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胜利日醒
在下濑火药炮弹密集疯狂的打击下,“宁远”先后数度燃起大火,舰上官兵一面救火,一面继续射击,没有流露丝毫怯色,“我第一游击队舍其他各舰不顾,举全部四舰之力量合围该舰,在榴霰弹的倾注下,再三引起火灾。‘宁远’甲板部位起火,烈焰汹腾,几乎延烧全舰,将领集合士兵救火,虽弹丸如雨,仍欣然从事,在九死一生中毅然将火扑灭……”(《日乾战史》),第一游击队的日本海军官兵彻底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了,这艘乾国铁甲舰几乎都已遍体鳞伤,但没有一处弹痕的深度能够超过4英寸,除了不断使其燃起大火外,对“宁远”厚厚的装甲,第一游击队4舰均束手无策,“宁远”毕竟是一艘强大的德制岸防铁甲舰,虽然她的炮火配置已显得有些落伍,但是防护力却是极为强大的。原本认为有机可乘的日本海军官兵,在经历了半个小时的反复炮击后,发现并没有能给“宁远”造成多大伤害,这艘铁甲舰在弹雨中没有露出一点怯色,依然一副奉陪到底的无畏姿态,此时第一游击队的日本海军官兵大都有些无奈和绝望了。
这时远处又出现了一道煤烟,坪井航三判断是“济远”扑灭了大火后正在返回战场,刚才的炮战中第一游击队4舰也多次被“宁远”的140毫米副炮和75毫米速射炮击中,右舷均不同程度受损,火力渐减,继续战斗下去的话,不但取得不了什么战果,很可能还会遭到乾国两艘高速铁甲舰“经远”、“来远”的追击,导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因而坪井航三下令升旗集队,放弃对“宁远”的进攻,撤出战场。
坪井航三的撤退命令并没有受到另外三舰舰长的任何质疑,第一游击队集合完毕后,也不同本队会合,便自管自的高速撤出了战场,此刻坪井航三还不会想到,他的撤退行动,将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麾下的四个舰长,又会对他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就在第一游击队撤退后不久,本队也借助战场上硝烟的掩护开始了跑路逃命,由于发现日本海军的铁甲舰并没有全部出动,担心登陆部队遭到另外的日本舰队进攻,乾国海军提督丁禹廷下令收队回航,放弃了对日舰的追击。这场历时近三个小时的大海战就此结束。
乾国舰队又回到了大东沟口外。丁禹廷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舰队在大东沟附近海域并没有发现任何日本军舰的踪影,之后舰队主力与在大东港内负责守口的“镇东”等蚊子船及鱼雷艇会合,在陆军登陆完毕之后,共同返航旅顺,乾国舰队至此完成了护航任务,离开大东沟海战战场返回旅顺。
16时左右,日本第一游击队与本队军舰会合,此前15时50分,战斗中退出的“西京丸”也已自己找寻归队,让日本舰队担心不已,以为已经沉没了的“西京丸”则早已在返航回临时锚地的途中,早在14时40分时,因为身受重创而退出战场的“西京丸”与本队相遇,井上良馨遂命令受伤很轻的小型装甲巡洋舰“千代田”伴随“西京丸”先行返航。至此,日本联合舰队首先退出了战斗,这次海战日本海军“赤城”舰被击毁沉没,“松岛”舰重伤后在大鹿岛冲滩搁浅,后被乾国军舰“济远”发炮击毁,舰上残存官兵42人逃至岛上被俘虏,“山城”、“扶桑”、“严岛”、“桥立”四舰遭到重创,官兵阵亡963人(不含伤后不治死亡的人数),负伤308人。
入夜20时,在确认四周安全的情况下,伊东佑亨率领参谋长鲛岛员规海军大佐、参谋岛村速雄海军大尉等幕僚乘坐机动舢板转登“千代田”舰,由“千代田”代替“山城”改任旗舰,身受重创的“山城”、“扶桑”两舰因为修理舰无法进行就地修理,则径直返回吴港修理。
似乎是要为自己狼狈逃出战场找个台阶,20时以后伊东佑亨又下令联合舰队会合全部鱼雷艇转航向威海方向,号称要在第二天黎明时一举消灭“遭到重创”的乾国舰队舰只。不过这个看似勇猛无畏的策略实际只是伊东佑亨的故作姿态而已,稍有常识的人都必然会明白,刚刚经历了大战的乾国舰队肯定是首先回维修基地旅顺进行维修、补给,联合舰队南辕北辙地朝向驻泊基地威海追击,不如说是一种巧妙的避战策略。离开临时锚地不久,伊东佑亨就下令舰队全体驶往吴港,由于受创极重,日本海军官兵的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包括第一游击队4舰在内的侥幸没有被击沉的日本军舰已经没有任何再战之力。
相比日本联合舰队伤亡惨重的情况,乾国舰队的损失显然要轻得多。此战乾国舰队无一舰损失,“定远”、“宁远”、“济远”、“建中”等4舰受创稍重,乾国海军官兵共计阵亡65人,受伤22人。
因为乾国舰队此行的目的是护送运兵船,铭军能够全部登陆,就是不小的战功,“……查兵船开仗,运船极险,幸日船被创颇甚,退去修理,铭军乃能乘间起岸。日内不致游弋截夺……”,除了确定击沉了一艘“装兵倭船”即“赤城”号炮舰外,乾国海军官兵并没有注意到重伤冲滩搁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