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铁长二话不说,把挂在身后皮带上的子弹夹往前一挪,拣好子弹给了他两板。
井勿幕把子弹放在手心掂了掂,挺高兴地说道:“一崭新!到底是鄂州来的正规军,你们的装备看的我都眼红。你看看我那些穿得像叫花子似的民兵,一个个恨不得现在就投奔正规军。”
林铁长像被蜂蜇了:“咋着,你们现在的枪支、弹药,还不够使用?”
井勿幕在林铁长肩上拍了一下,说:“老弟,你可要在李帅面前多给我说好话,我们虽然只是预备队,但装备也不能太差,我手下还有好多人在舞弄大刀片子,像博朗宁枪的子弹,更是稀奇,要买,一块银洋两颗!”
“老哥,我就是不去说,李帅也会给你们的。相信我,跟着李帅,面包会有的,什么都会有的。”林铁长说道,立刻转入正题:“西安光复断绝清廷通向西北的南路,宁夏起义则切断了清廷唯一的北路交通,升允和马安良见清廷大势已去,为保存实力,免遭被歼的命运,正慌忙向山高路险的平凉地区逃窜。老哥!敌人真像漏网的鱼一样,直往西窜,只恨他娘少生两条腿!”
井勿幕听了,冷笑道:“灰孙子们,鬼哭狼嗥的;有人放个屁,他们也当是响大炮;听见有响动,魂就出了窍。如今,他们除了命,什么也不要了!哼,这些狗咂种也有今日!”
“李帅历来主张: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坚决地进行决战,因为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只有这种决战才能达到目的。”林铁长突然停下来,他忽然想起李大帅曾经借用岳武穆的名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来说明战争的胜败与指挥员能否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有很大关系。他说,“这个“妙”我们叫作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基于这种运用之妙,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就能较多地取得胜利,就能转变敌我优劣形势,就能实现我对于敌的主动权,就能压倒敌人而击破之,而最后胜利就属于我们了。”保卫湖北之战不正是李大帅的“运用之妙”的杰作吗?而这种“运用之妙”的杰作越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胜利就会越迅速。
这时,仓惶撤退的清军处于战、退难决的窘境。他们想战又觉得难以抵挡秋风扫落叶般席卷而来的安西军大军,深恐被包围歼灭;想退,已经失去秦陇咽喉,继续退就连陇西咽喉放弃,造成安西军直捣兰州的不利形势。因此,长庚从兰州来到甘肃静宁,会合升允,共同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所谓“关山会战指导复案计划”,作出了平凉决战的部署:决定以战斗力最强的马安良之精锐军,十四营共8000步军,又一个骑兵团,于平凉以东、以南进行防御,从四十里铺、安口窑至华亭地区,以平凉为中心,形成一个弧形防御地带,以抗击消耗安西军主力。陆洪涛的振武军由安口窑地区西移六盘山,以便待机实施迂回,从其弧形防御地带之右侧82138213华亭、安口窑方向反突击,攻解放军右翼,并依靠固原提督张志行的壮凯军从侧面向安西军后路出击,“协力而各个击破之”。
在长庚和升允主持下制定的这个所谓“关山会战指导复案计划”一抛出,对满廷早有戒心的马安良,立刻察觉他们企图在平凉决战中保存自己的实力。而让马家西军打头阵。按照这个计划,即使决战获胜,马家西军也将耗损主力,而长庚和升允则可坐享其成;一旦决战失利,西撒六盘山待机迂回的陆洪涛的振武军必定乘机逃走而牺牲马家的精锐军。尤其是马安良见安西军置重兵于其右翼,更惶惶然深感难逃被歼的厄运。
早就对长庚和升允心怀不满的马安良,一见他们如此部署平凉决战,立即指挥他儿子马廷勷:保存实力,退守固关打掩护。马安良一保存实力,退守固关掩护的行为,陆洪涛的振武军便暴露于安西军的直接攻击之下,清军主力无奈的亦撤至静宁地区。于是,满廷二柱石的平凉决战计划未及实施就胎死腹中了。
49摇摇欲坠
清军成了惊弓之鸟,向陇东、平凉地区撤退。鉴于宁夏府光复,秦、陇咽喉被掐断,彻底切断西北清军与驻太原的北洋清军的联系,因此,李想得以全力实施平凉会战的作战方针,乘胜发起对清军的追歼战。
李想在宝鸡貌镇附近的文广村,召开高级干部会议。
李想在分析敌情的时候指出:“清军退守陇东地区后,如继续后撤,将失去甘肃之咽喉82138213平凉,势必造成我大军直捣兰州的形势。估计清军在尚未受我歼灭性打击的情况下,是不会甘心的,必将凭借平凉一带天险进行抵抗。西北清军如果准备平凉决战,这是安西军聚歼西北清军主力的良好战机。因此,以赵又诚的一个师驻守潼关,钳制河南赵倜的北洋军,保障我后方的安全,林铁长集中安西军的优势兵力,分路追击西北清军,力争歼其主力于平凉地区。以安西军附骑兵旅为右翼,沿西兰官路及其两侧向平凉攻击前进;以井勿幕陕北民兵和张宝麟汉中民兵为左翼,分两路平行北上,先取陇县,直插平凉以西,断敌退路,并打击由兰州、固原方向可能增援之敌;以我直接指挥的一个师就作为总预备队。”
“张宝麟在起义时曾带有步兵数十人,但是被陕西军政府任命为南路安抚招讨使后,投入哥老会的队伍中去了。”水仙儿仔细回忆了一下,又道:“陕西各县、乡、镇的哥老会活动盛极一时,遍设码头,招纳党徒,直到鄂州革命军入陕之后,地方秩序才逐渐恢复。”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李想的脸瞬间拉下来:“流氓分子也要利用一下!我们开始举义,靠那些流氓分子,他们不怕死。革命即使成功了,军队要清洗流氓分子,我也不会赞成,何况还是这个非常时期。”对于革命成功的一个灰色历史,李想完全是向毛爷爷学习,敢于承认。
在座的高级将领都感动了,有李想深如大海的气魄,他们可以放心在战场拼杀。
“武昌革命和陕西革命的胜利,我承认是革命党人和哥老会联合行动的结果。”水仙儿不知道是恭维还是讽刺。“但是在陕西哥老会中,只有少数认大体、顾大局的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多数人都以为全系哥老会的功劳;同时,他们对孙中山所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意义和目的也并不了解,于是错误地认为是哥老会出头的日子到了。这种思想非常危险。陕西光复后,哥老会各首脑积极扩充势力,除在编组军队中召集自己的哥弟成立队伍而外,还在省城和各县遍设码头。码头是以前哥老会的基层秘密组织,这时各地码头门口,都公开地插上三角形小红旗一面,上写某某山某某码头,中间写上该码头负责人的姓氏,表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哥老会在西安街巷中增设的码头,除办理他们的会务以外,也管地方上的治安,如晚间传令居民各家出人组成民团队,在街口设卡守夜;为了便于检查,并令各家门口点一盏油灯;各码头的办公费,也是按户摊派,等等。不过西安是省会所在,他们还不敢过于胡作非为;至于外县,他们对人民的扰害,那就很严重了。各县的哥弟们广设码头。通大道或有驻军的州县,码头兼办粮台,派款项,有的还理讼事,设私刑,其权居然在县官以上。码头与码头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更是不一而足。哥老会在各州县的滋扰,使地方的治安和财政都受到影响,对陕西的军事、民事都很不利。”
李想笑着摇了摇头:“那些绅民有点夸大其词了。在鄂州革命军到陕西之后,把主要的不法分子捕拿了数人,又把起义的队伍整编为民兵,陕西的秩序不都逐渐好转起来了嘛。”
李想在地图上扫了一眼,说道:“西北地区冬季严寒,陇县南北山高路险,人烟稀少,战役行动应尽量提前,推迟则困难更多。”他把铅笔丢在地图上,并断定道,“只要平凉战役能歼马安良主力,西北战局即可基本上解决,往后占领甘肃、新疆,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的问题。”同时,他也一再告诫安西军领导:“打马安良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要准备付出较大的代价,千万不可麻痹轻敌,疏忽大意。”
“安西军大军长驱直人陇东,跟踪追击清军,但是清军继续撤退。”水仙儿说完微笑了一下,便沉吟不语。
李想心中一动,断定道:“清军已放弃在平凉与安西军决战的企图!”遂当机立断道,“只能修正原作战方案,改一举歼灭西北清军主力为各个击破。”
这时候,李想又**起来,一拍桌子,向各兵团直接发出指示:“马安良似背靠固原、宁夏,升允背靠兰州,于平凉与我决战企图似改为节节抗击,迟滞我军前进。安西军继续执行追击任务,并各个歼灭敌人。命令:林铁长继向径川、平凉攻击前进,占平凉后向固原、海原方向发展,追歼马安良精锐军主力;刘经经固关镇、马鹿镇向张家川攻击前进,消灭马安良精锐军骑兵,并准备歼击由静宁、通渭方向可能来援之敌,得手后,出秦安、大水,准备进占陇西;井勿幕陕北民兵一部肃清上官镇之敌后,尾刘经沿张家川向龙山镇、莲花镇攻击前进,协同刘经歼灭上述之敌,准备向通渭进击。”
按照李想新的部署,安西军主力和陕西民兵集团,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不分昼夜,穷追撤退之西北清军,一路斩关夺隘,所向披靡,鄂州革命军的五星红旗所指,民众欢声雷动,踊跃支援安西大军西进。
~~~~~~~~~~~~~~
第二次御前会议召开,奕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