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下令宰相高颖更改。因曲江池中莲花盛开,而莲花又雅称芙蓉。高颖在思忖良久之后,把曲江池改名为芙蓉园。与大兴城紧密相连。
        池水下游,流入城中,是长安东南各坊水源之一。
        到隋烁帝时期,杨广又让黄充在曲江池中雕饰各种饰物,君臣在引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饮的乐趣,更将南北朝时文人士子曲水流筋的故事引入了宫苑之中。
        不过,自武德二年始,李渊逐渐把芙蓉园开放,更下令扩大芙蓉园的规模。
        如此一来,曲江流饮就不再是皇家独有的乐趣。皇族、僧侣、平民。胡人都聚集此处,成为长安一道极为独特的风景线。
        武德三东时,关中和中原,渐趋平静。
        曲江池自然就成为长安人颇为喜爱的一处游乐场所。或登高而乐。或曲水流筋,或泛舟水上,或沿两岸漫步,阳光明媚,碧空万里无云,曲江池畔,热闹非凡。
        李言庆身着一袭月白色博领大衫。和房玄龄坐在一叶扁舟之上。
        沈光操舟,一袭黑衣。
        郑宏毅在一旁添酒,聆听李言庆和房玄龄之间的谈话。
        作为太子宫中的人,郑宏毅还兼有鸿驴寺承的职务,秩比从六品。说起来,这也要感激当年他在偈者台的种种经历。若非在隋朝偈者台历练过,他也不可能成就今日的职务。当然,李建成向李言庆卖好的成分也包括其中,否则郑宏毅也很难坐稳。
        虽然李渊不承认隋杨的地位。可房玄龄作为一方诸侯的使者并且是敌对势力的使者。李言庆和房玄龄的会面,自然需要小心谨慎。身边得要有个。鸿驴寺的官员相陪。名义上是陪同,实际上也有监视之意。只是大家都清楚李言庆的身份,到也不需要太过关注。但程序上的事情。还是要走一下,省的有人跳出来挑错。
        郑宏毅身为从六品的寺承,又是东宫属员,倒也还算适合。
        只是在言庆身边,也就没了郑宏毅说话的权力。当个酒司令,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言庆撩衣赤足,颇有几分魏晋名士之气。
        而房玄龄也很悠闲,靠着船帮上的桅杆。拼着新酿的宜春酒,全无使者的风范。
        “一晃,快十五年了!”        李言庆笑道:“什么快十五年了?”
        “当然是我离开长安,快十五年了”呵呵,还记不记得,当初我和老杜去找你?那是我自中进士以来。首次离开长安。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房玄龄十八岁中进士,而且是隋朝开国以来,第一次科举所提名的进士。
        此后,他出任羽骑尉,虽然只是一个武散官的职务,却一直留在长安,等待机会。
        骨子里,房玄龄的长安情结还蛮重。
        江南的烟雨虽好,终究比不得这长安的盛世气象!
        李言庆破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如何能不记得?”
        当年,徐世绩侍立,房玄龄铺纸。杜如晦研墨,也是他这一世。除了在窦家学舍之外,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言庆目光凄迷,突然低声吟唱:“长安好,风景旧曾谙?”
        郑宏毅和房玄龄一怔,抬头向李言庆看去,做出聆听之色。要知道。自大业末年战乱开始,李言庆就再未有过诗词出现。房玄龄是行家。郑宏毅虽然比不得房玄龄,却毕竟师出名门,是颜师古的学生。所以这文人士子的素养,还是有的。
        只听言庆开头一句,两人就知道,李言庆会有新作问世。
        可言庆吟唱完这头一句后,立刻觉察到不对劲儿。他这一句,也仅是有感而发,全无盗诗的念头。但第一句已然出口,房玄龄和郑宏毅。都满怀期盼的看着他,让他有些骑虎难下。
        闭上眼睛。他也有些无可奈何。
        早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又何必卖弄呢?
        深吸一口气,言庆轻声吟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长安?”
        白居易的《江南好》。
        不过李言庆把江南,变成了长安。
        从诗词的平厌而言,有些不太工整”如果是普通人吟唱,说不的会被人骂死。
        但从言庆口中出来,却似乎别有一番味道。
        人们会说:这是鹅公子革新开创的诗体!有时候,名气的好处就在于此。恰好这聆听着,又是一个对长安满腔怀念的房玄龄。与其说是吟诗,倒不如说是唱出房玄龄的心声。曲江也是江,水面漂浮莲花,翠绿莲叶,映衬江水幽绿如蓝,也非常应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长安?”
        房玄龄突然抚掌大笑,引项高歌。
        歌声,在曲江上空回荡,引得无数人翘首观看。
        “咦,那船上白衣者,不就是河南王千岁吗?”
        “你认得河南王?”
        “以前在洛阳时,曾见过几次。”
        “莫非是河南王在为长安赋诗        一定是这样的,非河南王,谁又能吟出这等好诗?”
        每一个地方的百姓,都有着极其浓厚的乡土情结。
        谁都知道,李言庆是洛阳人、荣阳人的骄傲。他在洛阳、豪阳做过很多事情,被人们所接受,所尊重。可是在洛阳,人们听说过言庆的名字,却无太多感想。
        毕竟,对于长安人而言,李言庆是一个外人。
        但现在,一个外人,一个名满天下的外人,在长安城如此赞美长安。令得无数长安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你们看,河南王也认为,长安好啊!
        一艘画舷和小舟错身而过。画航很大,船头上插着一面黄锦缎子的旗帜,上书“襄阳,二子。
        从画航里走出一男一女,男的大约在三十多,快四十岁的模样。
        生的相貌堂堂,仪表不凡。而在他身边的女子,也有三旬上下,到算不得倾国倾
        “舟上,莫非河南王李王千岁?”
        李言庆闻听一怔,有些愕然的抬头看去。
        “王爷,这是襄阳公主画舷,说话的那人,乃当朝驸马,寰诞!”        那毫无疑问,窦诞身边的女子,想来就是襄阳公主喽?这襄阳公主。是李渊的次女,但论及地位,却不算太高,全因她的母亲,是窦皇后的通房丫鬟。襄阳公主名叫李婉。性情很温和,也颇为贤惠,但在史书上,并未留下太多的痕迹。
        流传最多的,莫过于她嫁给寰诞的过程。
        窦诞本有妻室,后因娶襄阳公主,而不得不休妻。
        好在,襄阳公主和箕诞也算举案齐眉,琴瑟相和。两人素来共同进退,也是皇室的一段佳话。
        这窦诞,官拜殿中监,安丰郡公,是窦抗的长子。
        李言庆不认得窦诞,可郑宏毅却认得。
        言庆连忙起身,隔船一拱手,“实郡公。一向可好?”
        窦诞笑道:“果然是李王千岁!呵呵,我刚才还觉得奇怪,如此佳作。又是出自哪位之手,原来是千岁所做。果然不凡。”
        “窒郡公过奖了!”
        言庆说完,又向箕诞身边的女子看去,微一欠身,小王见过公主。”
        襄阳公主倒是个害羞的性子,连忙摆手,退后一步道:“千岁万不可如此,千岁乃我大唐元勋功臣,襄阳怎敢当千岁之礼呢?应该是襄阳向千岁见礼才是。
        这个女子,倒真是有趣。
        李渊如今共有十九个女儿,最小的去岁末才出生。
        不过这十九个女儿里,言庆只见过李云秀,听说过李永嘉,其他人一概不认识。
        在言庆的印象中,唐朝的公主们,都不是让人省心的主儿。
        李云秀,平阳公主,舞刀弄枪,好问政事,颇有男子之风。此后还有什么高阳啊,什么太平啊,要么红杏出墙,要么野心勃勃。这襄阳公主。倒是个特别的存在。
        “李王爷,再作一首诗吧!”
        岸上人,突然大声呼喊。
        一个人喊出来,很快就得到了无数人的响应。
        长安人皆知,李言庆文采出众。诗书双绝,只可惜无缘看见。
        现在,鹅公子莅临长安,又岂能是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就能放过?
        窦诞也笑道:“李丰,既然大家如此期盼,何不再赋诗一首呢?久闻李王诗书双绝,下官却从未见过。不如这样。李王登舟一叙,畅游曲江,也是一段佳话。”
        “是啊,妾身也常听人说,李王的诗。确是高明呢。”
        李言庆看了一眼房玄龄,却见房玄龄闭上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
        这家伙无事癫狂,惹来这许多麻烦。现在到好,居然不闻不问,置身于事外,着实可恨。
        沉吟片刻,言庆拱手向曲江两岸一揖。
        “非是王拿捏,只是今日陪同苏州使者游玩,实在无法脱身。
        不过,公主既然要小王赋诗小王就在此献丑一番”这样吧,今日曲江与公主,与驸马,与诸君相逢。也是有缘。而我这好友,亦是久未至长安,小王就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窦诞浓眉一挑,来了兴趣。
        这可是应景诗……
        窦诞能肯定,言庆这是临时起意,而非刻意准备。
        不过,这要应景,还要点题。同时又是即兴,却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与襄阳公主相视一眼,夫妻两人齐齐点头。
        而岸边众人,也是好奇万分。颇为期待的看着那立于小舟之上,卓尔不群的李言庆。
        房玄龄这一次,睁开了眼睛。
        “取酒来!”
        所谓装逼就要装到底!
        既然逼到这份上了,那索性就耍一回酷。
        言庆一口饮尽宜春酒,抄起一根银箸,在青铜爵上轻轻敲击一下。发出“叮”极其悦耳的声音。
        “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