诅咒自由竞争所作的唯一合理的回答。 如果说,在自由竞争的范围内,个人通过单纯追求他们的私人利益而实现公共的利益,或更确切些说,实现普遍的利益,那么,这只是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他们相互压榨,因而他们的相互冲突本身也只不过是这种相互作用所依据的条件的再创造。不过,一旦把竞争看作自由个性的所谓绝对形式这种幻想消失了,那么这种情况就证明,竞争的条件,即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条件,已经被人们当作限制而感觉到和考虑到了,因而这些条件已经成为而且越来越成为这样的限制了。断言自由竞争等于生产力发展的终极形式,因而也是人类自由的终极形式,这无非是说中产阶级的统治就是世界历史的终结——对前天的暴发户们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愉快的想法。
107
《中国的人权状况》501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
,第160—161页。
在上述矛盾(按:交往形式对个人是偶然的东西)
产生以前,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说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只有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的个人才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 这样,在上述矛盾产生以前,人们进行生产的一定条件是同他们的现实的局限状态和他们的片面存在相适应的,这种存在的片面性只有在矛盾产生时才表现出来,因而只是对于后代才存在的。 这时人们才觉得这些条件是偶然的桎梏,并且把这种视上述条件为桎梏的观点也强加给过去的时代。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本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79页。
108
601《中国的人权状况》
某一阶级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反对另一阶级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社会关系,总是构成这样一种集体,而个人只是作为普通的个人隶属于这个集体,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 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的无产者的集体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
,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这些生存条件在从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并且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各个个人对立的,这是由于他们作为个人是分散的,是由于分工使他们有了一种必不可免的联合,而这种联合又因为他们的分散而成了一种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联系。 过去的联合只是一种(……)
关于这样一些条件的协定(……)
,在这些条件下,个人然后有可能利用偶然性为自己服务。这种在一定条件下无阻碍地享用偶然性的,权利,迄今一直称为个人自由。而这些生存条件当然只是现有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
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还没有形成之前,是不可能消灭的。对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当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然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每一个人的个人生活同他屈从于某一劳动部门和与之相关的各种条件的生活之间出现了差别——这正是由于在分工条件下社
109
《中国的人权状况》701
会关系必然变成某种独立的东西。 ——有个性的个人与阶级的个人的差别,个人生活条件的偶然性,只是随着那个自身是资产阶级产物的阶级的出现才出现的。 只有个人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斗争才产生和发展了这种偶然性。因此,个人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被设想得要比先前更自由些,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对他们说来是偶然的;然而事实上,他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受到物的力量的统治。……对于无产者说来,他们自身的生存条件、劳动,以及当代社会的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一种偶然的东西,它是单个的无产者无法加以控制的,而且也没有任何社会组织能使他们加以控制的。 单个无产者的个。。性和强加于他的生存条件即劳动之间的矛盾,现在无产者自己已经意识到了……
由此可见,逃亡农奴仅仅是力求自由地发展和巩固他们现有的生存条件,因而归根结底只是力求达到自由劳动;而无产者,为了保住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 因此,他们也就和国家这种形式(……)
处于直接的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2—85页。
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恩格斯:《对英国北方社会主义联盟纲领的修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70页。
110
801《中国的人权状况》
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