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由是什么……根据呢……”
诘问从师长们口中喊出来,然后又交头接耳说着什么。
“理由是到现在为止的北洋军的防御的都是几天内逐渐萎缩的,这次我想也会是这样。”
“这是理由吗?是你一厢情愿的猜测吧?”
“这不跟算命一样嘛?”
会场里交织着批判和讽刺的声音,近卫军的将领可都是桀骜不驯的人物,讨论在嘈杂中继续进行。
“因为我相信李大帅的判断!他一直指引我们走向胜利!这次也是一样,他会指引我们创造新的辉煌!”杨帆忽然一拍桌子说道。
会场一下子安静的能听到外面夜空的风声。李大帅一直带领他们创造奇迹,“李大帅”就像充满魔力一样,确实已经不需要解释。这样的迷信,他们一厢情愿的相信,奇迹就是李大帅指引的方向。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北洋军的内情也是很残酷的。
交战至今,我们俘虏了北洋军1753人,根据他们的供述,推测南浔线北洋军的兵力为“1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实际兵力82590人”。实际上就算比这多一点,也多不到哪里去。
要知道北洋军中定编11000人的师中没有一个是满员的。 第 612 章 ,青黄不接的时期,无法从江西本地征集更多的粮食。
而且,北洋军在江西搞大屠杀,很不得民心,江西的百姓对操着北方口音的北洋军的仇恨也是北洋军征集粮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对峙在金官桥南浔一线的北洋军因为疲劳和饥饿已经接近极限了。
但是,在这种状况下北洋军仍然构筑了顽强的防御。也许可以说是不得不拼死抵抗。
与北洋军内情不理想相比,国民革命军则是日益补强。鄂区是巨大的后方基地,物资可以无限制的运往九江。
初战受挫,脾气火爆的将军们经过一番争论,大家的头脑也都冷静下来。
“呼应湖口登陆,一定要在南浔线吸引住北洋军的注意力!”杨帆铿锵有力的说道。
……
北京的天气,也是闷热难捱。
中南海的大总统府最高统率部对孙传芳在南浔线取得的成功非常乐观,正在思考如何在江西地区实施反攻,以折杀“匪军”的锋芒。
掌握情报部门的雷震春可没有纸上谈兵的砖家蒋百里的乐观,冷笑着说道:“从武昌获得的许多情报都显示,‘匪军’近期正在积极准备进攻,很可能会在我军的侧后实施登陆作战,而地点很可能在湖口。”
所有人都为这惊人之言震精。
“你凭什么这样推论?”心高气傲的蒋百里反问道。
“湖口是江西的门户,占领仁川可以直捣汉城,可以一举切断人我军的后勤补给线,同时又可以和南浔防御外的匪军相互呼应。另外,情报显示,匪军最近在鄱阳湖湖口的活动十分频繁。”
“这不过是佯动而已。”蒋百里冷笑道:“匪军最擅长的把戏,在中原战场,在赣南战场,这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把你们玩得团团转,想不到你们今天还会上当。”
袁世凯光光的脑袋频频点头,袁克定为自己提拔的爱将压住北洋旧人感到自豪。
雷震春等北洋旧人都感到很没趣。
“匪军才多少兵力?赣北7万,赣南3万,而我们却有30万大军,李疯子难道真的疯了?就凭这点人马也向还想‘围剿’我们?你们真是被李疯子打怕了,看不出李疯子的摆出湖口登陆,就是声东击西,吸引你们这些愚蠢之辈上当,然后抽调赣南和南浔一线军力往后缩,他就好破除我们的防线。”蒋百里锋芒毕露,继续打脸。“李疯子越是如此,我们越是可以看出李疯子兵力不济,正是我们反攻的最佳时机。”
“问题在于在何处反攻?”袁克定也想卖弄一下德国留学学的一点点皮毛:“一般讲,对多路之敌的反攻,大多选择其一翼。若好大喜功,贸然攻击中路,势将被敌利用冲势,伸展两翼把反攻部队卷击包围。”
此时此刻,统帅部正在循此思路选择反攻方案。统率部的巨幅作战图上,敌我双方态势一目了然。
袁克定拿着拐杖指着地图,侃侃而谈,道:“攻击北路近卫军第2师?该路“匪军”右倚长江,左靠近卫军第1师,攻击它有点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攻击中路?那会自蹈死路。那么南路如何?似乎有门。南路第3师虽与中路第1师相邻,但在杨帆大迂回星子登陆的命令下,已深入瑞昌西南方,与第1师团拉开了距离,形成一定程度的突出,它的正面,特别是两侧都处于我北洋军队的威胁下。尤其是南浔线德安一带的第1团部队,正处于侧击第27师团的绝佳位置。对!就是第27师团!”
袁克定最后大喊一声,把拐杖用力的在地图上桶了桶,差点把地图上桶出一个窟窿。
“大爷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蒋百里对袁克定的明锐眼光非常的满意。
袁世凯看到自己宝贝儿子终于出息了,老怀大慰。
蒋百里早就决心把反攻放在瑞武路方向。由蒋百里策定了反攻计划,他在地图上演示,解说道:“南浔战线应极力维持现在态势,并须确保德安,箬溪、辛潭铺、通山、汀泗桥要线。以维持全军后方,使尔后作战容易,尤须先击破瑞武路及木石港西进之敌。以孙传芳亲自指挥孟昭月及张允朋等部共14个师,迅即击破沿瑞武公路两侧进犯之敌,以阻止敌之迂回,并乘敌突入向北侧击。”
方案就这样在这位日本士官学校的状元郎现场迅即制定,大总统袁世凯一锤定音。
参谋们把方案整理成文,袁世凯在方案上批示:“可照办。抄一份呈阅备查。世凯。”
平平淡谈几个字,注定了袁世凯的狂妄自大,要吃一次大苦头。
位于南昌的李纯和段芝贵接到统率部急电,也是吓了一跳。
反攻?这是那个“赵括”纸上谈兵的战略?
不过孙传芳这小子算是正是接掌王占元的兵权了,王占元算是彻底的完了。
李纯和段芝贵要孙传芳立即赶赴武宁,从江西新编第2军手中接掌瑞武路反攻的指挥权。
这已经不是孙传芳第一次代替王占元第2军行使部分指挥权了。王占元其实是很欣赏孙传芳,第2军很多时候一直就是他一手遮天。不过,早在九江失守后,统率部分别电令江西新编第1、第2军:“南浔方面自即日起,由孙传芳总司令负责,王占元总司令即行调汉。”
这两次交替纯粹就是对王占元的变相贬抑,绝对不是对孙传芳的垂青。这是袁克定在打压不听话的北洋旧人呢。
孙传芳接电后立刻发下一串的命令:
命令已在瑞武路正面抗击“匪军”的第2军部队,依托现阵地,竭力阻击和迟滞“匪军”进展,为第1军部队赶到争取时间;命令南浔线前线和后方所能抽调的第1军部队,即刻向瑞武路方面转进,全力攻击“匪军”侧背;同时决定将前进指挥所设在德安西南。
部署是一回事,实施又是另一回事。交战双方的企图无一不是美妙而宏大的,可它毕竟只是指挥官头脑中的蓝图,最终能否实现,要取决于战场上官兵们的拼杀。但是如果一开始就错了,那就悲剧了
272绝不动摇下
272绝不动摇(下)
凌晨五点,舰队抵达石钟山前,按既定位置排好阵势。
海军陆战队们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士兵大多是农民子弟,自从上了船,每人都有一张床,饮食是西餐, 第 613 章 着汤乡茗、朱孝先以及李想司令部的将军们,用双筒望远镜眺望着。
李想因为晚上说话说累了,还在睡觉。
李想的机要秘书梅迪来到李想的房间,请他起床。
“让我睡一会,现在的事情我也我就是站在甲板上也帮不上忙。”李想昨天太折腾了,承受巨大的压力,心力憔悴,现在真是累的爬不起来。
梅迪气鼓鼓的站在床边说道:“我不是叫你去甲板上,而是这里太危险了,万一旗舰被北洋军打中,您穿着睡袍寻找隐蔽所的话,对您,对国民革命军来说都是有失颜面的。”
要是让袁世凯他们知道李大帅穿着睡袍被人从长江捞起,还不笑掉他们的大牙。梅迪简直就不敢想象。
李想懒洋洋的回道:“假如这艘船真的被击中的话,你再来叫我吧。”翻了个身继续睡。
梅迪真是那他没办法了。
凌晨五点四十分,陆战队 第 613 章 中在预定登陆的西北岸,对湖口岸也进行了炮击。
到六点十五分,三艘火箭支援舰对登陆海岸进行了火箭炮的齐射,每艘舰装备有十部发射器,十五分钟内共发射了4400发火箭弹。
“火箭弹”主要仿制法国康格里夫火箭,李想在这一方面还是投入了不少研究经费,甚至还聘请法国、美国技术人员,火箭弹射程、威力以及可靠性,都以步入国际领先行业,当然,战争的爆后,后期制造的火箭弹因为原料的紧张,制造十分粗糙,外形看起来更像是用铁皮包裹的大炮仗。这种武器制作简单,只要条件允许便可大批量生产,军政府自行生产出来的火箭弹“东风-1”,射程在4500m―6500m,正负误差基本上控制在150m左右。
炮击声、火箭炮的啸鸣声响彻仁川港,月尾岛和仁川包围在烟火之中。
激烈的轰炸,终于“海琛号”上的李想睁开了眼,随便吃了点早餐,套上军装来到舰桥。
汤乡茗站起来把椅子让给了他,刚坐下来,陆战队 第 613 章 结并进攻石钟山。当看到“海琛号”来回了几次后,燃起了想要看一眼心中偶像李大帅的冲动。驾驶气艇驶向“海琛号”。
“喂,你说他们会不会把我们当初北洋军的敢死队?”
在逐渐靠近的时候,徐一凡倒有点担心起来。
“没事。”雨辰永远是大大咧咧的样子。
徐一凡看看雨辰,又看看自己这一身。因为在岛上潜伏,他的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