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七郡。然后北上攻打刘表,取江夏、江陵、襄阳、上庸、新野五郡。天下四十八郡之地,已得一半。然后取汉中、天水、西凉、安定四郡,对长安成夹击之势,天下大势已定。中原各郡群雄并起,久后能成大器者,只有曹操、袁绍两人。若是挑些事端挑起二人矛盾,袁曹两军大战之时,即是我大军全面开战之时。大军一路出建业,攻下邳;一路出庐江,攻寿春;一路出汉中,一路出安定,二路合击长安;留一路兵马守住新野,则我后方内郡亦无忧也。”
    诸葛亮抚掌大笑道:“主公雄才大略,一席话已定天下。不知主公为何要先攻善战之孙坚,而不取积弱之西川?”金旋道:“孙坚为江东猛虎,若纵之必成大患。会稽王朗、吴城严白虎、建业刘瑶,皆非其对手。若为孙坚取得江东八郡,以后相攻,急切难下。西川刘焉、荆州刘表,皆为守成之主,没有进取之心。此先取江东,后取西川、荆州之原因。”
    诸葛亮面容一肃道:“主公之才,胜亮多矣。亮本想推荐主公先取西川为基业,然后攻中原各郡。听主公一言,如雷贯耳,亮佩服之极。”
    金旋又道:“其实刘焉、刘表等人,手下兵马极众,势力远胜于我军。江东兵力分散,容易逐一破之,此也是我决定先取江东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闻言。点头道:“刘表、刘焉都是皇族。若是主公统一江东后。两人合兵。共同对付主公。也是一件非常麻烦之事。请主公想法挑起两家矛盾。然后逐一破之。”
    金旋闻言。略一思忖。道:“此事不难。派细作散布流言。待两家相互戒备之时。刺杀其家人。必受意想不到之效果。”诸葛亮闻言一怔。道:“莫非四郡之匪。已被主公收伏?”
    金旋哈哈一笑。道:“南方四郡匪患。本来就是我等派出。施‘贼喊捉贼’之计。自然得心应手。我军之间谍团。主要成员就是长江水上漂地当家。”
    诸葛亮闻言怔了一下。随即道:“主公果然好智谋。‘贼喊捉贼’。一可以抢夺钱粮。二可以上报战功。再辅于重金贿赂。主公军权自然会越来越重。”
    二人直谈到深夜。最终诸葛亮决定打理完俗事。立即出山相助。金旋此次前来。得到诸葛亮地臂助。宛若心中去了一块重石。顿觉信心倍增。
    其后孔明推荐诸友。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孔明密谓金旋。曰:“明公见此四人才干如何?”金旋想《三国演义》中言此四人可官至郡守。唯徐元直之才。似在其余三人之上。答曰:“徐元直之才。可入朝辅佐。为一太平宰相也;余三人碌碌。仕途可至郡守。”孔明惊叹金旋知人之能。深为叹服。
    金旋央求孔明为其请几人出山,孔明写书约诸人前来隆中,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石广元奉书前来。金旋说服三人,崔州平、石广元即席请得,然而徐庶却是犹豫不决。金旋密谓元直道:“元直命中当有一劫,若不得意,可速奉母到武陵相会,不然,将累及慈母。”元直听后不以为然,后有难累及家小,忆起金旋今日之语,奉母往投金旋,使贤母得享天年。
   
第二十三回 争夺长沙


    第二十三回争夺长沙
    金旋与诸葛亮约好相见时日,临行前付给诸葛亮一书,是前些时日金旋思现代思想教育,有悟而书,其中夹杂些宗教信仰等观念,还有现代传销等使用的思想控制方法。诸葛亮翻阅几页,欲看欲惊,如获重宝,心中更是敬服金旋。
    金旋回到武陵后不久,马良、庞义陪同上使返回武陵,金旋率众文武接进府中,摆香案接旨。上使宣旨完毕,金旋送上财宝无数,上使欢颜收下。在武陵逗留几天后,金旋、黄忠等带精兵二万,护送其前往长沙,准备在上使宣读圣旨后,接管长沙军政大权。
    孙坚势力庞大,名义虽为一郡太守,实际控制四郡之地,在京中广布密探,与朝中重臣关系密切,早已得到讯息。这日闻金旋、黄忠等人护送上使已经起身,连忙召集诸子、诸文武商议。
    众人聚齐,孙坚道:“金旋野心勃勃,今已得三郡之地,又欲兵不血刃,来夺长沙,诸位有何妙策?”次子孙权,智勇双全,闻言起身道:“武陵兵精将广,实为劲敌,平南侯有圣旨撑腰,若是不予,必会其提供借口,今上使陪同平南侯来取长沙,父亲借上使之名去取庐江。父亲在意圣旨,不敢不从,想刘表也不敢公然抗旨。上使来时,父亲如说无立身之敌,请上使陪同前往庐陵,候庐江交接完毕后再交接长沙防务。如此可一举两得,一是延缓交接长沙时间,二是可以借此取得庐江。”孙坚闻言大喜,对诸人道:“此吾家智多星也。”
    长吏朱治在侧,道:“庐江为荆州王刘表地盘,倘若处置不好,必然会与其结仇。刘表手下虽无良将,但是兵力倍于我军,倘若相战,我军恐难取胜,主公三思而后行。”
    孙策闻言,扬首道:“此事倒不须忧愁,荆州诸将,只有文聘、蔡瑁、黄祖三人而已,即使交战,彼也定非我之敌手。”
    孙坚思忖半天,道:“金旋精兵随行,若是应对不妙,恐怕战事一触即发,此事我军无理。只好行仲谋(孙权)缓兵之计,让其先驻扎城处,若是我等顺利接管庐江,则交接长沙给金旋,倘若不能接管,我等以此为借口,可以不交长沙。”
    这时,小校来报,道:“上使、平南侯离城西只有三十里。”孙坚一听,眉头一皱,道:“武陵兵行军速度何以如此快捷?你等各自回去整装,随我一共出城迎接上使。”
    金旋等人来到长沙城外,远看城门外簇拥着无数兵马,当先一人,金盔金甲,年纪四十出头,白净面孔,面容威严,想必是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身后,左侧是长子孙策,右侧是次子孙权,身后排列着四名大将,从左到右分别是黄盖、程普、祖茂、朱治。身后精兵,兵甲整齐,军纪严明,确实算是一只劲旅。
    孙坚等人也正观察武陵兵马。当先行来一人。身着文官衣饰。想是汉帝派来地钦差。钦差左侧。是一位年轻将军。举止文雅。面白唇红。是一位俊俏青年。钦差右侧。是一位红面大汉。正是新任长沙守备黄忠。三人身后。行进整齐地武陵兵马。一看便知是操练娴熟地精兵。
    孙坚候钦差行近。策马上前。跳下马来。欲要在城外接旨。金旋看孙坚举止。猜想其不想放武陵兵进城。与黄忠耳语几句。黄忠呼喝几声。大军在官路右侧扎下营寨。
    孙坚等人见武陵兵动止有度。分工明确。不一时便搭成营寨。不由暗暗心惊。金旋道:“圣上旨意。在城外宣读不雅。若是孙太守不想将上使接进城去。到我军营中接旨便是。”
    孙坚脸上一红。随即说道:“正欲请上使进城。”上使受了金旋重礼。自然替金旋考虑。道:“若是孙太守不欢迎我等进城。不若在军营宣旨吧。”说完。策马往营中而去。
    孙坚无可奈何。瞄了众将一眼。孙策、黄盖随在孙坚身上跟进军营。程普等人统兵立在营门之外。以作策应。
    孙坚随上使、金旋等人来到帅帐。上使宣读完圣旨。道:“孙太守。今你已经调任庐江太守。请即刻与平南候交接后。赴庐江接任去吧。”
    孙坚欲要开口施缓兵之计,上使道:“孙太守不愿让我等进城,又不想交接军政事务,难道想图谋不轨不成?”
    孙坚为精细之人,那能担得起如此重责,忙道:“绝无此意。”上使道:“平南侯今为长沙太守,圣意中侯府也建在长沙,为何不让平南侯进城?”孙坚头上已经冒汗,没想到上使词峰如此犀利,忙道:“在下绝不敢有怠慢之心。”
    上使又道:“你本属平南候节制,现今如此模样,却让我生出许多想法。难道你敢抗旨不成?”孙坚没料到上使如此强硬,抓住此事的要害,步步为营,不由心中发慌,连忙跪下道:“在下绝无此意。”
    上使道:“既然如此,即日请你交接政务给平南候,交接军务给黄将军。大家一同进城办理吧。”孙坚前面想说的借口被上使一步步逼得再说不出口来,黄盖、孙策虽然勇猛,但是急智却是不行,何况对上使却是不敢无礼。
    虽然汉廷如今势危,但众诸候势力还未有太强大者,若是现在给扣上个谋反的帽子,周边诸侯合力攻打,孙坚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免不了败亡的下场。
    孙坚脸上滚下豆大的汗珠,道:“我须先往庐江接任后,有了立身之处,然后交接郡务如何?”上使笑道:“孙太守为官多年,难道圣旨所言没有听清楚吗?‘平南侯到日,交接郡务后,即刻起行,前往庐江上任。’”
    孙坚再也反不上口来,他立起身,不知再说什么话才好。上使当先引路,道:“都随我进城吧,一切按旨意办理。”
    金旋、黄忠表面上虽然对上使较为恭敬,但是内心却是不以为然,连探听此人的姓名都懒得去问,但是今日一事不由对他刮目相看,此人思想条理清楚,言谈有理有据,是位极有辩才之人。
    孙坚无奈之下随上使、金旋等人一起进城,金旋既然进城,士兵也拔营起寨,随其进城。于路上上使与孙坚说东说西,让他无暇与他人商议。
    来到太守府上,上使见孙坚交割太守、守备印绶后,道:“孙太守倘若担心荆州王作梗,我再陪你去一趟庐江吧。”孙坚一听,不由喜出望外,有上使跟在身侧,接管庐江郡务难度大大减小。
    孙坚兵符已经交割,不能再行调配大军,只能带三千亲兵保护上使赴任去了。孙策、孙权保护家小前往鄱阳安置。
   
第二十四回 整顿军政(一)


    金旋送上使等人走后,详细问道马良、庞义上使姓名,庞义道:“此人姓荀名彧,在洛阳大大出名。”金旋闻知后大为嗟叹,荀彧此人,《三国演义》中此人出境率较高,曾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