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国暗自咋舌,难道自己重生之后,就要变成这郑家的一员?
——————————————————————
今日第一更,晚上还有两更,恳请推荐收藏!!!
第三章 门阀之郑氏(下)
郑大仕,时任隋朝骠骑将军。(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ар。1⑥κXs。cOm(1⑹κxS。СOM。文。學網)不过他这个骠骑将军,和东汉时期的骠骑将军可不太一样。隋朝的骠骑将军,只是府兵制度的基层军府主官,论品秩不过正四品。
而郑大仕的独子郑仁基,在朝中担任通事舍人,品秩更低。
由此可以看出,荥阳郑氏在入隋以来,的确是没落了。虽然还有郑译这一支在支撑,可郑译已故去,郑译的后人依靠着余荫勉力支持,显然已无法和当年相比。
不过,汜水关距离荥阳不远,郑家的名头,还是很有用处。
最明显的,就是那汜水关守将在得知郑世安的请求之后,二话不说,立刻派人打探。
李建国也说不清楚,那言家村是在什么位置。
但距离汜水关,显然隔着一段距离。如此追查,自然不可能查找到什么结果。于是在两天后,郑世安从汜水关守将的手中,拿到了相关文书,随郑大仕启程离开。
开皇年间,隋文帝对户籍的管理,非常严格。
特别是针对世族门阀中所隐匿的人口,更格外关注。丞相高颖,更是几次进行普查,以严格户籍的管理。当然了,世族门阀若是想要隐藏,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不过郑世安五代服侍郑家,身份和地位和普通奴仆不一样。所以当他要收养李建国的时候,自然会为他办理户籍。只不过在相关文书上,李建国的名字,已变成了郑言庆。待到回转荥阳以后,再办理相关手续,就算有了正式的身份。
郑言庆?
在郑世安的怀中,李建国反复的重复这样一个名字。
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他就算正式融入进了这个时代。从今以后,他叫郑言庆!
从汜水关到荥阳,并没有耽搁太长时间。
郑世安因为要在郑大仕身边听命,所以把郑言庆留在了徐妈母子的车上。
要说起来,徐妈母子并没有资格坐在车里。之所以能上车,则是因为车中的另一个婴儿,郑仁基的儿子,郑弘毅。郑言庆躺在虎皮褥垫上,侧着身子,看着熟睡中的郑弘毅。但在他脑子里,却没有半刻休息,思索着未来将要面临的事情。
如果推算不错,如今应该是开皇末年。
开皇之后,是四年仁寿,接下来就是一代昏君,隋炀帝杨广的执政期。
待到隋炀帝灭亡时,自己应该是二十多岁,然后他要迎接的,将会是一个盛世的到来。
该如何走?
郑言庆必须要有一个规划。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规划未来的时候,有一双眼睛,正好奇的盯着他上下打量。
朵朵已经睡着了,蜷缩在徐妈的身旁。
而徐妈则凝视着郑言庆,心里充满了好奇……
这是一个古怪的婴儿,几天下来,很少听到他哭闹,非常安静。
一般而言,婴儿的吃喝拉撒都不受控制。偏偏这个小家伙,竟好像懂事一样,根本不用徐妈去操心,更不会像小公子郑弘毅那样子,一天要换好几次的尿布。在大多数时候,小家伙总是瞪大乌溜溜的眼睛,有时似乎很好奇,有时却像在思索。
思索?
徐妈的嘴角,浮起了一抹笑意。
她是在嘲笑自己,又有哪一个小孩子,还在襁褓中就开始思索?
不过,这真是个有趣的小家伙,不是吗?
郑家在荥阳,颇有基业。
七房各有住所,但最祖宅只有家主嫡传才有资格居住。郑大仕虽有功名,但也不能住在祖宅,他所居住的地方,名为安远堂,也是郑家在荥阳一处重要的基业。
堂号,也是世家大族的一个代表符号。
与大多数世家不同,荥阳郑氏拥有两个堂号,一个叫著经堂,是为了颂扬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命名。只有族长一支,才能居住在著经堂;而另一个堂号,就是郑大仕这一支所在的安远堂,因汉宣帝时,郑吉平定西域,被封为安远侯而命名。
这两个堂号,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郑家文治武功的理想。
郑大仕在安远堂门外下了马车,对郑世安说:“世安,你先把孩子安顿下来……对了,等一下我再让人给你安排一个奶妈,正好方便照顾。你安顿好了,再过来找我。”
简单的一句话,却表明了郑世安在安远堂不同凡俗的地位。
这时候,徐妈抱着郑弘毅和郑言庆,走了过来。
郑大仕看了一眼徐妈,沉吟片刻之后,沉声道:“这样吧,就让徐妈过去照顾吧。”
徐妈虽已年近三十,但徐娘半老,正有风韵。
郑大仕在洛阳买下徐妈母子,只是因为郑弘毅的母亲刚故去,孩子也需要奶妈。
可他发现,郑仁基似乎对徐妈颇有意思。
郑大仕不得不多一个心眼。郑仁基也正是年富力强,妻子故去,郑大仕考虑着给他再找一个门当户对的续弦。而且心中已有了考校,郑大仕可不想这时候节外生枝。
世族联姻,对声名也很看重。
郑仁基妻子刚故去,如果和奴婢传出什么风言风语的话,德行又亏,会影响到亲事。
可郑言庆一听,却是心里一咯噔。
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朵朵那小女孩儿,怀中有绿珠宝刃,而且身份非常诡异,实在不应有太多牵连。本能的,他想要开口拒绝,从襁褓中伸出手,咿呀的反抗。
郑世安却笑了,“看起来,这孩子倒是和徐妈挺合缘,就依老爷所说。”
他从小陪着郑大仕,对郑大仕的心思,当然也最为了解。
但郑言庆却不愿意,实在是因为朵朵母女,来历不明,留在身边的话,太危险了。
只是,这件事却没有他反对的余地。
郑言庆心里正纠结着,就见从远处,一匹白马疾驰而来。
马上端坐一名文士,在安远堂门外跳下了战马,快步就走到了郑大仕的跟前。
“善果,你怎么来了?”
郑大仕有些奇怪,开口道:“我正说洗漱之后,就去著经堂祭拜先祖,你却先过来了。”
男子虽是文士打扮,宽袖大袍,衣带飞扬。
可是体型却很魁梧壮硕,透着一股子豪壮之风。
他在郑大仕面前行礼,而后说:“叔父,归昌公听说叔父回来,要我请您立刻过去,有要事相商。”
归昌公,是郑译的长子,名叫郑善愿。
郑大仕一怔,立刻知道出了大事,连忙问道:“善果,族长要我过去,出了何事?”
郑善果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但郑言庆还是听了个大概。
只听他轻声道:“叔父,长安传来消息,元妃在十日前,故去了!”
郑大仕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
八点以后,还有一票,求推荐收藏!
第四章 有故事的人(修改版)
郑言庆后来才知道,这个郑善果是郑译兄弟的儿子。(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借助郑译的关系,郑善果现如今刚刚从沂州刺史的位置上卸任,升任右光禄大夫,地位远远高过了郑大士。
可在郑大士面前,郑善果只是一个晚辈。
哪怕他身为嫡传一支,面对官职小过他的族叔,也必须要恭恭敬敬。
郑善果所说的‘元妃’,正是隋太子杨勇的正妻。
后世的史书里,对隋太子杨勇颇有同情之意,说他性情温厚,有长者之风。只不过喜欢奢华,有些贪恋女色。
对这个说法,郑言庆不太相信。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李唐夺取了杨隋江山,自然会有一番粉饰。隋炀帝作为亡国之君,不可避免的会遭受诋毁。那么当年作为隋炀帝滴对手,杨勇自然会被美化。不如此,又如何能凸显出李唐的丰功伟绩?更何况,这《隋书》出自唐人之手……
杨勇不喜元妃,由来已久。
后来有趣了云诏训为妾,更是把原配抛之脑后。
元妃也是贵族出身,又如何受得了这种冷落。加之身体缘故,最后因心痛而猝死。
荥阳郑氏,一直都支持太子杨勇。
虽然不知道元妃之死,会出现什么结果,但郑家的人都敏锐的觉察到了一丝不妙。
隋文帝的老婆,是独孤皇后,是个性情善妒的女人。
想当年隋文帝起家,多半有独孤皇后家族的支持,故而对独孤皇后也是言听计从。
杨勇贪恋女色,原本就不得独孤皇后的喜爱。
元妃又是独孤皇后为杨勇选中,她这一死,定然会引发出独孤皇后和太子的冲突。更何况,现如今身为晋王的杨广,从江都回转长安,对太子之位是虎视眈眈。
所以,元妃的死,必定会引发一场动荡。
而郑家,必须未雨绸缪,分析判断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归昌公郑善愿这时候请郑大士过去,商议的就是这件事情……
不过,对郑言庆而言,郑家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他无法参与,也无力参与其中。
数日之后,郑言庆得到了户籍,正式落户在郑家。
——————————————————
如郑言庆所想,元妃的死,拉开了晋王杨广和太子杨勇之间的斗争序幕。
而郑家在杨勇和杨广之间的选择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分歧。郑氏族长郑善愿,力主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