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600年前,一个伟大的王朝从此起步。没有人怀疑它已历经千年风雨,没有人怀疑它曾坐拥钟鸣鼎食,没有人怀疑它承载得起千古文明的浩浩气度,没有人怀疑它铸就了青铜文明金声玉振的蔼蔼华彩,尽管它已沉默数千年。

  都城之殇

  由于郑州为都年代距今太远,历史的尘埃终究掩埋了其夺目的光辉,这是一个幼年中国时代的都城之殇。而它所必然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不得不承受5000年中国文明史中,只见后3000年文化古都,而不见前2000年文化古都的缺憾。

  中原大宿命

  尽管郑州是一座古都,但市民却很难形成一种对郑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失落和迷茫如影随形地伴随着郑州。郑州为何衰落至此?其实说到底,郑州衰落是数千年来中原衰落的大背景造成的。当南京、北京先后崛起,当洛阳和开封风光不再时,郑州也只能是怆然无语。

  有两个人

  很多年以后,郑州依然会记得在其城市命运史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两个人:伊尹和冯玉祥。这两人身上典藏着郑州故事,散发着郑州魅力,携带着探究国都郑州的窥镜和锁匙。特别是伊尹,是他在黄河南岸,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策划了郑州市最初的母体,开创了郑州城这个未来中国人口密度最高地区的人类大型聚居地的历史。

  安阳:童年中国的荣光和惆怅

  三千年前是帝都

  激荡的洹水没把商王那〃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宫殿夷为平地、变为河川,但岁月的河流却把辉煌的殷商之都冲刷成为殷墟,把它打扮成华北大平原再普通不过的烟村草树,3000多年前的都城化为大地之表的一个叫〃小屯〃的村子。

  都城命运史

  在都城的命运史上,历史还安排安阳演绎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结局。1909年,袁世凯隐居洹上,韬光养晦,以此发迹逼清室逊位;并在民国革命大潮中当起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结果仅在位83天一命呜呼归葬安阳。这个意外却戏剧性的结局使安阳不仅成为中国第一都城,也埋葬了最后一个〃皇帝〃。

  碎片或传说

  安阳,一切都像我们所知道的,当年作为殷商的都城,随着商纣王在朝歌的鹿台上满身缠绕了流光溢彩的珠宝玉衣而自焚的火焰的熄灭,留给它的只是破坏殆尽的一片废墟;而在此后的两千年中,安阳从来没有在达到诸如商都那样的鼎盛与炫赫。那些曾经灿烂的文明,在今天只能以碎片或传说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了。

  甲骨文的重量

  假如甲骨文没有被发现,安阳也许真的只能够残存在历史的底稿里,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陪都。但是甲骨文改变了这一切。有了甲骨文,三皇五帝的种种丰功伟业不再是空口无凭的稗官野史。甲骨文,那些刻在兽骨龟壳上的文字所记载的,是中国真实历史的开始。

  古都之父

  《周易》是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是讲变通的哲学,但是它却没有推测出其诞生地的兴衰荣辱。现如今,在中国八大古都中,只有殷墟消失得最彻底。所谓大道无言,想来真是不无道理。

第4节:序言 穿越城墙


  穿越城墙

  海 默

  穿越城墙

  穿越尘封的历史和岁月

  把手伸向时间深处

  抚摩历史的额头

  穿越城墙

  王城帝都的嬗变和兴衰

  在长叹与幽思中

  全部化作

  纸 上 的 忧 伤

  海默《穿越城墙》

  在那些遥远的朝代,一个个王朝的辉煌与衰落总是起于都城,又止于都城。

  穿越中国八大古都的城墙,去寻找王城帝都嬗变的轨迹和兴衰的密码。在中国八大古都的脸上,前世的沧桑与和今生的魅影挥之不去。

  每一个王朝开始的时候,首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我把都城定在哪儿。

  中国都城历史悠久,它既是王朝兴衰的标志,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上溯到奴隶社会时代,在黄河流域就出现了许多封建王朝的首都,这些都城都是当时的人气鼎旺的大型部落。如夏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到16世纪)始建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尔后数易其都;商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到11世纪),始建于亳(今山东曹县南),尔后亦数易其都。它们是我国最早的古都。自西周伊始,各地城市迅速发展,仅根据六世纪初期成书的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一书的记载,上起夏商,下迄北魏,中国城邑数量即达3000余处。

  实际上,〃八大古都〃的说法只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在上世纪20年代学术界的说法是〃五大古都〃,它们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上世纪30年代经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提议,将杭州加入,于是有了〃六大古都〃的说法;到了上世纪80年代经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提议,再将安阳加入,于是成为〃七大古都〃;2004年在〃郑州商都3600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上,与会的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论证,一直同意将郑州加入,于是〃八大古都〃的说法尘埃落定。由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八大古都》丛书编纂工作也同时启动。

  在中国古都城的迁移路线图上,〃水〃曾经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夏、商时期的国都就依黄河支流而转移。秦在咸阳建都100多年间,依赖渭河、黄河航运,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并进而统一了全国。秦朝以后各朝代的首都选择,日益显示出政治和经济双重考量的因素。中唐以后由于气候的变迁,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分困难,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粮而居〃,建东都洛阳。西汉时期,朝廷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匈奴,定都长安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到了东汉,匈奴的政治威胁降低,而广阔的中原地区具有更大的经济潜力,于是,东汉的首都定在了洛阳。唐朝一统天下,唯一的威胁就是北方突厥,因此,首都又选择长安就顺理成章。赵匡胤建立北宋,之所以定都开封是为了显示自己是合理取得天下,而不是政变。面对金国咄咄逼人的进犯,南宋不得不选择相对安全一些的杭州。朱元璋定都南京是出于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考虑。而元朝和清朝相继定都北京几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国历朝历代政权,如果不是北方民族建立的,大多都受到北方民族的巨大威胁,所以他们选择了兼顾南北的北京作为首都。

  从一个个建都的历史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但那只是故事的开始,故事的开始各有理由,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大都逃不出〃悲剧〃二字。

  这是因为都城太过重要。都城,承载着王气,承载着风水,承载着文明嬗变的脉络,也承载着王朝兴衰的密码。都城对于每个朝代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都城一旦改变则意味着改变了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毫无疑问会对一个王朝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对都城自身而言,它的辉煌与宿命总是与一个个王朝的辉煌与宿命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中国是个首都型的国家,首都的历史长度往往就是朝代或国家的历史长度,改朝换代不仅影响了朝代的命运,还影响了都城的命运。

  王朝唱晚,王城唱晚。

第5节:北京:在必然与偶然之间(1)


  现如今,除了仍然做着首都的北京外,其他古都都已辉煌不再。〃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面对古都我们不免涌起巨大的沧桑感,现实的选择,历史的选择,都让一个个都城故事显得分外凄美。

  西安,一座悲情之城,一座有隐痛的城市,现如今,她的隐痛全埋在城墙里面。西安之所以有隐痛,是因为她有往事长安往事。十三朝古都的往事,一代又一代,堆积如山。这座城曾经太磅礴,真可谓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也难掩其昔日的风采。一千四百年前的这座古都,面积是现在西安老城的十倍;一座大明宫,是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三倍。盛唐时代的长安城,还有白人和黑人居住,真正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在今天,哪怕在西部,西安已经不能称老大了,更遑论全国。

  南京历史上曾经用过的名称有44个,这其中每一次地名的变化,往往都联系着改朝换代的荣辱兴衰。如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六朝金粉,实际上是火光血影中不断上演的颠覆与再颠覆的悲喜剧。大悲大喜,悲喜相续,历史在这里翻过的每一页都过于跌宕,每一页又翻得过于急促。现在,经历了历史悲欢变迁的南京只是一座苍老得有些平庸的城市。

  洛阳,一座骄傲而又难以承受衰落之轻的城市。洛阳的骄傲,来自于十三个朝代的繁华烟云,来自于牡丹花开的富贵灵气,或者源自道学、理学等发祥地的大智慧。这种骄傲,其传承的是中原文化的积淀和底蕴,而难以掩饰的则是帝都斜阳的落寞与忧伤。现如今,洛阳早就繁华不再,垂垂老矣。

  回首开封,在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里,它以国都、省会、普通州府以至废墟的面目不断变幻。这里曾有过信陵朱亥的大梁悲歌,李白杜甫的梁园长吟,五代纷争的金戈铁马,以及东京汴梁的大宋繁华。同时这里也有过数不清的兵灾水患,天灾人祸。开封城的沧桑与悲情不仅震撼了国人,也震撼了世界。

  还有杭州……,还有安阳……,还有郑州……

  老枪新著《王城唱晚》一书倾情讲述了〃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融学术性、文学性和批判性于一体。不仅详尽叙述了中国八大古都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更重要的是,以反思的视角和批判眼光,对八大古都的困境与尴尬、忧伤与宿命、现实与未来进行了条分缕析地冷静地思考和解剖。如今,古都亦换新颜,本书的出版,无疑将重新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