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赵山河手里只有两个京卫,但是谁也不敢小觑他,因为他执掌着京城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
  赵山河近些年来身体不好,经永乐帝恩准后在家养病,平常很少参与朝堂上的事务,对于太子和汉王之间的纠葛采取了观望的态度,明哲保身,这也是京城相当一部分官员的想法。
  面对太子和汉王的这场殊死较量,京城大部分的官员都明智地选择了中立,像这种夺嫡之争并不是每个官员都能掺合的,只有那些高官显贵才有资格置身其中,其他的官员只能静观其变,等待结果。
  太子现在能够依靠的外部力量,也就只有手握兵权的周征、张昊和牛世豪,不过三人在城外的兵力与威国公相比对于绝对的劣势,一旦打起来难免会吃亏。
  另外,河北都司的军队肯定会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支援,如此一来的话周征三人将更加被动,十有yankuai会被围歼。
  在杨士奇看来,即使崔安能成功把杨荣和海寿等人抢过来,但是要想回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驻扎在沿途的那些京卫群起而攻攻之,全力阻拦他们,进而在城外引发一场大混战,保不准杨荣和海寿在战乱中死于非命。
  届时汉王就有了进京的由头,以太子谋逆为名顺理成章就可以挥师杀入京城,那些驻守都城的京卫来自五军都督府,自然有人会打开城门迎接汉王。
  只要汉王进了都城,那么就能掌控大局,单单依靠驻守皇城的亲卫,根本就不可能是那些如狼似虎的京卫对手。
  况且,周征和张昊、牛世豪会不会与汉王的人死战到底也未尝可知,三人现在之所以听从太子的命令行事,其实并不是忠于太子,而是忠于大明的皇权。
  说到底,汉王和太子一样都是永乐帝的嫡子,而且汉王与三人之间的关系比太子还要更近一步,关键时刻三人心里未免会有微妙的变化,毕竟谁也不愿意再起刀戈,搞得京城腥风血雨。
  故而杨士奇并不赞同突袭的计划,那样无疑只会激化原本就已经足够复杂的矛盾,使得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士奇有何对策?”朱高炽素来对杨士奇信任有加,见他出言反对,不由得问道。
  “殿下,微臣有上中下三策!”杨士奇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望向了朱高炽,“下策,退守南京,昭告天下,以纂诏之名讨伐汉王;中策,在皇城设伏,一举将汉王击杀。”
  “何为上策?”朱高炽闻言眉头皱了皱,这两个对策他都不喜欢,一个兄弟相残,另外一个使得大明分裂,随后追问道。
  “殿下,微臣得到确切的消息,伴驾的都察院监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云天在先皇驾崩后不知所踪。”杨士奇缓缓说道,“依微臣来看,李御史十有yankuai赶在杨大人之前进京送遗诏?”
  “李云天?”朱高炽品味了一下这个名字感到非常陌生,他久居南京,李云天又是刚刚从江西调任都察院,故而他怎么会听闻过李云天这么一个小小的新晋监察御史。
  “此人是辛丑科二甲进士,曾经在江西九江府湖口县治理三年,略有功绩,再加上剿匪有功,故而被先帝调来都察院。”杨士奇微微一笑,点明了李云天的身世,“前年,英睿县主下嫁于他。”
  “辛丑科的进士,忠勇侯的女婿!”朱高炽闻言觉得有些意思,原来李云天的来头不小,不仅是杨士奇的门生,还是周雨婷的夫婿。
  “父王,儿臣想起了一件事,皇爷爷北征后不久,英睿县主给儿臣送来了一尊价值连城的玉马像,这尊玉马像好像是汉世子送给英睿县主的。”坐在那里的朱瞻基听闻李云天是周雨婷的夫婿,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情,开口向朱高炽说道。一


第161章 惊险万分(三更)

  “噢?竟有此事!”朱高炽显得有些惊讶,他可是知道周雨婷从小酷爱马匹,如今竟然舍得将玉马像送给朱瞻基,大出他的意料。
  “殿下,微臣听闻李御史与英睿县主伉俪情深,恐怕这是李御史的意思。”杨士奇不由得笑了起来,很显然这是李云天的手笔,否则周雨婷会舍得将如此珍贵的玉马像送给朱瞻基。
  朱瞻基身为皇太孙自然不会稀罕一尊玉马像了,不过周雨婷此举的寓意却非常深远,委婉地向太子表明拒绝汉王的拉拢,又隐隐约约有投效之意。
  “杨大人,现在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李御史怎么还没到京城?”崔安忍不住问道,要是李云天真的带来了永乐帝的遗诏,那么事情无疑简单了许多。
  “路途艰险,恐怕他在想方设法地避开不必要的麻烦。”杨士奇想了想,望向了朱高炽,“殿下,为了万全起见,请殿下按照上中下三策进行准备。”
  “就依士奇所言。”朱高炽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为了大明的江山有些事情要不得已而为之了。
  宁静的夜色下,李云天侧着身子躺在地铺上,凝神望着从窗外照射进来的月光,随着传诏大臣的临近,他知道今天晚上京城有很多人像他一样难以入眠。
  “睡了没?”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闭着眼睛躺在**上的雷婷忽然睁开了双目,轻声问道。
  天气有些闷热,房间又狭小,使得她一时间难以入眠。
  “还没。”李云天应了一声,他知道雷婷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笑着说道,“再忍耐两天吧,等风声没那么紧了你就能离开京城。”
  “我看你挺聪明的,为什么不考科举?”雷婷闻言笑了笑,扭头望向了李云天,有些好奇地问道。
  她觉得以李云天的才华即使考不上进士,那么也应该能考中举人,进而踏入仕途,在礼部的话熬上十来年李云天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从九品或者不入流的小官。
  “科举那里有那么好考的,一些读书人究其一生也不过是一名秀才而已,很可能连参加乡试的资格都没有。”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随即就编了一个理由,有条不紊地回答。
  “咦?不是秀才都能参加乡试吗?”雷婷的双目流露了惊讶的神色,她没参加过科举,自然不清楚里面的门道和规矩。
  “每三年,各地的学政大人会组织各个州府的秀才参加两次考试,只有考试优异者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李云天笑着向雷婷解释着,能参加乡试的人皆为各州府的佼佼者。
  “原来是这样!”雷婷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如果不是遇到了李云天的话,她还以为只要是秀才就能参加乡试,原来想考举人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直到临晨时分才相继酣然入梦,虽然屋子里睡着一个大男人,但雷婷却睡得如此踏实,一点儿也不觉得李云天会对她有非分之想。
  第二天,李云天带着雷婷去皇城的东门――东安门探路,进入皇城的贩夫走卒一律走东安门。
  城门处除了守门的亲卫外,还有一些便装大汉在四周游荡,警惕地观察着进城的人,时不时上前拦住进城的人进行查问,并且拿着手里的画像进行比对。
  如果李云天没有猜错,画像上画的人应该是他,看来汉王的人已经加强了对他的戒备。
  犹其令他感到郁闷的是,他发现几名都察院的杂役竟然混在那些便装大汉里,协助那些便装大汉认人,而那几名杂役在都察院都与他接触过,认得他的模样。
  中午,李云天和雷婷在东安门外的小吃摊上吃午饭,就在他观察着城门处那些便装大汉时,一群骑着马的人从小吃摊旁经过,路上的行人纷纷闪避。
  他抬头看了一眼,双目闪过一道惊讶的神色,随后低下了头。
  这群人中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后军都督府经历司的经历鲁天行,李云天在湖口县的时候曾经被他坑了一把,现在威国公投靠了汉王,鲁天行自然不会放过李云天。
  “你怎么了?”见李云天的举动有些反常,雷婷望了一眼鲁天行,禁不住狐疑地问道,她感觉李云天好像显得有些紧张。
  “没什么,这些人一看就是权贵子弟,咱们还是谨慎些好,免得受到无妄之灾。”李云天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解释道。
  “你的胆子也太小了。”雷婷不由得冲着李云天翻了一个白眼,她还是第一次遇到像李云天这样懦弱怕事的人。
  “竟然敢挡小公爷的路,活得不耐烦了,还不滚开。”雷婷的话音刚落,一个粗鲁的骂声传来。
  李云天转身望去,原来一名挑着两箩筐青菜的小贩被向两旁闪避的人群挤倒在地,青菜散了一地,正在那里焦急地收拾着,无形中挡了鲁天行的路,这使得一名跟在鲁天行身旁的粗壮护卫骂骂咧咧地催马上前驱赶。
  “这位军爷,小的这就收拾好,这就收拾好。”小贩急得满头大汗,手忙脚乱地收拾着地上的青菜,如果被鲁天行等人的马匹踏过去,地上的青菜可就全毁了。
  其实路面很宽,只要鲁天行绕行就能避开地上的青菜,可是让堂堂的小公爷避让一名菜贩,这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话。
  “收拾个屁呀,给老子滚!”粗壮护卫闻言双目凶光一闪,劈头盖脸地就冲着小贩抽了一鞭子。
  小贩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道清晰的血痕,疼得他嗷的地叫了一声,捂着脸就蹲在了地上,口中痛苦地**着。
  “还不滚!”粗壮护卫见状,抡起鞭子恶狠狠地抽打着小贩,小贩一边求着饶一边向路边逃去。
  周围的行人纷纷望了过来,指着跌跌撞撞的小贩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李云天冷冷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幕,这还是他第一次在京城遇到权贵子弟的跋扈之举,如果他现在不是肩负重任的话,肯定会以监察御史的身份斥责打人的粗壮护卫。
  就在这时,李云天感觉身旁闪过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随后大惊失色,连忙伸手去拽那道身影。
  不过他还是迟了一步,没能抓住雷婷的手臂,眼睁睁地望着雷婷快步走向了那名打人的高大护卫。
  李云天的嘴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