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用钱。”
  说着,李云天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故而,朝廷希望民间的财力能介入到交趾的重建中来,以商事来带动民生,既为国效力也促进了交趾的商业发展,可谓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听到这里,在座的商贾纷纷面露惊讶的神色,他们只知道朝廷此次想要借着出售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来筹集军费,万万没想到还牵涉到交趾的战后重建。
  “诸位,这也是为何朝廷要将营业执照的期限定为二十年的重要原因,只有确保了投资者的利益,那么投资者才会往交趾投钱,扩大交趾的生意,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了一眼神情惊愕的众人,沉声说道,“为此,朝廷还专门设立了商务司衙门来管理交趾的商贸,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
  “伯爵大人,小人想知道,那个营业执照能不能转让给他人?”李云天的话音落后,一名商贾忍不住高声问道。
  万一那些投资者的生意遇到了困难急需用钱,又或者交趾的生意经营不善想要转手套现,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就成为了一个重点。
  “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可以自由转卖,但是必须要到商务司衙门办理变更手续。”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宏声回答了那名商贾的疑问。
  “伯爵大人,这二十年内朝廷对交趾的态度会不会发生变动?”随后,另外一名商贾就接口问道。
  现场众人闻言立刻齐刷刷地看向了李云天,作为商人他们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要是几年后交趾政策发生变化,那么他们可就欲哭无泪,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难道要去告朝廷?
  “皇上已经下了圣旨,交趾之事二十年不变。”李云天清楚商贾们的担忧,于是郑重其事地做出了承诺,“这件事情既然是本官接手的,那么本官一定会负责到底!”
  “至于二十年后是什么样,本官现在也不知道,要根据二十年后的事情做出决定。”
  趁着这个机会,李云天顺势将商贾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也进行了解答,“不过本官可以告诉你们,无论届时朝廷会对交趾的政策做出什么变动,那些投资人的营业执照都会续约,毕竟他们为交趾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伯爵大人,交趾的税收在二十年内会不会发生变动?”众人闻言纷纷点着头,认为李云天言之理由,这时又有人高声问道。
  在官府的告示上,商贾们已经知道交趾的税收与大明两京十三省不同,并不是采用实物税,而是折算成了银税,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税银。
  其中,冶炼业的冶铁是5,金、银等贵金属前十年60,后十年70,比两京十三省的税收要低。
  与冶炼业一样,商业税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常用物资的税收,例如布匹、粮食等等,另外一部分就是朝廷专营的物资的税收,例如盐和茶叶等等。
  李云天将常用物资的商业税收定为10,而两京十三省的商税是三十税一,换算成税率就是3。3。
  也就是说,交趾的商税是两京十三省的三倍。
  不过,与两京十三省不同的是,李云天给予那些投资常用物资的商贾“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头两年免征商业税,第三年到第五年收商业税的一半,第六年开始征收全额,以此来支持商贾们集中资金打开交趾当地的市场。
  其实,10%的税收并不多,大明三十税一的商税是洪武帝在开国之初定下的规矩。
  明初百废待兴,过多征收商税显然对发展经济不利,所以三十税一的政策符合当时的情况,有助于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承平日久,经济逐渐发达,商路渐通,货殖日繁,三十税一的税率的确显得有些偏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制订合理的税率、安排合适的征税人员与体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故而李云天这才提高了税率,并且给出了五年的缓冲期。
  至于盐和茶叶等国家专营物资,由于利润丰厚,故而税率要高于普通货物的商业税,并且根据交趾的实际情况将税率分为了两个时期,头五年征收50%的税率,后十五年征收60%的税率。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给投资了盐和茶叶的商贾一个缓冲期,令其集中资金来拓展交趾的市场。
  别看盐和茶叶等物资的税率很高,但由于其是暴利产业,再加上除去了贿赂各级官吏的开销,这样算下来的话获得利润比走私还要高,而且还受到朝廷的保护,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另外,丝绸虽然不是国家专营物资,但其属于市场上紧俏的稀缺奢侈品,故而李云天将它的税率单独拿出来制定,课税30%。
  “皇上已经下旨,包括税率在内,只要官府的告示上有的,那么二十年内保持不变。”李云天知道商贾们最怕官府加税,于是笑着向众人说道。
  现场的商贾们闻言纷纷点着头,他们都有过被官府的人用税收刁难的经历,那些官吏找些五花八门的借口就气势汹汹地来收税,要是不给的话就要吃官司,可谓苦不堪言。
  “伯爵大人,要是此次平叛失利的话,那些拿了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人会如何?”
  这时,坐在李云天身旁的郑伯鑫忽然开口,高声问道。
  随着郑伯鑫的这句话,屋子里刹那间就鸦雀无声,静得好像连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人们神情愕然地望向了李云天和郑伯鑫,谁也没有想到陈伯鑫会问出如此犯忌讳的话,大军出征之时可是禁提“败”字,也不知道会不会因此触怒了李云天。!^!


第412章 商界盛会

  “朝廷之所以要下放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主要是为了筹集平叛大军的军资,其次是为了交趾战后的重建。”
  出乎众人的意料,面对郑伯鑫的这个不合时宜的问题,李云天并没有动怒,而是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
  “也就是说,这次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相当于是一个‘期权’,如果此次成功平定了交趾的叛乱,那么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自然可以兑现,可要是此次平叛失败的话,那么也就无从谈及在交趾的任何权益了。”
  “期权?”
  在座的商贾们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一个名词,不过经过李云天刚才的解释都已经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平叛失败的话,投进去的钱就要打水漂。
  “来,本官敬诸位一个,感谢诸位百忙之中前来赴宴。”此时,下人们已经上好了酒菜,李云天于是端起面前的酒杯,笑着说道。
  “敬伯爵大人。”听闻此言,在座的众人连忙端起酒杯,齐声向李云天敬酒,酒宴正式开始。
  虽然贵为镇武伯和定南将军,但李云天并没有摆官架子,对人态度和蔼,这使得现场气氛热烈,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不少人都对他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
  除了先前的那几个问题外,商贾们又问了李云天很多细节性的问题,有些连李云天都没有想到,因此他不仅耐心细致地回答了那些问题而且还让人将其记录在案,以备他完善商务厅的规章制度。
  虽然商贾们的问题有些繁琐,但李云天很乐意回答,这表明他那些商贾对投资交趾有极大的兴趣,否则不会如此关注此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李云天起身回卧房休息。
  在座的商贾们纷纷起身相送,随后三五成群地离开,边走边饶有兴致地议论着交趾的商业专卖权和采矿权,经由今晚的酒宴他们对交趾的事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对李云天来说,他已经将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全都做下,剩下的就看扬州城那些商贾的选择。
  虽然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是期权,现在购买的话会承担很大的风险,而且平叛失败厚将一无所获。
  可话又说回来了,只要是生意就会有风险,只不过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已。
  况且,生意的风险越大往往意味着回报越丰厚,这也是为何民间的那些贩卖私盐的盐枭屡禁不止的原因,他们宁愿被官府杀头也要走私利润巨大的私盐了。
  第二天一早,扬州城南城福顺茶楼就被扬州卫的士兵给围了起来,街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为了确保此次出售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事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为了安全起见,福顺茶楼所在的这条街道被扬州府的差役和扬州卫的士兵封了街,只有那些拿有入场券的人才能进入。
  所谓的入场券,是指一张由讲武堂印发的红色纸券,持券者可带一人进入福顺茶楼。
  入场券的发放规则很简单,一张一万两银子,等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出售完毕后,可以凭券退还那一万两银子。
  这一万两银子相当于门槛费,因为交趾商业专营权中最低一项商品的售价就是一万两,如果没有这一万两银子,自然也就没有资格进福顺酒楼的门。
  巳时二刻,李云天和张本在周皓等扬州府官员的簇拥下走进了福顺酒楼。
  一楼大堂里此时已经坐满了商贾,就连二楼的走廊上也安排了不少人,见状纷纷起身恭迎。
  福顺楼今天发生的事情可谓是扬州城商界的一件百年难遇的盛事,故而城里的名商大贾悉数到齐,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对交趾的事情感兴趣,只是趁此机会显示一下身份和地位罢了。
  福顺茶楼一楼大堂正前方有一个台子,专门用来供民间艺人表演节目所用,此时台子上已经摆上了一排铺着红布的桌椅,是李云天和张本等人的座位。
  李云天是平叛交趾大军的主帅,又肩负着巡抚交趾之责,在这种公共场合自然要坐在最中间的位置。
  张本和周皓和其他官员依照官位的高低依次分坐在他的两侧,成为此次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一事的见证人。
  随着李云天等人的到来,这场引人瞩目的商界盛会终于在现场商贾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