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吉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着龙渊阁大学士王雨农会同六部,按前朝地域规制于南唐故地重置府、州、县,镇衙署官安民。南唐故地各府、州、县,一应免除换赋三年,以为民生息。钦此”。
  “武威大将军耿进及麾下将士受命伐唐,功勋卓著。武威大将军耿进晋爵二等威远公,加太子少保衔。另赏丝缎三千匹,黄金一万两。着其总领伐唐所有水陆兵马,大将军行辕设安庆驻防。勇毅大将军卫飞扬骁勇善战,赐爵三等镇南侯。另赏丝缎一千匹,黄金五千两。
  着其领兵三万镇守金陵,仍归武威大将军耿进节制。伐唐先锋将军沈重战有功,晋爵二等伯,另赏丝缎五百匹,黄金两千两。着其调任兵部侍郎,麾下兵马就地移交潢关守将叶闯统辖。其余伐唐有功之将,皆可由武威大将军耿进具章保奏,论功行赏。着枢密院太尉陈文远会同兵部、户部。署理一应伐唐将士恩恤赏抚事宜。钦此!”
  “皇次子宁王赵当镇守襄阳拒楚、皇三子康王赵敢戍守幽州攻燕已有多年,不负联望,战功赫赫。着二王自圣旨所到之日即行交割兵马与各自副将统领,即日起程回京述职。钦此!”
  “禁军大将军周挺忠心耿耿,晋爵三等忠直公,加太子少保衔,赏丝缎一千匹,黄金五千两。另允其择一子加恩封侯。禁军副将军耿忠勇可嘉,晋爵二等定边侯,赏丝缎五百匹,黄金两千两。钦此!”
  “禁军骁骑将军王文广勤王得力,赐爵三等伯,特旨升任禁军副将军。禁军大将军直属骁骑营校尉严方护驾有功,特旨升调内廷禁卫将军。内卫外卫即日合并由其统领。钦此!”
  “查原内廷禁卫将军赵天养心怀不轨,纠集原任太尉卫肃、安贵侯李聪益、安乡侯李中敏、安宁侯李若松等人,挟持废太子赵恒谋逆作乱。着集贤殿大学士徐文瀚全权负责。礼部、刑部、兵部三部尚书全力协同,务必于一个月内审明此案。以正天下视听!钦此!”
  “查皇后李氏不知感念皇恩,因妄图附逆作乱不成而畏罪自尽。然联念其侍联多年及掌理后宫有劳,着夺去皇后封号,以昭仪规制安葬。查废太子赵恒正室卫氏,因废太子赵恒事败而殉节,联念其一贯温厚贤良,特加恩仍以太子妃之礼厚葬。钦此”。
  “查咸阳富商黄继先、金城富商郭培,不安本分心怀异志,与废太子一党贯有勾连、暗助金帛。着咸阳、金城两地知府将此二人即日辑拿。严加审问之后具章详奏,不得有误!钦此!”
  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太子谋逆之后紧接着又是皇帝遇刺,只要皇帝乐意,随便打个喷嚏就能掀起一桩惊天巨案,牵涉无数人头落地。这几日文武百官上朝之时只有战战兢兢听旨的份,只要圣旨中没有点到自己的名字,心中就大念阿弥陀佛了,谁还敢不知死活的多放半个屁?
  不管怎么说,皇帝总算是紧锣密鼓的揭开了后太子时代新的一页。杨致的婚礼定在了正月十九日,为了像模像样的应个迎亲的景儿,赵妍十七日就被义父陈文远接去府中住下了。至正月十八日已是万事俱备。这日晚间徐文瀚与秦空云自然少不了齐聚杨府小酌。
  较之正月十五日夜间的密议。此刻的气氛无疑都要轻松了许多。认真听完徐文瀚详述皇帝的诸多旨意之后,秦空云颇感不平的问道:“皇上之所以能挫败太子一党的逆谋,我秦氏见不得光,只字不提倒也罢了,但大哥和三弟绝对称得上是此番擎天保驾的核心脑人物了,怎么那么多道旨意也没你们什么事啊?皇上不是许了三弟一个大夏海关总督么?难道还想收着掖着等涨价不成?有几道旨意也与大哥与三弟那日剖析的大相径庭,皇上到底是何用意?。


'邪云曲 第225章 有天赋的小舅子

  谅文瀚听秦空云那么一问。沉吟道:“皇上的用意并不或许。也是我们小看了皇上的心机与胸襟。二弟所谓的大相径庭,想必指的是皇上对四弟飞扬与沈重非但没有降罪,反倒有封赏吧?不错,皇上在这一节上应该很是动了一番脑筋。你是不曾去细细品味。”
  “为人君者为树威权,必须卓罚分明。凭心而论,飞扬与沈重在灭唐之战中。全天下人都看到了。他们都是立有大功的。这一点任谁都无法抹煞,皇上也不得不承认。有功不赏,何以服众?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慑服人心,皇上必须论功行赏。但封赏二人旨意的背后字字透着玄机,说穿了只有四个字:明升暗降。”
  杨致冷笑道:“说到弄权驻人之术,那是皇帝早已玩得炉火纯青了的。堪称此道大师。沈重勤奋而耿直,可当良将之任。飞扬骁勇而多谋。有统帅之才。二人若非太子妄图谋逆一事牵连,在军中可谓前途无量,必将崛起为新一代将星。可如今看来,至少在皇帝有生之年,二人恐怕很难有翻身出头之日了。”
  秦空云愕然道:“沈重由领兵三万的灭唐先锋重将而调任兵部侍郎。等于是夺了兵权闲置不用。飞扬原是统兵十万镇守金陵,圣旨却削为三万,仍受耿进节制。勇毅大将军的名号与镇南侯的封爵,都是皇上一道旨意便可随时收回的虚名。些葬丝缎黄金的赏赐又算得了什么?只要飞扬因皇帝处置卫肃而敢有半点异动,耿进就会挥军将其碾成赤粉!”
  徐文瀚神色从容的道:“愚兄以为,二位贤弟眼光不妨看长远一些。大可不必为四弟与沈重的前途命运过分忧虑。”
  “从古至今向来是国有昏君多奸佞,明主当国则强臣名将辈出。凭心而论,皇上绝非昏聩之君。皇上于太子篡逆一案应对及时果断,对大夏国力并未造成太大影响。托三弟之功,大夏至少在十年之内北方暂无突厥犯境掣肘之忧。当今之势。大夏已将江淅财赋重地纳入版图。国势愈见强盛稳定。皇上手握雄兵百万,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抛开宁王、康王两位统兵多年的皇子不说,耿进、周挺、曾英明等夏军名将正当盛年,皆有独当一面的统帅之能。新一代将星如耿、叶闯、王文广之辈,亦已崭露头角。换而言之。皇上虽然求才若渴知人善任,但对飞扬、沈重还未到非用不可的地步,对二人是处于可用、可不用的境地。而大夏如今虽然国势强盛,疆域却仅限于中华半壁。若要天下重归一统仍是任重道远。是以皇上对飞扬与沈重的处置根本扯不上什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名目。他二人暂且也没那个分量。
  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继续说道:“皇上龙体究竟如何,他自然心中有数,否则何必召回宁王与康王?将四位皇子都留到身边?还不是皇上自知时日无多,想在尽余生之力亲手栽培出一个能放心托付江止:的后继之君?三弟方才之言,可谓一针见血。在皇上有生之年,飞扬与沈重免不了是要受些磋跑,那是肯定的。为保江山承继稳固,皇上必定会精心选拔一批出类拔萃的年轻才俊留与儿孙用。现今对三弟的任用,何尝不是如此?我敢说,此后数年间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将领擢升的机会不多了,甚至是根本没有机会。但飞扬与沈重再度领兵征战,却是必然!年轻人多经受一些挫折磨难。其实并非坏事。”
  秦空云洗然点头道:“如此说来。皇上关于四弟与沈重的旨意果真是字字玄机,其中也暗含爱护之心了?但愿他二人要能沉得住气、耐干孕住寂宾才好,可千万别一时激于义愤干出什么傻事来!”我们一定要适时提醒二人!对!最好现在就分别修书遣人密送过去!”
  杨致皱眉道:“皇帝都不急,你瞎急个什么劲?难不成你现在就能确定皇帝还有哪些后手?此番挫败太子篡逆,皇帝对我们兄弟三人联手已然百般警觉,已经开始下手试图分而治之。你秦氏机构再如何庞大严密,其中到底潜伏了多少皇帝的密探,你又说得清楚么?何必上赶着把小辫子送到人家手里去抓?”
  徐文瀚叹道:“三弟所言甚是。飞扬与沈重都不是皇上眼下急于处置的棋子,起码在太子一案尚未审明结案之前,皇上是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的。即使二人遭遇冷藏,皇上也不乏考量他们的心胸气度之意。我们要适时提醒二人心态放沉稳一些,那是一定的。
  若非事态紧急,还是等到有合适的机会再说不迟。”
  “至于为何此番没有封赏愚兄与三弟的旨意,就更不难懂了。太子篡逆一案殊多隐晦,究竟怎生收场。不仅是皇上,我虽受命主审。心里也没底。你叫皇上如何封赏?皇上许了三弟的大夏海关总督是不错。可晚些时候下旨又有甚要紧?何况正在三弟与公主准备成婚的当口。皇上脸上本帆州六好看。此时下旨加封,未免显得不合时心※
  杨致接口驳道:“话不能这么说。
  太子篡逆一案怎生收场,皇帝相关旨意中其实已定下基调。赵天养一死便死无对证,主犯的屎盆子自然毫无疑问是扣在他头上了。卫肃与李氏三侯并列成了从犯,而太子只轻飘飘的点了一句是受他们挟持。大哥方才也说了,皇帝绝不是个头脑轻易热的糊涂人。由此可见,皇帝不愿、也不想大开杀戒。李氏三侯因祖上积德,先皇言犹在耳,那是杀不得的,卫肃只怕也不是那么好杀。太子赵恒已经被废,但在朝野上下还颇有人望,皇帝断然不会放虎归山判他流放边塞,了不起重则赐其自尽,轻则判个终生囚禁。说到底,这桩篡逆案注定是雷声大雨点最终死不了几个人的。但在尚未结案之前,若是有人敢傻不拉几的跳出来去触皇帝的霉头,为太子及其一党鸣冤叫屈,那就等于是自己找死了。不客气的说,杨某此番不知救下了多少人的性命,真是做下了一桩莫大的功德啊!”
  死在您手下的人难道还少么?可此话却也不假。徐文瀚与着空云不禁相视莞尔失笑。
  秦空云笑道:“外间都传闻你勇悍绝伦、心狠手辣,纵然做下这桩莫大的功德,仍自难免有明珠蒙尘之嫌
  杨致不以为意的道:“外人怎么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