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不耽搁了?现在乱事方平,要是这个节骨眼上再出点什么差错,只怕朝廷……”
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唐枫一摆手制止了他继续说话:“我知道你想劝我什么,但这些人害得陕西如此多百姓丧生,实在不能轻饶了他们而且这一次若是轻易饶过了他们,只会让他们的胆子大,甚至会让其他地方的官员也效法,到时我大明才真的危险了”
“可是如此多的官员都关进了牢里,各衙门的事务该怎么办呢?”
“各衙门不是只有这些官员做事,叫他们的副手替代一下本侯会即刻上吧朝廷,将这里的情况如实上奏皇上,请圣上来定他们的生死”唐枫说道
若是两年前的他,在见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定会用王命旗牌杀了他们的,但是现在的他却已不是当初那个嫉恶如仇的唐枫了,有时候他也会为自己的将来和家人考虑,不能再让朝中那些官员找自己的疏漏
不过这个决定在不久的将来,唐枫却会感到后悔,正因为他的这个决定,使得陕西的事情远远没能结束……
PS:本卷到此结束,下一卷要是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最后一卷了,明天要对这最后一卷进行构思,所以可能断一天,当然要是能写出来也会发的,不过也可能要迟些了
百度搜索读吧文学网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593章 外患再生
; 众多的官员因为被人赃并获而被关押了起来,等着唐枫向朝廷上吧后由朝廷做一个定夺,而在这期间,唐枫在陕西依然有着许多的事情要做除了安排人暂时替代那些官员完成日常政务之外,要紧的便是对西安城中各家富户的处置了
虽然这些富商和京城中的大员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牵连,使得他们在西安城中的地位并不低,可现在有了确凿的证据在手,唐枫可不会再留手了先是以各种罪名,诸如贿赂和囤积居奇等将这些商人捉拿下狱,然后是按着锦衣密探所给出的线索对几处他们用来藏匿粮食的仓库进行了突击
一番突击下来,官府就获得无数的粮米,这些粮食除了那些官员们贪污赈灾的粮食之外,有许多是商人们在天灾时从他处购得,用来在陕西各地牟取暴利因为之前陕西爆发了起义,怕这个时候出卖粮食会为人所抢,所以商人们便暂时将粮食藏了起来,没想到这下就便宜了唐枫足够陕西当地大半百姓食用一年有余的米面落到了唐枫的手上
看到这么多的粮食从各处仓库里被抄了出来,唐枫心里觉得欢喜之外,带着一丝苦涩大明财物的分配之不均匀从这里就能看出端倪了,在寻常百姓们家家无以为生,就差要易子而食的时候,这些大商人却窝藏着如此多数量的粮食而官员对此不但不想法子制止,反而还加入到了这种行径中去,如此下去,民心如何能不失,天下又怎能安定呢?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唐枫的居中调度和命令之下,这些从商人手中抄得的粮食开始运到了陕西各个县城,以解百姓们的灾难因为有了西安城中的那些大人们的前车之鉴,那些各州县的小县令们再也不敢将手伸向那些救济百姓的粮食了,比起富贵来,还是自己的小命比较重要
所以在近半个月的努力之后,唐枫总算是将陕西依然还在的百姓从饥饿中解救了出来,至少在短时间里能保持平定了汉人的百姓就是如此善良,虽然官府做出了这么多戕害他们的行为,但在有了生存的最低保证之后,他们便也不再闹事
当看到各地的情况渐渐稳定,原来四处流窜的百姓各归故里的消息后,唐枫才算是真正地放下了心来他相信,只要给自己一段时间,经过一番整顿之后,整个陕西的乱局就会彻底的平定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不能放心,那就是那些被关押了一段日子的贪官们,若是不能重惩他们,给受灾多时的百姓一个交代,别说那些百姓心里会不服,也无法真给后来者一个警示,使他们不敢再犯
正因为怀着这样的想法,唐枫虽然身在陕西,忙着当地的政务,却依然在惦记着京城的消息不知道皇帝在看了自己的奏疏后会有什么反应,而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们又会不会再次与自己为难,不肯重处这些做下了大孽的贪官们
正如唐枫所担心的那样,当他的那道奏疏送到京城之后,很快就引发了一场大的争辩一些血气方刚,或是对贪官深恶痛绝的官员是完全站在他那一边的,认为应该杀了这些害得如此多百姓民不聊生的蠹虫,以儆效尤但另一些官员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地方官员在有些时候贪污是无可避免的,现在可不是太祖时,能说杀就杀且不说这些官员都有着不低的职位,光是因为对当地官员的不满而有民变,随后朝廷没有为难乱民反倒让这么多官员一齐被处,也势必会引来各地百姓的争相效仿,到时候天下就真的乱了所以有鉴于此,他们还是觉得不能开这个口子的
这两种看法各有自己的道理,若是按着崇祯的心思,他也想把这些祸国殃民的蠹虫给处决了,但是现在他身居帝位,却要从全局考虑,一时还真下不了手了可要是放了他们,却又多有不甘,而且在唐枫那里也有些说不过去,这让崇祯大是为难
大朝、内阁会议、廷辩……一系列的朝中重要会议都对此事进行了再三的争论,但怎么也得不出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最终只有一直这么拖下去了,直拖到了夏天,直拖到了另一件大严重的事情在大明的辽东出现,皇帝才不得不将之先搁到了一边
五月的北京城已经有了一些暑意,天上的日头也有些晒人了这让许多的百姓都开始抱怨起了老天来这些年来的天气实在是太过反常了,漫长的冬天持续了近五六个月,才刚刚把棉衣脱去的他们,就又要受到夏日酷热的煎熬了
京城里的有钱人和官员贵族对这样的天气自然是无所谓了,他们有的是冰窖,里面藏着之前的大量冰块可以用来消暑可普通的百姓可遭了罪了,他们只有在暗地里咒骂着这个贼老天,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妖孽了,才会出现如此不正常的天气
崇祯虽然有宫中的冰块消暑,可这心里依然感觉着有些受煎熬,这样一来今年的年成一定又是很差了,也不知道这样下去国家的税收会变成什么样他甚至几次前往天坛祭天,希望老天能垂怜,不要再折磨大明的子民了
一段日子的忧心,使得崇祯显得是憔悴,但是老天却没有半点被皇帝的诚意打动的意思,天气一日炎热过一日,真是让人好不焦心紧接着,大的一件让他感到焦心的事情传来了,这是在五月端午刚过的一天
五月初七,皇帝刚刚批阅过一大堆的奏章,想要去外面走走松松筋骨的时候,一名内侍就急急地奔了进来一见皇帝拿眼看向自己,微带着一丝怒意,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内侍才猛地想起自己的失态,顿时跪倒在了地上:“奴才一时失态,请皇上饶命”
崇祯见他诚惶诚恐的模样,气也消了大半现在宫里的太监地位早就不能和魏忠贤在时相比了,甚至连成祖时的太监地位都比现在的要高在宫里他们只能传递一些公文,做一些杂事,根本是不能参与到任何一件朝事上来的有了魏忠贤的前车之鉴,崇祯对宫里这些人的看管可是很严格的这也导致太监在宫里地位的急剧下降,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的放肆,眼下这个小内侍显然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见皇帝面露不快,自然吓得求饶了
“这次就饶过了你,下次再犯,定重重惩治”崇祯哼了一声后,才又道:“好了,有什么事情要上奏的,让你如此匆忙不知礼啊?”
“啊,谢皇上隆恩”小内侍在磕头之后,才将手中所捧的那份紧急军报呈了上去:“皇上,这是兵部的大人们刚刚递进宫来的,人还在宫外候见呢”
“嗯?”崇祯心里陡然一沉,虽然他还没有打开奏章,却也猜到又出什么大事了不然现在宫门已闭,那些臣子也不会将战报这么递进宫来,还等着见自己了“莫非是又有哪里的百姓闹事了不成?”心里不安地猜测着,崇祯打开了战报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崇祯面色就差了,因为他看到的不是中原哪处有百姓作乱,而是辽东的紧急军报之前虽有所举动,却最终为人所挡下的金人再次出兵,而且已经连下几城,就连辽东重地锦州城都岌岌可危了脸色数变之后,崇祯才道:“去,传朕旨意,命他们都进宫来还有,把温体仁等几名内阁辅臣也马上进宫”
“奴才这就去”那小太监忙答应了一声,却不敢再奔跑了,迈着步子向外走去却听背后崇祯说了一句:“你给我快着点,这次朕准你无礼一次”这才用比适才见皇帝时快的度向着外面奔去……
夜已经深了,但御吧房内却依然灯火通明,还有着不少人在那里说着话,那是崇祯和一众朝中重臣在商议着辽东局面的事情实在没有想到,往日里只有冬天才会出兵南下的金人今年却会大异往常,在夏天到来的时候突然入侵这显然大出了辽东守军的意料之外,也使朝中的君臣大为紧张
“你们说,这却是因为什么?莫非是金人得知了我大明出现了变乱,所以想趁火打劫吗?”崇祯紧皱着眉头问道
几人在相互看了几眼后,才由温体仁这个内阁首辅道:“回皇上,在臣看来我大明的事情虽然金人应该是知道的,可却不是他们出兵犯我辽东的最要紧的原因要知道,陕西的叛乱在几月前就已被平息,他们真要趁乱取利的话,也应该在四月间攻我辽东啊”
“温大人说的是,臣也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在那叛乱爆发的时候,金人也的确出兵过辽东,但那时他们的进攻并不足以构成威胁,所以臣以为此事必然另有缘故”虽然和温体仁在朝堂上总有争斗,可在如此大事上周延儒却也不敢意气用事了
“应该是金国自身的原因”另一名大臣成基命突然开口说道
“此话怎么讲?”崇祯当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