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来说,只有对朝廷立有大功的勋贵才有可能获得免死铁券,故而又称为功臣铁券。
  洪武三年,明太祖决定对立有大功的功勋颁发铁券以示褒奖,其外形来看如一个瓦片,共分为七个等级。
  其中,公爵分为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
  侯爵分为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
  伯爵分为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
  免死铁券外刻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焉。
  明太祖时期,获得免死铁券的共有六个公爵和二十八个侯爵,
  不过,这三十四家勋贵后来本人不被杀,又或者子女不坐胡蓝两案者可谓寥寥,能免此二劫又不因靖难而死的只有两家:
  一个是信国公汤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时一语不敢外泄,其二子皆卒于军,孙及曾孙早夭,得以善终。
  另外一个是广德侯华高,由于远镇琼州时去世,再加上无后,也算得以善终,被明太祖厚葬。
  靖难后,永乐帝也对靖难勋贵颁发了免死铁券,与明太祖时期相比,那些获得免死铁券的靖难勋贵平日行事更加谨慎,再加上永乐帝对靖难勋贵一直信任有加,故而截止宣德朝除了参与汉王叛乱的人外,还没有拥有免死铁券的靖难勋贵被处死。
  因此,越王向拥有免死铁券的陈天雷提出这个一个建议实际上等于救了陈天雷一命,只要不是谋反而是单纯的争权夺势那么他就可以凭借免死铁券来免罪,大不了在牢里关几年。
  “王爷想要本督如何做?”陈天雷闻言眼前亮了一下,不动声色地望着越王,他可不认为越王会轻轻松松地放过他。
  “很简单,本王要你供出你的同党。”越王注意到了陈天雷脸上神色的细微变化,嘴角禁不住流露出一丝笑意,意味深长地说道。
  “同党?”陈天雷脸色顿时就是一变,他明白了过来,越王是想让他来陷害别人。
  “左军都督府右都督、武宁侯冯长安,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安武侯龚奎,右军都督府右都督、安义侯古大勇,以及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仁国公陈泰!”越王瞅了陈天雷一眼,口中缓缓说出了四个名字。
  “为何有仁国公?”听了越王的话后,陈天雷的脸色顿时大变,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后狐疑地问道。
  冯长安、龚奎和古大勇由于曾经跟汉王关系密切,因此平定汉王叛乱后三人就被手下的都督同知给架空,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大都督,宣德帝当年之所以不动他们是想安抚军心,毕竟朝廷里不少勋贵都看好汉王。
  如果说用冯长安、龚奎和古大勇来当替罪羊的话陈天雷倒好理解,可陈泰就不一样了,可谓是朝廷勋贵的权臣,他想不明白越王为何要这样做。
  “单凭你能够掌控住京城的局势?”越王见陈天雷神色愕然,于是不动声色地反问道。
  “反正仁国公现在的名声已经坏了,即便是上前踩一脚也没人说什么。”随后,越王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这样一来,你可以把罪名推到仁国公的身上,本王也好向太后交差,可谓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好,就依你说的去做。”陈天雷顿时明白了过来,越王是要存心要把这件案子给搞大,如此一来可就在张太后面前立下了大功,可谓名利双收,沉吟了一下后点头答应下来,虽然他并不想陷害陈泰等人,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现在就是越王的一个傀儡。
  听闻此言,陈天雷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随后喊进来了几名王府的亲卫,打开了陈天雷手脚上的镣铐,把一份供词摆在了他的面前。
  陈天雷本想看一眼供词的内容,但是一名亲卫在供词的末尾拍了一下,他就不得不署名和按手印,随后供词就被收走,交给了越王。
  “好生照料陈都督。”越王看了一眼手里的供词,交代了现场的亲卫一句后快步离开,他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陈天雷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黯然的神色,想他堂堂的亲军都护府的副都督如今竟然沦落到了诬陷他人的地步,做出如此让人不齿的丑劣行径,心中不免感到万分伤感。


第837章 野心勃勃

  第二天上午,仁国公府。
  一辆被卫兵簇拥着的四轮马车停在了府门外,守门的两名门卒望了一眼车牌号码后脸色顿时一变,一个人小跑着迎了上去,另外一个人飞奔入院禀告。
  当马车的车门打开后,越王从车厢里走下来,在门卒殷勤地引领下快步进入了府门。
  “王爷大驾光临,本公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在前院,越王遇见了急匆匆赶来迎接的陈泰,拱着手向他行礼。
  “陈都督,本王这次来有事相商,能够找个僻静的地方。”越王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说道。
  “王爷,请。”陈泰闻言微微一怔,他本来就觉得越王忽然间前来有些反常,见越王想要单独见他,于是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他领去了后院的书房。
  “王爷此次前来不知所谓何事?”进了书房,等丫鬟奉上香茗后陈泰屏退了屋里的下人,微笑着问道,心中有些七上八下不清楚越王的来意是凶是吉。
  “陈都督,你看看这个。”越王从怀里抽出一张纸递给了陈泰,然后端起一杯茶慢条斯理地品了起来。
  陈泰不明就里,拿起那张纸看了起来,很快他的脸色就大变,双目流露出震惊的神色,好像遇见了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越王将陈泰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看来陈泰被纸上的东西吓住了。
  “王爷,本公虽然靖难时在汉王麾下效过力,但自此之后与汉王并无什么往来,岂会拥立汉王府的小王爷登基?”
  看完那张纸后陈泰连忙起身,冲着越王一拱手,神色紧张地躬身说道,“这是栽赃陷害,望王爷明察。”
  原来,这张纸正是陈天雷的供词,只不过与越王在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与陈天雷所说不同,供词上多出了一些内容,那就是陈天雷等人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趁机扶持汉王府的小王爷登基,进而成为从龙的功臣。
  至于为何要拥立汉王的子嗣,越王已经找到了一条完美的理由,那就是靖难时永乐帝曾经当众亲承以后立救驾有功的汉王为太子,他们只不过是要恢复大明江山的正统。
  换句话来说,越王欺骗了陈天雷,拥立汉王子嗣可是不折不扣的某犯大罪,即便是免死铁券也无法保他的性命。
  而这也把陈泰吓得够呛,要是牵连进这件事情里的话他绝对会被满门抄斩,放眼历史,历朝历代的皇位之争莫不充满了腥风血雨,尤其又是在现在这个敏感时期,张太后绝对会杀一儆百,届时他的麻烦可就大了。
  陈泰很清楚,像这种谋反的案子有时并不需要确凿的证据,只要有证明证明有反心的话就会被皇帝诛杀,所以即便是他被冤枉的只要陈天雷一口咬定他也有份参与,那么最后肯定也会被处死。
  除非……除非已经死在京畿都督府大火的李云天能死而复生,凭借李云天断案如神的能力才能还他的清白,可惜的是李云天已经死了,朝中无人有查清这件案子的本事。
  “陈都督,本王也不相信你会参与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里去。”越王见陈泰心中恐惧,于是放下手中的茶杯,皱着眉头说道,“不过现在太后和满朝文武都在关注此案,本王唯有如实禀告太后,陈都督如果与文远伯有什么私怨的话,这将对你比较有利。”
  文远伯就是陈天雷,越王的意思很明显,如果陈泰和陈天雷以前有什么过节的话,届时就成为了陈泰用以自辩的理由,以摆脱谋反的嫌疑。
  “王爷,亲军与京军之间虽然在京城里时有摩擦,但都只是一些小纠纷,通常下面的人已经解决好了,本公与文远伯并无任何恩怨。”陈泰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由于亲军可谓是皇帝的御林军,所以通常没人去招惹亲军里面的勋贵。
  “这可就麻烦了。”越王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这意味着陈泰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来摆脱嫌疑。
  “王爷,你可要救在下一命,在下真的是冤枉的。”陈泰知道此事的严重,迟疑了一下后走上前扑通一声就跪在了越王的面前,开口哀求道。
  陈泰能坐上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的高位,自然社会阅历丰富,越王今天之所以把这份供词拿给他而不是交给张太后和监审的官员,摆明了是在向他示好,因此他如果拒绝了越王的这番好意的话可就自讨苦吃了。
  “仁国公,你这是何意,快起来。”越王见状连忙上前去扶陈泰,心中暗自感到窃喜,看来陈泰上钩了。
  “如果王爷不答应那么在下就不起来。”陈泰并没有起身,而是神色焦急地望着越王,“只要王爷这次能救在下,那么在下以后就唯王爷马首是瞻。
  “这……”越王的双目顿时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亮光,他等的就是陈泰的这句话,看来陈泰挺识时务的,随后眉头一皱,故意装作为难的模样。
  “王爷,在下是冤枉的,请王爷给在下洗冤。”陈泰知道越王这只是推托之言,因此连忙再度恳求道。
  “看在你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份儿上,本王就帮你这一次。”越王好像被陈泰的诚心打动了,犹豫了一下后皱着眉头说道,“不过这样做的风险极大,一旦让外界知道的话本王也会牵涉其中。”
  “只要王爷帮在下摆脱这场是非,在下愿意给王爷效犬马之劳。”陈泰闻言连忙信誓旦旦地说道,他知道自己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仁国公,你错了,咱们都是大明的臣子,需要你效力是大明而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