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76-疯门全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疯门全书
作者:肖晓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36年  


序一
属性:疯门全书上下二卷。由庐陵王霞九自江西寄至粤东。言在江西已活数百人。嘱为刻印广传。校订者为 
高要何石卿茂才传瑶也。石卿见此书惊喜。谓广东多麻疯。医治者多系单方。从未见有如此书之明备 
者。石卿知医。因校订此书。已治愈一家三人。喜极。请急付之梓。予谓此书于各症。条分缕析。非单方治病 
者可比。必将全书了然于胸中。用药方能得当。务望见此书者。多传于知医之人。施送日多。愈传愈广。活 
人功德。可限量耶。粤东多好善君子。谅必与鄙人有同心也。 
x道光二十五年岁次乙巳春正月敬业堂重刻谨志x 


序二
属性:钤阳刘全石先生。博雅士也。亦端悫人也。自弃去举子业。究心于天文地理。医卜星数。特见精妙。垂老时 
在舍亲欧阳质中昆季家。得挹其道范。数相把晤。忘年结契。并其家嗣东昌君。亦得间与道款。往时与庐 
陵廪膳生萧君晓亭先生相友善。晓亭邃于医。于治疠一门。尤属专家。疠门本少传书。亦乏良方。乃遵仲 
景六经之法。苦心冥索。三易寒暑。分列纲目。详加注释。成书二卷。名曰疠疾辑要。疠疾备要。以之治疠。百 
不失一。尝言全活不下数百人。欲刻行世。未遂厥志。以其书托全石先生梓行。以先生敦气谊。重然诺。谓 
能不负所托。后先生商诸家孝廉春台君。春台偕同志怂恿就梓。未及付剞劂。而先生捐馆舍矣。春台亦 
频岁留滞京邸。此举遂不果。今岁之暮春。东昌君已将是编授诸梓人。因丐一言以识颠末。行见书成。不 
胫而走天下。天下之染是疾者。立起沉 。何浓幸也。东昌君可谓克广德心。能成父志矣。全石先生真可 
谓有子。并幸能不负死友矣。事之成废有时。殆亦有数存乎其间。信夫。 
x道光十六年暮春月宜阳晓村袁壮舆谨识x 


序三
属性:疾病之最惨最酷最易传染而不忍目睹者。曰瘟疫。曰疠疯。仲景瘟疫论。兵燹后尽失其传。赖姑苏吴又 
可特辟手眼。破叔和之藩篱。接长沙之心传。参伍错综。委曲详明。至今兆民赖以生全。独疠疯几千百年。 
明哲代出。无不为之束手。圣如丹溪。治效四人。后三人犹复发而毙。以故患是疾者。戚里恶闻。骨肉远避。 
痛苦之余。求死不能。求生不得。甚至有投水悬梁。自戕其命。而衔冤地下者。则疠疯之惨酷。比之瘟疫。殆 
尤甚矣。乾隆嘉庆间。是疾吾省罕见。今则村落中十里五里。处处咸有。天地杀厉之气。愈积愈盛。或目为 
正报。或诿为劫运。余窃非之。夫病各有因。外而六淫。因乎天也。内而七情。因乎人也。疠疯则地气所主。而 
天与人从此应之。大抵染是疾者。惟东南最盛。大河以北未有也。岂非东南地势卑下。鱼鳖龙蛇之蟠踞。 
湿极生热。热极生湿。二气互蒸。常则为岚为雾为烟瘴。变则另有一种浊气秽气毒瓦斯。与夫似浊非浊。似 
秽非秽。似毒非毒之气。从地而起。人在气交中。如鱼在水。无隙可避。轻则伤及肌肤。重则伤及筋骨。又重 
则伤及脏腑。苟非有人焉。仰观俯察。洞见其源。而设法以救之。岂能使民无夭札哉。余赋性素懒。攻举子 
业。亦不求甚解。而于岐黄术独好深湛之思。每念百病皆有方法。何疠疯一门。独无专书行世。岂天道之 
好杀与。抑人事有未尽与。尝以此语质之全石刘席观先生。先生曰。是书吾家藏有善本。系庐陵萧君晓 
亭所手着。治经千人。应如桴鼓。尝欲刊印万本。遍送乡场应试诸公。惜有志未逮。临终以其书授余。谓余 
能不负所托。今老矣。恐此书不成。无地见晓亭矣。子其有意乎。余闻而喜出望外。急索其书而读之。见其 
论证精细。处药和平。而又曲尽变态。得心应手。洞垣窥墙之技。不是过矣。爰集同人注而梓之。斯亦儒者 
随地济人之端乎。抑余因之有感矣。方今天下经验奇方。当不止此。如芜湖之药酒。通州之眼药。以及化 
痞诸膏。要皆私诸一家。以为子孙射利之途。晓亭不传其后嗣而独传先生。先生亦不传其后嗣而独传 
余。非晓亭不能知先生。非先生亦不能不负晓亭。而诸君子之慷慨好义。俾余与先生与晓亭终相与有 
成也。亦非偶然矣。是为序。 
x道光十二年庚寅秋后一日钤阳春台袁世熙序x 


序四
属性:先大父醒初公。素称博雅。廷试南归。由苏杭书肆。购有古今奇书。除经史百家外。如天文地理以及医卜 
星数。无不精通其术。先君子晓亭公。幼承庭训。口授最真。而于医道更详。盖以医乃仁术。可以济人。诚如 
范文正公所谓愿为良医也。嗣是先君子医人神效。素不受谢。远近踵门求方者益众。惟治疠一途。尤殚 
精竭力。旁搜远索。又得各家秘本。斟酌损益。历数寒暑而始集其成。而更遵仲景六经之法治之。以故医 
疠百不失一。欲公诸世。诚恐传非其人。或以此为射利之门。一再传后。有失其真者矣。钤阳刘全石先生 
孝友成性。古道照人。与先君子气谊相投。为知心交。而于天文地理医卜星数。互相参稽。如是者有年。岁 
辛酉。先君子病笃。遣价迎全石先生于分宜。至则纵论古今。其病若失。一夕谓先生曰。尔我治疠一法。所 
活不下数百人。欲将所注疠疾辑要。及所记疠疾备要二卷。俟岁贡后。刊刻万本。即在江西乡场分送应 
试者。又闻粤东多疠。亦印送万本。遍送乡试诸公。今墓木拱矣。无后望矣。若成此事。非君未有可托者。乃 
检出辑要备要二书。再拜而授之。先生亦再拜而受之。二人握手泪下。馨等亦泣而志之不敢忘。不逾月 
先君子捐馆舍矣。厥后全石先生罕至吉州。而馨等兄弟亦橐笔遨游羊城十有九年。饥躯根据人。未能刊 
布其书。今仲夏先生命其主器东昌君冒暑来舍。道及同邑孝廉袁春台先生。欲集同人刊布此书。馨闻 
喜甚愧甚。愧者愧馨兄弟徒读父书。不能成先志也。喜者喜善与人同。得有全石先生与孝廉袁君也。乃 
检先君子手定原稿。交东昌君。其再拜授受亦如前。他日刊刻成书。分布天下。俾疠疾不降。民无夭札。是 
即全石先生与孝廉袁君之功也。亦即吾祖父之志也。而馨等兄弟何有焉。是为序。 
x道光十年岁次庚寅季夏朔日庐陵一山氏萧桂馨谨识x 


序五
属性:余自幼爱治岐黄术。谓医虽小道。有裨于人己。读书人所宜旁及。顾不登门不索谢。据六经之法而治之。 
求方者日益众。嗣以有妨举业。乃力辞而置之矣。惟治疠则尤汲汲不遑。常恐其不我遇。夫疠疾也。得之 
者。父子离散。夫妻暌违。戚友避之。行道叱之。非若他疾只伤一人。疠实传染常多。或伤邻友。或伤一家。至 
于无与为婚而绝嗣者不少。张子云。疲癃生理残障。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不其然乎。顾治是疾。古今 
既少专书。方亦寥寥。而庸辈偶得一二方。私为秘本。挟此以索重资。及叩以病源药性。茫然不知其故。精 
医之士。又或畏其秽污而不经心。或目为正报而托于缘定。使抱是病者。有病无药。致自缢投水死者。往 
往有之。余甚悯焉。究心多年。治不下数百余人。爰着此编。举其纲。张其目。条分缕晰。三易寒暑。颇费苦心。 
阅是编者。岂惟可以治疠。亦于分经治病之道。可得其概矣。有心者广而行之。亦吾辈随地利人之一端 
也欤。 
x嘉庆元年孟夏月初九日晓亭主人书x 


述古八则
属性: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脉风。成为疠风。又风论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疠风者。营卫热 。其气不 
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长刺篇论曰。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 
灵枢曰。疠风者。数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毋食他食。 
千金翼耆婆治恶病曰。疾风有四百四种。总而言之。不出五种。即是五风所摄云。何名五风。一曰黄风。二 
曰青风。三曰白风。四曰赤风。五曰黑风。其风合五脏。故曰五风。五风生五种虫。黄风生黄虫。青风生青虫。 
白风生白虫。赤风生赤虫。黑风生黑虫。此五种虫。食人五脏。若食人脾。语变声散。食人肝。眉睫堕落。食人 
心。遍身生疮。食人肺。鼻柱崩倒。鼻中生息肉。食人肾。耳鸣啾啾。或如车行雷鼓之声。食人皮。皮肤顽痹。食 
人筋。肢节坠落。五风合五脏。虫生至多。入于骨髓。来去无碍。坏于人身。名曰疾风。疾风者。即疠病之根本 
也。病之初起。或如针椎所刺。名曰刺风。如虫走。名曰游风。遍身掣动。名曰 风。不觉痛痒。名曰顽风。肉起 
如桃李小枣核。从头面起者。名曰顺风。从两脚起者。名曰逆风。如连钱团圆。赤白青黑斑驳。名曰KT 风。或 
遍体生疮。或如疥癣。或如鱼鳞。或如榆荚。或如钱孔。或痒或痛。黄汁流出。肢节坏烂。悉为脓血。或不痒不 
疼。或起或灭。青黄赤白黑。变易不定。病起之由。皆因冷热交通。流入五脏。通彻骨髓。用力过度。饮食相违。 
房室不节。虚动劳极。汗流遍体。因此积热。风热彻五脏。饮食杂秽。虫生至多。食人五脏骨髓皮肉筋节。久 
久坏败。名曰疠风。 
丹溪云。疠疾须分在上在下。在上者以醉仙散。取臭恶血于齿缝中出。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取恶物蛔 
虫于谷道中出。所出虽有上下道路之异。然皆不外于阳明一经而已。看其证之上先见。上身多者。病在 
上也。下先见。在下体多者。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病在上下也。何则。阳明主胃与大肠。无物不受。多气多 
血。邪风之伤人也。气受之。上身多。血受之。下体多。气血俱受。上下皆多。自非医者神手。病者铁心。罕有效 
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