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才济济。非他处捕风捉影者所可几及。巡抚移台之议,洵属经久大计。仆曾力陈于当路,闻吏部主稿覆准,小小节目。尚须江楚裁定耳。各省覆奏,尚未全到,国有大事,暂无暇及。今春再从容会核,然南洋数省提挈纲领,舍我公其谁与归?日意格所开铁甲船价。已得大概,尊意令其回国购机器之便,再顺途细访详确开示,何时可以成行?前议带生徒、工匠前往学习造驶,能及时一并筹办否?现下俄人以水师陵迫,中枢急欲购办守口小铁船,属赫德由电信问价。据云,每船连炮,在英厂定造,约价十余万及二十数万不等。拟令赫税司来津会议,如有成局,容再奉闻。”
“太后垂帘,厉精图政,目前觊幸太平,知念附及。”
《李文忠公集:书信:复郭筠仙星使(二月初五日)》:
“顷得总署初三日函称,外购铁甲船以应军需一事,因赫德一言,已向英使商属其转咨本国管理衙门查照办理。复按尊缄,必更踊跃。日君现在英伦,当就近酌办。船械定能得力。兹可稍慰荩廑矣。惟铁船购定,何人驾驶来华?何时可到?谅已胸有成竹。各使公评曲直一节,旁观多发此论,顷与素好之美领事商及,据称法使在烟台避署,尚未回京,美使不日更换,仅英、德、意三使可议。惜为时已迟。而柳原权位既卑,北海道事又不欲他人与闻,各使恐不肯多管。莫若中朝派一大员赴日本朝廷理论。如仍矫强,就近邀集驻日各国公评,较为得劲。言甚有理。惟总署无此勇往任事之人耳。”
“近来谣传俄人有攻我北洋之意,惶遽无措,谆请益盛派船政全师北上,镇扼江海饷源重地,坚阻俄船,即佑郸处与津防续调,恐不能应手也。为之三叹。”
※※※※※※※※※※※※※※※※※※※※※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此时,仁曦太后正看着大臣们的奏折。而在她的身边,年幼的光旭皇帝正在那里苦思冥想的做着诗文。两位帝师翁叔平和李高阳则小心的陪侍在了一旁。
“……窃以天下之弊,在于因循,矫其弊者,一变而为卤莽,其祸较因循尤烈,倭人夷我属国,俄人虎视眈眈,凡有血气者,咸思灭此朝食,臣以为兵家知彼知己之论,二者缺一不可,未有一无豫备,而可冒昧尝试者也。臣所每饭不忘者,在购办铁甲船一事,今无及矣,而恳恳之愚,总以为铁甲船不可不办,倭人俄人万不可轻视,倘船械未备,稍涉好大喜功之见,谓其国空虚已甚,机有可乘,兵势一交,必成不可收拾之势。目下若节省浮费,专注铁甲船,未始不可集事,而徘徊瞻顾,执咎无人,伏望皇太后圣断施行,早日定计,事机呼吸,迟则噬脐……”
仁曦太后反复的将两江总督沈佑郸的奏折看了几遍,眼角渐渐的湿润了。
她当然知道,这份奏折,可能是病重的沈佑郸的遗折了。
而沈佑郸此刻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国家的海防大业!
“铁甲船不可不办,倭人俄人万不可轻视!”
她虽是一介女流,居于深宫,却也知道,沈佑郸此言,绝非是夸大之辞!
由30余艘战舰组成的俄国舰队出现在天津海面的消息,已经在大乾朝野引发了剧烈的震动,连平日里那些嚷嚷着“礼干义橹”的清流们这一次也纷纷上奏要求加强海防,但仁曦太后明白,他们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未完待续。)
PS: 刚看到新闻说广东渔民,在河底打捞44颗千年乌木,然后被扣押!根据法律,埋藏物为无主物,应该属于国家的,刚才我在田地里捡到个红薯,然后烤着吃了。可是,看到这贴新闻我好害怕,红薯属于地埋物,属于国家的,我居然把它吃了,我真的好害怕,好紧张。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五百六十三章雪帅之谋
如果指望那班书生能提出来什么可取的具体建议,那才真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
而只有沈佑郸这样的忠直能臣,才会在病重的时候,还心念天下安危,不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还给出了详细的办法!
看着夹片当中的那张精细的铁甲舰的线图,仁曦太后感动不已。
这时她感觉到了年幼的皇帝在偷眼望向自己,抬头向小皇帝望去,小皇帝碰到了母亲严厉的目光,立刻低下了头。
出乎小皇帝预料的,母亲并没有象以前那样的厉声训斥自己,而是温和的向自己招了招手。
“皇帝,到这边来。”
看到皇太后的举动,翁叔平和李高阳的脸上都现出惊讶之色。
小皇帝离了桌案,怯生生的来到了仁曦皇太后的案前。
“皇帝,你的书也读得不少了,来看看这份折子。”仁曦太后将沈佑郸的奏折放到了小皇帝的面前。
小皇帝知道母亲这是要考较自己的学问,定了定神,拿起奏折,便一个字一个字的朗读了起来。
见小皇帝读得字正腔圆,毫无滞涩之意,仁曦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小皇帝清朗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所有的人都屏息凝神,听着小皇帝的朗读。
翁叔平听着这份沈佑郸上的可以说是“遗折”的奏折内容,突然明白了皇太后这么做的用意,他有些担忧的看了看小皇帝,小皇帝全然沉浸于朗读奏折之中,却并未注意到老师带有焦虑的目光。
翁叔平将目光转向李高阳,而李高阳却并未看他,而是不动声色的垂首而立,静静的听着皇帝学生的朗读。
不多时,小皇帝朗读完毕,一字未错,仁曦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令小皇帝快慰不已。
“皇帝读得不错,不过,皇帝能明白这折子里所写的意思么?”仁曦太后又问道。
“儿子明白。”小皇帝使劲点了点头,“这折子里的意思是说。为防倭人俄人来犯,必须要办理铁甲船,而铁甲船若不齐备,绝不可妄动刀兵。”
“皇帝说的是,不枉了沈佑郸这样儿的忠臣一番苦心。”仁曦太后微微颔。又问道,“皇帝可知道,铁甲船是什么东西吗?”
“这个……儿子不知。”小皇帝的脸上现出了惶惑之色。
“皇帝过来,看看这张图。”仁曦太后将小皇帝拉到了身边,将沈佑郸夹片里的那张新式铁甲舰的线图在小皇帝面前展开,“皇帝可看仔细了,这便是咱们大乾的能工巧匠所画的最新式的铁甲船的图式,也是咱们大乾马上要开工建造的铁甲船。”
小皇帝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这张线图,脸上写满了惊讶。
居于深宫之中整日读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的小皇帝。平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图画,此时的他还不明白图上的那些精细的线条和数字代表着什么,但他还是给深深的吸引住了。
虽然仅仅是线图,但看着它,小皇帝的脑海中,还是能想象出雄伟高大的钢铁巨舰的模样。
而翁叔平虽然没有看到图纸,但听到仁曦太后刚才所说的话,似乎准沈佑郸所请,建造这艘铁甲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心中震惊不已。
“皇帝记着。只有这样儿的铁甲船,才能阻住俄罗斯虎狼之国的野心!”仁曦太后沉声道,“彭玉林竟然还上奏当造小炮船,说什么敌舰来犯。可纵之入江,以小炮船围歼之,真是居心叵测!”
听到仁曦太后直斥彭玉林之非,翁叔平又是一惊,颈后竟然冒出了冷汗,而李高阳则只是眉头微微一动。脸上神态却并无丝毫变化,仿佛没有听到仁曦太后的话。
而翁叔平却感觉到,从这一刻起,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不想看到的变化!
想到巡阅长江水师大臣彭玉林现在还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翁叔平更觉焦躁不安。
晚风开始在西子湖畔游荡,水汽弥漫在湖上。日头西沉,罩着晚霞万千的姿色,水面的画舫瞬间成了变幻莫测的水上琼阁。
在一艘画舫之中,隐隐有女子俏丽的身影在舞动。
“拿定主意了?”
“是,请母亲大人成全。”
“傻丫头,不是母亲不疼你,现在兵荒马乱的,好容易给你找了一个好人家,母亲就是怕你……错过了,误了终身……”
“女儿明白。”
灯火通明的画舫在江面上慢行,偌大的花厅里聚了十余个怀抱乐器的艳装女子,却无人撩拨丝竹,几个长袖舞衣的舞姬也静静站在屋角。一个头发花白的年约六十许的华服老者轻轻把玩着一柄精巧的玉如意,凝目望着座下的女子,红色纱衣的女子垂首侍立,一头乌发直披到腰际,正和一个中年女子做着问答。
“其实,这些年为娘的我对你如何,你也应当清楚……”老者坐在乌木大椅上看着她们,中年女子不动声色的轻摇一柄团扇,目光阴翳,“不是我非想要拆散你和雪琴,实是不得已……”
“只要母亲大人要梅姑离开,梅姑绝无二话……”年轻的红衣女子抬起头来,轻咬着嘴唇。一双乌黑的眼睛毫不回避的盯着中年女子,目光中有说不出的坚决。
“唉!”中年女人叹息了一声,“我反正话都说到这儿了,看来你还是怨恨我啊。”
老者呆呆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眼中渐渐的泛起了泪光。
眼前的情景,几乎让他瞬间又回到了从前……
良久,他才微叹一声,但目光仍不肯离开下面演戏的二人。
“若是你真的……能帮到雪琴,为娘的我也愿意你进门……”
“母亲大人的好意,梅姑心领了,这些年母亲大人的照顾,梅姑铭记在心,梅姑只求母亲大人成全。”女子屈膝向中年女子施礼。
“母亲大人”的头不置可否的摇晃着脑袋,而坐在椅子上的老者却已经流下了眼泪。
立于老者身侧的一名中年男子小心的观察着那名老者威名赫赫的长江水师巡阅大臣彭玉林的脸上表情,看到彭玉林流泪,他心里不由得一喜。
看样子自己精心给彭大人安排的这一出戏。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不多时,这幕戏终场,演戏的人们正要准备下一幕,却见彭玉林轻咳了一声。对中年男子说道:“行了,先到这儿吧。”
中年男子赶紧挥了挥手,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