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肠滑。四肢软弱。面色带白。泻浓吐血者。因伤气而成。所谓气疳是也。泻痢兼作吐逆。脱
肛身体壮热。手足偏冷。饮食不进者。病势已急。所谓急疳是也。五疳之症。惟急疳为难疗
。以其肾气不足。土来克水故也。要而言之。总归于脾。脾土一虚。则不能摄五脏之气。故
其位至于如此耳。
卷之六疳积门
立方
属性:x保命丹x 治诸般疳积神效。
大蝉(二只剖开。砂仁。胡黄连。各五钱。装入缝好。外以泥裹。 红取出。) 皂角(
二枚 灰存性) 蛤粉(三钱) 麝香(三分) 使君子肉(一两)
上为末。以神曲打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钱。姜汤下。
x肥儿丸x 治疳积。肌肉消瘦。肚大筋青。饮食不思。或泄泻口渴。
黑蝉(以大者不拘几只。放深缸中。取粪坑内蛆淘净。倒其缸内。任从自食。待五日泻
出粪水取起。倒挂阴干。炙脆为末。三两)
人参(一两) 白术 砂仁 使君子肉 山楂肉(各一两五钱) 宣黄连 胡黄连 白茯苓
芦荟 莲子(各八钱)
上为末。陈米糊为丸每服一钱。米饮化下。
x鸡肉丸x 治疳痨壮热。形体羸瘦。眼闭不开。四肢渐小肚腹渐大。
黄连(姜炒) 柴胡 鹤虱 秦艽 知母(酒炒) 黄芩(酒炒) 使君子(炒) 芦荟(各一
两) 芜荑(五钱)
共为末。用黄雌鸡一只。以大麻子饲之。七日缢死去毛净。尾上开一孔。取肠洗净拭干
。入
去骨。捣烂为丸。如干加酒少许。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五岁二十丸。量儿大小加之。白
x鸡肝散x 治疳积眼目不明。翳膜朦瞀。
雄鸡肝(一具) 威灵仙 白土(各二钱为末。即打米光粉)
上鸡肝同二末煮熟。只食肝。每日一个。七个全愈。
卷之六
疟疾门
属性:小儿疟疾。不外乎风痰与食。无食不发热。无风不作寒。而痰食风之所成也。外感风寒
。则
则伤脾也。肺气不清。则生痰。脾土受伤。则裹痰。故痰者风食之所成也。无痰则不成疟。
故寒热作焉。要而言之。风虽属肺。食虽属脾。而风食之所藏。又近于胆经。故作寒热。盖
胆经为足之少阳。其位在半表半里。是以寒热往来也。大率寒多则为风。热多则为食。寒热
相半。则风食俱多。治此病者。惟消食疏风化痰而已。然消食必兼疏风。
疏风必兼消食。而消食疏风必兼化痰。盖三者不全。则不能成疟。故宜兼用。但量其所属轻
重可也。
卷之六疟疾门
立方
属性:x疏脾饮x 治小儿因风成疟。
紫苏 柴胡 半夏(各一钱) 防风 青皮 浓朴 川芎(各五分) 生姜三
片。不拘时热服。槟陈饮治小儿因食成疟。
山楂 青皮 草果(各八分) 槟榔 枳实 半夏 柴胡 麦芽(各六分) 生姜三片。空
心煎服。
x平妥饮x 治小儿痰疟。来时作呕。
半夏 贝母 橘红 柴胡(各七分) 黄芩 草果 白术 枳壳(各五分) 生姜三片。不
拘时热服。鳖甲饮 治小儿久疟不住。
何首乌 鳖甲(酒炙) 当归 白术 人参 黄芩(各八分) 黑枣三枚。空心煎服。
卷之六
痢疾门
属性:凡泻在脾。而痢在肾。故先泻而后痢者。则曰脾传肾。为贼邪。其病难愈。先痢而泻者
。则曰肾传脾。为微邪。其病易愈。此前人之说也。以愚论之。泻为在脾不暇言矣。而后谓痢为在
肾。不能无议焉。泻固多由于饮食。而痢独非饮食之所伤乎。饮食停积。因湿热而化遂为稠
浊胶固于肠胃之中。欲下不下。是以有里急后重之苦。明是脾经之病矣。而顾以痢属于肾者
。何所谓欤。吾未闻饮食之人。不由于脾。而反由于肾也。大概谓之肾病矣。然治痢之药。
悉用苍术浓朴黄连。木香白术陈皮之类。并未有用杜仲黄柏牛膝地黄补肾等药。治肾之疾。
而乃用脾家之剂。必其非肾病故也。要之先痢后泻而易愈者。以其积滞已尽。而脾尚虚也。
岂肾传脾之谓耶。先泻后痢而难愈者。以脾土已坏。而积滞方壅也。岂脾传肾之谓耶。肾能
藏精。不能藏饮食。若以痢属于肾。则饮食皆藏于肾矣。岂理也哉。大约治痢之法。与大人
无异。但下痢纯血者。在
大人则为难治。在小儿则为食积。而无所妨。而治小儿之痢。又宜多以消积为主。其详具大
人痢疾门。不复细赘耳。
卷之六痢疾门
立方
属性:x通快饮x 治小儿痢疾始发。
山楂(一钱) 麦芽 苍术 莱菔子 枳实 木通(各七分) 大黄 槟榔(各一钱二分)
生姜三片。不拘时热服。
x金宝散x 治小儿赤白痢疾肚腹作痛。里急后重。
广木香 黄连(酒炒) 陈皮(各三钱) 肉豆蔻(面包煨) 浓朴(炒) 车前子(各二钱)
白术 山楂 苍术(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空心灯心汤调下。
x归芍饮x 治小儿痢疾。久不肯住。
人参 白术 白芍 白茯苓 诃子肉(各五分) 乌梅(半个) 黄连 浓朴 肉豆蔻 柴
胡(各六分) 黑枣二枚。空心煎服。
卷之六
伤风门
属性:伤风之症头疼身热。鼻塞气粗。喷涕呵欠。呻吟不绝。见风便怕。洒淅微寒。与大人伤
风无异。若挟食即吐食。挟痰即吐痰。药剂比大人所服者宜减一半。不论有痰有食否。常须兼用
清痰消食之药。盖小儿易伤食。而热则生痰。故剂中宜略用轻轻疏解。令汗微出为度。稍加
清热则愈矣。盖风邪客于腠里。非疏解则不能愈。非清热化痰则小儿亦未易安也。症虽与大
人无异。然亦不能无少瘥耳。
卷之六伤风门
立方
属性:x加味香苏散x
川芎 紫苏 防风 荆芥 香附 甘草 羌活 白芷(各三钱) 葛根 前胡(各二钱)
苍术 天麻 黄芩(各八分)
上加葱头十枚。生姜三片煎服。以被覆取汗为度。如或消疾或消食。以此方为主。随症
加减。不得一一详赘矣。
x或荆防败毒散x(方见伤寒门)
卷之六
咳嗽门
属性:有声有痰者名曰咳嗽。究病之所由成。皆由火之所致。然未始不由于外感也。是故
或伤于风。或伤于寒热。种种不同。内外夹攻。其所由来者渐也。然咳嗽之名。非一名所能
悉。病有数端。详载于咳嗽门矣。症虽与大人无异。而所感略有不同。大人兼七情所伤或任
劳嗜酒。而小儿无是。是以不能无少异耳。药剂以轻清为佳。而服药亦不宜太骤。当逐时进
之。不必尽剂。
卷之六咳嗽门
立方
属性:x平肺饮x 治感风邪咳嗽。痰多洒淅恶寒。
陈皮 前胡 桑皮 薄荷 防风(各五分) 栝蒌仁 苏子 桔梗(各四分) 生姜三片。
x凉肺汤x 治肺热咳嗽。痰盛音哑。
黄芩 贝母 天花粉 枳壳(各七分) 橘红 山栀 桔梗 麦门冬 甘草(各五分)
灯心三十茎食远服。
x定嗽汤x 治小儿肺有寒痰。咳嗽并作气喘。
款冬花 杏仁 橘红(各八分) 桑白皮 桔梗 枳实(各六分) 栝蒌仁 胆星(各五分)
生姜三片 不拘时煎服。
r八卦部位举症图ps48a64。bmpr
中央戊巳工。疏黄无辛苦。见紫黑色便是木来克。
卷之六
八卦举症歌
属性:干宫属大肠。稠密背受殃。粪门多痒塌。宜服保元汤。
坎宫属肾水。稠密阴疔起。肾 似火烧。七日归泉里。
艮宫属肾经。梅花甚不仁。若加紫黑色。八日落牙根。
震宫乃肝木。宜大不宜三。如品如串样。十四日归山。
巽宫属小肠。稀疏宜带黄。若还梅品赤。淋闭还不妨。
离宫属心火。蚁形甚不可。四肢不容针。遍身无你我。
坤宫属命门。生死在其中。稠密终不好。疏朗亦无凶。
充宫属肺金。更多我不惊。若还无空地。胸背反相因。
卷之六
耳纹看法一见吉凶皆知
属性:r耳文图ps48a65。bmpr
歌曰
耳后筋纹淡淡红。疏疏磊磊决无凶。若然紫黑青白色。任是轩岐枉费功。
耳后红筋赤一条。又无枝叶上面高。将来必主心经痘。头面若稀不必忧。
耳边紫黑鱼刺形。纷纷却向里边行。将来必主肝经痘。满身斑黑八朝冥。
耳后苍筋痘主稀。头大尾尖人不知。将来必主脾经痘。向外排行疏更奇。
耳后淡白乱如麻。纷纷俱往外头爬。将来必主脾经痘。形如蚕种七朝嗟。
痘。疹忌触十四款。
腋下狐臭气。沟渠浊恶气。房中淫液气。妇人经候气。诸般白腥气。酒醉荤腥气。硫黄
毒药
卷之六
治痘总论秘诀
属性:痘之发与杂症不同。杂症只在一经。痘则五脏之症俱见。古云似伤寒者。亦大概言也。
寒由
外入。痘自里出。故恶寒无汗。头痛脊强。左额青纹。面色惨而不舒。此伤寒之所有。而痘
症之所无也。两眼含泪。臭气出粗。睡中微惊。耳纹现。恶热不恶寒。此痘症之所有。而伤
寒之所无也。五脏症已详。
凡初热时。睡中微悸。鼻气出粗斯二者仅可作痘症验有云。中指独冷。耳尻冷等说不必
信。
痘者豆也。肖其形则生。不肖其形则死。形之不肖。元神竭矣。尖圆而凸。周净而耸。
形之
有神者也。如麸如沸。如疹如疥如蚕种。如蛇皮。如蚊迹。如蚤斑。如汤泡。如火刺形之无
神者也。形而无神。可冀生乎。至如色也。欲如春花之在露。不欲如秋草之经霜。红白两分
。明润光活。色之有彩者也。如腻粉。如枯骨。如红米饭。如猪肝色。色之无彩者也形不有
神。色不现形。生意可知矣。呜呼神彩。其生死之门户也。
凡看痘。先看元气。痘儿元气。非有非无唯心领意会耳。已如形色初善。而终变恶者。元
气内
竭也。形色初恶。而终归善者。元气内强也。元气本也。形色末也。故善者必求本。
人知痘藉气血。不知痘之所藉。尤有超于气血者。元气是也。盖元气盛则气血流通而领
遂。
有负戴并行祛毒。痘必应期而开落。元气一亏则在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