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登时恍然大悟:对呀!系上这么两个宝贝玩意儿。就算想沉入水里都难啊!
有了救生衣的防护,又有精通水性的义兄紧随身边教授,卫飞扬放心大胆的下了水。杨致今日的目的,除了让卫飞扬出来散散心。只是想向他演示游水的用处,让他体验一下游水的感觉。是以简单重复几遍划水的动作要领,便试着脱手任其自行练习体会。
只不过顿饭功夫。原本是旱鸭子的卫飞扬,竟可在岸边浅水处游来游去。进退自如了。卫飞扬禁不住心中大乐,愈发游得起劲。岸上的一众侍卫也看得心痒难禁。
曹云程饶有兴趣的看了半晌,忍不住捱近杨致,讪讪问道:“侯爷,小人等今日不曾带有水囊,不敢冒然下水。敢问侯爷,可还有别的练习之法么?”
“有啊!”杨致随即示范,面朝河岸,在水中双手撑地,任由两腿浮起打水:“只需这般练习几日,便会逐渐找到浮水的感觉了。”
这般练习即便不会游水,也无多少危险可言。曹云程稍一思索,立马解下佩刀,脱了长衫、快靴,见样学样的泡在水里扑腾起来。不一会儿便有十余个胆大的侍卫随后效仿,相继下水。一时间河滩上仿佛成了一个游泳训练班,水花腾腾,场面颇为热闹壮观。
虽说卫飞扬与一众侍卫都是习武之人,毕竟春寒水凉,在河里泡了小半个时辰,就感觉有些吃不消了,有几人甚至开始脸色发白、嘴唇发紫了。
杨致看在眼里,晒然一笑,上岸吆喝道:“来日方长,今日到此为止。大伙儿都上岸吧!”
脱下衣服拧了几把,赤着上身向拴马之处走去。曹云程跟着爬上岸,水淋淋的被风一吹,禁不住冷得直打哆嗦:“侯……侯爷,怎地下……下水不用脱衣裳,上了岸反倒要脱去衣裳?”
杨致回头白了曹云程一眼,差点没把他噎得背过气去:“我得脱下湿衣裳,换上干衣裳啊!怎么?你来学游水不带干衣裳的?瞧你一身湿漉漉的,粘在身上不难受么?难道你不冷么?”
下水的侍卫一齐傻了眼。好在下水之前都学杨致脱去了外衫与快靴,湿漉漉的裤子只能将就了,好歹换上外衫与快靴,总比做个冷嗖嗖的落汤鸡要强。
卫飞扬自然也带有干爽衣裳,在接二连三的喷嚏声中,见杨致仍是一脸慵懒笑意,呵呵笑道:“三哥,你不是故意整他们的吧?”
“你这是什么话?昨日他们也没问要不要带衣裳啊……。”
“哈哈哈哈!”话音未落,便传来一阵稍显夸张的豪迈笑声:“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名震天下的飞虎侯,果然好本事!”
杨致与卫飞扬闻声一看,河岸上一个红脸络腮胡的壮汉,对二人远远拱手一揖。四名身材健硕、高矮相若的随从模样的人,牵了五匹健马跟在红脸汉子身后。
卫飞扬眉头一皱,低声道:“康王赵敢?三哥应该与他从未谋面、素不相识吧?怎地寻到这里来了?”
杨致一愣,嘿嘿笑道:“你哥哥我如今可是个人见人爱的香饽饽,你不知道啊?”(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264章 但求非敌
卫飞扬说的不错。至今为止,杨致与三皇子康王赵敢从未谋面,素不相识。按照杨致的想法,二人以前不搭界,以后发生交集的机会也不会太多。
但不管怎么说,总有一天会要碰头的。不管以后各自走的是何道路,总归都是彼此路上绕不过去的人。
在这种情形下见面,只有傻子才会相信是凑巧“偶遇”。
其实宁王也好,康王也罢,在杨致眼里并无分别。你们“心怀大志”也好,“各怀鬼胎”也罢,关我屁事?
杨家操办的两场喜事,两位皇子虽然统兵在外,但都遣人奉送了重礼。由此可见,他们对杨致且不说有心巴结,至少也无意得罪。认真说来,两位皇子都是自己的便宜大舅子,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杨致与卫飞扬交换了一个眼色,轻咳几声,整了整衣襟,快步走上河堤迎了上去。
卫飞扬从小被皇帝选作越王赵启的玩伴,从军之前出入宫中犹如自家后院,自然与几位皇子相熟。
只是几位皇子性情各异,又地位有别。其时太子赵恒虽有儒雅温厚之名,却不苟言笑,更忙于政务,难得一见。宁王赵当坚毅果敢,醉心兵事武技。平日在宫中相遇见面,卫飞扬上前参拜问安,赵当能在鼻子里“嗯”一声,已是给了极大的颜面。康王赵敢的做派与赵当相仿佛,生母李妃是个本分的老实人,不仅没给儿子添麻烦,而且在宫中口碑不差。虽在皇帝面前不得宠。毕竟对儿子看护有加。加之三位大皇子比卫飞扬年岁大得许多,赵当、赵敢封王开府建衙之后。又被皇帝加意培养,外派统兵征战。是以卫飞扬只与年岁相若的越王赵启相伴时日最久,感情最深。
然而,天家无私事。太子倒了,皇帝尚在。试图与皇家子弟讲感情攀哥们,无疑是很幼稚的。说到底,无论卫飞扬还是杨致,除废太子赵恒外,与其余几位皇子既无感情可言,有无仇隙之说。杨致当初助秦氏抗击劫杀黄金。完全是一心为私,绝非为公。如今太子倒台,认真说来,赵当与赵敢还应感谢他才是。否则的话,哪儿轮得着你们屁颠屁颠的争皇位?
在杨致、卫飞扬脑子飞转的同时,平时威名赫赫却颇显低调的康王赵敢对二人亦是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论声名,这二人哪个不是名振天下?论战功,这二人哪个不是战功彪炳?论实力,杨致手握堪当一国水师的无敌舰队。掌控中华诸国与海外的通商水路,更兼在山东外海诸岛大肆移民事渔屯垦,构筑炮台等诸多工事,在事实上已是一方诸侯。遑论封他个万户侯了。即便封他个异姓王,他又会稀罕么?圣旨?在有的人眼里是天降福音,在有的人眼里就是个笑话!
能入皇帝法眼的儿子。通常不会太笨。杨致不仅自身武技强悍,心智过人。深通经济之道。富可敌国,是个搂钱高手。他谁都不怕。也不需要怕谁。徐文瀚、卫飞扬虽是百年难遇的大才、帅才,于乱世雄主而言,仍不足虑。真正要小心应付的,只有杨致。
赵敢深信,这个道理,不只是他亲爱的父皇明白,他的皇兄宁王赵当也明白,自己当然必须要明白。——这是个姓赵的一家子都得罪不起的人。至少现在惹不起。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基本上都没落下什么好下场。
既然双方对彼此的路数都心知肚明,那么就即兴开演吧!
“偶遇”也好,有意也罢。双方明明是头一次会面,却如多年未见的至交好友一般,彼此的目光是那么热络与亲切,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真挚而自然。
因是并非正式场合的野外,又都身着便服,是以杨致与卫飞扬迎上前去,离康王赵敢十步余外便自停步侍立,躬身抱拳一揖,不约而同的用含含糊糊的江湖口吻,朗声道:“在下杨致、在下卫飞扬,见过康王殿下。”
从身形上看,赵敢无疑在大夏四位皇子中最显高大健壮,颇有几分燕赵猛士风范。爽朗一笑,遥遥伸手虚扶道:“这不是折杀本王了么?二位快快免礼,免礼!”
近前目光灼灼的注视杨致与卫飞扬片刻,连连颔首赞道:“都说飞虎侯杨致不只勇悍难名,且文采斐然,不想竟还生得这般高大俊朗!”
又亲热的拍了拍卫飞扬的肩膀:“飞扬,本王比你年岁大上许多,平日与你往来甚少。我大夏英才辈出,昔日与小五相伴玩耍的稚嫩小儿,如今也是威名远播的少年英杰了!”
皇帝的几个儿子,果然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初次见面,赵敢如话家常一般的连声夸赞,令人倍感亲切,迅速拉近了与二人的距离。
卫飞扬垂首一揖道:“承蒙王爷谬赞,在下愧不敢当。”
杨致心知卫飞扬现在处境尴尬,心思深重,脸皮又薄,自然不便多言。但他是无所谓啊!嘿嘿一笑,接过话头道:“杨某不过一介莽夫,些许雕虫小技,让王爷见笑了。倒是王爷乃是天潢贵胄,亲身统兵镇守一方,攻城略地,开疆拓土,那才真的是威名赫赫。”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如今之势,谁都犯不着得罪谁,谁也不用求谁什么,那就以马屁对马屁,以高帽还高帽吧!
明知都是场面上的废话,赵敢还是应付极为谨慎。摇手谦道:“那都是因父皇圣明,将士用命。本王纵有微末之功,又岂敢沾沾自喜?”
话虽谦谨,却掩饰不住赵敢眼神中流露出的傲然与得意。
太子倒台,储君之位虚悬以待。册立国储,自古以来便被视为天家第一事。除立嫡立长,还有立贤立能一说。嫡长子赵恒是彻底完了。宁王赵当与康王赵敢、越王赵启都非李皇后嫡出,都是庶出的皇子。赵启小小年纪。只知吃喝玩乐早已名声在外,几乎没有威胁。而单论统兵征战的军功而言。赵敢与赵当可谓平分秋色。赵敢唯一的劣势,就是比赵当小得半岁,不得不叫他一声哥。但在野心勃勃的强势皇帝眼里,这算是个问题吗?
接手统治并继续顺利发展一个庞大的帝国,只会穷兵黩武的发动战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杨致早有预见,武功相若,接下来皇帝考究的科目,万分之万的是文治与民政。随后的考究科目将会是统驭全局的能力与德望。
一身屠龙术,卖与帝王家。在这纷争乱世,抱有当年徐文瀚一样的心思,不安分的文人士子何其多矣?显而易见,在外统兵多年的赵当与赵敢兄弟俩,想要暗地里招揽与网罗当世顶级的阴谋型人才,这方面比废太子赵恒实在要方便太多了。难道他们的智囊班底会想不到这一点?
一众人等沿河堤徐徐而行,杨致没兴趣与赵敢过多扯淡,主动引出话题道:“王爷难得回京小憩。怎地今日有此雅兴出城走走?”
赵敢把话说开道:“飞虎侯且莫说笑。本王此番奉召回京,统军之责已交由罗辉祖将军接任。岂敢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