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京城那些不能来道贺的高官显贵,例如内阁阁员、军阁阁员、五府都督和六部堂官等大员也都纷纷送来了贺礼,在他们看来陈放婚礼和郑老爷子寿宴其实是忠武王府的事情,他们的贺礼自然是送给李云天看的。
  在白水镇的这段时间里,李云天在湖口县知县宋德的陪同下轻车简从,在湖口县境内逛了一圈,对湖口县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非常满意,达到了他先前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手工业正在从作坊向工厂转变。
  宋德的脸上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看的出来李云天的心情不错,虽然湖口县能取得今日的成就与他的关系并不大,但他毕竟是湖口县的知县,湖口县的成绩自然就是他的政绩。
  “王爷,镇上发生了一起斗殴案,一名西北的百户打伤了几名外地来的客商,现在双方已经闹到了衙门里。”
  这天下午,李云天从湖口县县城回到白水镇不久,赵华急匆匆赶了过来,沉声向他禀告了一件事情,“那几名客商说那名百户偷了他们重金购买的西域弯刀,可那名百户却说是他祖上传下来的,双方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
  “噢?”李云天闻言眼前顿时浮现出了半个多月前在白水镇卖刀的那名青年,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向赵华说道,“那名百户可是一个年轻人,看上去身材挺结实的,肤色黝黑,不善言辞。”
  “正是。”赵华闻言点了点头,向李云天说道,“他名叫天翼,这次从西北来这里是为了采购一些特殊的药材,给他们卫所的卫指挥使治病。”
  “告诉那几名客商,本王得知有西域密探暗中潜入江南,西域弯刀可能与此有关,本王决定亲审此案,如果这把弯刀确实他们所购那么本王会还给他们一个公道,把刀还于他们。”
  李云天闻言顿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十有八九是那几名客商见财起意,欺负那个天翼老实,想要吞了他的大马士革弯刀,随后不动声色地向赵华吩咐道。
  很显然,大马士革弯刀在市面上可谓可遇不可求,并不能随随便便就买到,通常都西域诸国敬献给大明天子的贡品,因此他并不认为那几名客商说了实话。
  况且,如果天翼真的是偷来的那把大马士革弯刀,那么现在肯定早已经拿着刀和钱逃之夭夭了,当日那名与雷婷争大马士革弯刀的胖公子肯定不敢收下这把刀,一定是乖乖地付了三千两银票后溜之大吉。
  李云天有些不明白,既然天翼已经有了三千两银票,为何还会留在白水镇,应该买了药材回西北军营才对。
  “王爷,卑职这就去办。”听了李云天的交待后赵华微微一笑,向李云天一躬身后起身离开,看来李云天是要吓走那几名客商。
  其实,赵华也不相信那几名看上去颇为奸猾的客商,但是没有什么证据,又因为案子里涉及到天翼这个百户,故而唯有上报。
  虽然赵华现在风光显赫,但他归根结底只是一个九品的巡检,而百户却是正六品,不要说他了就连宋德也无权审这个案子,只能上报给九江府府衙,让九江府府衙再去通知九江卫卫指挥使司衙门,双方协同办案。
  不过,宋德的时间很紧迫,如果他不能及时赶回西北的话其所在卫的卫指挥使很可能会病逝。
  而根据赵华的经验,九江府府衙与九江卫卫指挥使要是联合办案,那么十有八九将会演变成一场扯皮大战,双方谁都不想在审案中出头,都想让对方多出力,再加上审案人员从中捞油水,这样一来天知道这起案子何时能了结。
  赵华知道西北是苦寒之地,天翼之所以来到这里肯定是因为其所在卫卫指挥使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他心中同情不远千里而来的天翼,故而前来找李云天来想办法。
  其实,赵华之所以这样做还与李云天有关,李云天在关西设立骁武军军营的事情赵华已经清楚,因为九州商会专门负责给那个军营运送物资,而白水镇又是九州商会的总部所在地。
  因此赵华知道李云天对西北十分重视,这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云天,否则他吃饱了撑的要用这种小案子来打扰李云天。
  现在看来赵华猜得没错,李云天果然对天翼的案子非常重视,而且看起来李云天好像还认识天翼,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许多。


第986章 京城急报

  晚上,李云天悠闲地在院子里乘凉,与雷婷等人谈笑风生,再过两天他就要启程回京向正统帝就平倭一事复命。
  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困扰大明沿海州府已久的倭患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根治,明军水师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了倭寇在海上的各个岛屿上的据点,而且倭国幕府也开始大力整顿盘踞在九州岛的倭寇。
  这样一来,倭寇在大明与倭国的两面夹击下迅速瓦解,剩下的倭寇见势不妙纷纷跑去了朝鲜国,令朝鲜国的沿海局势顿时变得紧张了起来,倭寇甚至占据了朝鲜国沿海的岛屿乃至陆地,与朝鲜国派来围剿的军队打得不亦乐乎。
  说实话,在李云天离京平定倭患之前,没人认为李云天能解决困扰大明已久的倭患问题,可事实令他们大跌眼镜。
  李云天不仅收复了被倭寇占据的小琉球岛和琼州岛,还从倭国抓来了庇护倭寇的一个倭国藩王,并使得倭国大力治理当地的倭患,从源头上消灭了倭寇生存的基础,进而使得横行海上一时的倭寇很快就土崩瓦解。
  其实,李云天只不过对倭国幕府诱之以利而已,再加上幕府也对那些不受管控的倭寇非常头痛,所以顺水推舟地就把倭寇给灭了。
  无论如何,李云天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宣德帝给他的遗命,如今可以轻轻松松地返回京城,好好地放一个大假轻松一下。
  “报,京城八百里加急急件!”就在李云天笑着与雷婷等人聊着一些往事的时候,一名护卫忽然快步走进了院子,躬身把一份加急文书双手递给了李云天。
  “八百里加急!”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伸手接过了密封的公文,京城的人应该知道他快回京才对,不知为何要给他用八百里加急送信,难道京城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过,李云天事先并没有接到京师有何异动的情报,要是有什么大事发生的话京城的情报网络肯定会通知他。
  带着心中的疑惑,李云天拆开了公文,不动声色地查看着里面的文件,雷婷等人纷纷好奇地看向了他,想要知道究竟京城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要使得辅政大臣们要八百里加急来通知他。
  “察合台汗国内乱加剧,西察合台向东察合台大举进攻,东察合台无力对抗,节节败退。”
  看完了公文上的内容后李云天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凝重的神色,然后抬头向望向自己的雷婷等人说道,“现在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的使者同时抵达京城,大明要在两者间做出一个抉择了!”
  “察合台汗国?”听闻此言,陈凝凝不由得面露诧异的神色。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察合台汗国是蒙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察合台所创建,位于大明的西域地区,看起来好像距离大明非常遥远,不知道朝廷为何如此着急地要把李云天召回去。
  “西察合台汗国,不,现在应该叫帖木儿帝国更为合适。”
  李云天知道现场的人除了雷婷外没人清楚察合台汗国的事情,于是沉吟了一下开口解释道,“元末时,察合台汗国分裂为由王族统治的东察合台汗国和由贵族统治的西察合台汗国,太祖皇帝时期蒙古贵族帖木儿统一了西察合台汗国,南征北战打下了一个与大明疆土相差无几的江山,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本王称其为帖木儿帝国。”
  “与大明的疆土相差无几?”陈凝凝和郑婉柔不由得惊讶地对视了一眼,在两人看来大明疆域万里,除了当年的蒙古帝国外有哪个国家比大明还要大?
  “你们有所不知,虽然帖木儿向太祖皇帝称臣纳贡,但其雄心勃勃,利用二三十年时间扫荡了周边诸国,打得那些西夷强国闻风丧胆,重现了蒙古帝国当年的辉煌。”
  李云天点了点头,然后神情严肃地讲出了一件事情,“太宗皇帝登基后不久,经过多年准备的帖木儿聚集了百万大军想要东征大明,可惜其在路上病死,东征之事也就烟消云散,随后诸子与朝中重臣争权夺利,无暇向外扩张。”
  “他们竟然要东征大明?”郑婉柔闻言不由得娇声说道,双眸满是匪夷所思的神色,谁都知道大明帝国是天下间最为强大的国家,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还有国家胆敢主动进攻大明。
  “帖木儿帝国无论是疆土还是人口都与大明相差无几,而且其士兵的战斗力更为强悍,倘若当年百万大军从西域进入陕甘,恐怕大明要经历一场浩劫。”
  李云天知道这件事情听起来令人感到难以置信,不过这却是真实存在的史实,当时永乐皇帝刚刚登基,三年多的靖难战争令大明元气大伤,一旦帖木儿百万大军蜂拥而入大明仓促间绝对要吃大亏。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谁能想到雄心壮志,想要重新恢复蒙古帝国昔日荣光的帖木儿竟然毫无征兆地死在了东征的路上。
  据传帖木儿的死与其喜爱饮酒有关,不仅喜欢喝葡萄酒还喜欢喝烈酒,当时帖木儿已经年过六旬,旅途劳累再加上烈酒伤身,很容易就会引发什么不测。
  自从与倭国幕府达成了合作协议,帖木儿帝国就是李云天密切关注的对象,如今其大举进攻东察合台汗国,使得东察合台汗国不得不向大明求援,意味着事态已经相当严重。
  在李云天看来,东察合台汗国是大明与帖木儿帝国之间一块绝佳的缓冲地带,只要东察合台汗国存在那么大明就不会直接与帖木儿帝国爆发冲突,也阻碍了帖木儿帝国东进。
  正是由于李云天对帖木儿帝国与东察合台汗国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视,故而辅政大臣们这才给他发来急报,让他回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