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战事,在十七日便要打响。所以,时间关系,乌突木很难得知我们到了他的后面。”
邓琪英等人听了,也不禁地点了点头。
苏三却是一个栗子敲在张工的头上道:“我若是完严楚,便会命令前方探马,一旦发现张合分兵,立刻便往乌突木处送信。你再算算,从齐镇直线往平台关后,要几天啊?”
众人一愣,都愁起眉来。
若是探马直线从齐镇赶往平台关后,抄小路从中间的几座山中穿过,就算是一路步行,就算要避关卡,就算中途还有迟误,最多五天,也就到了。若是一切顺利,脚力又特别的出众,只怕三天也有可能。平台关后方,关防并不严密,说不定敌探还能搞到马,这样的话,两天也就到了。
两天到五天之间!也就是说,乌突木从今天晚上到十七日之间,随时都会知道张合在齐镇后分兵的消息。依乌突木的谨慎,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必然会防备到这支军队跑到了自己的后面。
“好了,不用多想!真是这样的话,无非是巧战与力战的区别。无论如何,都是要死战的。所以,考验定**的时候到了。这两天,你们也帮着政治部多做做工作,对贺进与霍义军,要多宣传当前的战局,要调节好两军士兵的心气。信心很重要,要让他们明白,我们一败,整个封国都要完蛋。我要让两万人,每个人都要明白这一点,所以,你们也不要闲着了,标语要贴,保家卫国的军歌要多唱。让所有人都做好死战的准备。”
帐中的人,全部站起来郑重地道:“是!”
“都去吧!”苏三摆了摆手。等所有人都离开了,他才重新坐回书案之后。
为了定**,济老归天的消息传来,他都没有离开军营一步!与周盈盈的婚事,虽然太妃有过暗示,他自然也是找了借口往后推。
眼前的这支军队,他一意的特立独行,为的便是让定**快速的进步。两个多月来,他的每一个心思都用在了定**中。
好在,定**的成长比他想象中的进度还要迅速。这自然归功于定**的成员组成。
来参加武科举的那些武人,武技就不说了,自然是比普通的兵士要强上许多。而且这些武人,大多数都读过一些兵法,都拥有出人头地,卫国保家的思想,所以对他的教导,吸收起来,便比普通的士兵强上许多。
再加上,封闭式的训练,杜绝了一切可以干扰到定**势力的侵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定**的成长自然是极为迅速的。
做为皇帝钦定的定**,装备是全军最好的,军饷是全军最高的,再加上苏三暗地里对定**的驾御能力。使得定**从一开始就站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上。
这种特质是封朝所有军队所没有的。
清一色的武技高强者组成的强大战力,不可避免地让整军产生了强大的荣誉感,加上皇上钦定的军名,使定**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高高在上,虎视群雄的感觉。
苏三的整合,让定**又拥有了团结协作的思想,使定**整支军队,在极端团结的情形下,对其他的军队,也产生了极强的排外心理。而这种排外的心理,又让整个定**有一种不想输给任何一支军队的决心。
然而这一切,都不足以让一支军队成熟!也不足以让定**成为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军队。
一支军队,只有经历了死亡,只有不怕死,那才叫真正的军队。
文不爱财,武不怕死,天下太平!
所以,定**从一开始,便把死亡摆在了练军的第一位。苏三要让所有进入定**的人从一开始就明白,死亡就是军人最后的归宿,若是怕死,就千万不要呆在定**里。甚至苏三在许多训练中,都会让死亡时不时地现出身影。
尽管定**成立的时间很短,但死亡与忠诚的观念,在定**里,始终是主旋律。
如今的定**,苏三不敢保证所有人都会坦然地面对死亡!但苏三可以保证,所有人都不会害怕死亡,不会避违死亡。不会因为死亡就在眼前,而精神崩溃。
有了这样的一支军队,定**便拥有了随时可以一战的资本。
虽然这资本并不雄厚,但擅长以小搏大的苏三,一定会好好的利用好手中的资本。以前在商战中是如此,政坛中是如此,如今军事中也必然会是如此。
万事相通,战场上用的手段与商战中的手段并无不同。只不过战场上,战局构成的条件,不为苏三所熟悉罢了。
事实上,苏三也在学习。
就算他比普通的人,表现出了思考更全面的特点!表现出了万事皆在胸中的自信!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充分地发动着所有人的智慧,来充分地分解着战场中的每一个动态。
他希望通过一些科学的举措,准确地把握住战场的脉搏,一直走在主动的位置上。
定**一定会有一战,但这一战必然会在一个关键的战场!为了这一战,苏三一直在做着准备。他自然不会让定**的一千精英去送死,所以,他宁愿冒着被京人发现的风险,也要调来余州军与黄州军协同。
在苏三的思想里,他不仅希望定**要成为一支铁军,而且希望定**,能更大限度地带动其他军队作战。
一个人可以影响十个人,十个人可以影响一百个人,一百人个可以影响一千人,一千人可以影响上万人。他需要这样的快速的影响力,他需要足够的威望。
而这威望,就是要通过关键的一战来实现!这一战,就是平台关之战。
第17章,布局平台关17
平台关内!
蒋经原暴跳如雷。WWw。
“京人南下已经七天了,张合军收到本帅的行文,也已经五天,五天啊,整整五天啊,张合在干什么?他也是个帅?”
一众将领大气不敢粗喘地看着帅府之中发怒的蒋经原,心中不由暗怪张合太不拿军情当一回事。这都十万火急的军情了,他张合怎么就敢这么玩忽?
蒋经原一脚踢开身边的椅子,气怒难平!他有心诱京人于平台关前的计划,在大战之前,就已经与张合通过气了。合围于平台关下的意思,张合本人也是颇多赞同。
按理说,京人南下的消息一传开,张合本就该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起,整装西进!可是张合却好像没有听说京人南下这件事情一样。
这就不说了,可自己的行文都到了,张合总应该立刻整军赶来吧?可是张合却如此怠慢,如此的漫不经心。这个时候,蒋经原恨不能把张合拉到帐前,一刀砍了。
必然是有什么原因!难道真是那个苏三在搞鬼?蒋经原定定地想着。
“报!关后传来消息,有人说是监军大人的信使,要亲见大帅。”
蒋经原眼皮子一跳。自己这里正想着这位监军大人,这位监军大人的信使便到了。这可真是巧了:“传!”。
且说唐超的亲兵张苗,随着唐超赶到平台关后面之后,便受唐超重托,入平台关请见蒋经原。
张苗从关后渡过淮水,由十名兵士看押着,一路往穿行,往平台关下的帅府走去。
淮水与平台关中间的平地里,掩映在两边高耸的崖壁之下的,便是前护卫军的军营!
这里果然如定**中所议一般,蒋经原生怕新兵营里的新手们怯阵,盎动了军心。所以近十万人的新兵营全部设在离淮水不远的岸边。
走过一大片的新兵营,又穿过一条宽约五六丈的山峡(夺命谷),视线再次开阔处,便是真正的平台关。
真正的平台关在群山环抱中的一大片山谷内,前头是平台关,后头是夺命谷。因为这里常年驻军,且驻军的人数往往不低于五万,所以伴随着这些军人而生的产业,也自然越来越多。
从封都南迁的第一天开始,这座原来本并不起眼的小隘口,早已经变成了抵御京人的一道最重要的关卡。随着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真正的平台内,俨然成了一座繁华的小城。
虽然京人已经兵临平台关下,但是关内的店铺却在正常的营业。
这倒也说明,关内的人并不认为京人有能力攻破平台关。
平台关是依两山之间的谷口处起建的,高近十丈,宽二十余丈的关墙,把两侧的山势连成了一片。关内阶梯式的石阶,一阶一阶地往上延伸,直达关墙之顶。
前人就地取材,把整个平台关修成了山一样的厚实,就算是投石机那样的破城利器,在平台关前也只能成为摆设。
前外十丈的高低落差,关内却如履平地!如此险关,关内卧兵又超过二十万,京人举国来袭,恐怕也只能是望关兴叹。
张苗看到真正的平台关时,也不禁赞叹了一声。
如此雄关,京人若是正面来袭,就算军力倍增,要想拿下这道关,也必然是两败俱伤啊。
“大帅有请!”
一道喊声传来,张苗把目光从不远外的平台关收了回来。蒋经原的帅府就在离平台关不远的百丈之内,以方便临阵督战。
说是帅府,其实不过是几间带了院子的石头房子,简陋的很。不过平台关,也大多是这样一些因地取材的石头房子。
配刀早已被收走,张苗随着蒋经原的亲卫一起穿过了院子,走进一间宽敞的石厅。
厅中间,有一方巨大的沙盘,许多将领笔挺地分两侧站立,整个厅里没有一丝杂音。这些人显然不是因为迎接自己这个监军大人的特使,而专程赶到这里。
自然是自己来之前,这些人便在这里商议军情。
张苗看到正厅当中,最上首的位置坐着一人。此人年近五十,浓眉大眼,满脸的皱眉,眼光炯炯有神。一面大旗正挂在此人身后,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蒋’字。
张苗料定,此人便是前护卫军统帅蒋经原。
“报大帅,此人便是监军大人信使张苗。”
蒋经原看了张苗一眼,一边又看了看手中才递进来的军中信物。确认了此人确实来自监军大帐不错,这才认真地打量起眼前这名信差道:“可是监军大人有什么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