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按照流程,李云天等人应该走在那些入城方阵的最前面,不过在李云天的建议下,宣德帝决定把最先入城的荣誉留给那些在疆场浴血奋战的士兵,即使对他们为国效命的肯定,同时也是褒奖。
  脱欢帖木儿等关西军的高级将领跟在李云天等人的后面,他们身为戴罪之人自然不可能骑马,一个个光着膀子、背着几根荆条步行,摆出了负荆请罪的架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负荆请罪是李云天给脱欢帖木儿出的主意,很显然,为了要消除宣德帝心中对关西军的怒火,那么关西军的将领们必须要表明忏悔之意,给足宣德帝颜面,因此关西军将领虽然挨了冻,但如果宣德帝对他们网开一面的话,那他们无疑最后还是赚到了,可谓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皇上万岁!”脱欢帖木儿一行人的出现顿时将现场的欢快气氛推向了顶点,望着那些垂头丧气的关西军的高级将领们,百姓们顿时倍感自豪,也不知道是谁起得头,纷纷齐声高呼。
  太和殿广场上黑压压地聚满了前来参加朝会的文武百官,鸦雀无声地望着李云天、张辅和杨士奇等人穿过广场大步走进太和殿,谁都知道李云天这次立下了大功,加官进爵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仅李云天,包括赵勇这些被俘的跟随宣德帝亲征的将领,都因为辽东和北直隶的胜仗而获益匪浅,恐怕除了抵消他们战败的罪责外还能获得不少赏赐。
  李云天意外拯救了赵勇这些被俘明军将领的命运,进而使得大明勋贵中各方势力依旧处于均衡的态势,也算是意外之喜。
  像文官集团一样,大明勋贵集团里也有派系,一旦派系的均势被打破那么就意味着勋贵集团内部将展开一场新的争斗,这是李云天和宣德帝都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太和殿。
  端坐在龙椅上的宣德帝一边咳嗽一边望着进入大殿的李云天等人,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他很欣慰李云天没有让他失望,一举扭转了不利的战局,使得大明最终取得了与北元的这场战争。
  与永乐帝时期不同,明军这次不仅击溃了鞑靼和瓦剌的联军,给予北元重创,而且还招揽了兀良哈部、达颜部和辉特部,使得北元的势力得到进一步分化。
  周征之所以没有回京,是因为他现在正在率军追击逃走的脱欢,其麾下不仅有驻扎在万全都司的明军,还有从辽东明军调过去的女真兵和蒙古兵,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兀良哈部的士兵。
  按照李云天的规划,明军这次要攻下鞑靼部的地盘,然后将鞑靼部的地盘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以北元王庭所在的哈拉和林城为中心,南面则以河套为中心。
  如此一来,蒙古诸部生活的区域就将有三大部分,哈拉和林城区域、河套区域以及兀良哈区域。
  哈拉和林城区域和河套平原区域隶属于新组建的蒙古布政使司,而兀良哈区域则属于新组建的辽东布政使司,李云天要彻底把这三个区域纳入大明的掌控中。
  本来,李云天想要趁着这次机会一举拿下漠北瓦剌的地域,不过由于漠北距离太远,因此李云天只能先将其放弃,而全力经营漠南鞑靼的地域。
  李云天已经跟把秃孛罗商议好,让其将辉特部的部众南迁到哈拉和林城区域,与漠北相比漠南的水草更为丰盛。
  在李云天看来,由于瓦剌部距离大明太远,因此不能单单依靠武力征服,只要将哈拉和林城区域、河套区域和兀良哈区域治理好,使得当地的百姓能安居乐业,那么届时自然会有瓦剌部的部众南迁投靠,比出兵的效果好上千百倍。
  为了打消把秃孛罗等人的顾虑,同时也是加强对三个区域的管治,三个区域的地方主官李云天将采用交叉任用的方式,即哈拉和林城区域的地方主官由河套区域和兀良哈区域的蒙古人。
  如此一来,统掌三个区域的官吏依旧是蒙古人,这样无疑会使得本土孛罗等人更容易接受,李云天准备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用二十年时间来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治理,使得其真正融入大明。
  兀良哈部蒙古人自然在兀良哈区域,李云天曾经答应过哈尔巴拉,因此达颜部在水草最为丰美的河套区域,南迁后的辉特部在哈拉和林城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区域的蒙古官吏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他们属于朝廷命官,并不是由把秃孛罗和哈尔巴拉等人任命,而是通过科举才能担任官员,只有接受了系统的培训才能治理好地方的政务。
  说白了的话,也就是那些蒙古官吏要先进入讲武堂进行学习,合格后方能为官。
  很显然,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因素,李云天不可能让他们参加文举,因此只能采用变通的方法参加武举。
  在归附大明的三部蒙古人中,兀良哈部无疑是最让李云天放心的,因此才派遣兀良哈兵和蒙古兵协助周征追击。
  李云天并不是不信任达颜部的士兵,关键是北元的阿岱大汗已经逃回了哈拉和林城,如果用达颜部的士兵进攻哈拉和林城的话即便是不出现什么意外,也会使得达颜部士兵的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可兀良哈部就不一样,在法理上而言他们效忠是大明的天子而不是北元的大汗,故而不会出现李云天所担心的问题。
  这也是李云天为何要让辉特部南迁的原因,瓦剌人可不像鞑靼人那样忠于阿岱汗,因此一旦辉特部迁至哈拉和林城,那么阿岱汗在当地的影响将大大降低。
  有了辉特部在北面做屏障,阿岱汗的势力无法进入河套,进而对以鞑靼部众为基础的达颜部产生影响。
  对大明而言,将阿岱汗赶往瓦剌的地域也是对脱欢的一种牵制,经过与大明的这次大战后,阿岱汗必将率领追随他的鞑靼部众北迁,遮阳一来就填补了瓦剌地域内因为辉特部南下而遗留下来的权力真空。
  值得一提的是,瓦剌三大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首领太平也随着脱欢逃回了漠北,太平率兵镇守居庸关,结果赵勇等人用蒙古兵混进了居庸关,然后突然发难,打了毫无防备的太平一个措手不及,使得太平在数百骑的保护下仓皇逃回了大同城。
  与脱欢相比,太平这次遭受的损失更大,不过他应该庆幸阿岱汗率军北迁,这样一来就使得漠北呈现出脱欢、阿岱汗和太平三足鼎立的格局,否则的话太平肯定会被脱欢趁机吞并。
  在李云天看来,经历了此次与大明的大战后,脱欢、阿岱汗和太平已经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再组织有效的南下军事行动,大明北方将进入一个平和稳定的发展时期。
  而有了哈拉和林城区域和河套区域作为缓冲地带,脱欢和阿岱汗再想南下袭扰大明可就没有那么简单,大明北方的防线将北推至哈拉和林城一带,一举使得京师摆脱了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
  另外,李云天不仅收编了女真诸部强化辽东都司的力量,还奏请宣德帝成立辽东布政使司,然后通过辽东都司和辽东布政使司加强对奴儿干都司的掌控,为大明东北疆域的稳定和繁荣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由于大明通过与北元的这次战争顺利达成了宣德帝北征的目标,因此宣德帝虽然在饮马河被阿鲁台偷袭,但最终赢得战争的依然是宣德帝。
  这意味着宣德帝北征取得了胜利,成为了宣德帝在平定交趾叛乱后的又一大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而李云天的名字与宣德年间的这两场守疆拓土的大战都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宣德年间大明勋贵的代表人物。


第738章 论功行赏

  “臣辽东总兵周征,率辽东诸将叩见皇上,祝吾皇万岁万万岁!”
  在太和殿众臣的注视下,义国公张昊领着李云天等辽东都司的将领大步来到殿前,神色恭敬地冲着宣德帝跪了下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云天等人随即跟着张昊跪在了地上,齐刷刷地向宣德帝行礼。
  “众爱卿平身。”宣德帝微笑着向上虚空托了一下手,等李云天和张昊等人起身后微笑着说道,“众卿家在疆场上浴血奋战,为大明立下了赫赫功勋,朕为此甚感欣慰,已让有司按功封赏,望众卿继续为大明建功立业,保大明万世之安!”
  “谢皇上天恩!”李云天的张昊等人闻言齐刷刷向宣德帝躬身致谢,一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辽东明军在辽东和北直隶都立下了大功,因此宣德帝给辽东众将士加官进爵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众人现在都兴致高昂地等待着朝廷的封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向宣德帝微微一躬身走到御阶前,打开手里的一道圣旨高声宣读了起来,“辽东总兵张昊运筹帷幄,调度适当,特晋升为少师……”
  辽东明军中第一个得到封赏的自然是辽东总兵张昊,张昊已经贵为公爵,因此爵位可谓已经到达了大明爵位的顶级,自从大明立国后还从没有勋贵能活着封王,即便是死后追封王爵的勋贵也聊聊无几,而且王爵不能继承一世而终。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张昊无法得到朝廷的晋升,大明在正式职位之上还有三公、三孤、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的加衔。
  明代实职最高的就是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官阶为正二品。
  按照大明九品中正制,还有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官职,不过这些官职都只是表明官阶的加衔而已,并没有实际的权力,只是代表了官场上的身份而已。
  其中,大明的由正一品、从一品和正二品三个等级官阶的荣誉官职体系。
  正一品的官职有三公:即太师、太傅和太保,除了极个别立有不世大功的重臣能活着晋升三公外,通常只有死后才追授三公的官职。
  从一品的官职有两个:三孤和太子三师。
  三孤即少师、少傅和少保,太子三师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其中三孤为尊,位于太子三师之前。
  正二品的官职有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