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艘楼船看上去最高大威猛,也是李东华选择的旗舰。因为他太想立功,所以才将这艘船让给了旅长张应金。没想到官军的这一轮火炮,运气居然如此精准,居然直接击中了水军的旗舰。
张应金身为一旅之长、正四品官员、在刘宣军中的地位远超李东华本人。如果张应金有什么闪失,哪怕李东华立下再大的战功。战后也肯定会被追究责任。
眼看旗舰运气糟糕到了极点,仅仅被两轮炮击就射中了要害,浸入河水倾斜沉没。李东华不由得苦笑的摇了摇头。刘宣麾下水军的这些船只,实际上兵不合格,采用的木料也是一般用料,所以才如此脆弱。
“这一战之后,一定要提醒大将军建造好船,哪怕只建造一艘两艘。也要用料考究、坚固耐用。”李东华思绪不由得一转、心中暗暗想到。
这时,又一轮火炮朝着李东华射来。他只觉得船身一阵晃动,李东华奋力站稳了身子,回头一看,只见炮弹射中了后甲板,然后弹射跳入河水之中。
李东华闭上了双眼,完全无视后面伤兵的鬼哭狼嚎,他愤怒的握紧了拳头,大声下令道:“快准备火船,水寨不能移动,咱们马上火攻,彻底烧毁这座军寨。”
古代水战,最重要的就是火攻、火药包、火箭、火球、神烟、神沙、毒火、猛火油柜、神火飞鸦、百虎齐奔等火攻武器已经大规模装备在舰船之上了。
眼见李东华下达了火攻的军令,下面的各艘船只马上开始点燃火箭,将一支支火箭射入水寨当中。
李东华看见火箭大部分都射入水中,对于烧毁水寨效果不佳,于是马上改变了军令道:“连环舟、子母船马上出动,给我冲入水寨当中,将这个恼人的水寨焚烧干净。”
水军当中,除了两队哨船、两队鹰船之外,还有两队子母船,一队连环船、一队苍山船、一队楼船。
其中楼船算是大船,苍山船算是中型船只,剩下的连环舟、子母船、鹰船、哨船都是小型船只。其中连环舟、子母船都是专门用来火攻的攻击型舰船。
子母船长三到四丈,前面二丈,后面一丈五,只有两边舷板,里面完全中空。在中空之处放一小船,上有盖板,有四面桨可以划动,用绳索与母船绑在一起。
母船上面盛放着大量的柴火猛油,火药火线。每当战时,母船迅速抵近敌船,牢牢地钉在一起,点燃母船后,船上的士卒就能乘坐子船迅速逃离火场之中。
连环舟、子母船都是专门用来焚毁大船巨舰的火攻船,烧毁不能移动的水寨也算是大材小用。
在李东华严令之下,二十艘火攻船自先后冲入水寨之中。紧接着水军的士卒马上点燃了火油、火柴。
片刻之间,借着一股股猛烈的西风,赵渡镇的官军水寨也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
水战之中,最害怕火攻,把守水寨的官军虽然也算骁勇,但是面临水火无情的局面,还是不可能坚守下去。
眼见大火不可能扑灭,官军水寨守将臧鸿福当机立断,趁着还能掌控住军队,马上撤出了水寨之中。
到了这一步,官军彻底失去了半渡而击的能力,李东华麾下的水军虽然失去了十几艘军舰,损失了上百名水军,但是已经完成了大半任务,后面的战争,已经是随军的张应金所部的任务了。(未完待续。。。)
第九章出征九(求订阅、求收藏)
轻松击败了官军水军,焚毁了赵渡镇的水寨,伤亡还控制在了百人之内。除了第五旅张应金落水生死不明之外,李东华这一仗打的极为漂亮,算是立下了水军建军以来的第一功。
尽管李东华打了胜仗,但是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笑意,因为张应金身为刘宣麾下的七个旅长之一,如果在此战发生了意外,李东华这个水师营官也会因此被牵累。
“你们快驾驶小船,看看张旅长救上来了没有,一有消息。片刻不得耽误马上前来报信。”李东华指了指身边的亲兵说道,他的声音有些急切,仿佛用力压抑着心中的担忧。
他身边的亲兵都是李东华的亲信,知道这项工作关系到上官的前程。这些人不敢怠慢,放下小船,分散行动去即将沉没的楼船处寻找张应金。
李东华一边等待消息,一边看着自己这支水师大军。因为打了胜仗,他麾下的水师官兵顿时放松了不少,一些人已经开始肆意庆祝,准备领取大将军的赏银。李东华见军阵已经有些散乱,连续打出信号旗,让麾下的船只列阵整顿。
就在李东华因为等待消息弄得七上八下之际,一阵阵欢呼声忽然从后面传来,李东华瞪着眼睛,双耳奋力抽动,只听见隐隐呼呼的一阵声音。
“张将爷无恙、张将爷无恙、张将爷无恙。”
听到这个好消息。李东华脸色一变,露出了几分笑意说道:“这一次真是天降鸿福,让咱们水营立下了全功。快!给我掉头划船。看看张将军的情况到底如何,现在没有见面,咱老李也有些不放心。”
在船工的奋力划桨声中,李东华很快见到了狼狈不堪的张应金。张应金虽然最早乘坐小舟下船,但是因为他不识水性。心慌意乱之中掉落入水中。幸亏随行的水军奋力救援,用绳索将张旅长拉了上来,才让他保全了一条小命。
李东华将张应金接上了高大的楼船。他看了看张应金满脸青紫,看上去吸入了不少河水导致不能清醒。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工呼吸的办法。李东华只能使用自己的土办法,他用力挤压拍打张应金的胸膛肚皮,勉强挤压出一些积水,一边马上让随军的大夫马上救治张大人。
在李东华与随军医生的权利救治之下。张应金终于清醒了过来。他刚刚恢复了意识,就发现现在还是战时的紧急状态之中。现在他这种虚弱不堪的情况,根本不可能指挥作战。于是在万不得已之下,他任命了麾下的营官张应年指挥作战。
张应金麾下四个营。除了新编营营官王庆成贺九成资历较浅外、剩下的二营梁绍、五营张应年、十四营秦风三人都是资历较深的陕北老人。
这些人担任主力营营官的职务都不算很长,大部分都是借着上一次大规模扩军的时机升任了主力营营官。在这三人之中,梁绍的战功更大,毕竟他长时间跟随张虎成作战,现在也是五旅主力第二营的营官。
按照一般公平的规矩,接替张应金指挥作战的应该是梁绍这个主力营营官。但是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公平。张应年是旅长张应金的同族兄弟,是张应金在军中最大的亲信。
这个明显立功的机会,张应金明显取了私心。将这个出头扬名的机会给了他的兄弟张应年。
随着楼船上令旗信号传来,后面运输步兵的渔船、渡船也逐渐接收到了中军的号令。看见了对于这个号令,第二营营官梁绍顿时脸色铁青。
虽然他十分想登上旗舰质问张应金本人,但是以他城府颇深的性子,还是将心头的怒火压了下来。他狠狠地朝着楼船旗舰方瞪了一眼,心中暗暗想道:“好个混天王。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到时候有你求我老梁的时候。”
虽然梁绍怒火冲天,被人挤占了这个难得的出头立功的机会。但是刘宣军中军法严名,他并不敢以身试法,违背张应金的军令。
这个时候,他只能压住心头怒火,听从张应年指挥,打好这一仗,捞取向上爬的资本。
就在梁绍将冲天怒气压在心中时,眼见指挥全军渡河击败官军的好事轮在自己手里。张应年本人却万分高兴,他的战功比不上梁绍,官职之上也稍处略势,毕竟梁绍麾下的第二营是张虎成的老骨干,也是全军步兵中战斗力最强横的四个主力营。
这个时候,他能轮到这个职务,全靠自己的兄长张应金。看现在这个情况,张应金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只要自己这次立下了大功,将名字记在大将军心中,在众多营官之中就先拔头筹,以后扩军的时候也能优先得到提升。
张应年信心满满,开始指挥船上的士卒开始整队,准备下船作战、最好能一举击破对岸的官军。
对岸的官军,现在还没有从混乱中清醒。这一股官军虽然号称一万,实际上只有四千兵额,剩下的兵额早已经被各级武将文官吃了空饷。
这四千人中,其中两千都是征发的黄河岸边的渔民,剩下的一千也是潼关卫的卫所兵。真正的能打仗的军队,只有游击将军臧鸿福麾下的千余人。
臧鸿福本是九边老军,先后历任延绥、宁夏、陕西三镇。此人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带兵官,因为不是陕西总兵王承恩的亲信,所以被打发出来担任渡口守军。
在水师轻易战败后,臧鸿福就知道败局已定。很快,战事就像他判断的那样,水营营官李东华迅速击溃了虚弱的官军水军,烧毁了不能移动的水寨,将官军逼出坚固的营寨之中。
因为轻易战败,臧鸿福这支兵马早已经人心浮动,出身潼关卫的军户都是本地人,现在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马上成建制的逃亡一空。
虽然臧鸿福当机立断,撤出了水寨,斩杀了几十名逃兵,但是等他立住阵脚,清点一番之后才发觉自己的麾下不足一千五百余人。(未完待续。。。)
第十章出征十
眼见对岸的秃匪大军已经冲过了河滩,官军游击臧鸿福心中一阵紧张。刚才李东华焚毁水寨,已经让官军失去了坚固的营寨,现在面对精锐的秃匪大部,他麾下的这支残兵败将根本不是对手。
臧鸿福也算是刘宣的榆林老乡,他的家小亲族全部在官府的控制当中。此人虽然担任了游击高官,但是在朝中根本没什么太大的依靠。他能升到这个官位,全靠三边总督杨鹤的弗照,但是杨鹤已经战死在京畿,他也彻底失去了靠山。
如果现在他带着家丁逃走,也许还能在战场上保住性命,但是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必定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现在虽然文贵武贱的情况稍微有些缓解,但是他这种中高层的将校还不放在朝廷眼中。
崇祯皇帝虽然奈何不得临阵脱逃、抛弃京师的关宁军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