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乘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殊继续点头。
  “那些牧民不能动,高塘的马场是根基,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必须保住马场。所以,现在能干活的,就是那些签了活契的难民。”
  明微分出两堆棋子,放在两边。
  “杨家家将要留着派大用场,那么这些人,就是我们仅剩的活子。”她一颗颗地拨弄着,“人手还太少啊!”
  宁休淡淡道:“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才来的时候,连间遮风挡雨的屋子都没有,现在有吃有住,早晚会什么都有的。”
  明微没想到仅仅一个冬天,宁休的想法好像就有了改变,诧异地看了他好几眼。
  宁休不为所动,道:“明天我和阿玄一起去县城。”
  明微更诧异了,直到他施施然走了,杨殊才道:“师兄来的时候,看到那些牧民缩在马棚里,好像气坏了。”
  “哦……”差点忘了,这位是真侠士。
  这就好,他肯出力,最起码顶一个阿玄用。
第320章 好奇
  阿玄和宁休去了一趟县城,京城来的杨三公子正在收购建材、招收人手的消息就传了开来。
  宁休这个江湖人,自己没什么钱,却从来不把钱看在眼里。
  ——凭他的本事,缺钱的时候随便找个冤大头,自然有人好酒好菜地招待,末了再送上厚厚的程仪。
  前世的明微也是这么干的,当然这辈子不用了。
  总之,明微说不用担心钱,他就真的不担心。写了几张告示,往县城一贴,明明白白地写着,不但收价高,而且介绍商队过来的中人还有钱拿。
  之所以加上后一条,是因为高塘除了一个马场,没有别的东西值得商队踏足。他们必须先把消息传出去,才有可能引来商人。
  得到消息的时候,知县冯易正在后花园里会客听小曲。
  书吏过来禀报,冯易就笑道:“京城来的贵公子,果然财大气粗啊!”
  他的客人,一位形容儒雅的中年文士笑问:“京城来的贵公子?却不知这杨公子是什么来历?”
  冯易道:“他是博陵侯府的三公子,祖母便是那位明成公主,正经的皇家血脉之后。据说在京城极其风光,宠冠后宫的裴贵妃是他姨母,在圣上面前,比皇子还要有脸面。”
  中年文士奇道:“既然是这么个人物,为何会来高塘这样的西北小县?岂不委屈?”
  “听说他搞砸了十年来首次秋猎,又和三皇子安王殿下闹了一场,圣上才将他贬出京的。”冯易不以为意,“他有那位贵妃姨母,多半在这里留不久。”
  “那他还想建宅子?”
  冯易笑道:“贵公子嘛,哪里吃得了苦?能熬到现在不容易了。去年冬天雪下得大,马场的屋子都给压垮了,听说他带着人重新建了屋子,将马场理了一遍,说出去也是相当不错的政绩了。”
  嘴上这么说,冯易的语气却很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这样的勋贵公子,过来就是混日子的。建屋子、理马场,本该是理所当然的行为,放他身上,八成要吹破牛皮。
  无所谓,反正这些勋贵,跟他不是一路的。他只要好好打理县务,时候到了升迁走人就行。
  中年文士点点头:“倒也是。”
  于是两人继续饮酒。
  ……
  喝完了酒,知县自去歇息,中年文士出了县衙,在城里闲逛。
  高塘是小县,万余人口,县城就那么点大。一条长街,从城南到城北,基本就概括了最热闹的地方。
  中年文士晃悠悠地来到告示牌前,果然看到上面贴着来自马场的公告,上面还盖了牧监的大印。
  告示前围着百姓,就有新来的问:“这写的啥?不会又要交税吧?”
  “不是,这回是好事。”一个略识得几个字的男人说。
  “告示还有好事?这位爷,您给说说,上头写啥呢?”
  听得旁人求告,男人颇感得意,摇头晃脑地念道:“高塘牧监高价收购:石料、木料、沾土、青砖……”
  起先都是些建材,后头还有布料、器具等物,甚至还有食材。告示上明白地写着,最低比市价多三成价钱。若有稀罕物价,可再行议价。不怕货物太多,有多少收多少。
  新来的震惊了:“那不是啥都收?我自家种的菜,养的鸡收吗?”
  男人还没答话,就见城门那边一个少年飞奔而来,大笑着喊:“爹,快把咱们的猎物都扛过来,他们收,全都收!真的比市价多三成!”
  一句话引得众人心思浮动,纷纷围上去:“连猎物都收?真的高三成吗?”
  “真的真的,那位官爷说他家公子喜欢吃,有多少收多少!”
  西北不如中原繁华,挣钱的地方少,听得这话,众人一窝蜂地往城门口涌过去。
  那些带着自家种的菜、养的禽来县城卖的人,纷纷提着自己的货,挤到阿玄面前。
  这些人七嘴八舌地问,阿玄拖了个仆役过来回答。
  “收,只要东西好,都收!不过我们没这么多人手,你们得送到马场去,另外给路费!”
  百姓们欢天喜地。县城去马场不近,可他们怕的是走路吗?当然不是。何况走路还有钱挣!
  于是,来县城卖货的绝大多数山民,挑担提筐,往马场去了。
  转眼,往日来往不绝的长街,只剩下寥寥摊贩。
  中年文士皱了皱眉,目光定在旁边那位负琴的男子身上。
  他嗅到了非同一般的气息,这是一个玄士。
  那位公子身份贵重,身边有玄士陪同,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这也足够说明,他们身家丰厚。
  一只肥羊啊!
  中年文士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就见阿玄随口许出了几百两的货款。还有个商行的伙计过来打听消息,如果介绍商队过来,能得到多少介绍费。
  阿玄一边扇着风,一边漫不经心地说:“看你介绍多少货过来,最少一千两以上的货,一千抽一,最高一百两。”
  那伙计欢天喜地。
  他一个月的工钱,才几钱而已,只要成功介绍几单,岂不是比自己的工钱还高?
  中年文士看了一下午,宁休察觉到他的目光,向这边看过来时,他十分镇定地回以一笑,遥遥施礼,仿佛一个看热闹的闲人。
  傍晚,他回到县衙。
  等知县冯易理完事,又与他闲谈。
  “听说先生去街上看热闹了?”
  中年文士含笑:“闲着无事,就去瞧了瞧。这位杨公子果真财大气粗,竟许下种种条件……”他状似好奇地问,“这般花钱如流水,他也承担得起?”
  冯易道:“这对勋贵人家来说算什么?这位杨公子,是博陵侯府二房的独苗,长公主和博陵侯不知道留了多少产业给他,在京里都能挥金如土,何况我们这西北小县?便是买下整个县城,都花不了多少钱。”
  中年文士赞叹:“倒是小可孤陋寡闻了,从来不曾见过京城来的贵人。”
  冯易笑道:“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虽然富贵,但不见得能安稳一辈子。这位杨公子,身世有几桩秘闻,谁知道将来能不能善终。”
  中年文士大感好奇,便又追问。
第321章 夜会
  冯易道:“具体说不清,只是早年在京城宴会上,听人讲过几句。说裴贵妃爱他如子,哪里像对外甥,分明是对亲子。几位皇子与他不睦,也是因为圣上对他宠信太过的缘故。”
  中年文士奇道:“若真是裴贵妃的亲子,缘何会养在博陵侯府?”
  “所以说,这事说不清。有人说,裴贵妃早在入宫前,就与圣上有了露水姻缘,所以才……”冯易摇摇头,“便是勋贵中间,流言也多得很,这事究竟有几成可信度,难说。”
  中年文士感叹道:“来了这么一尊活菩萨,大人可不好办啊!”
  冯易点点头:“牧监不归本县管,倒是无妨。只是他这大肆收购的行迳,怕会引起动荡。”
  “难为冯大人了……”
  到月上中天,闲谈散场。
  中年文士回客院洗漱,打发走服侍的小厮,便挂了一盏灯笼在檐下,自己坐在桌边闭目养神。
  没多久,外面传来轻微的敲门声。
  “进来。”
  一个穿着布衣的壮仆推门而入。
  “打探到什么了吗?”壮仆大大咧咧坐到他对面,声音粗哑。
  中年文士睁开眼,说道:“找到了一只新肥羊,我建议换目标。”
  壮仆狐疑地看着他:“为什么要换目标?我们好不容易潜进县衙,花了两个月时间踩点,现在换目标,这两个月岂不是白费了?”
  “白费又怎么样?”中年文士冷冷道,“我们干的活,难道是算时间的吗?失败的话浪费时间精力,还有可能搭上命,成功的话一次吃到饱。连这个觉悟都没有,趁早改行!”
  他这么强势,壮仆笑了两声,放低身段:“先生别生气,毕竟在这里花了不少精力,所以才想问一问。”
  中年文士盯着他看了两眼,缓了语气:“占领县衙,固然是个好主意,但要仿冒一个知县,难度也大,毕竟要定期去上官那里。我今天找到了一个绝好的对象,仿冒他的难度要小得多,收益更是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先生说的是谁?”壮仆两眼放光,“比县衙还要肥吗?”
  中年文士嗤笑一声:“县衙能有多肥?一个知县,不过就那点俸禄。高塘穷得可以,掏光粮仓,也不过吃三五个月。我说的这个对象,何止比县衙肥,其身家买下整个高塘县,都是轻而易举。”
  壮仆听得心动不已:“是哪家大户?”
  “不是哪家大户。”中年文士淡淡道,“是马场新来的牧监。”
  这事壮仆倒是有所耳闻,只是他对此抱有疑虑:“先生,听说那位是武将世家,身边带的许多家将,咱们怕吃不下吧?”
  “肥羊,自然不容易吃。”中年文士慢条斯理,“可要是吃下去,咱们说不定这辈子都不用干这刀口舔血的营生了。”
  这句话说服了壮仆,他思来想去,终于道:“那先派人去探探路,看看那边好不好下手。”
  中年文士轻轻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