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着简朴军装的李想在沙发上懒洋洋的斜靠着,正咬着雪茄吞云吐雾。在李想的带动下,会场上凡会吸烟的人都毫无顾忌地点上一支烟,任由烟雾笼罩室内。怕烟的人架不住众多烟枪的喷吐,只好在窗前或靠近门口的地方就座。
    李想听完冯小戥的报告,接过管家小妹送来的热牛奶饮了,偏过头问铁龚奇道:“老铁,如今是你总管着革命军后勤,汉口现在到底有多少存粮?”
    铁龚奇忙道:“我现在主管工商实业,只因原来管过总参后勤,如今已经不管总参后勤的差事。如今军政完全分开,我可不敢沾这个手,所以军需的事并不十分清楚。如果问民间商家存粮,我是知道的,大约存有一千五百万石,散存汉口八大商帮各大家族手里。”
    铁龚奇是个十分机敏的人,见曾高、李西屏这些将领今夜来见,料是李想要在西部用兵。不过李想手下文武班底分得非常清楚,所以他克制的非常好,从不过问军务部的事情。
    曾高轻轻弹着烟灰,笑道:“汉口最大的粮商赵家现在是鄂州革命军的军需供应商。大帅可以放心,军队的粮食供应非常稳定。”
    在经历辛亥战火的汉口,还能堆积一千五百万石的粮食,也不是个小数儿了,也足以看出汉口八大商帮辐射中国中部九省广阔的商业渠道,不如怎能有如此强大的回血能力。
    李想心里踏实了许多,盯着众人,良久,突兀说道:“我看有一千多万石粮也就差不多够用。想当年左中棠平西,东借西借只有七百万石粮,满清朝廷的银钱也指望不上,照样把事办了。现在咱们一千万元的西征公债全部销售一空,军费也够了。”
    吴兆麟朗声说道:“西征一旦兵败,一千万的公债你还得起?”
    李想沉静地说道:“如果每个人都如你一样畏惧失败,武昌革命也不可能成功了。西征公债能买得这么红火,正代表民众对我鄂州革命军的信任。”
    “李帅不可再兴军。”吴兆麟猛的站起身,“武昌举义是不得已,与北洋军的恶战已弄得财源竭阙,如今南北停战,和平谈判解决国体问题,鄂州约法统治地域刚刚恢复一点太平景象,百姓正是安居乐业的时候,不知何故又要兴军,不能叫百姓过个安稳年?”
    “我为的是中华神圣不容侵犯的领土主权的完整西征!”李想冷冷说道,“我们不能以鄂州大治,就不顾西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我回来就听说你四处造谣,反对西征,说我这次必定出师不利,可是有的?”
    “是!”吴兆麟昂然答道:“我不能容忍你的刚愎自负,穷兵渎武,把中国人拖落万劫不复之地。”
    “吴兆麟之言可谓偏颇!”曾高插口说道,“当今的世界局势你看的不够透彻,欧洲列强各国互相之间矛盾重重,如果为了西北边疆与中国开战,他们的自家后院就得起火。这也是中国革命轰轰烈烈,列强没有如太平天国时期那样出兵干涉,而是宣布什么“严守中立”的最根本原因。李帅正是看出列强的弱点,才能在与列强的碰撞中次次占据上风。”
    李想被吴兆麟一番话说得脸色难看,经曾高一番辟解,讲得精当,脸上又回过颜色来,冷笑道:“新华社出版的《人民日报》你一定没有好好看过,不然怎么会说出这么幼稚可笑的话?实话对你们讲,我为民族统一大业西征,原本就不在乎什么列强,就是和列强在大西北干架,我也不怕!西北边疆动荡,分裂之势力蠢蠢欲动,南京和北京无力去管,那就我们来管。你吴兆麟是怎么了,连这也不懂?”
    “我不懂国内外的局势。”军容整齐的李西屏听了半日,缓缓说道,“我只知道身为一个军人,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要有亮剑的勇气!鄂州革命军没有亮剑精神,武汉三镇早被北洋军占领了。没有亮剑精神,洋鬼子会怕咱们,会换我们租界?咱们这次西征,就是要亮剑给列强看!”
    李想听着心中不由暗笑,这个李西屏真不含糊,他这一句话不知道骂了多少人。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见吴兆麟尴尬,此时也不便说,遂起身打了个呵欠道:“无论主战不主战我都不罪,天不早了,散会吧。冯小戥、铁龚奇、曾高和李西屏,还有丁文江和李四光留下,还有事情要和你们商议一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_~@~_~@~_~@~_~@~_~@~_~@~_~@
    紫禁城,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年幼的皇帝溥仪坐在隆裕太后的右边,好奇的看着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陌生粗胖的老头子,也是满脸的泪痕。小皇帝一脸非常的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
    这时殿里除了他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子很响地一边抽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着小皇帝完全不懂的话。
    袁世凯以全体国务员名义密奏太后,说是除了实行共和,别无出路。密奏中让太后最感到恐怖的,莫过于这几句:“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六镇诸军,防卫京津?虽效周室之播迁,已无相容之地。”;“东西友邦,有从事调停者,以我只政治改革而已,若等久事争持,则难免无不干涉。而民军亦必因此对于朝廷,感情益恶。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孑遗也。”
    “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推上了断头台!”袁世凯充当了一回说书人,擦擦眼泪,说起法国大革命的故事:“那是西历一月二十一日,也就再过几天的时间就是这位法国皇帝的忌日。法国巴黎的天气也和北京一样,下着鹅毛大雪,奇寒无比!但是革命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路易十六当年曾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为加速断头台的杀人效率,他还命人将铡刀改成三角形。想不到的是,路易十六自己最后也被送上了自己设计的断头台!路易十六被刽子手摁在那断头台上,那巨大的铡刀上面还挂着手指粗的冰溜子,就这样在法国民众的欢呼中,咔嚓的一声砍了下来!”
    袁世凯嘎然而止,隆裕太后被他这么“咔嚓!”一声,吓得哭不出声来。
    可怜年幼无知的小皇帝还在拍手叫好,天真烂漫地道:“说得好!后来呢?快说呀,快说呀!”
    隆裕太后搂着小皇帝哭得更加伤心了。
    “老臣遵旨!”袁世凯狞笑一声:“路易十六就这么人头落地!可怜,路易王直到临死前,仍坚称自己无辜。他是在早上十时被公社押来这里的,手臂被反绑在背后,走上断头台。这时,他高喊起来:“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路易十六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隆裕太后听袁世凯的吓唬后泪落不止。
    袁世凯最后竭力申说:“以现有兵力财力,无法作战,常此牵延,必有内溃之一日,而且彼众若狂,醉心民主人心涣散,如决江河,莫之能御。”
    太后隆裕哭道:“汝看着应如何办,即如何办。无论大局如何,我断不怨汝,亦不能怨汝。”
    胖老头子袁世凯哭道:“臣等国务大臣,担任行政事宜。至皇室安危大计,应请垂询皇族近交王公,论政体本应君主立宪,今即不能办到,革命党不肯承认如开战,战败后,悉不能保全皇室。此事关系皇室安危,仍皇太后皇上召集皇族近支王公,密开果决会议,速定方案,以息兵祸而顺民心。”
    袁世凯带吓带劝,絮奏了好多时,最后闻得太后呜咽道:“我母子二人,悬诸卿手,卿须好好办理,总教我母子得全,皇族无恙,我也不能顾及列祖列宗了。”凄惨语,不忍卒读。
    袁世凯乃退出来东暖阁,把隆裕吓唬成这个样子,不禁有些洋洋得意,走出养心殿的时候脚步轻飘飘的。
    袁世凯再次回头看了一眼养心殿,立刻乘舆出东华门,卫队前拥后护,警备甚严;两旁站着兵警,持枪鹄立,一些儿不敢出声。





40我们的追求


    “真的要将鄂州政府牵扯进一场战争吗?”丁文江看看剩下的几个人,摇了摇头叹息道,“也许南北和谈成功,藏蒙也就不会独立了,这场战争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只是也许?”李西屏立刻说道,“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咱们不西征,外蒙教主会放弃独立?西藏達赖会放弃独立?”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大家都明白,但只有李想把它说成了哲理。这话一出,大家也立刻点头表示支持。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袁世凯要的是大总统的位置,外蒙教主要的是外蒙土皇帝的位置,西藏達赖要是西藏土皇帝的位置,南方某些响应这次举义的人要的是都督的位置。”李想又冷笑道,“我们追求的是一个伟大的理想。”
    听了这话,才来武汉不久的丁文江和李四光的眉毛皱了起来,一脸的若有所思。他们是明白人,他们也是追寻理想来的武汉,他们知道李想这话是指什么意思。
    “的确是这样的。”曾高苦笑了一下。他本来是个厌恶战争的人,但是面对这样的时代,他不得不拿起武器战斗。
    “我的鄂州政府有革命军战士的枪杆子和橄榄枝。”李想眯缝着眼,目光虽然只是望着天花板,但是看的很遥远,“谁也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有我在,凡事搞分裂的和想侵略的蠢猪们就是在找死。”
    李想不知道自己在说这话的时候是多么的霸气。
    “我们的胜算有多大?”李四光突然问道。
    “这一次布局在先,而且在全国光复的大潮流中,西征单纯就是一场席卷大西北的扫荡战,不需要策略,胜算很大。”一提到战争局势,曾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