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雀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武当山的金殿不简单。
  真武大帝一定能有什么办法下世。仗着自己的儿子与他似乎有些缘份,易天行开始大呼小叫起来,就盼着能把那位神仙叫醒,然后问问天上的那些破烂事儿。
  可那铜像纹丝不动,黑眉如蚕安静异常。
  易天行终于泄了气。
  易朱又吭哧吭哧地爬了上去,易天行这时候很是失望,也没去理他。
  “滋”的一声响。
  水花四溅,真武大帝铜像面目顿时遭灾。
  这一幕终于让易天行的悲观失落情绪稍减了些,他笑了笑,然后取出案旁的纸笔,写了些什么字,然后拉着小家伙出了金殿。
  金殿外众人等着,想来是听见了先前殿内砸铜像的声音,所以脸上的表情都显得有些古怪。
  掌教真人身旁的一个老道士急匆匆地跑进殿中,没有发现异常,这才放下心来。
  叶相望了易天行一眼,易天行摇摇头。
  易朱走到蕾蕾妈身边,也学着老爹的模样老气横秋地摇摇头。
  掌教真人请这几位难得来的贵客留下吃饭,被易天行婉拒了,下山之前,他忽然想到件事情,笑着说道:“道长啊,忘了谢谢你送的内裤。”
  下得山来,坐上那辆越野吉普,邹蕾蕾好奇问道:“为什么这些道士见面打招呼说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取其无量寿无量光之意,这光非体外之光,而是自体之光……”易天行一边打着火一边给姑娘上佛学课程,却突然停在那个光字上,讷讷道:“看小说也是,这些道士都说无量寿佛,我倒也习惯了。如今你这一问,我也觉着有些古怪,为什么道门要以佛为敬语?师兄,你知道吗?”
  他望向叶相僧,叶相僧摇了摇头道:“不知为何。”
  易天行想了想道:“红楼梦里那位张道士见着贾母头一句,也是说无量寿佛,后来文革的时候,有人在著述里分析,这小说中让道士说佛,里面的含义是讥讽时人投降满清。”他接着耸耸肩:“不过后来知道曹先生是汉军旗的,这说法自然也就说不通了。”
  车子发动,然后往着西边的山路上行驶。
  ……
  ……
  众人走后不久,金殿里又回复了平静。
  仍然在滴着那种汁液的真武大帝铜像似乎微微动了动,空气中的光线微微扭曲。
  易天行留在书案上的那张纸无风而起,轻飘飘地飘到半空,然后平平展现在黑眉如蚕,红唇含丹,不怒而威的真武大帝面前。
  白纸上写着:“今日叩门君不应,来日还请多加看顾。”
  一声轻轻的叹息从大帝的铜像里传了出来。
  “神仙也是要吃饭的,你就不能等等?不过……即便见着了,我又能说什么呢?”
  ————————————————————
  漫天的雪花在飞舞着,说飞舞其实并不妥当,此地的雪较别处要来的猛上许多,感觉雪花都是粘作了一团,显得无比厚实,然后从幽远寒冷之极的天空急速堕下。
  寒风凛冽,暴雪狂泻,雪落地而不化,厚厚地积了一层,铺在无边无垠的荒原上。荒原被一条河流一分为二,河水已然将凝,河水尽处隐有一处巍峨之极的雄浑山脉,山脉上满是白雪。
  这天这地这山这水,似乎都被肆虐的雪神占据了,由上望下,由下望上,全是一色单调的白。
  风雪之中,有一个突兀的小黑点在艰难前行,是一个藏民。藏民穿着厚实的衣裳,长袖长裙长裙,看着一堆,却并不影响他用力。
  那位藏民正抱着一个东西赶路,细看才能发现那东西是一个快要被冻死了的小羊羔,他一边艰难地赶着路,一边嘶吼着,似乎是在咒骂着什么。
  经过山头的一处经幡,他停了下来,一是为了休息一下,在这风雪里救羊儿,稍不注意,自己也很容易被雪迷了眼,找不到回家的路。另一个原因,他要表示自己的尊敬。
  “索索!”
  藏民对着经幡喊了两声,态度极为虔诚恭敬。
  然后他轻轻摸摸已经渐渐不会挣扎的小羊儿,喘了两口粗气,又开始往山下走去,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
  ……
  山下有一处湖,湖旁的雪化的比别处快些,看来湖心深处有温泉。
  湖畔还留着些稀稀拉拉的黄草,有十几顶帐蓬搭在那儿,帐蓬的中心是县里去年新搭的牧区定居点,是一个土木结构的小平房,虽然简陋,但比帐蓬的抗风性还是要好很多。
  那位藏民走进一间帐蓬,掀开帘子钻了进去,内里的火炉燃着,热气扑面而来,让这位敢在雪地里赶路的汉子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纳木,说过不准你出去!”
  帐蓬里一个中年藏族妇女大声说着话。
  纳木笑了笑,抱着那只孱弱的小羊羔坐到毛片子上。
  那位藏族妇女连声说了几句什么,把小羊儿接了过来,一脸慈悲。
  雪下的越来越大,不知道何时才能停歇。
  “说不定,这会是今年第一次雪灾。”
  纳木掀开帐蓬厚重毛帘的一角,咪着眼,看着满天的暴雪,忧心忡忡。
  他是日喀则的贫困学生,从小一直在牧区生活,后来去了省城大学的民族学院读书。在民院读书花不了什么钱,国家的政策也有相关补贴,但省城离西藏太远,离牧区更远,路上花费太大,所以在大学里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他一直没有回过家乡,也没可能回来。
  但今年他遇见了贵人,一个月前,民院的领导便把他们十二个藏族学生集中在了一块儿,说是社会上有人捐款,让他们能有回家的机会。
  虽然这次回家的假期,恰恰好错过了藏历新年,略微有些不尽如人意。
  但纳木仍然很感激,很感激那个叫做鹏飞工贸的公司。
  帐蓬外怒雪狂舞,帐蓬内还比较暖和,小火炉上的水壶咕咕响着,营造出几分温暖生机。
  帐蓬内的母子二人却是愁容满面。后藏牧区,往年的雪灾通常会发生在春季,但最近几年不知道为什么天越来越冷,雪灾发生的日子都提前了,似乎四季的轮回被某种大力量强行往前拧动了少许。
  纳木从毡后提出茶桶,勺了两碗酥油茶搁在火炉旁的小几上。母亲一边咕噜着什么,一边取出糌粑,准备今天的晚饭。藏胞习惯以酥油茶下糌粑,现在雪灾已至,但县上早有了通知,纳木家住的也不是特别偏,所以吃食还是不愁。
  纳木用手指捏拢着青稞炒面,然后送入嘴里,嚼碎吞下,灌了一口酥油茶,对着母亲说道:“雪什么时候停?”
  “那要问佛爷。”妇女似乎对于这个问题有些愤怒,关于天时的问题,自然是应该请教有能力的人,问自己,是在嘲笑自己。
  “你去扎什伦布寺祈愿吧,听说大家都会去。”
  纳木有些疑惑:“大祈愿法会还有一个月,这时候市里比咱们这里也不会暖,大家去做什么?”
  “大家去,我们自然要去,我行走不方便,你去。”说完这句话,妇女不再理他,念起经来。
  ———————————————
  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修建的最大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始建者被追溯为一世达赖喇嘛。寺庙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占地极阔,是除了布达拉宫之外,藏原上最有名的大寺。
  扎什伦布寺如今在游客中最出名的,除了建筑之外,便是它的神秘和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此寺乃是班禅的驻锡地,十世班禅七年前,便是在此处圆寂。
  如今正是寒冬,日喀则寒冷异常,本来就很清静的大街被雪掩盖着,更显寂清。
  雪道上有三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顶风前行,间或还能听见其中一青年人嘀嘀咕咕。
  “来旅游怎么连个人都见不到?在拉萨呆呆就算了,为什么非要来这里?”
  “是你要来西藏,你答应我,入藏之后听我安排。”
  “人都到哪去了?”
  “扎什伦布寺。”
  从道路往西边望去,如果有太阳的话,一定能看见城西的扎什伦布寺的金顶耀着金光,今天是大雪天,看不到那么清楚,但巍峨的寺庙建筑仍然挟着一股庄严气息,远远迎来。
  整个寺庙被一圈高墙围着,白墙金顶,看着十分美丽。
  已经有许多藏民聚集在寺里,正俯身于地,不停祷告。
  黑压压一大片人群俯身在雪地里,一动不动,风雪渐大,已经有人身上积着雪,而没有化去。
  人群的旁边,有几个穿着厚厚皮服的人满面焦急,正低着头在和人群说些什么。
  原来后藏地区这几年的雪灾频繁,不知是从何处传来的消息,民众必须前来扎什伦布寺礼敬,才能得上天庇佑,将这雪灾化去。
  而大家约好的时间,恰好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几天。
  勘布会议和扎什伦布寺的喇嘛们都没有料到今天的这个场面,心忧藏民在这寒冷雪天的身体健康,所以正在劝大家散去回家,说活佛已然知道。
  但不知道为什么,藏民们很执着,一定要面见班禅活佛。
  但班禅活佛已经于上月,进京拜见去了。
  这话一在人群中传开,本来被冻的快僵了的藏民们迷惘地抬起头来,显然人群中有人在挑动。
  “那请佛师赐福。”
  “请佛师赐福。”
  站在扎什伦布寺门口的,正是在省城与易天行有一面之缘的九世噶玛仁波切。他听见这句话,面色大变,接着却是温和一笑道:“传授活佛知识的经师在寺内,我这就去请他们四位出来。”
  人群里又有人恭敬道:“烦上师请出至高佛师。”
  噶玛仁波切眼角微微跳动两下,喝斥道:“宗喀巴大师圆寂千年,诚心祈愿,自然能见,佛师真身于须弥山,这凡间怎么见得?”
  宗喀巴大师,传说中是文殊菩萨化身,是达赖活佛和班禅活佛的老师。
  这样传说中的神祗,又如何见得到?
  ……
  ……
  九世噶玛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