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道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庸对医术倒没有那么热衷,他只是陪听,真正想学的人是白如雪。在知晓自身天资不高之后,白如雪对武道修炼的兴趣就更小了,转而迷上了救死扶伤的医道。其实她的天赋不能说差,在普通门派眼中也是属于可造之材,若是有气运笼罩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可她自己主动放弃了。

“比起如何伤人,我更想学如何救人。”

白庸对此不阻止,而是大加鼓励,一个人能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更何况医道这种远比武道更受人尊敬的方向,也更为安全。

第二十二章无中生有(上)

这天又轮到白庸的第三场擂台赛,介于他前两次的表现,到场前来观看的弟子远比前几次要多得多,即便是那些下注赌冼凡心胜出的人,内心中也隐隐有一种期待,想看看他会不会在比赛中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除了弟子外,掌教宗守玄以及冼凡心的师傅断天堑都来现场,作为主持比赛的执法者。

冼凡心不善辞令,对着白庸抱拳道:“请赐教。”

“赐教说不上,稍微有些用剑心得想要与师兄交流。师兄小心了,可别露出不必要的破绽。”白庸露出外人一看就要大呼“有埋伏”的笑容。

但冼凡心不为所动,一运道气,握剑手中,摆了个苍松迎客的姿势,剑锋并没有出鞘,依旧套在剑鞘中。师兄弟之间的切磋,一般也不会有弟子特意拿神兵来砍人,以剑鞘论武,是一种仁德的表现。

白庸没有使用连着剑鞘的剑,他用的是铁树木制成的钝剑,因为戴上剑鞘会影响剑法的流转,舞动时剑鞘的震动会影响剑路的轨迹,他自认还没到剑意通达,无招破有招的境界,还是用木剑更为有利。

汇聚道气脚下一跺,凭空一声炸响,白庸飞身向前,举剑至取中宫,声势浩浩,气势荡荡。

此招声威共鸣,招未动,势先走,正是“反客为主”,恰好压制“苍松迎客”。这两招都是出自玄机剑法,由此可见,白庸似乎打算在冼凡心最擅长的领域击败他,虽然有些狂妄,却又令人觉得可以接受,反而不这么做就对不起他之前的表现了。

本以为凭冼凡心的脾气,这时候会争锋相对,使一招“杜门谢客”以攻对攻,然而他却是后退半步,剑鞘从侧面贴上木上,使一个粘字诀,引导剑势往身旁错过。

在擂台下观战的洛红尘兴奋的一握拳:“好耶,果然成功引诱对方使用玄机剑法,用苍松迎客引出反客为主,正是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然后用请君入瓮,再接关门打狗,这招对练的时候有用过,既可以避开对攻,又能以退为进。”

请君入瓮能够黏住剑劲,使对手无法发动后招,只能顺着原先的剑势而走,然后用上“关门打狗”就能反守为攻,令对方只能硬接而无法闪躲。

然而冼凡心眉头一皱,只觉一股大力从对方的木剑上涌出,心知不对劲。原来白庸那一招反客为主是虚招,仅仅用上两分力,还留着八分力来改变剑势。

没料到还有这层变化,请君入瓮的粘字诀无法贴住木剑,一下子被震开,白庸反手回剑横扫,正是“倒打一耙”。

冼凡心明白来不及退避,于是连环抖动剑圈,一圈圈套住木剑,化去剑势。

这时便显示出冼凡心不凡的剑术造诣,沉重的鞘与剑在他手上竟好似泥鳅一样柔滑,一圈圈圆环连接得毫无造作痕迹,不留一丝破绽,仿佛湖面上的漩涡一样,自然而又无迹可寻。

如此精妙的一招,冼凡心平日里都用不出来,而在刚刚突然灵光一闪,才能超常发挥,可谓神来之笔。由此可见,他也是一名大赛型高手,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能爆发出潜力。

观战的弟子看出其中的厉害,纷纷为此招叫好,场下热闹非凡。

然而,看似就要靠着这一神来之笔扭转局面的冼凡心却是脸色一变,中断漩涡般的剑圈,立即抽身而退,而白庸则趁势追击。

原来,刚才那一招倒打一耙也是虚招,看似威势汹汹,实则金玉其外,根本没有携带太多的力道,纵然冼凡心那一招化消剑劲的漩涡剑招神妙非凡,可对方剑上根本没有什么力道,便是想化也无从化起。更何况,自己连续中了两回虚招,正是蓄力消散,气势下落之际,对方肯定会抓住机会连番抢攻,施展强招争得上风。

然而白庸再度出乎冼凡心的预料,他虽然紧逼攻招,却没有用一往无前的强攻之招,而是一连串的小招,用剑锋不停的戳点对方的剑鞘,这招是“水滴石穿”。

冼凡心暗称一声高明。不用强攻,改用小招,看似浪费了大好机会,实则逼得自己无法脱身,不停振荡既能化消自己残余的爆发力,又能替下一招积蓄力量,好爆发出更大的威能。

这一回终于被冼凡心料中,白庸在一连串的水滴石穿之后接上了“石破天惊”,轰然一剑破空而出,发出一声虎啸,连空气都被这一剑劈开,一如蓄水大坝突然放闸,之前蓄力的力量全数奔泻而出,决然如满弦利箭划空。

转瞬间,未曾开封的剑尖已经近在咫尺,离眉心不到三寸。到此时,已然来不及闪避或者用剑格挡。

便听一声钝击,木剑好似刺到了一柄隐形的利刃,剑锋擦着冼凡心的鼻尖过去,并与那无形之物摩擦出闪烁的火花。

一招拼过之后,用铁木作为材料以法力制成的木剑,坚硬程度不逊于纯钢的剑身上,居然被硬生生挖出一道凹槽,若不是剑身够厚,只怕已经分为两半了。

“是剑气!无形剑气!不需要用剑就能放出无形剑气,这不是天人境高手才能做到的事情吗?要是让他将修为提升到天人境那还得了,绝对是万剑归宗的境界。”

“真强啊!不愧是我们这代弟子中的第一用剑高手,居然这么快就领悟到了那种玄之又玄的剑之境界,就算没有登堂入室,也已经踏上巅峰剑意的门槛。”

“可恶啊,冼小子居然藏了这么一手,这家伙真阴险,平时和我对练都没有用过,居然隐藏得这么深。”

弟子们旁观者迷,并没能体会到冼凡心身临险境的紧张感,反而替他在紧要关头爆发出来的无形剑气喝彩。

不需借助任何媒介,只凭本身就能释放出剑气,这并非修为高就能用得出来,必须要踏足剑之真义的门槛,领悟人剑合一的奥义才行,即便在天人境的用剑高手中也不多见,更何况以区区肉身五重境就能使用,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古今数得上的用剑天才。

就在人人替冼凡心的无形剑气叫好的时候,他的师傅断天堑,微微皱起了眉头。

第二十三章无中生有(下)

“凡心今天的表现很是异常,剑法畏缩不前,迟疑后退,虽有闪光之处,却是瑜不掩瑕。”

向来都是称赞瑕不掩瑜,而断天堑偏偏反过来讲,可见在他看来,无论是漩涡剑意还是无形剑气,都比不上冼凡心在剑法上犯的错误。

断天堑外号“剑豪”,可见他的剑法是走勇猛直前、豪胆无畏的路子,而作为他的嫡传弟子,身传言教下也该相似。固然剑法可以改走阴柔的路子,但核心剑意却不该有改变才对。剑意,是剑者的灵魂。然而冼凡心刚刚的表现,却令他大失所望。

明眼人都能看出,剑法上明明是冼凡心更胜一筹,但在开始的几番交手中,却落到了下风,并非是力量和修为上的影响,而是的的确确在剑法的较量上输了一筹。在旁人看来,这不过是一时失手,被白庸以两招虚招算计而落入下风,随着比武的进行,迟早会扭转局势,可断天堑心中明白,这一局自己的弟子已经输了,不是输给对手,而是输给自己。

刚才两下虚招,如果冼凡心能按照以往的剑风,以攻对攻,就能顺利破解虚招,还能反将一军,然而他却选择了游走退避,导致中计。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比试中,每当出剑强攻的时候,他都会有一刹那的犹豫,似乎顾及着什么。

就是这一刹那的犹豫,使他圆真无漏的剑法中出现了破绽。

失了灵魂的剑,和一根废铁没有区别。

宗守玄明白其中原因,毕竟叫白庸以计谋取胜就是他通过戏无涯传达的任务,开口道:替冼凡心说道:“我想他是中了白庸这小滑头的局外招,论剑法当代弟子无人可是他对手,心性欠缺是美中不足,日后多加磨炼也就是了。”

断天堑却摇头表示不同意:“练剑,本质还是练心,既是剑心,又是人心。人心没有通明,剑法又怎能算得上高超呢?只练剑不练人心,一辈子都只能停留在庸人的境界。”

“话虽如此,可积跬步方能至千里,积小流方能成江海,饭总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师弟也别要求太高,揠苗助长是人间憾事。”

“没有将雏鹰扔下悬崖的残酷,哪来翱翔苍穹的喜悦!既然拥有了超出凡人的天赋,就要付出比普通人多百倍千倍万倍的努力,这样才对得起上天的恩赐。”断天堑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的赫然是玉不琢不成器、棒打出孝子的决绝。

宗守玄对于师弟的固执,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玄宗各脉都有自己的师承,有着各自的道心主旨,即便修行的都是玄心正法,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训徒上他也不好插手。

不管台上的两位前辈怎样议论,擂台比武仍在继续中。

白庸依旧使用虚虚实实的剑招,而且虚招出现的几率比一般时候还要多得多,每一次都是只要以攻对攻就能成功破解。

而越是如此,冼凡心越是笃定对方是想利用自己的小动作作为突破口,于是越加避讳强攻,即便是不得已要反击,也会在出剑时刻意提醒自己不要上扬。在这两天与洛红尘对练的时候,他已经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小动作,出剑时会先上扬再下沉,虽然幅度很小,但确实存在。

为了消去这个动作,比赛时心中不免总是惦记着,而使他出剑时出现了短暂的迟疑。至于无形剑气这种远超出层面的手段,不是他想用就能随心所欲使用的。

白庸自然明白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